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贈劉景文》教學設計

          時間:2023-03-15 02:40:58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三年級《贈劉景文》教學設計(通用6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并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年級《贈劉景文》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三年級《贈劉景文》教學設計(通用6篇)

            三年級《贈劉景文》教學設計 篇1

            一、教材簡說

            《贈劉景文》的大意是:荷花凋謝連那擎雨的荷葉也枯萎了,只有那開敗了菊花的花枝還傲寒斗霜。一年最好的景致你要記住,那就是橙子金黃、橘子青綠的時節。這首古詩是寫秋末的景色,第一句以荷敗、菊殘,寫出了秋末的特征。接下來詩人以橙子的金黃與橘子的青綠,把深秋的景色點綴得色彩鮮明而富有生氣。詩人在此一反悲秋的調子,突出了秋天是收獲的季節。“擎雨蓋”指荷葉。第二行詩贊頌了菊花的殘枝有傲霜凌寒的氣概。

            二、學習目標

            1、會認生字。會寫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詩人對秋天的贊美之情。

            3、喜歡背誦古詩,有條件的`,背誦課文以外的古詩。

            三、教學過程

            (一)看圖說話

            看圖,說一說你在圖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初讀感知,了解古詩大意

            1、自己讀,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2、自由讀,圈出不理解的詞語。

            3、小組讀,合作學習,理解詞義。

            (三)再讀感悟,想象詩歌畫面

            1、自由讀,結合圖理解詩意。

            2、小組內討論交流,教師相機點撥。

            3、自由組合,與學習伙伴體會讀,讀完后交流自己的體會,交流后再讀。

            4、教師范讀,學生想象詩歌所描繪的畫面。

            (四)啟發想象,感情朗讀、背誦

            1、教師描述詩意,激發學生想象。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

            (五)想一想,議一議

            你認為一年最好的時節是哪個季節,為什么?

            三年級《贈劉景文》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中的含義。

            2、體會詩人的寫作動機,感受秋天的美麗,懂得生活總有其美好的一面,我們要積極地去面對。

            3、欣賞情意豐富的古詩,能正確地朗讀、背誦課文。

            重點難點:

            1、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中的含義。

            2、體會詩人的寫作動機,感受秋天的美麗,懂得生活總有其美好的一面,我們要積極地去面對。

            教學過程:

            一、回憶導入,明確主題

            1、同學們,四季更迭,秋天已然悄悄地來到我們跟前。關于“秋天”,我們以前學過不少課文,你還記得嗎?(學生背誦相關片斷)

            2、總結自己對秋天的經驗。

            按句式說話:“在我的印象中,秋天_________________。”

            3、在古代大詩人蘇軾的心目中,秋天又是怎樣的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古詩《贈劉景文》。

            二、初讀古詩,感知詩意

            1、配樂范讀,想象畫面。

            2、讀準、讀通詩句。思考討論:詩中寫出哪些景物?

            3、通讀全詩,注意讀出詩的節奏。

            三、賞析詩句,把握詩蘊

            1、夏日荷花是什么樣子的?(當學生說不清時,可引導背誦已學課文《荷花》片斷,板畫“荷葉”理解“擎雨蓋。)到了秋末,荷花又變成什么樣了?(出示“荷盡”圖,理解“盡”。)

            2、秋天的菊花在枯萎時與夏日的荷花有什么不同?(出示“菊殘”圖,理解“傲霜枝”)

            3、比較兩圖,讀前兩行詩。你體會到了什么?

            4、“菊殘猶有傲霜枝”,菊花的精神,令詩人對秋天平添了一分敬畏,而秋天的果實更以她沉甸甸的收獲,令詩人對秋天偏愛有加。

            (出示詩句: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讀詩句,想想秋天除了“橙”和“橘”,還有哪些果實也成熟了?

            (學生說不出時,可引導背誦《秋游景山》片斷“這里的果樹果實累累。……”)

            再讀詩句,說說從這句詩中你讀懂了什么?

            四、誦讀全詩,體味詩情

            1、學生自由吟誦,配樂朗讀、背誦。

            2、討論:詩人贈給朋友劉景文的.是什么?除了這首詩,還有什么?

            3、閱讀現代文《秋天的窗口》。

            4、補充句段,或寫一段話。

            沒有春花的明艷,沒有夏日的蔥郁,但是秋天有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秋天是美麗的。

            雖然秋風蕭瑟,秋葉飄零,但是秋天也有美好的一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天是美好的。

            五、抄寫古詩。

            六、課外延伸。

            查找有關蘇軾及其作品的資料,進一步了解蘇軾其人其文其事。

            三年級《贈劉景文》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會認6個生字,會寫3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詩人對秋天的贊美之情。

            3、喜歡背誦古詩。

            教學重點:

            1、認識生字,能正確工整書寫生字。

            2、朗讀古詩。

            教學難點:

            朗讀感悟。

            教學過程:

            一、預習提要

            1、結合課文插圖,觀察,說說圖中都畫了些什么?你想到了什么?

            2、借助拼音讀古詩,看看那么詩中所寫的內容與你看到的,想到的一樣嗎?

            3、認讀生字。

            二、激趣導入,初讀感知

            1、課件展示:秋末景象圖。

            2、仔細觀察畫面,指導看圖:

            ⑴這是哪個季節的景色?

            ⑵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荷盡、菊殘、橙黃、橘綠。)

            3、揭題: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宋代大詩人蘇軾寫的一首詩《贈劉景文》。

            4、自由讀讀這首詩,要求讀正確。

            5、指名讀,正音。

            6、要求人人都讀正確,要求同桌互讀。

            三、學習生字

            1、互助合作:課件出示生字,提出小組合作學習,要求:

            ⑴人人會認。

            ⑵交流識記方法。

            2、檢查識字情況。

            3、課件出示要書寫的生字:

            枝記劉

            四、重點講解

            1、讀文質疑:

            師:讀了好幾遍,這首詩的大概意思你知道嗎?把你讀懂的地方跟同學們交流交流。談自己的初步感知。

            哪些詞、句你讀不懂,畫出來打個問號。

            2、請你把不懂的地方提出來,質疑估計:

            擎雨蓋傲霜枝殘

            4、我們想辦法一起來解決。結合圖片,引導理解。

            5、講詩意,誰能連起來把整首詩的意思講一講?

            五、感受意境

            1、通過詩中哪些詞句可知這首詩寫的是秋末的景色?體會秋天特點。

            2、這樣的畫面給你什么樣的感覺?交流感受:

            收獲的`季節,富有生機的季節。

            3、師:誰能讀出這種情感?自由練讀,等會兒展示。有感情地朗讀:

            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a)背誦積累

            師:看誰能背誦這首詩。

            六、課堂作業

            完成《書寫本本》

            七布置作業

            1、背誦《贈劉景文》

            2、收集秋天的古詩。

            八、板書設計

            古詩兩首

            贈劉景文

            蘇軾

            荷盡已無/擎雨蓋,

            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需記,

            正是橙黃/橘綠時。

            九、教學反思

            在教學《贈劉景文》這課朗讀感悟之前,讓學生查找資料,了解詩人的情況,再聽教師范讀,感受古詩的韻律節奏美。學生自己模仿讀,讀準字音,讀出韻律節奏,再小組合作:朗讀課文,畫出不理解的詞句。全班交流:課堂討論疑難詞句,教師可以通過投影或多媒體課件重點講解“擎雨蓋、傲霜枝”的意思,幫助學生讀懂詩句。師生交換讀,雙向反饋。學生不斷模仿教師讀,教師可對學生不足指導讀,學生在反復朗讀中初步感知這兩首古詩的大意。啟發想象,感情朗讀;反復朗讀,感受意境;感情朗讀,引導背誦;美讀品味,體會詩情。

            在朗讀本詩時,有些句子較難讀,所以這時就需要老師去領讀。

            三年級《贈劉景文》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詩人對秋天的贊美之情。

            3、喜歡背誦古詩,有條件的,背誦課外的古詩。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朗讀感悟

            信息資料

            1、字詞卡片、多媒體課件。

            2、收集作者資料以及其它相關的詩句。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

            切入舉偶

            1、誦詩導入。同學們,古詩是我國的文化精華。誰能背幾首給大家聽呀?(學生背誦古詩)古詩為我們呈現出美的意境,讓我們獲得美的感受。今天我們學習《古詩兩首》看看詩中寫了哪些內容?

            (給學生展示的機會,體驗學習的快樂,同時欣賞他人的學習勞動成果,也會起到促進的作用,激發了學習古詩的興趣。)

            2、看圖導入。出示課文插圖,引導學生觀察,說說圖中都畫了些什么?你想到了什么?那么詩中所寫的內容與你看到的,想到的一樣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古詩兩首》(板題)

            (借助美妙的圖畫吸引住學生,在感受畫面后,啟發思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對話平臺

            初讀

            1、借助拼音自由讀古詩,把字音讀正確。

            2、同桌互讀,圈出不理解的詞語。

            3、小組合作學習,輪讀交流自己的理解。

            (整體感知,了解古詩的大意,與他人交流字詞的理解,相互促進,提高學習古詩的效果,形成一定自主學習的能力。)

            研讀

            1、教師范讀,引導學生體會情感,想像畫面。

            2、出示多課件展示詩中描繪畫面,重點引導學生弄清“擎雨蓋、傲霜枝”的意思。

            3、自由讀,邊讀邊看插圖,理解詩意。

            4、匯報交流詩意。

            5、多種方式朗讀。

            (想像古詩的畫面,加上課件的直觀效果,使學生感悟古詩的意境,理解古詩的意思,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

            誦讀

            1、出示圖畫,指名配樂朗讀。

            2、學生自由練讀。

            3、賽讀,比一比看誰讀得最有感情。

            4、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背誦。

            (學生的閱讀古詩的實踐,切不可用復雜的分析來替代,要讓學生在反復的誦讀中,初步感受古詩語言的凝煉、優美。)

            寫字

            1、出示要寫的字:首、劉、枝、記,學生認讀。

            2、學生觀察字形,交流怎樣書寫。

            3、教師示范,學生評價。

            4、學生練習。小組展示,欣賞評價。

            (寫字訓練要給學生展示的機會,體驗成功的快樂,促進學生樂于寫字。)

            拓展

            你喜歡哪個季節,說說為什么?

            (不使學生的思路受到束縛,感知一年四季不同的享受,激發學生熱愛生活。)

            一、導入新課

            1、談話:你認為一年中最好的時節是哪個季節?為什么?宋代有位詩人偏愛秋天,曾有詩說……

            2、教師朗讀《贈劉景文》,學生如會背可跟背。

            3、今天,我們就一起認真學習蘇軾的這首《贈劉景文》。

            二、審題、簡介詩人

            1、理解詩題。

            2、學生交流課前收集的詩人的相關資料。

            3、教師補充

            三、精讀古詩,解決疑難

            四、釋詞連句,理解詩意

            1、學生試根據詞意理解每句詩的意思

            2、連起來試著整首詩的意思。

            五、探究古詩,想像感悟。

            1、從詩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是深秋時節?(荷盡、菊殘、橙黃、橘綠。)

            2、詩中所描繪的春天有什么特點?給人什么感覺?

            3、從詩中你體會到詩人什么感情?

            六、感情朗讀,品味詩境。

            (1)討論:朗讀處理

            (2)練習朗讀,熟讀成誦。

            (3)學生質疑。

            七、師生歸納學生本課的學生方法。

            復習

            1、多種方式認讀古詩(一)中的生字。

            2、挑戰背誦古詩(一)。

            (活潑多樣的復習方式,使學生積極參與,進而鞏固了所學的知識。)

            自學

            1、出示《山行》,引導學生說說用什么方法來學習。

            2、按自己的喜歡的方法來自學,教師巡視指導。

            3、匯報。說說學懂了什么,還有什么地方不明白。

            4、師生合作解決問題。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為學生創設自主學習的情境,嘗試讓學生自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有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

            細讀

            1、學生自由練讀,想像畫面。

            2、指名讀,讀后評價。

            3、教師有感情地范讀,學生評點。

            4、學生找學習伙伴一起練讀。

            (朗讀與評價相結合,提高閱讀的質量。)

            誦讀

            1、出示課件,讓學生感受楓葉滿山的美麗情景。

            2、挑戰讀。比一比誰讀得最有感情。

            3、觀看插圖,練習背誦。

            4、背誦展示。

            (多種形式的`誦讀,促進學生積累,形成個性的體驗,進一步培養了語感。)

            寫字

            1、出示生字:楓、于。學生認讀,

            2、觀察字形,說說怎樣識記和書寫。

            3、教師示范,提示重點筆畫。如“楓”字的“木”字旁的捺變成點等。

            4、學生練習。小組點評。

            (觀察、交流能幫助學生掌握寫字的基本技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字能力。)

            練習與拓展

            1、出示課后“我會填”,引導學生填寫。

            2、誦詩會。學習伙伴還會背別的古詩,你們也一定行!把自己積累的古詩有感情地背給同學們聽。

            (將積累的成果展示出來,體驗學習的快樂,對他人也是個促進。)

            伴教錦囊

            相關鏈接

            蘇軾(1037—1101):宋代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山(今屬四川)人。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清新豪放,善用夸張比喻,在藝術表現上獨具一格。

            杜牧(803—852):唐代詩人。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陜西長安)人。杜牧的詩文集《樊川文集》共二十卷,他的詩豪放、曠達、俊逸。其詩在晚唐成就頗高,后人稱杜甫為“老杜”,稱杜牧為“小杜”。

            閱讀在線

            描寫秋景詩兩首

            秋夕(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書河上亭壁(寇凖)

            岸闊檣稀波渺茫,獨憑危欄思何長。蕭蕭遠樹疏林外,一半秋山帶夕陽。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背誦《贈劉景文》

            2、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意思

            3、回憶學習方法。

            二、學習《山行》

            1、審題,簡介作者

            “山行”意即在山中行走。

            交流預習情況。

            教師補充。

            杜牧(803~852):唐代詩人,字牧之,著有詩文集《攀川文集》,共二十卷。他的詩豪放、曠達、俊逸,在晚唐時期成就頗高,因此后人稱杜甫“老杜”,稱杜牧為“小杜”。

            2、初讀讀準音:“斜”、“霜”

            3、再讀知大意

            4、精讀明詩意。

            5、研讀悟詩境

            6、品讀表詩情

            討論朗讀處理

            師范讀,生仿讀

            指名讀,互評互學

            邊讀邊想象畫面。

            熟讀成誦。

            7、學生質疑。

            三、我會背

            把今天學的兩首詩背給家里人聽,聽他(她)評價評價。

            三年級《贈劉景文》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會認“菊、殘、君、橙、橘、徑”6個生字,會寫“首、劉、枝、記”4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詩人對秋天的贊美之情。

            3、培養積累、背誦古詩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現在是什么季節?喜歡秋天嗎?你能用一些詞句來說說你所看到秋天的景色嗎?

            2、從你們的話中,我感到大家都很喜歡秋天,古人也很喜歡秋天,他們常常吟詩作詞來贊美秋天。

            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一首描寫秋天美麗景色的古詩——《贈劉景文》(出示詩人、題目):知道這首詩是誰送給誰的嗎?學習生字:贈、劉。

            3、介紹詩人及寫詩的背景:

            蘇軾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文學家,別人又叫他蘇東坡。一天,他和朋友們聚會,其中一個叫劉景文的與他很談得來。蘇軾喝著酒,非常高興,就寫了這首詩送給劉景文,所以題目就叫《贈劉景文》。(學生接讀,提醒注意后鼻音)

            二、初讀古詩

            1、自由讀古詩,要求讀正確、流利。

            2、同桌相互聽一聽,看看他讀得對嗎?

            3、反饋:

            (1)指名讀(誰愿意把這首詩讀給大家聽一聽?)

            評價:聽了他的朗讀,你有什么評價?

            (2)引出生字教學:菊殘君橙橘

            你用什么方法記住它們的?

            (3)學生說說識記生字的方法——讀生字卡片

            4、朗讀這首詩(誰能大聲地再來讀讀?——大家再自信地讀給自己聽聽——齊讀)

            三、細讀品味

            1、人們常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所以讀詩光讀還不行,還要邊讀邊想,看看詩中描繪了哪些景物?

            2、反饋:(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教學)

            (1)荷盡

            出示2幅圖片:為了幫助大家讀得更好,進一步感受秋天的美景,老師給你看這兩幅圖。

            讓學生說說哪幅圖寫出了詩意,并說說理由。(理解“盡、擎雨蓋”)

            討論:荷花凋謝了,荷葉枯萎了,詩人為什么還要寫這里?

            指導朗讀:那你能通過朗讀把荷花池的'美麗表達出來嗎?(個別讀——女生讀——齊讀,教師隨機評價:真好啊!真是看了還想看。)

            (2)菊殘

            出示圖片,說圖意,理解“菊殘、傲霜枝”。

            秋風中,菊枝仍精神抖擻地挺立著,你想對它說什么?

            (3)橙黃橘綠

            讀了這幾個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出示圖片

            3、蘇軾看到的秋天就這些景物嗎?發揮你的想象,幫詩人說說他看到卻沒有寫出來的景色。

            學生交流——一起觀賞這些美景——學生說感受:秋天真是一個 的季節!

            4、引出詩句:看來秋天的美景才不止這二十八個字呢!怪不得詩人說:“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你現在明白這兩句詩的意思了嗎?學生說詩意,悟詩情,教師板書:愛秋天。

            5、齊讀古詩:現在再來讀這首古詩,相信你頭腦中的這幅畫會更美。帶著對秋天的贊美語氣來齊讀這首詩。

            四、熟讀背誦

            1、說說方法:這么美的詩你想不想把它背出來?你有什么方法告訴大家?

            2、熟讀背誦。

            五、書寫指導

            1、出示要寫的字:首、劉、枝、記

            2、學生認讀

            3、讓學生觀察,說說書寫時要注意什么。

            六、交流已經積累的描寫秋天美景的詩。

            三年級《贈劉景文》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會認“劉、菊、殘、君、橙、橘、”6個生字,會寫“首、劉、枝、記”4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從荷枯、菊敗、橙黃、橘綠中體會詩人對秋天的贊美之情和對朋友的敬佩。

            3、學習古詩新唱,培養積累、背誦古詩的興趣。

            教學重點:

            1、識字寫字“劉”。

            2、多元吟誦,練習背誦。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感悟詩境。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田字格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出示課題:

            師:同學們,在前面的幾篇課文里,我們感受到了秋天的多姿多彩,我們認識到了秋天的美麗。你們知道,在古代詩人的眼中,秋天又是怎樣的景色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與秋天有關的《古詩兩首》。(相機板書)

            2、生讀課題(齊讀)(指名讀)。

            3、書寫“首”字。

            二、教學《贈劉景文》

            (一)故事鋪墊,理解課題。

            1、師:同學們想聽故事嗎?好,豎起耳朵聽喲!古時候,有一個人叫劉景文,他是一個有學問、不怕困難的人。當時他已經50多歲了,可是卻沒有受到朝廷的重用,所以他整天悶悶不樂,心情很不好。他的好朋友蘇軾就邀劉景文到他家里做客,他們一邊喝酒一邊聊天,蘇軾很想幫劉景文樹立信心。于是,便寫了一首詩送給劉景文,希望劉景文能找回自信,取得成功。這首詩的題目就叫《贈劉景文》。

            2、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3、書寫“劉”字。

            【設計意圖】按照我校上學期精品研究中“隨文識字”的做法去落實,使識字與學文相結合。

            (二)圖文結合,畫中會意。

            1、自由讀課文

            師:非常好,下面請同學們把書打開,自由地把這首詩讀一讀。(出示要求把字讀準確。遇到不認識的字讀一讀下面的拼音。)

            2、師:同學們讀得非常認真,那你們知道這首古詩前兩句寫了秋天的哪些景色?(課件出示這兩句詩)(指名說,板書:荷菊)

            3、師:同學們的回答真棒,來,我們先來欣賞幾幅圖。

            4、“荷”字的教學。

            ①出示荷花荷葉圖

            師:同學們,圖上畫了什么?

            師:看到這么美的荷花,讓我想起了一首小詩——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②老師一邊描述一邊出示荷葉干枯圖(重疊在荷花荷葉圖上)

            師:日子一天一天過去了,秋天來了,你們看荷花變得怎樣了?

            師:看到這幅圖你會想到哪句詩?

            理解:擎雨蓋

            ③反復讀:荷盡已無擎雨蓋。

            5、“菊”字的教學。

            ①出示菊花圖。

            師:秋天來了,菊花開了,多美的菊花呀,天氣一天比一天涼了,早上還看得見霜呢。出示菊殘圖(重疊在菊花圖上),你們看這菊花怎樣了?

            ②理解“傲霜枝”。

            師:當我們感覺到天氣冷的時候,我們的身體會怎樣?

            師:那你們看看:菊花的花枝,光著身子卻依然挺立著,這是一株什么樣的菊花呀?

            師:看到這幅圖你會想到哪句詩?

            ③反復讀“菊殘猶有傲霜枝”。

            ④對比朗讀。

            ⑤書寫“枝”字。

            6、教學“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

            ①師:我們跟著詩人再一路走一路看,你會發現秋天還有更美的景色在前面呢。

            ②出示橙黃橘綠圖。

            師:除了橙子、橘子,還有哪些果實也是在秋天成熟的?這真是一個豐收的季節,這就是秋天的美呀!(板書:橙橘秋之美)

            所以詩人蘇軾怎么說?指名回答,齊讀詩句。

            ③書寫“記”字。

            【設計意圖】本課在教學生字時,相信學生能夠獨立識字,鼓勵學生用自己最喜歡的、最習慣的方法認識漢字,并提供平臺讓孩子當小老師。而且遵循語文識字的基本規律,通過圖片幫助孩子直觀理解詞意,迅速解開質疑,提高了課堂學習效率。

            (三)讀中悟情,多元吟誦。

            師:同學們雖然理解了詩意,可還沒有讀出詩的節奏,讀出詩的韻味。下面老師教你們讀古詩的一個方法,好嗎?

            1、教師范讀。

            2、學生自由體會讀。

            3、個人比賽讀。

            4、男女生比賽讀。

            5、齊讀。

            6、指導背誦。

            師:同學們,劉景文受到了蘇軾的鼓勵,終于嶄露頭角,后來他還受到了宰相王安石的賞識,做了官,有了施展才華的舞臺。“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這勵志的詩句也成了千古佳句,你們能把這首詩背下來嗎?(指名背誦)

            7、多元吟誦,古詩新唱。

            師:同學們,老師在課余的時間把這首古詩配上了音樂,然而讓這首詩變成了一首歌曲,你們想聽嗎?欣賞“古詩新唱”——“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

            【設計意圖】誦讀古詩,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到了語言的優美,同時還引入古詩新唱的方式,真正做到“創意地教古詩,快樂地學古詩”。

            (四)拓展延伸,美在秋天。

            師: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與秋天有關的詩,如:楊萬里《秋涼晚步》:秋氣堪悲未必然,輕寒正是可人天。贊美秋天的還有很多很多,你們課余時間也可以找找讀讀喲!

            【設計意圖】一節課學習一首古詩的容量是很小的.,所以拓展相關作者的詩歌和同類型的詩歌,積累優秀詩文。

            (五)書寫生字:首劉枝記

            1、師:同學們,蘇軾把這首詩送給了劉景文,我們現在就來寫一寫詩中的這四個生字。

            (寫字之前要注意寫字的姿勢,做到:頭正身直腳放平,五指執筆筆桿正,一寸一尺和一拳。每個生字寫2次,爭取第2個比第1個寫得好。)

            2、集體評價。

            【設計意圖】老師在教學生寫字時,嚴格落實新課標關于學生課堂要寫字10分鐘的要求,避免啰嗦無重點的“說”,給足時間讓學生去識字、寫字,提高了學生的書寫質量。

            三、全文總結

            師:親愛的同學們,菊有菊不可替代的風韻,荷有荷無法言說的魅力,蘇軾贊美了秋天是個豐收的季節,激勵著人們樂觀向上。老師把這首詩最后的一句改寫了一下送給大家: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讀書黃金時。(齊讀后下課)

            【設計意圖】改編古詩,讓學生產生喜歡讀書的愿望。

            四、板書設計

            4、古詩兩首

            贈劉景文

            荷菊

            秋之美

            橙橘

          【三年級《贈劉景文》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贈劉景文》教學設計01-07

          《贈劉景文》教學設計05-05

          《贈劉景文》教學設計(精選9篇)01-22

          《贈劉景文》教學設計9篇11-24

          《贈劉景文》教學設計13篇03-03

          《贈劉景文》教學設計9篇06-26

          《贈劉景文》教學設計(13篇)03-03

          贈劉景文蘇軾05-31

          贈劉景文蘇軾08-15

          《贈劉景文》優秀教學反思03-28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伊人久久精品久久亚洲一区 | 亚洲国产另类一区在线5 | 亚洲日韩国产综合 | 日本中文字幕乱码系列 | 亚洲欧美日韩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 免费在线观看网站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