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下《寓言》教學設計

          時間:2021-07-01 20:24:04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小學三年級下《寓言兩則》教學設計

            【課前透視】

          小學三年級下《寓言兩則》教學設計

            本課由《揠苗助長》和《守株待兔》兩篇寓言組成。課文分別勾勒出了古代兩個可笑的人物形象。一個做事急于求成,違背常理,結果把事情弄得更糟;一個是對意外的收獲心存僥幸,不認真做事,結果一事無成。這兩則寓言都是家喻戶曉的作品,語言簡潔明快,內容生動有趣。

            寓言常常是以一個小故事來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是學生們喜聞樂見的一種體裁。教學中應抓住課文篇幅短小、內容生動有趣的特點。引導學生結合課文的插圖,抓住理解重點詞句,分析人物的言談舉止和心理活動,讀懂課文內容。同時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導學生理解感悟。抓住課文的內在聯系,分析因果揭示寓意,讓學生從中受到教育和影響。

            【教學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默讀課文,能在讀中悟出故事的寓意:

            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對意外的收獲不要存有僥幸心理。

            3、能把故事講給別人聽。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寓意。

            【信息資料】

            生字詞語卡片、課件或課文插圖、課文內容的錄音或錄像。

            【教學時數】

            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切入舉偶

            1、觀察談話:

            出示《揠苗助長》插圖,啟發談話:你們知道這個故事嗎?誰能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通過這兩則寓言,我們會明白一個什么道理呢?這節課我們先來學習,(引出課題)《揠苗助長》 。

            2、解題引入:

            同學們,你們聽過寓言故事嗎?(學生交流)。教師介紹:寓言和童話、記敘文一樣,是一種文章體裁,它往往借一個虛構的小故事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寓寄托包含的意思,寓言就是說話包含著某種意思。則在這里是一個量詞,表示條數。二則就是二條。

            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引發學生的交流討論。自然引出教學內容,向學生介紹寓言的常識性知識,豐富學生的認識,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對話平臺

            學習《揠苗助長》

            一、初讀

            1、讀題思考:

            讀了課題你們想到了什么?相機教學揠字的讀音和意思,長在這里讀zhang。

            2、出示課件或錄像資料,變話為畫,引導學生觀看,細致了解故事內容。

            由題引入,變文字為畫面,激發學生的熱情,了解故事的內容,為學文奠定基礎。

            3、自讀課文:

            輕聲朗讀課文,找出并讀準生字、新詞。利用工具書理解不懂的詞語,同桌互相討論。

            4、全班交流生字詞語的識記:

            教師充分鼓勵學生交流識字記字的方法。適時地強調重點字詞。

            5、游戲鞏固識字:

            采用字詞大轉盤摘果子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識記生字。

            強調自讀自學,扎扎實實抓好基礎知識掌握。通過交流豐富識字經驗,提高學生自主識字能力。

            二、朗讀

            1、引導學生朗讀自己最喜歡段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練習朗讀。

            2、指名朗讀,教師相機引導學生說出朗讀體會:

            你為什么這樣讀?結合重點詞句,引導學生體會人物的語言和心情,教師相機啟發、指導學生進行感情朗讀。如:

            指導讀第一自然段:啟發學生思考:

            種田人為什么要幫助禾苗生長?種田人巴望自己的禾苗長得快些,而禾苗長得如此之慢,他的.心情怎樣呢?在學生交流體驗的基礎上,理解巴望一詞,教師指導學生讀出焦急和自言自語的語氣。

            指導讀第二自然段:啟發學生思考:

            種田人想出了什么辦法幫助禾苗生長呢?他又是怎樣做得? 理解終于,筋疲力盡的意思。 指導學生讀出焦急而又疲憊的感覺。

            朗讀是理解課文的最好手段,結合重點詞句,體會人物的語言和心理,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再現了當時的場景,理解了人物。在對情節的深刻體悟中,讀出理解、讀出個性,解讀文本。

            3、引導學生從農夫的自信的語言和最終的結果中,體會當時人物的心情和表現。在感情朗讀的基礎上,重點引導學生弄清,結果為什么是這樣?初步體會寓意。

            抓住事情發展的最終結果,聯系農夫的表現,進行鮮明的對比。從強烈的反差中,理解寓言所要揭示的道理,培養了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

            三、討論

            啟發學生思考:讀了這則寓言明白了什么道理?生活中有過類似的事情嗎?今后我們應該怎樣做?引發學生討論,教師相機點撥,抽象出寓意。

            升華對寓意的理解,促進學生的對文本的個性解讀,在交流中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的深刻性、概括性,在對寓意的理解中,培養學生正確對待生活中的事情,促進個性的健康和諧發展。

            四、拓展

            1、啟發學生思考:如果讓你給這個農夫起個名字,你認為他應該叫什么?說出自己的理由。

            2、 你還知道什么寓言?講給大家聽一聽,并說說從寓言中你有哪些收獲?

            開闊學生思路,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提高。問題設置源于教材,高于教材,融合學生個性化的見解,豐富了語文積累,促進了學生想像能力、思維水平及表達能力的提高。

            五、寫字

            1、出示我會寫中的焦、費、望、算。引導學生觀察這幾個字在結構和筆畫上的特征,交流觀察的收獲,教師適當強調。如:

            焦的上面,右邊是四橫,不要寫成住;算字中間是目不是日;費字上面的是弗,要先寫弓字;望字上面左半部的亡字的最后一筆有變化。

            2、教師范寫難點字,邊寫邊強調重點筆畫的書寫。

            3、學生自主練寫,寫后互相評議。寫得不好的多寫幾個。

            抓住生字特征,加強范寫指導,自主寫字評議,提高學生書寫能力。

            第二課時

            〖對話平臺

            一、回顧

            1、利用生字詞語卡片,組織學生回顧。

            2、啟發交流:

            從《揠苗助長》的學習中,你得到了哪些收獲?教師相機過渡到本課的學習。

            關注基礎知識,實現自然引入。

            二、初讀

            1、自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利用工具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教師巡視指導。

            2、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⑴ 利用生字詞語卡片,檢查學生對字詞的掌握情況,交流識字記字方法,教師肯定學生個性化的記字方法,并適當點撥重點字在記憶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⑵ 分段指讀課文,了解學生讀文情況。

            3、啟發思考:

            通過讀文,你知道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以學生自讀匯報為主,組織學習活動,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在抓好基礎的同時為課文的學習奠定基礎。

            三、研讀

            1、啟發學生思考:

            根據讀文和自己的理解,學習這則寓言你想提出些什么問題?教師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然后梳理學生回答,展示學生提出的問題:如:種田人為什么要守株待兔?他是怎么守株待兔的?結果怎么樣?這個人做得對嗎?你從中得到了什么啟示?

            結合著學生學習第一則寓言的基礎和課文內容短小,語言平實的特點,充分放手。引導學生根據讀文提出問題,教師梳理指導,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想像能力,促進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2、結組學習:

            引導學生圍繞著梳理出的問題研讀課文。教師巡視,適當提示,比如:要抓住重點詞句進行理解,體會人物的語言和心情等。

            3、小組匯報交流學習成果:

            教師要結合學生的讀書匯報,適時地引導學生理解語言,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豐富學生對課文內容和蘊含道理的感悟和體驗。如:

            抓住種田人急忙跑過去,沒花一點兒力氣,白撿了一又肥又大的野兔。引導學生體會白字,指導朗讀該句,讀出種田人那種撿了便宜心滿意足的語氣;撿了野兔后,他想些什么?指導朗讀該句,讀出種田人那種期盼的心情;守株待兔的結果怎樣?指導學生讀出惋惜的語氣等。

            在感情朗讀的基礎上,啟發學生交流:

            這個人做得對嗎?

            合作讀書,解決問題,教師適時點撥,提高了學習效益。互動的形式,營造了良好的學習研讀氛圍,學生在思考與討論中加深了對寓意的感悟。

            4、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四、拓展

            1、討論:

            讀了這篇寓言,你有什么收獲?

            2、交流:

            在生活中,你見過像課文中的種田人一樣的人和事嗎?

            3、思考:

            種田人正坐著等待兔子,假如你經過看見了,你會怎么樣來勸說他?

            引導學生聯系生活,結合自己的認知實際,創設情境,創造新的思維發展點,引發學生討論交流,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與表達能力。

            五、寫字

            1、出示我會寫中的守、丟、此、樁、肥,組織學生進行觀察。

            2、教師示范書寫。

            3、學生練寫,師生評議。

            【伴教錦囊】

            〖詞語解釋

            揠苗助長:揠:拔。比喻不遵循事物的發展規律,強求速成,反而把事情弄糟。也作拔苗助長。

            守株待兔:比喻死守狹隘的經驗,不知靈活變通。也比喻妄想不勞而獲,坐享其成,或不經過努力而僥幸得到成功。

            巴望:盼望。

            自言自語:自己跟自己說話。

            筋疲力盡:形容非常疲勞,一點兒力氣也沒有。也作精疲力盡。

            〖相關鏈接

            1、寓言:文學體載的一種,是含有諷諭或明顯教訓意義的故事,是人民智慧、經驗和知識的結晶,少數是哲學家與作家個人的創作,多數是勞動人民的集體創作。

            〖閱讀在線

            鶴和狼

            狼吃東西特別饞。在一個宴會上,他吃得太急,把一根骨頭鯁在嗓子里,差一點送了命。很幸運,這時剛好一只鶴從那里經過。狼便向她做手勢,請她過來幫幫忙。

            女大夫立刻開始做手術。她以高超的技術為他取出了骨頭,然后,要求付給她一定的酬報。

            你的報酬?狼說,我的好大嫂,你是在開玩笑吧!我讓你從我的喉嚨里縮回脖子,難道這還不夠厚道么?快滾吧,你這沒良心的東西,千萬別再落到我的爪下!

          【小學三年級下《寓言》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寓言》教學設計01-30

          《寓言》教學設計01-14

          《寓言》教學設計01-17

          寓言的教學設計03-11

          人生寓言的教學設計06-30

          《人生寓言》教學設計06-28

          寓言人生教學設計06-28

          《人生寓言》的教學設計06-28

          伊索寓言的教學設計04-16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久久综合伊人77777亚洲 | 午夜福利在线视频性色 | 亚洲中文自拍另类aⅴ片 |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福利 | 中国三级久久精品三级 | 五月网日本A极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