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面接力跑》的體育課教學設計

          時間:2024-12-26 10:14:58 毅霖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迎面接力跑》的體育課教學設計(通用10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那么大家知道規范的教學設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迎面接力跑》的體育課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迎面接力跑》的體育課教學設計(通用10篇)

            《迎面接力跑》的體育課教學設計 1

            一、課的設計與思考:

            1、指導思想:

            按照中國教育改革發展綱要的精神和小學體育教學大綱要求,根據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在新的形勢下開展課堂教學改革,確立以人為本、樹立教學為學生終身體育奠定基礎的教學思想,對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是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如何根據小學體育教學的特點和實際,體現新的教學思想,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體現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作用,是本課教學實踐中力求的目標。

            2、課的構思和設計:

            (1)本課、接力跑為教學內容,以情景“我們去參加勞動實踐幫助農民伯伯收莊稼”為載體,讓學生在模擬的勞動情景中,去體驗勞動生活,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同時本課教學注重學生思想教學,使學生在快快樂樂的學習體驗過程中,交流合作、師生互動,玩中學、學中樂,輕輕松松地完成教學目標,發展學生的個性和智力,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思維和身體的基本活動能力。

            (2)課的設計安排。導入:常規教學、隊列練習;激發(創設情景):小游戲、勞動模仿操;學習:開展勞動競賽;發展:傳遞勞動工具接力(迎面接力賽);調整放松:舞蹈(歡樂舞)、小結及保健教學。

            3、本課的教學特色:

            (1)教學的思想性。體育課教學的思想性體現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合理的滲透,通過知識的內化,培養學生的各種思想感情。本課教學以學生的自我探索、情感體驗,小團體間的相互合作、創新為手段,注重學生的思想教學。

            (2)教學的新穎性。教學過程打破了課的舊有模式,根據學生的運動生理特點,把學生學習過程分為導入、激發、學習、發展和放松等過程;教案形式又設計為課序、課的內容、指導與練習法、組織隊形、教育滲透等內容,突出了教案的可操作性和新穎性;教學方法由原有的講解示范、練習比賽法等形式基礎上又增加了群體合作、自主探索、成功體驗、創造解決法等形式。

            (3)教學的積極主動和延展性。由于課的創造性設計,運用了情境教學法,使學生沉浸于情節角色中,在課中盡情地玩、盡情地學,充分地體驗了體育的樂趣、成功的樂趣、運動的樂趣,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為終身體育打下基礎。

            (4)教學的創造性。本課教學注重學生創造意識的培養,在教法和學法上,鼓勵學生進行探究和創新,自創合理、可行的方法來增進知識,增長技能,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和實踐能力。

            《迎面接力跑》的體育課教學設計 2

            一、指導思想:

            根據《小學體育課程標準》(水平一)和小學生的生理特點,以情知教學為依據,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通過教師組織引導,創設各種情景和條件,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作用,力求達到身,心,知,智同育,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展學生快速奔跑的能力,培養學生認真學習的態度和體驗與他人合作的快樂。

            二、教學分析

            1、教學內容分析:

            本節課選取水平一階段跑部分的內容,通過跑的系列練習,發展學生自然奔跑的基本活動能力,同時安排一些個人與集體的練習,讓學生體驗個人與他人合作的區別,增強合作意識。

            2、教學對象分析:

            二年級的小學生活潑、好動、自制力較差,采用情境教學可以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集中注意力。教學中,教師可以讓他們積極模仿、主動練習、開動腦筋,從而達到學會知識的目的。

            三、教學目標

            1、知道趣味接力跑和兩人合作跑的動作方法與要求。

            2、通過趣味跑“植樹造林”等系列活動的.游戲,發展學生自然奔跑的基本活動能力,力求跑得輕松、自然。

            3、在活動中能體驗個人游戲與他人游戲的區別,增強合作意識。

            四、學習重點與難點:

            重點:自然地邁開步子向前快跑;難點:跑得輕松自然。

            五、教學方法與手段:

            教法:情境教學法、演示法、練習法、激勵法等;學法:觀察法、嘗試法、游戲法、合作法、競賽法等。

            六、教學思路:

            1、開始部分

            加強學生常規意識,知道本課主題。

            2、準備部分

            通過熱身,讓身體充分活動開,防止運動損傷。通過小游戲熟悉器材,了解變換器材的方法。

            3、基本部分

            通過跑的練習,“植樹造林”系列活動,發展學生自然奔跑的基本活動能力,同時安排一些個人與集體的練習,讓學生體驗個人與他人合作的區別,增強合作意識。通過游戲:趣味跑——建設家園,發展跑的能力,培養同伴之間相互配合的品質。

            4、結束部分

            通過放松練習,讓學生身心都得到放松,針對教師點評,學生對本課表現及掌握情況進行自評。

            《迎面接力跑》的體育課教學設計 3

            活動目標:

            1、學習以接力的方式大步跑。

            2、遵守比賽規則,培養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活動準備:跳繩。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兩兩拉手排好隊到操場,進行隊列練習。

            教師:進行基本隊列練習,幼兒由一路縱隊站成六隊:立正、向前看齊、成體操隊形散開。

            2、進行熱身運動。

            教師帶領幼兒做上肢運動、下蹲運動、體側運動、體轉運動、腹背運動、跳躍運動、放松整理。

            二、基本部分。

            1、學習“大步跑”。

            教師:(老師示范兩種跑步方法)你們看哪種是大步跑?(老師示范大步跑和小步跑。)

            2、幼兒觀察后進行回答。

            教師:這種跑步方法叫做大步跑。大步跑時,除了腿要跨得更大,身體的其他部分還要怎么配合呢?(請幼兒說一說)

            教師小結并分解示范:除了步子要跨大,上臂的擺動也要相應的增大。

            3、組織幼兒進行在原地做上臂大幅擺動的動作。

            4、練習“大步跑”。

            教師:現在我們站在起跑線后,用大步跑到場地的另一邊。記住,第一人到達目標后,第二人再出發。

            5、幼兒練習1——2次,其間教師可講評幼兒在大步跑時出現的各種問題。

            三、進行游戲“傳棒接力跑“。

            1、交代游戲的玩法。

            教師:我們學會了大步接力跑,那現在我們一起來玩一個游戲吧!幼兒分成5——6組,每組7、8人。小組成員分成兩部分,分別在站在操場兩邊的.起跑線上。第一人手里拿著接力棒,最后一人胳膊上系著紅綢帶。當老師下令后,第一人持棒大步跑向對面的第二位成員,第二位成員接棒后跑向對面的第三位成員……一直到最后一位小朋友,最先跑完的為勝利。

            2、交代游戲的規則。

            教師:下一位成員必須等接到上一位成員的接力棒后再跑,不許超過起跑線接棒。掉棒后必須回頭重跑。

            3、組織幼兒進行游戲,游戲后小結游戲中孩子們的表現。

            四、活動結束。

            整理隊伍,進行放松活動。

            《迎面接力跑》的體育課教學設計 4

            一、教學目標

            1、學生能夠說出接力跑的接棒方式和動作要領,85%的學生能夠準確做出該動作并且和他人配合。

            2、通過分組練習,學練結合,發展學生速度、協調等身體素質。

            3、在練習過程中形成團結合作的意識,相互配合、相互信任的優良品質。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接棒時的手型,接力區內完成傳接棒。

            【難點】

            傳接棒的時機和配合。

            三、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課堂常規:整隊,報告人數,師生問好,教師簡要介紹教學內容,檢查服裝,安排見習生。

            2、導入:同學們,在你們小學的時候是不是學過接力跑?哪位學生能回想起來當時學習的傳接棒方式是哪一種?這名同學你來回答一下,對,是立棒式傳接方法。其實在接力跑的技術中還有兩種傳接棒的方式,這節課我們共同學習接力跑中上挑式與下壓式兩種傳接棒方式。

            (二)準備部分

            1、捕魚游戲

            方法:老師與體委組成漁網,其他同學為小魚,在規定范圍內進行捕魚,被捕到的小魚變成漁網一起捕魚,直到全部被捕為止。

            規則:學生不能踩線,不能出線,按教師要求進行。

            2、徒手操:頭部運動,擴胸運動,腹背運動,弓步壓腿,活動手腕腳踝。

            3、復習“同側步持球突破”技術

            (1)示范(正面示范和背面示范相結合)

            (2)講解

            動作要領:以左腳做中樞腳為例,突破前,兩腳左右開立稍大于肩,兩膝微屈,重心控制在雙腿之間,持球于胸腹前。突破時,右腳向右前方跨出一大步,同時轉體探肩,重心前移,右手放球于右腳前側方,左腳迅速蹬地并向右前方跨出,加速運球超越對手。

            (三)基本部分

            1、教師與體育委員示范技術動作,啟發學生思考

            提問:老師在與體委交接棒時,兩次的手型分別是怎樣的'?(第一次掌心向上,虎口向后。第二次掌心向后,虎口向下)

            組織教學:雙軌式隊形站立。

            2、教師總結講解技術動作

            傳接棒技術主要有“上挑式”和“下壓式”兩種。

            上挑式:接棒人手臂自然向后伸出,手臂與軀干約成40°~45°角,掌心向后,拇指與其他4指自然張開,虎口朝下,傳棒人將棒由下向前上方挑送到接棒人手中。

            下壓式:接棒人手臂后伸,與軀干約成50°~60°角,掌心向上,拇指與其他四指自然張開,虎口朝后,傳棒人將棒的前端由上向下壓送到接棒人的手中。

            注意,交接棒時遵循左手遞右手,右手遞左手原則。

            3、學生根據教師講解示范進行分解練習

            (1)兩人一組原地上挑式和下壓式交接棒練習。

            糾錯:交接棒時接棒人手臂角度過小或過大。

            改正:手腕綁拉皮筋,口號切換練習兩種接棒手勢。

            組織教學:在教師口令下進行,準備,遞棒。

            要求:手型正確,配合默契。

            (2)5米慢走行進間接棒練習。

            糾錯:個別組沒有做到左手遞右手。

            改正:出錯組重新練習,直到正確為止。

            組織教學:四列縱隊依次進行。

            (3)50米快速跑接力,交接棒時在接力區完成。(提示學生注意接棒時機)

            (4)分組4×100米接力比賽。(接棒方式自行選擇)

            4、教師選出優生進行展示,師生進行自評、互評。

            5、游戲——“推小車吹乒乓球”

            方法:學生分成4組,每兩人一組,在規定的距離內進行推小車并且將乒乓球向前吹,到達對面后兩人互換,在將乒乓球吹回來,然后下一組接力。

            要求:注意安全,按要求完成。

            (四)結束部分

            1、放松活動—團結小分隊

            組織教學:圓形站立相互捶打。

            要求:放松活動,身心充分放松,注意為他人捶打力量不宜過大。

            2、課堂小結:教師總結學練情況,表揚先進,提出期許,激勵全體學生。

            3、宣布下課、師生再見、回收器材。

            四、預計負荷

            練習密度:30%~35%;平均心率:120~130次/分;運動強度:中等。

            五、場地器材

            接力棒10個、乒乓球4個、錄音機1臺、磁帶2盒、田徑場。

            六、課后反思

            略。

            《迎面接力跑》的體育課教學設計 5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通過學習和游戲練習90%的學生學會接力跑的傳接棒動作技術,并能在比賽中熟練運用。

            【過程與方法】

            通過練習可以提高跑的能力和協調敏捷等身體素質,對田徑合作產生興趣,養成鍛煉身體的習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生通過接力跑、交接棒安排激發機智,果斷,拼搏進取,團結協作和集體榮譽感。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交接棒方法

            【難點】

            傳接棒配合的默契程度、接力區交接棒的過程

            三、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3分鐘)

            體委整隊,報告人數,師生問好,教師簡要介紹教學內容,檢查服裝,安排見習生。

            (二)準備部分(7分鐘)

            1、熱身游戲:送雞毛信

            規則:男生賽道長200米,女生賽道長100米,聽到比賽開始的信號后,記熟由場務發放的十位數字,記熟數字后進行200、100米跑,回到終點后背出自己對應的數字,準確無誤之后停表,背不準確者需重新記憶同一組數字,再進行200、100米跑,中途有忘記數字者可以返回起點,再進行記憶后,重新跑完全程。比賽中不得穿越中間草坪,有穿越者取消比賽資格,最先跑完全程并準確背出數字的`前三人獲勝。

            2、徒手操:伸展運動、下蹲運動、體側運動、體轉運動、腹背運動、全身運動、跳躍運動、整理運動。

            組織教學:四列橫隊體操隊形,教師邊做示范,邊提示動作要領,語言激勵學生,及時表揚鼓勵。

            要求:拍節準確,動作到位,節奏感強。

            (三)基本部分(30分鐘)

            1、教師示范

            注意觀察老師傳接棒動作,傳接棒方法,觀察手心和虎口方向

            組織教學:沿跑道兩側四列縱隊,前一排蹲下。

            2、講解

            上挑式:接棒人手臂自然向后伸出,手臂與軀干約成40°~45°角,掌心向后,拇指與其他4指自然張開,虎口朝下,傳棒人將棒由下向前上方挑送到接棒人手中。

            ·優點:接棒人向后伸手的動作比較自然,容易掌握。

            ·缺點:接棒后,接棒人的手握著接力棒的中部,須在跑進中換手或調整持棒部位(即倒棒)。容易造成掉棒和影響跑速。

            下壓式:接棒人手臂后伸,與軀干約成50~60°角,掌心向上,拇指與其他四指自然張開,虎口朝后,傳棒人將棒的前端由上向下壓送到接棒人的手中。

            ·優點:每一棒次的接棒都能握住棒的一端,不需要調整握棒位置,便于持棒快跑。

            ·缺點:接棒運動員的手臂后伸相對緊張,不自然;

            3、練習

            (1)原地練習交接棒技術

            先采用傳棒人跑,接棒人原地接,再采用傳接棒人都在跑動中傳接棒練習,教師巡回輔導、糾錯。

            (2)兩人一組逐漸從慢走到跑步的交接棒。

            要求:

            ①善于觀察,善于發現問題,并及時解決問題和糾錯。

            ②善于調動學生練習的積極性和競爭的意識。

            ③時刻提醒學生注意安全,不要撞人了,絕對不能丟摔接力棒。

            (3)糾錯與幫助

            (1)起動標記不準確

            ①初步確定起動標記后,反復進行練習,并根據傳接棒同伴的具體情況、技術特點,做適當的調整;

            ②起動時機、速度要穩定,并根據練習效果對標記進行適當調整。

            (2)起動不果斷,加速沒力量

            ①明確當同伴將要跑到標記的瞬間,即刻起動,且加速有力,每次練習的節奏趨于相同;

            ②反復練習,強化動作,視標記起動后,動作與起跑后加速跑基本一樣。

            4、比賽:急速先鋒

            比賽規則:四列縱隊4×100米起跑接力,哪一隊伍最先完成即為勝利,并強調安全。

            (四)結束部分(5分鐘)

            1、放松活動—配樂放松操

            組織教學:四列橫隊體操隊形

            要求:放松活動,身心充分放松。

            2、課堂小結:教師總結學練情況,表揚先進,激勵全體學生。

            3、宣布下課、師生再見、回收器材。

            四、場地器材

            接力棒20根、錄音機1臺、磁帶2盒、田徑場。

            五、預計負荷

            練習密度:30%—35%;平均心率:120—140次/分;運動強度:中等偏上。

            《迎面接力跑》的體育課教學設計 6

            活動目標

            1、學習使用交接棒進行接力跑,發展大步跑的技巧。

            2、在游戲中初步培養團隊合作精神。

            3、鍛煉幼兒手臂的力量,訓練動作的.協調和靈活。

            4、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學會團結、謙讓。

            活動準備

            1、接力棒

            2、圓形跑道。

            活動內容:

            1、準備活動。

            ——教師喊口令,帶領幼兒做伸展、擴胸、下蹲、俯背、體轉、跳躍等運動。

            2、基本活動

            ——引導幼兒認識接力棒,學習如何傳棒。

            3、放松活動。

            ——在比賽中獲勝的小朋友發小紅花。

            教學反思:

            本課主要是讓學生通過學習能夠知道迎面接力跑的基本方法,并能夠做出迎面接力跑的傳接棒動作和錯肩方法。我通過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慢慢掌握迎面接力跑的方法

            《迎面接力跑》的體育課教學設計 7

            活動目標

            1、學習以接力的方式大步跑。

            2、遵守比賽規則,培養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

            3、學會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樂觀的情緒,逐漸養成樂觀開朗的性格。

            4、幼兒通過親身體驗,明確五官的重要性。

            活動準備

            1、接力棒3-4根。

            2、場地布置

            3、音樂磁帶,錄音機等。

            活動過程

            1、準備活動。小小迪斯科操。

            2、基本活動。

            (1)學習"大步跑"。教師示范兩種跑步方法,你們看那種事是大步跑?

            幼兒觀察后進行回答。

            教師:這種跑步方式叫大步跑。大步跑時,除了步子要跨的更大,身體的其他部分還應該怎樣配合呢?上臂的擺動也要相應的增大。

            (2)練習"大步跑"

            教師:現在我們站在起跑線后,用大步跑的方法跑到場地的另一邊。記住,第一人到達目標后,第二人再出發。

            幼兒練習1-2次,期間教師可講評幼兒在大步跑時出現的問題。

            3、比賽:"傳棒接力跑"

            (1)玩法:幼兒分成3-4組,每組6人。小組成員分成兩部分,分別站在操場的兩邊起跑線上。第一人手里拿著接力棒,最后一人胳膊上系上紅綢帶。教師下令后,第一人持棒跑向對面的第二個人,第二個人接棒后跑向對面的第三個人,直到最后一個人,最先跑完的一組獲勝。

            (2)規則:下一個人必須等接到上一個認得接力棒后再跑,不許超過起跑線接棒。掉棒后必須撿起后繼續向前跑。

            (3)比賽進行3-4次,中間可交換場地。

            4、放松活動。在輕音樂中緩慢踏步,舒展手臂,腿部,放松身體各部分。

            教學反思

            通過這次活動的.開展,激發了孩子們的熱情和團結協作精神及永爭第一的思想。增進了師生之間的感情,加強了孩子們之間的交流,鍛煉了身體增強了體質。在本次活動中,通過組織和實施這次活動,鍛煉了老師的組織能力和現場調控人員的能力。加強了師生之間的配合,了解了幼兒的身體狀況以便在以后的更好的工作。

            在本次活動中,由于經驗不足,在活動過程中稍顯混亂,有的孩子不聽招呼,導致活動現場較亂。如果下次再有這樣的活動,我一定會吸取教訓,課前宣布比賽規則,獎懲辦法,并宣布比賽現場紀律,表現好的要給與獎勵,表現不好的要適當地給予小小的懲罰。這樣的話,我想一定有助于活動的開展。

            《迎面接力跑》的體育課教學設計 8

            游戲意圖:

            在孩子的幼兒園生活中,都會定時舉行一些親子游戲,增強親子之間的互動,同時,也加強學習和家庭之間的溝通,為孩子的科學教育提供可能,那么,有哪些運動類型的趣味親子活動,孩子最喜歡呢?

            游戲準備:

            紅飄帶,接力棒

            游戲過程:

            1、每個家長和自己的寶寶組成一個小組,然后,給自己的小組取一個好聽的名字。

            2、每個小組到前臺領取一個紅飄帶,一個接力棒。

            3、按照小組的形式,三個小組一場比賽,分別站到三個跑道上。

            4、游戲開始之前,家長們先給自己的寶寶寄好紅飄帶,寄到胳膊上。

            5、游戲開始的時候,寶寶們拿著接力棒,開始跑第一棒。

            6、家長站到跑道中間的位置,等待著寶寶們的.到來。

            7、寶寶們到家長面前的時候,先將紅飄帶解下來,然后,將紅飄帶寄到家長的胳膊上。

            8、奔跑吧,家長,誰最先到終點,那么,誰就是這個小組的勝利者。

            9、勝利者之間再繼續比賽,直到前三甲出現。

            《迎面接力跑》的體育課教學設計 9

            教材分析

            本節課以“快樂體育,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在已經學過往返跑的基礎上,繼續學習往返跑接力賽,學習本節課內容進一步讓學生掌握跑的動作要領和接棒的方法;發展學生下肢力量,提高學生的反應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團結協作意識。

            學情分析

            本節課的教學對象是小學六年級學生,他們中大多體能較好、活潑好動,愛在老師同學面前表現自己,喜歡在競賽中獲得勝利。針對這種情況,在上節課學習過往返跑的基礎上來學習往返跑接力賽。培養學習頑強的`拼搏精神和敢于實踐的能力,是學生身心得到健康發展。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進一步了解往返跑接力賽的基本知識。

            技能目標:掌握起跑、快速轉身跑、接棒手法等,提高學生靈敏素質,發展下肢力量,增強體質。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勇于拼搏的精神和團結協作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轉身跑和接棒手法。

            教學難點:學生傳接棒技術和相互之間的配合。

            教學過程

            根據新課程標準中學段各領域目標要求結合高年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設計了“克服困難(身體協調)”這一主題進行教學,其過程體為:

            一、調動情緒、激發興趣

            教師以親切自然的話語將學生帶入到體育課中。

            1、通過教師語言的感召力,吸引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活動。通過(跟我學)的動作練習,使學生做好準備活動,為教學內容內容奠定基礎。

            2、學生從個人練習到集體競賽,有效的培養了學生相互交流、團結協作的集體主義精神及較強的團隊合作意識。

            二、情感教育

            1、在小游戲中,學生和老師都得到休息。

            2、師生共同評比看看誰做得最好,總結本課。

            《迎面接力跑》的體育課教學設計 10

            【活動目標】

            1、掌握大步跑的動作要領,會傳棒接力跑。

            2、能堅持連續大步奔跑,能聽懂游戲規則并遵守規則玩傳棒接力大步跑的游戲。

            3、樹立不怕寒冷、不怕困難的意識,體驗“團體奪冠”的成功感。

            【活動準備】

            1、接力棒4根、紅綢帶4條、音樂。

            2、場地布置。

            【活動建議】

            1、以“小小運動員”導入,指導幼兒進行熱身活動,引發幼兒興趣。

            帶領幼兒模仿運動員做準備活動,如上肢運動、腰部運動、腿部運動、腳踝運動、跳躍運動等。

            2、通過“運動員參加運動會”活動,引導幼兒學習大步跑的動作。

            (1)學習“大步跑”的動作。

            請幼兒嘗試大步跑和小步跑,概括總結出大步跑的要領。

            小結:大步跑的時候,步子要大,上臂的擺動幅度也相應大一些。幼兒在原地練習上臂大幅擺動的動作。

            (2)練習“大步跑”。

            引導幼兒站在起跑線的位置,然后大步胞胞到場地的另一邊,前一個幼兒到達后,下一個幼兒才可以出發。幼兒練習1-2次。

            3、組織“傳棒接力跑”游戲,引導幼兒綜合練習跑、傳棒等動作,體驗團體奪冠的成功感。

            (1)介紹游戲玩法和規則,激發幼兒參與興趣。

            玩法:幼兒分成3-4組,每組6人,每組成員再分成兩隊,分別站在操場兩邊的起跑線上。第1個幼兒手里拿著接力棒,最后1個幼兒脂膊上系著紅綢帶。教師發出指令后,第1個幼兒持棒大步跑向對面的第1個幼兒,對面第1個幼兒接棒后跑向對面的第2個幼兒……

            直到最后1個幼兒跑完。最先跑完的`組獲勝。

            規則:游戲時,后面的幼兒必須接到前面一個幼兒的接力棒后才能跑,接棒時不能超過起跑線。如果掉棒,必須撿起來再繼續向前跑。

            (2)增加難度進行游戲:可增加跑道的長度,鼓勵幼兒堅持到底。

            (3)再次增加難度進行游戲:請幼兒先原地做3個縱跳或者原地轉兩個圈,然后再奔跑,增強趣味性。

            4、創設“運動員領獎”的情境,引導幼兒根據音樂做動作,感受游戲樂趣。在頒獎音樂中,引導幼兒模仿接受獎杯、向觀眾致意、集體歡呼等動作,舒展手臂、腿腳,放松身體各個部位。

          【《迎面接力跑》的體育課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迎面接力跑》教學設計06-12

          迎面接力跑教學反思10-13

          迎面接力跑的教學反思07-01

          迎面接力跑的教學反思04-16

          《迎面接力跑》說課稿07-30

          “迎面接力跑”教學反思(精選8篇)10-25

          小學體育課接力跑教學設計06-08

          接力跑教學設計10-26

          接力跑教學設計10-26

          初中體育《迎面接力跑》說課稿08-26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欧洲日本美国综合 | 性刺激欧美三级在线现看中文 | 在线不卡AV电影在线观看 | 在线观看免费三级网站 |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亚洲区 | 一本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