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課文《論語》的教學設計

          時間:2021-06-29 18:08:14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小學課文《論語十則》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小學課文《論語十則》的教學設計

            1、熟練背誦并正確翻譯這篇課文。

            2、理解課文思想內容,對照反省自己。

            3、積累文言詞匯。

            【教學重點】

            背誦、翻譯、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1、介紹孔子及其《論語》。

            2、朗讀、背誦課文。

            3、研讀前五段內容。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中華民族有著數千年的文明歷史,產生了輝煌燦爛的古代文化。它不僅對中華民族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凝聚力,而且對今天在全民族弘揚愛國主義思想,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仍有巨大的現實意義。這些寶貴的精神財富,已成為世界文化寶藏的重要部分,不僅是中國的驕傲,也是全人類的驕傲。

            《論語》是我國古代文獻中的一部巨著,是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遺產,對我國幾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產生了巨大影響。即使在今天,其精華部分依然為人們所效法。現在我們就來學習它的節選部分《〈論語〉十則》。

            二、朗讀課文

            1、教師播放媒體資源中的朗讀示范。學生體會語氣、語調、停頓等。

            2、全班齊讀:

            感知課文內容。多讀幾遍,教師指導學生朗讀,根據朗讀的語氣、語調和停頓等,理解句子的意思。

            3、正音、正字。

            三、理解課文內容

            1、理解重點詞語:

            ⑴ 教師導學:

            學習文言文,首先要掌握和積累一定量的文言詞匯。文言文中的基本詞匯大多與現代漢語意義相同,這好理解。但有些詞,古今意義發生變化。如成語“走馬觀花”中的“走”是“跑”的意思,如果理解為“行走”,這個成語就講不通了。再如“赴湯蹈火”中的“湯”是“熱水”的意思。這些都與現代漢語完全不同。學習文言文要特別注意這些變義詞。另外,一些文言虛詞,如“之”、“乎”、“者”、“也”之類,意思比較寬泛,在不同的語言環境里,它的意思可能不同。這就需要聯系上下文,正確理解。

            ⑵ 自主、合作、探究:

            先仔細讀幾遍,理解各句中重點詞語的意思。如果開始不理解,試著再讀幾遍。實在理解不了的,將問題提出來。

            教師指導學生根據句子理解詞義,根據詞義理解句子。

            教師要求學生,自己理解了的,講給同學、老師聽聽。不理解的,四人小組討論討論。實在不懂,請教老師。

            教師參與學生的討論。學生能講清的,教師再度明確。學生理解有困難的,教師要講明白,講透徹。

            重點掌握下列的意思: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吾日三省吾身。

            溫故而知新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見賢思齊焉。

            士不可以不弘毅。

            死而后已。

            知松柏之后凋也。

            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理解課文內容:

            教師導學:

            關于課文翻譯,教師可以根據情況,給學生講解有關信、達、雅及直譯、意譯等常識,但要講得淺顯易懂。指導學生逐句翻譯前五段。

            學生較為難以理解,須重點講解的.句子:

            ⑴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⑵ 吾日三省吾身。

            ⑶ 傳不習乎?

            ⑷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巳誨女知之乎!

            四、朗讀、背誦

            反復朗讀,直到成誦。

            五、作業

            1、背誦課文。

            2、抄寫、識記字詞。

            3、預習剩余部分內容。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1、研讀后五段內容。

            2、理解全文的思想意義。

            3、概括成語、格言,積累語言。

            〖教學步驟

            一、檢查作業

            1、背誦課文。

            2、考查句子的翻譯及其重點詞語的解釋。

            二、理解后五段內容

            按第一課時要求,逐句翻譯剩余各段。

            教師須重點講解的:

            1、見賢思齊焉。

            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

            3、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4、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概括思想內容

            指導學生將課文有關內容歸納到如下幾點:

            1、學習方法。

            2、學習態度。

            3、思想修養。

            歸納成語、格言:

            提示:溫故知新任重道遠死而后已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師見賢思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四、學習體驗

            1、學了這篇課文,你認為哪些內容使你收獲最大?談談感想。

            2、與課文自相對照,談談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些,在哪些方面還有欠缺?應怎樣改進?

            3、“溫故而知新”對于指導我們的學習有什么重要意義?④透過表面文字,理解“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深刻含義。試著模仿這種寫法,也寫幾句。

            五、教師小結

            《論語》的思想內容博大精深,我國古代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我們學的這一部分主要談的是求知和修養問題。大家不僅要懂得它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聯系實際,指導自己的言行。今后我們要多接觸一點文言文,了解我們民族的歷史,繼承祖國的文化,陶冶自己的情操。

            六、作業

            完成“研討與練習”。

          【小學課文《論語》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課文《論語十則》教學設計07-03

          課文《論語》十則教學設計01-16

          《論語十則》課文優秀教學設計07-02

          課文《論語十則》優秀教學設計07-03

          課文《論語十則》優秀教學設計范文07-02

          《論語》 教學設計02-24

          論語教學設計02-14

          《論語》教學設計02-28

          論語教學設計08-03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香蕉97人人乳视频观看 | 日本男女无遮羞羞视频 | 日韩在线一区精品视频漫画 | 亚欧乱色国产精品免费九库 | 日本国产网曝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AV日韩AV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