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數學上冊《簡易方程》教學設計

          時間:2023-11-01 10:52:17 賽賽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五年級數學上冊《簡易方程》教學設計(精選11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五年級數學上冊《簡易方程》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五年級數學上冊《簡易方程》教學設計(精選11篇)

            五年級數學上冊《簡易方程》教學設計 1

            教材簡析: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充分理解了四則運算的意義和會用字母表示數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教學重難點是結合具體情境理解等式和方程的意義和用方程表示簡單的等量關系。

            本信息窗展示的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鰭豚、大熊貓、東北虎的圖片以及相關文字說明。其主要信息有白鰭豚數量的變化情況;野生和人工養殖的大熊貓數量的關系;2003年與2010年人工繁育東北虎數量的比較。根據上述信息,引導學生提出相應問題,進而研究方程的意義。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理解方程的意義,會用方程表示簡單的等量關系。

            2、借助天平讓學生親自參與操作和實驗,在經歷天平由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動態過程中,加深對方程及等式意義的理解。

            3、使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喚起學生保護珍稀動物的意識。

            教學重點:

            結合具體情境理解方程的意義,會用方程表示簡單的等量關系。

            教學難點:

            使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喚起學生保護珍稀動物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談話:同學們,你們喜歡小動物嗎?今天老師帶來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幾幅圖片。(課件出示信息窗1的三幅動物圖片) 我們應該保護這些瀕臨滅絕的珍稀動物。今天這節課,就以這三種動物為話題,來研究其中的數學問題。

            二、合作探究獲取新知

            1、找出白鰭豚這組資料的等量關系,用字母表示。

            (1)提問:我們先來看白鰭豚的這組資料,你獲得了哪些信息? 白鰭豚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瀕臨滅絕。1980年約有400只,比2004年多300只。

            (2)根據情境圖所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問題?引導學生提出:根據“1980年約有400只,比2004年多300只”這句話寫出等量關系式。

            (3)先自己寫一寫,再與小組內的同學交流。 2004年只數 + 300只=1980年只數 1980年只數 - 2004年只數=300只 1980年只數-300只=2004年只數

            (4)教師板書“2004年只數+300只=1980年只數”這個等量關系式,并提問: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這個等量關系嗎?先自己想一想,再把你的想法在小組里交流。 學生匯報:如用a表示2004年的白鰭豚只數,上面的等式就可寫成a+300=400。

            (5)教師小結:剛才大家用了不同的字母來表示未知數。其實一般情況下,我們用字母x來表示未知數。上面的等式就可寫成x+300=400(板書)。

            2、借助天平理解等式的意義。

            根據“x+300=400”:等號左邊求得是哪一年的只數?(1980年的只數)等號右邊是哪一年的只數?(1980年的只數) 像上面這樣表示左右兩邊相等的等式有哪些特點呢?下面,我們借助天平來研究一下。(出示天平)

            (1)提問:你對天平有哪些了解?(如果學生對天平的.用途、構造及使用方法不了解,教師可以做簡單的介紹。)

            (2)天平的左盤放了一個正方體,右盤是100克的砝碼。放正方體的一頭重。 提問:你發現了什么?你能想辦法讓天平平衡嗎? 右盤加上50克的`砝碼,天平平衡了。

            (3)天平左盤放入10克砝碼,右盤放入20克砝碼。 提問:觀察天平平衡了嗎?如何使它平衡?(左邊再加上10克的砝碼就平衡了。) 提問:根據天平平衡的道理,你能用一個等式表示這個天平左右兩邊的關系嗎? 10+10=20(板書)

            (4)天平左盤放入一個20克砝碼和一個小正方體,右盤放入50克砝碼。 談話:小正方體的重量我們不知道,可以用X克來表示。用一個等式表示天平左右兩邊的關系,可以怎樣寫。 20+x=50(板書)

            (5)出示兩臺平衡的天平:一臺左盤放兩個50克砝碼,右盤放一個100克砝碼。另一臺左盤放4個x克的小方塊,右盤放一個200克砝碼。 要求:用等式表示出天平左右兩邊的關系。 50+50=100 4x=200(板書)

            (6)談話:通過前面的實驗,我們知道天平平衡的現象可以用等式來表示。像前面我們研究的“x+300=400”借助天平就容易理解了。

            3、找出大熊貓這組資料的等量關系,再寫出含有未知數x的等式。

            (1)提問:繼續看大熊貓的資料,你獲得了哪些信息? 2004年,我國野生大熊貓約有1600只,是人工養殖大熊貓數量的10倍。

            (2)你能用含有字母x的等式表示出大熊貓2004年人工養殖的只數與野生的只數的關系嗎?

            師生總結: 人工養殖的只數×10=野生的只數 10x=1600 如果用x表示人工養殖大熊貓的只數,那么x×10=1600

            (3)學生打開教科書57頁,結合圖示進一步理解以上等量關系。

            4、找出東北虎這組資料的等量關系,再寫出含有未知數x的等式。

            (1)提問:繼續看東北虎的資料,你獲得了哪些信息? 預計到2010年,全國最大的東北虎繁育基地的東北虎數量將達到1000多只,比2003年的3倍還多100只。

            (2)提問:根據以上信息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引導學生提出:先用文字表示出東北虎2003年的只數與2010年只數的等量關系,再用含有X的等式表示,最后畫一畫,在天平上表示出這個等式。

            (3)先自己寫一寫,再與小組同學交流。 學生匯報: 2003年的只數×3+100=2010年的只數 列式為: 3X+100=1000 (板書) 畫圖為:天平的左盤是3個X和一個100,右盤是1000。 提問:這里的X表示什么?(x表示2003年的只數。)

            5、揭示方程的意義。

            (1)提問:剛才我們研究出這么多的等式,像x+300=400 10+10=20 20+x=50 50+50=100 4x=200 10x=1600 3X+100=1000,你能給它們分分類嗎? 引導學生分成兩類:含有字母的是一類,不含字母的是一類。 我們把含有未知數的這類等式叫做方程。(板書)

            (2)組織學生討論:X+5是不是方程?2+3=5是不是方程?說明理由。

            (3)組織學生交流:判斷是不是方程,你覺得必須符合什么條件? 方程必須含有未知數,還必須是等式。

            三、鞏固練習加強應用

            1、出示自主練習1下面哪些式子是方程?讓學生說說判斷的依據是什么。

            2、出示自主練習2,看圖列方程。 學生獨立完成,說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3、出示自主練習3,填一填。 學生獨立完成。

            四、回顧反思總結提升

            談談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

            總結:這節課我們以國家保護動物為話題,認識了方程,方程可以為我們的解決問題帶來很多方便。

            五年級數學上冊《簡易方程》教學設計 2

            教學內容:

            教材P47-P48例4 做一做,練習十第4-6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和作用。

            2、能正確運用字母表示常用數量關系。

            3、能較熟練地利用公式、常用數量關系求值。

            教學重、難點:

            能正確運用字母表示常用數量關系。

            教學準備:

            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用字母表示數,有哪些好處?但要注意什么?

            2、用字母a、b、c表示加法結合律、乘法交換律、乘法分配律等。請學生結合字母表示的運算定律說說其含義。

            3、用S表示面積,C表示周長,a表示邊長,b表示寬,寫出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和周長公式。

            4、下面各式中,哪些運算符號可以省略?能省略的就省略寫出來。

            2×3 a×7 14+b a÷7 a×a 5-x 0.6×0.6

            二、新授。

            1、教學例4(1):

            (1)引導學生看書提問:從圖、表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A、爸爸比小紅大30歲。 B、當小紅1歲時,爸爸()歲……

            師:這些式子,每個只能表示某一年爸爸的年齡。

            (2)啟發學生:你能用一個式子表示出任何一年爸爸的年齡嗎?(可讓同桌的兩個同學小聲討論)

            結合討論情況師適時板書:

            法1:小紅的年齡+30歲=爸爸的``年齡

            法2:a+30

            提問:比一比,你比較喜歡哪一種表示方法,為什么?讓學生發表各自意見。

            在式子a+30中,a表示什么?30表示什么?a+30表示什么?

            (a表示小紅的年齡,30表示爸爸比小紅大的年齡,a+30即表示爸爸的年齡)

            想一想:a可以是哪些數?a能是200嗎?為什么?

            (3)結合關系式解答:當a=11時,爸爸的年齡是多少?學生把算式和

            結果填在書上。

            2、小結:用含有字母的式子不僅可以表示運算定律、公式,也可以表示數量。

            3、教學例4(2):

            引導學生看書討論:(可分成四人小組進行討論)

            (1)從圖、表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2)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人在月球上能舉起的質量嗎?

            (3)式子中的字母可以表示哪些數?

            (4)圖中小朋友在月球上能舉起的質量是多少?

            請小組派代表回答以上問題。

            4、總結:今天你學會了什么?有哪些收獲?

            三、鞏固練習:

            1、獨立完成P48做一做 集體評議。

            2、請學生結合自己的身高、體重情況,算算自己的標準體重,并討論:比標準體重輕說明什么?如果比標準體重重,又說明什么?

            3、獨立解答P49 第4題 做完后在投影儀上展示評議。(問問字母、式子表示的含義)

            四、作業:

            1、獨立完成P50 第5題

            2、獨立完成P50 第6題

            解答第6題時可提問:u = t = 讓學生掌握三種量之間的數量關系。

            注意巡視指導求式子值的書寫格式。

            即:S=ut=150×30=4500 (注:這里求出來的值不帶單位名稱)

            五年級數學上冊《簡易方程》教學設計 3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96~98頁的內容,完成練習二十四的第1~5題。

            教學目的

            使學生初步認識方程的意義,知道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區別以及解簡易方程的一般步驟。

            教具準備

            簡易天平、砝碼、標有“20”、“30”和“?”的方木塊,畫有教科書第12頁上圖的掛圖,小黑板或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新課

            1.方程的意義。

            (1)教學第1個例子。

            教師將簡易天平、砝碼擺在講臺上,然后,提出問題指名讓學生回答。

            教師:講臺上擺著的是什么儀器?(天平)

            它是用來做什么的?(用來稱物品的重量的)

            怎樣用它來稱物品的重量呢?(在天平的左面盤內放置所稱的物品,右面盤內放置砝碼.當天平的指針在標尺中間時,表示天平平衡,即天平兩端的重量相等.砝碼上所標的重量就是所稱物品的重量)

            教師一邊提問,一邊根據學生的回答演示如何用天平稱物品。

            教師:那么,使天平平衡的條件是什么呢?(天平左、右兩邊的重量相等)

            教師:對!天平兩邊放上重量相等的物品時,天平就平衡,反過來說,天平保持著平衡,就說明天平兩邊所放的物品重量相等.那么,我們能不能用式子來表示出這種平衡的情況呢?試試看!

            先讓學生自由地說一說,根據學生的.發言,教師寫出算式:20+30=50

            教師:20+30=50是一個什么式子?(等式)對!這是一個等式。

            (2)教學第2個例子。

            教師改變天平上所放的物品和砝碼。

            教師:現在天平也保持著平衡,這說明了什么?(說明天平左、右兩邊的重量相等.)那么,怎么用式子來表示這種平衡的情況呢?再試試看!

            指名讓學生試著寫等式,如果學生寫出20+?=100,可以提示學生:“?”是不是要求的未知數?我們以前學習過,一般用什么字母表示未知數?

            教師和學生共同把等式20+?=100改寫成20+x=100。

            教師:20+x=100是一個什么式子?

            學生:這也是一個等式。

            教師:對!這也是一個等式。但是,這一個等式與20+30=50有什么不同?

            學生:這是一個含有未知數的等式.

            教師:左盤中的這個標有“?”的方木塊應該是多少克,才能使天平保持平衡呢?也就是這個等式中的x是多少才能使等號左右兩邊正好相等呢?可以是一個隨便的重量嗎?

            讓學生自由地說一說,教師總結.

            教師:對!這里的x所表示的未知重量不是隨便確定的,它必須是使天平保持平衡的重量,也就是說未知數所代表的數值必須使等號左右兩邊正好相等.同學們觀察一下天平,想一想x應該代表什么數呢?

            讓同桌的學生討論一下,然后指名說一說.啟發學生說出,因為左盤中未知的方木塊重80克才能使天平平衡,所以只有x等于80的時候,才能使等式中的等號左右兩邊正好相等。

            教師在20+x=100的右邊板書:x=80

            (3)教學第3個例子。

            教師出示掛圖

            教師:我們再來看這個例子.大家先認真觀察,想一想,這幅圖的圖意是什么.同桌的兩個同學說一說。

            指名讓學生說圖意。

            學生:這幅圖告訴我們:這里的每個籃球的價錢是x元,3個籃球的總價是186元.

            教師:每個籃球的價錢是x元,3個籃球的總價還可以怎樣表示?

            學生:每個籃球的價錢是x元,3個籃球的總價還可以表示為3x元。

            教師:誰能根據圖意寫出一個等式來?

            學生:3x=186

            教師:想一想,這個等式有什么特點?

            學生:這也是一個含有未知數的等式。

            教師:當x等于多少時,這個等式中的等號左右兩邊正好相等?

            五年級數學上冊《簡易方程》教學設計 4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復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作用,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計算公式、運算定律、數量關系;滲透初步的代數思想,體會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用字母表示數的簡潔性。

            過程與方法:通過復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方程的意義,理解題中的等量關系,能正確列出方程,并熟練的運用等式的基本性質解方程,養成檢驗的好習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復習,培養學生的歸納、比較、分析能力,進一步溝通知識間的聯系,使學生的.知識結構更加系統、完整。

            教學重點:

            運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根據情境中的等量關系正確列方程解決問題。

            教學方法:

            復習回顧,質疑引導;小組合作與獨立學習相結合。

            教學準備: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溝通聯系,構建網絡。

            1.出示教材第113頁第3題(3)

            生齊讀題。

            師:以前我們用算術方法解這一類題,學習簡易方程后,又能用列方程來解答,今天這節課我們來復習“簡易方程”(板書課題),請你列方程解答。

            學生獨立完成,師巡視,找出不同的解法展示。反饋,集體訂正。

            師:列方程解決問題第一步都是要干什么?

            師:用字母x 表示未知量。(板書:字母——量)

            2、復習用字母表示數。

            ⑴用字母表示數

            ⑵用字母表示數量關系。

            ⑶師:這些含有字母的式子分別表示什么?請在答題卡上用線連起來。

            3、復習方程與解方程。

            ⑴復習方程

            ⑵復習解方程

            4、復習用方程解決問題。

            二、拓展提高

            三、全課小結。

            師:這節課,我們復習了簡易方程,請記住用字母表示數是方程的基礎,方程是為列方程解決問題服務的。

            五年級數學上冊《簡易方程》教學設計 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優點。會用字母表示常見的數量關系,會根據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

            2、進一步理解方程的意義,會解簡易方程。

            3、會列方程解應用題。

            【教學重點】

            用字母表示常見的數量關系,根據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式子難點】的`值,解簡易方程和列方程解應用題。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復習的內容是有關簡易方程的知識,通過復習要進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優點,會用字母表示常見的數量關系,進一步理解方程的意義,會解方程,會列方程解應用題。

            二、復習用字母表示數量關系,公式,運算定律

            1、 出示表: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

            名稱用字母表示

            加法交換律a+b=b+a

            加法結合律(a+b)+c=a+(b+c)

            乘法交換律ab=ba

            乘法結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2、請學生說平面圖形面積計算公式和長方形、正方形周長公式。

            3、用字母還可以表示數量關系,a表示單價,b表示數量,c表示總價,說出分別求總價、單價及數量的字母公式。

            4、練習:期末復習第16題。

            5、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做期末復習第17題。

            (1)原來每月燒的煤用30c表示;現在每月燒的煤用30(x-15)表示。

            (2)學生計算現在每月燒煤的千克數。

            三、復習方程的意義和解方程

            1、什么是方程?什么是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方程和等式關系是怎樣的`?

            2、練習:做期末復習第18題。

            學生練習。講解第(3)題,在方程3x=y中y=21,先把y=21代人原方程成為3x=21再解方程。

            3、做期末復習第19題。

            請學生說一說解方程的方法。

            4、做期末復習第20題。

            學生列方程并解方程。

            四、復習列方程解應用題

            1、(1)列方程解應用題的特征是什么?解題時關鍵是找什么?

            (2)請學生說一說列方程解應用題的一般步驟。

            2、做期末復習第2123題。

            第21題:

            學生說數量關系式,列方程并解答,根據已列方程寫出另外兩個不同的方程。

            第22題:

            師畫線段圖表示題目的條件和問題,學生列方程解答。

            第23題:

            學生說數量關系式、列方程解答。

            五、全課總結

            這節課復習了什么內容。

            五年級數學上冊《簡易方程》教學設計 6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初步理解方程的意義,會用方程表示簡單的等量關系。

            2、在具體的活動中,體驗和理解等式的性質,會用等式的性質解簡單的方程。

            3、能有方程解決一些簡單的現實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方程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系,形成應用意識。

            教學重難點:

            解簡單方程和用方程解決問題既是本單元的重點也是難點。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

            過渡語:今天我們來學習新的內容,簡易方程。

            二、出示目標

            過渡語:這節課的學習目標是什么呢?請看:(出示學習目標,生齊讀),有信心實現這節課的學習目標嗎?

            三、自學指導

            (一)講述:怎樣實現這個目標呢?靠大家自學,怎樣自學呢?請齊讀自學指導。

            (二)出示自學指導:認真看課本P5557的內容,

            重點看圖與文字,認真思考紅點部分的問題。

            5分鐘后,比誰做的`題正確率高。

            師:自學競賽開始,比誰看書認真,自學效果好!

            四、先學

            (一)過渡:下面自學開始,比誰自學后,能做對檢測題。

            (二)看一看。

            生認真看書,師巡視并督促每個學生認真自學。(要保證學生看夠5分鐘,學生可以看看、想想,如果學生看完,可以復看。)

            (三)做一做。

            1、過渡:同學們看完了嗎?看完的同學請舉手?好,下面就來考考大家。要比誰做得又對又快,比誰字體端正,數位對齊,數字要寫的大些,數字間要有一定的間距(要劃出學生板演的位置)

            2、板演練習,請兩名(最差的同學)來上講臺板演,其余同學做在練習本上。教師巡視,要找出學生中的錯誤,并板書。

            五、后教:議一議

            1、學生更正。

            教師指導:發現錯了的請舉手!點名讓學生上臺更正。提示用紅色粉筆改,哪個數字錯了,先劃一下,再在旁邊改,不要擦去原來的。

            2、討論。(議一議)

            (1)第一題哪幾個錯了,錯在哪里,說出原因。

            (2)第二題看圖列方程,看做得對不對,不對,說出錯因。

            3、評議板書和正確率。

            4、同桌交換互改,還要改例題中的題,有誤訂正,統計正確率及時表揚。

            六、全課總結

            談話:我們今天學習了什么內容?你對什么印象最深?從中你明白了什么?

            五年級數學上冊《簡易方程》教學設計 7

            教材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第十冊《解簡易方程》及練習二十六1~5題。

            教材簡析:

            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學過用字母表示數和數量關系,掌握了求未知數x的方法的基礎上學習的。通過學習使學生理解方程的意義、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等概念,掌握方程與等式之間的關系,掌握解方程的一般步驟,為今后學習列方程解應用題解決實際問題打下基礎。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方程的意義、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概念,掌握方程與等式之間的關系。

            (2)掌握解方程的一般步驟,會解簡單的方程,培養學生檢驗的習慣,提高計算能力。

            (3)結合教學,培養學生事實求是的學習態度,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滲透一一對應的數學思想。

            教學重點:

            理解方程的意義,掌握方程與等式之間的關系。

            教具準備:

            天平一只,算式卡片若干張,茶葉筒一只。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自主體驗

            本課以游戲導入,通過創設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境,以激趣為基點,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讓學生在操作、觀察、交流等活動中感知平衡,自主體驗,積累數學材料,為更好地引入新課,理解概念作鋪墊。并且無論是生活中有趣的'平衡現象,還是天平稱東西的實際狀態,都無不放射出科學的光芒,它們帶給學生的不僅僅是興趣的激發,知識的體驗,更有潛在的科學態度和求真求實的精神。

            二、突出重點,自主探索

            理解方程的意義,掌握方程與等式之間的關系是本課教學的重點,讓學生通過列式觀察,自主探索,分析比較,逐次分類,討論舉例等一系列活動去理解方程的意義,掌握方程與等式之間的關系。使學生把知識探究和能力培養溶為一體,鍛煉了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使學生學得主動,學得投入。同時層層深入的設疑和引導也滲透了教師對學生科學思維的鼓勵和培養,使學生在探索與實踐中不斷親歷求知的過程,如剝繭抽絲般汲取知識的養分。

            三、自學思考,獲取新知

            在教學解方程和方程的解的概念時,通過出示兩道自學思考題

            (1)什么叫方程的解?請舉例說明。

            (2)什么叫解方程?請舉例說明。”改變了以示范、講解為主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帶著問題通過自學課本,將枯燥乏味的理論概念轉化為具體的例子加以闡明,既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也解決了數學知識的抽象性與小學生思維依賴于直觀這一矛盾。

            正是基于以上考慮,在教學解方程的一般步驟和檢驗方法時,也采用了讓學生通過自學來掌握檢驗的方法及規范書寫格式。

            四、使用交流,注重評價

            要探索知識的未知領域,合作學習不失為一條有效途徑。新的教學理念使合作學習的意義更加廣泛,有生生合作、師生合作等等。生生合作有助于相互驗證、集思廣益。師生合作體現在“師導”,尤其在學生思維受阻,關鍵知識點的領會上,在本課中,有多處讓同桌互說互評互查的過程,合作的力量必將促使學生認知水平的提高,自評與互評相結合的評價方式也將更好的有利于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促進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形成。

            五年級數學上冊《簡易方程》教學設計 8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認識用字母表示數及其作用,能正確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數量及數量關系、計算公式,培養學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2、使學生加深對方程及相關概念的認識,掌握解簡易方程的步驟和方法,能正確地解簡易方程。

            教學重點:

            能夠熟練地理解字母表示數,數量關系。

            教學難點:

            能夠熟練并正確地解簡易方程。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我們在復習了整數、小數的概念,計算和應用題的基礎上,今天要復習解簡易方程,(板書課題)通過復習,要進一步明白字母可以表示數量、數量關系和計算公式,加深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解簡易方程的步驟、方法,能正確地解簡易方程。

            二、復習用字母表示數

            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

            (1)求路程的數量關系。

            (2)乘法交換律。

            (3)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讓學生寫出字母式子,同時指名一人板演。指名學生說說每個式子表示的意思。提問:用字母表示數有什么作用?用字母表示乘法式子時要怎樣寫?

            2、做“練一練”第1題。

            讓學生做在課本上。指名口答結果,老師板書,結合提問怎樣求式子的值的。

            3、做練習十四第1題。

            指名學生口答。選擇兩道說說是怎樣想的。

            三、復習解簡易方程

            1、復習方程概念。

            提問:什么是方程?你能舉出方程的例子嗎?(老師板書出方程的例子)這里用字母表示等式里的什么?指出:字母還可以表示等式里的未知數。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就叫方程。(板書定義)

            2、做“練一練”第2題。

            小黑板出示,學生判斷并說明理由。提問:5x-4x=2里未知數x等于幾,x=2是這個方程的什么?7×0.3+x=2.5里未知數x等于幾?x=0.4是這個方程的什么?那么,什么叫做“方程的解”?(板書定義)它與“解方程”有什么不同?(強調解方程是一步一步完成的過程)你會解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嗎?根據什么解方程?

            3、解簡易方程。

            (1)做“練一練”第3題第一組題。

            指名兩人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集體訂正:解第一個方程是怎樣想的,檢查解方程時每一步依據什么做的。第二個方程與第一個有什么不同,解方程時有什么不同?指出:解方程時先看清題目,根據運算順序,能先算的就先算出來.不能算的就看做一個未知數。我們現在解方程是一般根據加減法之間、乘除法之間的關系來進行的.。(結合板書:解方程:能先算的要先算,再按各部分關系來解)追問:這兩題可以怎樣檢驗方程的解對不對?

            (2)做“練一練”第3題后兩組題。

            指名兩人板演,其余學生分兩組,分別做其中的一組題。集體訂正,并讓學生說說每組兩題有什么不同,解方程的過程有什么不同。強調一定要先看清題,按運算順序能先算的就先算出來,然后根據四則運算之間的關系求出方程的解。

            (3)做“練一練”第4題。

            讓學生列出方程。指名口答方程,老師板書。提問列方程的等量關系是什么。

            四、課堂小結

            今天復習了哪些知識?你進一步明確了什么內容?

            五、布置作業

            課堂作業;完成“練一練”第4題解方程;練習十四第2題,第3題后三題,第4題。

            家庭作業;練習十四第3題前三題、第5題。

            五年級數學上冊《簡易方程》教學設計 9

            教學目標:

            1、進一步掌握等式的性質,會運用數量關系式或等式的基本性質對解方程的過程進行語言表述;

            2、會對具體的方程的解法提出自己解答的方案并能與同學交流;

            3、能夠驗算方程的解的正確性。

            教學重點:

            多種方法解方程。

            教學難點:

            利用等式各部分之間的關系來解方程。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 判斷以下式子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并說明理由。

            ①4+6=10

            ②4+8x=40

            ③16—7x

            ④x÷5=8,

            ⑤9.2+3x=4.8

            ⑥x-17<34

            ⑦0.5x=1

            ⑧ 8㎡,

            ⑨6a=30

            ⑩a+b+c=17

            2、 解方程,并檢驗。復習用等式的性質解方程的方法。

            ①x+10=15

            ②x﹣63=36

            ③20+x=75

            指名板演,交流方法,檢驗解是否正確。總結解方程應注意的`事項。

            設計參觀周三下午的社團活動的大情境,貫穿新授,練習,拓展環節。

            二、糾錯

            1、“我愛數學”社團的孩子正在進行一場解方程比賽,老師收到了幾份這樣的答卷,請你做小老師,給每道題一個合適的`評價。

            2、出示三到五份相同手寫答卷,有一份全對,其他每份都有不同的錯誤,請學生判斷,評價。

            3、總結,解方程時應注意的事項:

            ①書寫格式:寫“解”,等號要對齊;

            ②正確處理未知數與等式各部分之間的聯系;

            ③檢驗,以保證方程的解的準確無誤。

            三、拓展練習。

            1、“手工制作”社團的三個小組本周共同完成了60個作品,已知三個小組各自完成的作品數分別為三個連續的自然數,這三個數分別是多少?

            2、“數一數二”數學社團在進行趣味測量:一段木頭,不知道它的長度,拿一根繩子量木頭的長,把繩子拉直,繩子多4.5米;如果將繩子對折過來量,繩子又短1米,問:這段木頭有多長?

            五年級數學上冊《簡易方程》教學設計 10

            教學內容

            數學書P57,及“做一做”,練習十一第4題。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的題目,讓學生初步理解方程的解與解方程的含義。

            2、會檢驗一個具體的值是不是方程的解,掌握檢驗的格式。

            3、進一步提高學生比較、分析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比較方程的解和解方程這兩個概念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

            復習天平保持平衡的規律及等式保持不變的規律。學習這些規律有什么用呢?從這節課開始我們就會逐漸發現到它的重要作用了。

            二、新知學習。

            1、解決問題。

            出示P57的題目,從圖上可以獲取哪些數學信息?天平保持平衡說明什么?杯子與水的質量加起來共重250克。

            能用一個方程來表示這一等量關系嗎?得到:100+x=250,x是多少方程左右兩邊才相等呢?也就是求杯子中水究竟有多重。如何求到x等于多少呢?學生先自己思考,再在小組里討論交流,并把各種方法記錄下來。

            全班交流。可能有以下四種思路:

            (1)觀察,根據數感直接找出一個x的值代入方程看看左邊是否等于250。

            (2)利用加減法的關系:250-100=150。

            (3)把250分成100+50,再利用等式不變的規律從兩邊減去100,或者利用對應的關系,得到x的值。

            (4)直接利用等式不變的規律從兩邊減去100。

            對于這些不同的方法,分別予以肯定。從而得到x的值等于150,將150代入方程,左右兩邊相等。

            2、認識、區別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得出方程的解與解方程的.含:

            像這樣,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知數的值,叫做方程的解,剛才,x=150就是方程100+x=250的解。

            而求方程的解的過程叫做解方程,剛才,我們用這幾種方法來求100+x=250的解的過程就是解方程。

            這兩個概念說起來差不多,但它們的意義卻大不相同,它們之間的區別是什么呢?

            方程的解是一個具體的數值,而解方程是一個過程,方程的解是解方程的目的。

            3、練習。(做一做)

            齊讀題目要求。

            怎么判斷X=3是不是方程的解?將x=5代入方程之中看左右兩邊是否相等,寫作格式是:方程左邊=5x

            =5×3

            =15

            =方程右邊

            所以,x=3是方程的解。

            用同樣的方法檢查x=2是不是方程5x=15的解。

            三、作業。

            獨立完成練習十一第4題,強調書寫格式。

            四、小結。

            通過這節課學到了什么?還有什么問題?

            五年級數學上冊《簡易方程》教學設計 11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結合操作活動進一步理解方程的意義。

            過程與方法

            會用含有未知數的等式表示等量關系。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方程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數學活動的探索性。

            重點、難點

            重點

            理解方程的意義,會用含有未知數的等式表示等量關系。

            難點

            理解方程的意義。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多媒體

            學生準備:

            練習本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復習導入

            1.出示:下面式子哪些是方程,并說明理由?

            6+x=14

            36-7=29

            60+23>708+x

            x+4<14÷18=3

            3x-12

            5x+2x=63

            2、寫一個方程,然后在小組里交流,說說什么是方程。進一步鞏固理解方程的意義。

            設計意圖:整理上節課學習的知識,進一步鞏固學生對方程意義的理解。

            (二)探究新知:

            1.聯系實際,應用拓展

            師:看來同學們理解了方程的意義,掌握了方程的特征,其實方程就隱含在我們的生活中,人們發現在我們的衣食住行中,有很多問題都能用方程的方法來解決。試試看!(出示)

            衣:媽媽帶50元錢給我買了一件T恤后,還剩下26元。

            食:小強去麥當勞,買了一袋薯條和一個l0元的漢堡,一共用了l5元。

            住:同學們參加社會實踐活動,3個人住一個房間,多少個房間能住102人?

            行:公交車上有一些人到謝家灣站時,有13人下車,18人上車,車上還剩36人。

            師:你想試哪一個?

            生1:我想試“衣”。(生讀題)

            師:能用方程來表示嗎?先寫在練習本上,再想一想未知數代表的是什么?

            生2:x+26=50

            生3:50-x=26

            師:這是方程。

            生4:X代表T恤的價錢。

            生5:我想試“食”。我是這樣寫的.X+10=15,X代表的是一袋薯條的價錢。

            生6:我想試試“行”。

            師:你能直接口答嗎?

            生7:X-13+18=36,X代表的是車上原有的`人數。

            生7:我想說最后一個“住”。102÷3=X,X代表的是房間數。

            師:習慣上都把未知數寫在等號的左邊。也可以這樣表示3X=102

            師:剛才我們用方程表達了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問題,同樣,也可以用日常生活來描述方程。

            2.(出示)結合生活中的事例解釋方程。

            ①+19=54

            ②X-14=36

            ③Z-13十15=37

            師:選擇自己喜歡的來說。

            生1:我想說第2個,我有一些錢,買學習用品花了14元,還剩36元。

            師:真是個愛學習的好孩子。

            生2:我想說第1個,我有一些零花錢,媽媽又給了我19元,一共有54元。

            師:要學會合理使用零花錢。

            生3:我想說第3個,公交車上有一些人到百貨大樓站時,有10人下車,12人上車,車上還剩30人。

            師:先下后上,文明乘車。

            師:聽了同學們的描述,老師認為大家確實理解了方程的意義,會把生活和數學聯系起來學習了,很好!

            設計意圖:將數學知識與生活相聯系,是學習數學的目的所在。也使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形成技能。在教學中要保證每個學生參與學習活動,針對學習目標和教學重點,具有層次性和開放性,注重教學的實效性。

            (三)鞏固新知:

            1.出示情境圖,學生獨立完成。說說列出方程的等量關系。

            小麗背80首古詩,小芳背x首古詩,小芳說:你比我少背5首

            學生能夠列出:小芳背古詩首數-5=小麗背古詩首數

            或:小芳背古詩首數-小麗背古詩首數=5

            即:x-5=80

            或:x-80=5

            學生同桌交流,說說自己的想法,然后,全班訂正。

            2.出示自主練習3。

            這是一個結合具體情境理解方程意義的題目。

            先讓學生獨立填寫等量關系式并列出方程,交流時,重點引導學生結合示意圖說說數量關系。

            設計意圖:加深理解所學的知識,應用所學的知識靈活解決實際問題。

          【五年級數學上冊《簡易方程》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簡易方程教學設計06-15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簡易方程教學設計04-30

          簡易方程教學設計06-08

          數學簡易方程的教學反思11-30

          數學簡易方程教學反思03-10

          數學簡易方程的教學反思11-30

          數學簡易方程教學反思03-10

          五年級上冊數學《解簡易方程》教學設計(通用10篇)08-19

          五年級數學上冊《簡易方程》教學反思04-05

          五年級數學上冊《簡易方程》教學反思04-05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日本午夜视频一级a | 在线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专区 | 中文字幕不卡免费精品视频 | 中文字幕不卡在线观看 | 亚洲永久字幕精品免费文字 | 精品国产丁香五月天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