《衛星運行時間》的課程教學設計

          時間:2022-10-13 10:36:47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衛星運行時間》的課程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對于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我們應該怎么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衛星運行時間》的課程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衛星運行時間》的課程教學設計

            《衛星運行時間》的課程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能結合具體情境估計三位數乘兩位數積的范圍,并逐步養成估算的習慣。

            2、能結合已有知識,探索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并能進行正確計算。

            3、能利用乘法運算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2)能力目標

            1、經歷探索三位數乘兩位數計算方法的過程,并在活動中學會與他人合作。

            2、在進行“探索與發現”的活動中,讓學生經歷數學規律的發現過程。

            (3)情感目標

            1、克服學習中的困難,有取得成功的體驗,提高學習自信心。

            2、通過對衛星運行知識的了解,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增強學生愛科學、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重點:

            三位數乘兩位數乘法筆算方法及其算理的理解。

            教學難點:

            因數中間有0的計算方法。

            教具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審題。

            師:同學們請看!

            【課件出示:“我國發射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繞地球1圈需要114分!焙汀澳阒廊嗽斓厍蛐l星繞地球2圈、3圈、4圈、21圈所需要的時間嗎?”】誰能把這個數學題完整地敘述一遍?

            預設:

           、偃绻麑W生只讀出“這顆衛星繞地球21圈需要多長時間?”

           。ā斑@只是問題,一個完整的數學問題應該包括已知信息和問題兩部分,誰能完整地再來讀一讀?”)

           、谌绻麑W生讀出“我國發射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繞地球1圈需要114分。這顆衛星繞地球2圈、3圈、4圈、10圈、21圈需要多長時間?”(肯定)

            2、我能很快算出積,那21圈需要多長時間?你能很快算出來嗎?(不能)

            3、列式。

            師:解決這個問題要怎樣列式呢?預設:114×21或21×114

            師:你知道這個算式表示的意義嗎?(適當評價學生回答)

            4、估算。

            師:在計算之前能不能先來估一估這顆衛星繞地球21圈大約需要多長時間?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和同桌說一說。

           、侔114看作100,把21看作20,100×20=2000,估計:比2000分多一些。

            ②把114看作110,把21看作20,110×20=2200,估計:比2200分多一些。

            ③把114看作120,把21看做20,120×20=2400,估計:約2400分。

            師:我們估計出了積的大致范圍。

            5、精算。

           。1)探索交流多種算法。

            師:那114×21究竟等于多少呢?大家先想一想?把你想到的方法在代數本上寫一寫!

            寫完的孩子在小組內交流你們的方法。

            預設:

           、114×20=2280114×1=1142280+114=2394

            (讓學生說一說,肯定其將新知轉化為舊知的思想。)

           、114×21③(豎式)④(表格法)

            =114×7×3如果學生出現第4種方法,讓其進行介紹;如果學生沒有出現此方法教師不需介紹。

            =798×3

            =2394

           。2)探究算法,理解算理。

            算理:先用第二個因數(兩位數)個位上的1去乘114,等于114,所得積的末位和個位對齊,再用第二個因數十位上的2去乘114,等于228,所得積的末位和十位對齊,最后用114+2280=2394。

            【教師規范板書豎式,在交流探究算法的過程中引導學生理解算理!

           。3)和估算結果對比。

            師:這是我們計算的結果,它符合剛才估算的積的范圍嗎?

           。4)補充得數并思考在乘法豎式計算的過程中要注意什么?

            (教師心中要明確的重點:相同數位上的數要對齊,用乘數哪一位上的數去乘另一個乘數,所得積的末位就要和這一位對齊。)

           。5)補充答語規范書寫。

            二、鞏固算法,技能拓展。

            1、鞏固算法。

            師:同學們,我們一起研究出了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豎式計算方法,接下來我們就用這種方法試著來算一算下面的題!比比看誰是計算小能手?

            試一試:275×31

            (1)學生完成上面題目并指名板書。

            (2)展示交流。

            2、技能拓展。

            師:通過剛才的練習大家已經掌握了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豎式計算方法,下面的任務具有更大的挑戰性,大家可要更加認真。

            試一試:302×54210×47

            (1)學生完成上面題目并指名板書。

            (2)展示交流。

            302×54(注意在辨析中提醒學生乘數中間的0不能忘記乘。)

            210×47(通過對不同筆算情況的對比,明確乘數末尾有0時可以簡便計算。)師小結:大家的計算能力有了提高。

            三、知識應用,辨析改錯。

            師:下面請你當當小老師用估算的結果來檢驗下面這兩道題的計算正確嗎?教材34頁練一練第2題“森林醫生”。

            《衛星運行時間》的課程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能結合具體情境估計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積的范圍,并逐步養成估算的習慣。

            2、能結合已有的知識,探索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并能進行正確計算。

            3、能利用乘法運算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教材分析:

            《衛星運行時間》一課是學生在第一學段學習了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與三位數除以一位的作法的基礎上來進一步拓展。根據課程標準具體內容目標的要求,對乘法的整數計算只要求是三位數乘兩位數。因此教學過程遵循課程標準提出的目標要求實施教學,引導學生經歷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幫助學生理解運算意義的同時還要鼓勵學生運用多種策略解決實際問題,并進行充分的交流。

            教學重點:

            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及豎式計算,并能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

            掌握每一步計算的算理,能運用乘法運算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師:老師這里有一組口算題,請同學們直接說得數,看誰算的又對又快。

            師:剛才這組口算題,同學們不但能正確計算,而且速度很快,下面這兩道題呀,要求大家進行估算。2832這道怎樣估算,誰愿意說一說?

            生:我把28看作30,把32看作30,3030=900,所以2832大約等于900。

            師:說得很好,1171呢?

            生:我把11看作10,71看作70,1070=700,所以,1171大約等于700。

            二、探索新知

            師: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1號繞地球1圈就需要114分。關于東方紅1號,你了解多少呢?

            生:東方紅1號是我國發射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是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的。

            生:東方紅1號是一個十二面體,上面有望遠鏡、照相機、雷達等多種先進儀器。

            生:東方紅1號運行速度特別快,繞地球1圈只需114分。

            師:人造地球衛星繞地球2圈、5圈、10圈所需要的時間,你可以計算嗎?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板書:衛星運行時間

            1、舊知鋪墊

           。1)請你算一算,人造地球衛星繞地球2圈、5圈、10圈需要多少時間?

           。2)學生用算式計算

            (3)反饋計算結果

            1142=228分1145=570(分)11410=1140(分)

            說一說:11410你是怎么算的?

            2、探索新知

            (1)提出問題:人造地球衛星繞地球21圈需要多少時間?

           。2)列出算式表示:

            11421=

           。3)估算結果:

            師:你們能估計出11421積的大致范圍嗎?在小組內與同學交流你的估算方法。

            生:我把114看作110,把21看作20,11020=2200,所以11421大約等于2200。

            生:我把114看作100,把21看作20,10020=2000,所以11421大約等于2000。

            您現在正在閱讀的北師大版數學《衛星運行時間》教學設計文章內容由收集!

            (4)具體計算:

            師:剛才同學們想得都很有道理,雖然估算的結果不同,但是方法都是正確的,這充分說明估算沒有唯一答案。估算可以讓我們知道積的大致范圍,那么能不能準確的計算出這道題的結果呢?請大家在練習本上試一試。(給學生充分時間,獨立計算。小組交流自己的計算方法。)

            這一環節的引導學生在觀察與交流中感悟豎式的算理。讓學生獨立思考,探索,然后在小組中進行交流。教師巡視全班,觀察并指導學生認識各種不同的計算方法,然后有選擇的展示學生的計算方法。

            方法1:11420=22801141=1142280+114=2394(利用舊知,先算20圈的時間)

            方法2:11421=11473=7983=2394(用21看成73)

            算理:先用第二個因數(兩位數)個位上的1去乘114,等于114,所得積的末位和個位對齊,再用第二個因數十位上的2去乘114,等于228,所得積的末位和十位對齊,最后用114+2280=2394。

            學生介紹后,再請一些學生進行復述、質疑。

            注意:展示過程中,要讓學生說明每一步計算的算理。(重點要求介紹豎式的算理)生:三位數乘兩位數,先用第二個因數個位上的(數)去乘(第一個因數),所得積的(末)位和(個)位對齊,再用第二個因數十位上的(數)去乘(第一個因數,所得積的(末)位和(十)位對齊,最后把(兩部分積)相加就是所求的積。

            三、鞏固應用。

            試一試:34頁。

            在計算之前,先讓學生估計一下計算結果,鼓勵學生養成預先估計計算結果的習慣,培養學生對運算負責的態度。這樣讓練習面向全體學生,讓學生在這一過程中進一步加深對豎式計算的認識。

            (1)讓學生獨立完成。

            (2)反饋運算結果。

           、54312列豎式時的注意點:寫作:31254

            ②40825因數中間有0的計算方法。

           、47210因數末尾有0的簡便計算。

            練一練:

            2、森林醫生先認真觀察算式的每一步計算,找出錯誤的地方,并說明錯誤的原因,然后,再寫出正確的豎式計算過程和結果。

            4、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四、課堂小結

            師: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五、布置作業

            練一練第1題,第3題。

            板書設計:

            略。

            《衛星運行時間》的課程教學設計 篇3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課本30-31頁

            學生課前準備

           。1)復習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估算和豎式計算。

           。2)查閱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的有關知識。

           。3)預習本節課的學習內容。

            教學目標:

           。ㄒ唬┲R與技能:

            經歷探索三位數乘兩位數計算方法的過程,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兩位數乘兩位數到三位數乘兩位數知識的遷移,感受數學知識和方法的內在聯系,培養學生遷移類推的能力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ㄈ┣楦袘B度與價值觀:

            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體驗成功的愉悅,進一步樹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發展對數學的積極情感。

            教材分析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通過衛星運行時間的計算,要求學生在估計兩、三位數乘法積的基礎上,探索兩三位數的計算方法,引導學生用豎式計算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計算法則。

            教學重點:

            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豎式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因數中間和末尾有0的計算方法。

            教學方法

            本節課教學內容是在原有兩位數乘兩位數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知識循序漸進,結構安排獨具匠心。教學時,我采用了引導、類比、激趣、知識遷移等方法,首先通過復習兩位數乘兩位數,順理成章地就把學生的思維引到乘法教學上來,再由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導入新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和舊知的類比和知識的遷移,總結出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豎式計算方法,最后設計了有一定難度的習題讓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練習紙。

            2、學生課前準備的有關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的知識。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列豎式計算。

            54×1227×49

            2、估算。

            98×3421×75

            3、談話引入新課,板書課題。

            二、師生共研,探索新知

            1、讓學生說說課前收集的有關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的知識。

            2、多媒體課件出示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的知識。

            這是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上天情景圖和文字描述,讓學生起來讀一讀,了解有關知識。

            3、強調“地球一周114分鐘”

            4、提問:繞5圈需要多少時間?

            學生解答:114×5×570(分鐘)

            5、接著提問:繞10圈需要多少時間?20圈呢?

            抽學生解答:114×10=1140(分鐘)114×20=2280(分鐘)

            6、緊接著提問:繞21圈需要多少時間?

            (1)學生列式:114×21(2)誰能估算114×21是多少?同學們可以互相討論合作交流自己的想法。

            學生甲:114×21≈100×21=2100(分鐘)學生乙:114×21≈110×20=2200(分鐘)學生丙:114×21≈114×20=2280(分鐘)

            首先肯定這些估算方法都是正確的,但是你認為哪個更加接近正確答案呢?學生回答后教師給予肯定,應該是學生丙更接近正確答案,因為第一個因數沒有變,第二個因數變化很小。

            7、114×21正確結果到底是多少了?你打算怎樣計算?學生分小組交流計算方法,然后匯報。

            方法一:

            114×20=2280

            方法二:114×21114×1=114=114×7×3=798×32280+114=2394=2394

            方法三:

            114(從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進行類推)×21114……114×1228……114×202394

            8、教師對上面三種方法都給予表揚和鼓勵,但是我們更加提倡方法三用豎式計算,因為豎式相對比較方便,在以后的學習中使用的更加廣泛。

            9、用豎式計算時需要注意些什么?出示多媒體課件。

            學生理解并記憶(用堅式計算三位數乘兩位數,先用兩位數個位上的數去乘三位數,得到的積末位和兩位數的個位對齊;再用兩位數十位上的數去乘三位數,乘得的積末位數和兩位數的十位對齊。最后把兩次乘得的積加起來。)

            強調:因數中間和末尾有0,仍然按照三位數乘兩位數的法則進行計算。

            三、鞏固練習:

            1、森林醫生:122132×14×214841321212646052772

            2、出示多媒體課件。

            選四道題讓學生分組比賽計算,看看哪組計算的又對又快。

            第一組:120×13

            第二組:103×31

            第三組:61×201

            第四組:321×15

            四、拓展練習:

            原價:160元現價:138元

           。1)商店從工廠批發的復讀機每臺140元,商店要付給工廠多少元?

            (2)商店在賣出70臺復讀機后,開始降價銷售。如果商品全部賣出。你認為商店是賺錢還是虧本?

            交流步驟:

            a、每個人先猜是賺還是虧;

            b、一起討論出解決方法;

            c、看看自己猜得對不對。

            五、課堂小結: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知識?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六、布置作業

            課本第31頁第2題、第3題。

            七、書設計

            我國發射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繞地球一圈需要114分,繞21圈需要多少時間?

            方法一:

            114×20=2280

            方法二:

            114×21114×1=114=114×7×3=798×32280+114=2394=2394

            方法三:

            114(從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進行類推)×21114……114×1228……114×202394

            教學反思:

            新課中,創設情境后,引導學生自己提出問題,放手讓學生討論、探究;放手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自己解答。讓學生求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繞地球21圈,需要多長時間。學生很快列出了算式114×21=,因為上學期我們學習過兩位數乘兩位數,所以可以利用知識的遷移,讓學生試著做。本節課是一節三位數乘兩位數計算課,我將重點主要放在計算方法的探究上,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然后再具體討論;從而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計算方法。并讓學生說一說每一步計算的算理。適時的引導,循序漸進,進一步培養了學生的問題意識與求異、探究能力,使學生在已學知識的基礎上不斷探求新知,最終能夠運用所學到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現實問題。

            《衛星運行時間》的課程教學設計 篇4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四年級數學上冊第30頁《衛星運行時間》(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結合具體情境估計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積的范圍,掌握估算的策略和方法,并逐步養成估算的習慣。

            2、使學生能結合已有的知識,探索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并能進行正確計算。

            3、能利用乘法運算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數位對齊和進位問題。

            教學難點:

            因數中間有0的計算方法和計算過程中的進位問題。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我國的航天事業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早在1970年4月24日,我國就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1號,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發射衛星的國家。你們長大了,想為我國的航天事業做貢獻嗎?那么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有關衛星運行時間的知識。(板書:衛星運行時間)

            二、新授

            張老師為大家帶來了一些有關東方紅1號衛星的數據:東方紅1號繞地球一圈需要114分鐘。(板書)那么,老師有一個問題:繞地球5圈需要多長時間呢?

            學生:114×5你會計算嗎?在自己的本上算一算。找學生板演(黑板左側)

            看來大家都沒有忘記以前學習的知識,真不錯!那么張老師有一個更難的問題挑戰咱們的航天小勇士,你敢于接收老師的挑戰嗎?

            衛星繞地球21圈需要多長時間?(板書)誰會列算式?

            114×21=你能估計一下這個算式的積大概是多少嗎?

            當航天小勇士,光知道近似值可不行,我們的航天事業中需要非常精確的數據,請你拿出自己的本,試著算一下114×21的精確結果是多少?

            三、自主探索算法

            學生可能出現的算法有:

            1、先算20圈:114×20=2280(分)

            再算1圈:114×1=114(分)

            加在一起:2280+114=2394(分)

            2、114×21

            =114×7×3

            =798×3

            =2394(分)

            3、豎式計算

            114

            ×21

            114

            228

            2394

            對于第三種算法,可能有的學生格式會出現錯誤,針對錯誤逐一進行分析。

            四、優化算法

            這么多的算法都能得到精確結果,你最喜歡用哪種算法呢?

            那么我們一起來看下豎式計算該如何去做。

            首先,在書寫的時候和以前學習的一樣,數位對齊。

            先算1×114=114,實際上算的是什么?(衛星繞地球1圈所用的時間)

            然后2再與114相乘,實際上算的是什么?(衛星繞地球20圈所用的時間,這里的“2”表示“2”個十,“2”乘“114”得到“288”個十,所以末尾的“8”寫在十位上,表示衛星繞地球20圈所用的時間是2280分鐘)

            最后把兩次計算的結果加起來就是衛星繞地球21圈所用的時間。

            五、總結算法

            三位數乘兩位數,數位對齊,用兩位數個位上的數與三位數相乘,乘得的結果末尾與個位對齊,再用兩位數十位上的數與三位數相乘,乘得的結果末尾與十位對齊,然后把兩次乘得的結果相加。

            六、有針對性的練習

            既然大家都知道三位數乘兩位數該怎樣計算,那么張老師就要考考大家:

            135×45408×2554×31247×210

            總結對于乘數中間有0的算式應強調0的處理,在計算兩位數乘三位數的筆算時,我們通常把數位多的乘數寫在上面。

            七、課堂總結

            我們這節課學到了哪些知識?

            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數位對齊,用兩位數個位上的數與三位數相乘,乘得的結果末尾與個位對齊,再用兩位數十位上的數與三位數相乘,乘得的結果末尾與十位對齊,然后把兩次乘得的結果相加。在計算兩位數乘三位數的筆算時,我們通常把數位多的乘數寫在上面。

          【《衛星運行時間》的課程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衛星運行時間》教學設計12-19

          衛星運行時間教學反思11-25

          《衛星運行時間》教學反思范文12-23

          衛星運行時間說課稿02-20

          《衛星運行時間》說課稿07-16

          《衛星運行時間》說課稿11-12

          《衛星運行的時間》評課稿11-06

          衛星運行的時間評課稿11-02

          四年級衛星運行時間教學設計06-28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欧美va动漫一区二区 | 一级a性色生活片久久无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 亚洲综合色区另类小说久久久 | 亚洲高清AV电影久久 | 亚洲国产综合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