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教學設計

          時間:2021-06-20 17:36:44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人教版《古詩三首》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人教版《古詩三首》教學設計

            1、知識與技能:認識“徑、斜、贈”等10個生字。會寫“寒、霜、蓋”等13個生字,掌握多音字“挑”。

            2、過程與方法:會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默寫《山行》。借助注釋,理解詩句的意思。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增加學生有關傳統文化方面的積累,感受詩中的秋意和詩情,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增加學生有關傳統文化方面的積累,感受詩中的秋意和詩情,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教學時間: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學習《山行》

            一、古詩激趣。

            1、學生交流古詩,背誦古詩。

            2、回憶學習古詩的基本方法。

           。1)理解詩題,認識作者。

           。2)解釋詞語,說說詩意。

           。3)聯系實際,發揮想象。

            (4)感情朗讀,體會詩境。

            二、揭題。學習《山行》

            1、認真讀詩,想一想哪些你能讀懂了,

            2、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詩,交流。

           。1)山行:在山路上行走。

            (2)作者:杜牧(唐)(學生用課外知識交流對杜牧的認識,加深記憶,更方便的理解詩意。) 杜牧(803年,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 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詩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孫,杜從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歲中進士,授弘文館校書郎。后赴江西觀察使幕,轉淮南節度使幕,又入觀察使幕,理人國史館修撰,膳部、比部、司勛員外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 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詩歌以七言絕句著稱,內容以詠史抒懷為主,其詩英發俊爽,多切經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頗高。杜牧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大杜“。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

           。3)交流:石徑、坐、霜葉、紅于、白云生處

           。▽W生發現交流,再結合學生質疑,解讀古詩句。)

            3、句子的理解。

            A、石頭鋪成的小路彎彎曲曲,遠遠伸向已是深秋時節的山頭。

            B、山上白云繚繞的地方,隱隱約約可以看見幾戶人家。

            C、因為留戀這楓林傍晚的美景而停下車來(觀賞)。

            D、秋霜打過的楓葉比二月里盛開的紅花還要鮮紅。

            4、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說說古詩的詩意。

           。ㄗ约赫f、同桌說、指名說)

            5、聯系實際,發揮想象。

            6、介紹古詩。

            (可從小導游、小畫家、小詩人等不同的視角,來表達古詩的意思。)

            7、交流:這首詩表達了詩人的什么感情, 在朗讀熟練的基礎上,體會感情。(表達了作者對深秋山林景色的贊美與喜愛。)

            8、美讀古詩。 形式多樣,體會情感。 三、作業。 背誦并默寫古詩《山行》。

            第二課時:學習《贈劉景文》

            一、回憶導入,明確主題

            1、同學們,四季更迭,秋天已然悄悄地來到我們跟前。關于“秋天”,我們以前學過不少課文,你還記得嗎,(學生背誦相關片斷)

            2、總結自己對秋天的經驗。 按句式說話:“在我的印象中,秋天_________________。”

            3、在古代大詩人蘇軾的心目中,秋天又是怎樣的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古詩《贈劉景文》。

            二、初讀古詩,感知詩意

            1、配樂范讀,想象畫面。

            2、讀準、讀通詩句。思考討論:詩中寫了哪些景物,

           。ê、菊、橙、橘)

            3、通讀全詩,注意讀出詩的節奏。

            三、賞析詩句,把握詩蘊

            1、夏日荷花是什么樣子的,到了秋末,荷花又變成什么樣了。

            2、秋天的菊花在枯萎時與夏日的荷花有什么不同。

            3、比較兩圖,讀前兩行詩。你體會到了什么。

            4、“菊殘猶有傲霜枝”,菊花的'精神,令詩人對秋天平添了一分敬畏,而秋天的果實更以她沉甸甸的收獲,令詩人對秋天偏愛有加。讀詩句,想想秋天除了“橙”和“橘”,還有哪些果實也成熟了,再讀詩句,說說從這句詩中你讀懂了什么。

            四、誦讀全詩,體味詩情

            1、學生自由吟誦,配樂朗讀、背誦。

            2、討論:詩人贈給朋友劉景文的是什么,除了這首詩,還有什么,

            3、閱讀現代文《秋天的窗口》。

            4、補充句段,或寫一段話。 沒有春花的明艷,沒有夏日的蔥郁,但是秋天有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秋天是美麗的。 雖然秋風蕭瑟,秋葉飄零,但是秋天也有美好的一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天是美好的。

            六、課外延伸。 查找有關蘇軾及其作品的資料,進一步了解蘇軾其人其文其事。

            第三課時:學習《夜書所見》

            一、交流資料,了解背景

            1、學生交流課前所查閱的資料。

            2、教師引述:我國宋代有個詩人叫葉紹翁。有一年秋天,他離開家鄉,獨自在外。一個傍晚,他外出散步,觸景生情,便提筆寫下了一首詩,大家想知道寫了什么嗎。

            3、看圖說話:(出示課文掛圖)瞧,這就是葉紹翁所見到的情景,請大家仔細看圖,說一說你們看到了什么。

            二、自主學習,初步感知

            1、自由朗讀:放聲朗讀古詩,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讀正確這首詩。

            2、同桌互讀:要求學生把這首詩讀給同桌聽、互相評議、互相指點。

            3、自學古詩:借助課后注釋或結合插圖理解字詞意思,劃出不理解的詞語。

            4、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已讀懂的字詞、解決不理解的問題,老師巡回指導。

            5、課堂交流:小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決疑難問題。

            三、再讀感悟,體會情感

            1、自由讀詩,邊讀邊在腦海中浮現畫面:詩歌描繪了一幅怎樣的情景。

            2、小組交流,組內成員互相補充。

            3、指名描述畫面,教師可相機引導學生把想象的畫面說具體、說生動。

            4、體會情感:假如你就是這個離鄉背井、獨自在外的詩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會產生怎樣的心情。

            5、感情朗讀:帶著這樣的情感朗讀古詩。通過賽讀、評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讀好這首詩。

            四、圖文結合,熟讀成誦

            根據詩意,參照插圖,熟讀課文,練習背誦。

            五、拓展活動

            你還讀過哪些詩人所作的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的古詩,讀或背給同學聽聽。

          【《古詩》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古詩的教學設計03-29

          古詩教學設計05-24

          古詩教學設計06-20

          古詩教學設計08-06

          古詩鑒賞教學設計01-23

          古詩嫦娥教學設計01-22

          古詩教學設計范文11-10

          古詩《鋤禾》的教學設計11-01

          古詩《鋤禾》教學設計11-02

          古詩《草》教學設計10-28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在线免费观看人成视频色九 | 亚洲中文不卡电影在线 | 亚洲免费中文字幕 | 午夜福利100在线少妇 | 午夜在线99精品 | 中文字幕国产第一页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