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姿勢》的教學設計

          時間:2021-06-29 09:36:41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最后的姿勢》的教學設計范文

            教學目標

          《最后的姿勢》的教學設計范文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品讀語言文字,能夠說出“最后的姿勢”的內在含義,感受譚千秋老師對生命意義的追求和詮釋。

            3.理解文中重點句子的意思。(課后3)

            4.能夠體會環境及其場景描寫對表現人物精神品質的作用,學習側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通過品讀語言文字,能夠說出“最后的姿勢”的內在含義,感受譚千秋老師對生命意義的追求和詮釋。

            能夠體會環境及其場景描寫對表現人物精神品質的作用,學習側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學準備

            收集汶川地震相關資料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能正確流利地讀出課文。

            2.給課文分段,大致明白分段的標準,能概括段意。

            3.學習本課生字,會讀,正確書寫,并借助一定的方法記住字形。

            教學過程

            一、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

            1.生字的拼讀情況。(特別是拼音有困難的少數學生)

            2.檢查課文朗讀情況。同桌互讀,教師留意個別讀書有困難的學生。開火車分段朗讀,注意糾正文中個別容易錯的字。

            二、給文章分段

            1.找出文章寫時間的語句,然后按時間順序給課文分段。

            2.討論分段起訖段落,并默讀寫出段意。

            第一段(1)寫5月12日,譚老師和平常一樣,早早地趕到學校上班。

            第二段(2——7)寫譚老師在地震來臨時,用自己的身體保護四個學生的感人經過。

            第三段(8——10)寫地震后,救援人員、獲救學生和老師的感受。

            第四段(11——12)寫人們對譚千秋老師的深情贊頌。

            三、學習生字

            1.分析字形:漱(shu)口,與咳嗽比較。“凹”的筆順,“撼”和“感”,“詮釋“說明解釋,“詮”是形聲字。

            2.描紅。

            四、課后作業

            1.寫習字冊

            2.讀熟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品讀語言文字,能夠說出“最后的姿勢”的內在含義,感受譚千秋老師對生命意義的追求和詮釋。

            3.理解文中重點句子的意思。(課后3)

            4.能夠體會環境及其場景描寫對表現人物精神品質的作用,學習側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出示詞塊

            廢墟 坍塌 震撼 詮釋 生死攸關

            1.讀詞,說說詞語的意思。

            2.用這些詞說幾句連貫的話,要求簡潔清楚。(這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

            二、學習第一段

            1.快速瀏覽第一段,說說你讀出一個怎樣的譚老師?用朗讀表現出來

            三、學習第二段

            1、默讀課文第二段,說說你讀出一個怎樣的譚老師。并在相關的語句旁邊寫上批注。

            (1) 他意識到情況不妙,來不及多想,大聲喊道:“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

            關鍵時刻譚老師想到的是學生。幾個感嘆號看出譚老師的著急,省略號看出還有很多的叮嚀,學生補充出其他的叮嚀。并通過朗讀把這句話的內在情感表現出來。

            (2) “人生的價值是什么?是大公無私,是為他人著想,為集體著想,為國家著想……”

            我讀出了一個循循善誘的譚老師,他對人生的理解那么深刻,更重要的是他是這么說的,他也是這么做的。有感情朗讀這句話。

            (3)“譚老師立即將他們拉到桌子底下,雙手撐在課桌上,用自己的身體護住了四個學生。”

            從這里我讀到了一個有堅定責任,有無私大愛的譚老師,在生死攸關的那一刻,他用張開的雙臂證明了他對人生價值的追求。找出寫譚老師動作的詞“拉”“撐”“護”,用果斷地選擇了用自己的生命保護學生,你能通過朗讀表現出來嗎?(讀出堅定,讀出義無反顧)

            總結寫作方法:像這樣正面寫譚老師的語言、動作的方法,我們稱為正面描寫。

            2、這段文字描寫除了正面描寫譚老師之外,還有環境描寫(場景描寫),請大家再次默讀這段文字,找出場景用直線畫出場景描寫。讀一讀,想一想這些場景描寫給你帶來什么樣的感受?

            (1)“天空陰沉沉的。”我的心情也像天氣一樣,一場天災即將降臨。這既是當時的天氣真是情況,更是一種暗示,悲劇即將發生。

            (2) "忽然,課桌搖晃起來!整棟樓房都搖晃起來!地震!”情況危急,生死攸關,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刻譚老師選擇的是堅守自己的崗位。朗讀,讀出幾個感嘆號表示的緊急。這個場景升華了人物的精神品質。

            (3)“樓房搖晃得越來越厲害了,并伴隨著刺耳的吱吱聲,外面陣陣塵埃騰空而起。

            情況越來越緊急了,譚老師沒有離開,他依然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保護學生。

            這個環境描寫突顯了譚老師的'崇高品格。

            (4)“地動山搖。破碎的磚塊、水泥板重重地砸下來,樓房塌陷了……”譚千秋老師遇難了。他“張開的雙臂,護住學生”的形象,在每一個人的心中定格,成為永恒的瞬間。譚老師用自己的生命來證明了人生的價值。多么好的老師就這樣離開了我們,多么令人心痛。個別感情朗讀,尊重學生的處理,只要能說出理由。

            總結:這些場景描寫很好地渲染了氣氛,突顯了人物的精神品質。

            四、學習第三段

            1、默讀課文,說說你讀出了一個怎樣的譚老師。

            u 是死保護學生的譚老師(從救援人員嘴里聽說的)

            u 一個把生的希望留給學生的譚老師(從其他老師嘴里知道的)

            u 一個講課生動的譚老師,一個充滿活力的譚老師。(從學生眼里知道的)

            補充:譚老師是一位共產黨員,特級教師,1957年8月出生,湖南省衡陽市人。1982年畢業于湖南大學。多好的一位老師,他永遠活在學生的心中,活在全世界人民的心中。

            總結:這段不直接寫譚老師的言行,而是從別人的嘴里、眼里來寫人物的方法叫側面描寫。側面描寫是對正面描寫的有力補充,起到烘托作用。

            五、學習第四段

            1.朗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2、說話練習:“譚老師,我想對你說……”

            你就是譚老師身下的那個學生,你說什么?

            你是一位教師你說什么?

            你是社會的普通一員,你說什么?

            3.總結:讓我們記住譚老師的人生格言:“人生的價值是什么?是大公無私,是為他人著想,為集體著想,為國家著想……”

            板書設計:

            6 最后的設計

            為……為……為……

            ……!……!…… 正面描寫

            拉 撐 護

            人們 學生 教師 側面描寫

            天空陰沉沉的…… 環境描

          【《最后的姿勢》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最后的姿勢》教學設計03-06

          最后的姿勢教學設計12-25

          最后的姿勢教學設計01-28

          《最后的姿勢》教學設計01-28

          《最后的姿勢》教學與設計01-02

          關于《最后的姿勢》教學設計07-09

          《最后的姿勢》精品教學設計01-31

          最后的姿勢的教師教學設計11-30

          課文最后的姿勢教學設計01-17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欧美国产十八禁在线观看 | 日本区一视频.区二视频 | 在线观看黄a∨免费无毒网站 | 亚洲无线观看国产视频 | 思思久久99热这里精品66 | 亚洲综合色婷婷7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