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上冊《與朱元思書》教學設計

          時間:2021-07-01 20:23:59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八年級語文上冊《與朱元思書》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八年級語文上冊《與朱元思書》教學設計

            1、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文字的感情,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

            2、培養學生獨立閱讀,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特別是培養對語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并掌握一些初步的學習方法;

            3、側重在朗讀中感悟,除讀出情感外,還要求表現出作品的音樂美。

            【重點難點】

            1、強調朗讀,在朗讀的基礎上,領會內容,深入體悟詞語的表現力為重點;

            2、引導學生通過想象與聯想來感受語言的表現力,能在獨立閱讀的過程中有所發現,有所收獲。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導

            (多媒體)“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可是,你曾否想過,只要你再向前跨出一步,你一定會驚喜地發現,有一條秀絕人寰的富春江,如綠色的飄帶縈繞倘佯在同樣青翠的群山間,她上面綴滿了無數眩目的珍寶,讓人目不暇接,流連忘返。古往今來,有多少游客為這山光水色所傾倒,留下了多少詩篇,多少畫卷,多少膾炙人口的美麗傳說……吳均的《與朱元詩書》一文就是其中的一篇,讓我們一同去欣賞吧。

            二、讀

            1、聽讀:明確讀音和句讀:

            (多媒體)欣賞:課文錄音及畫面,要求仔細聽,并在書上記下讀音、句讀。

            2、朗讀:學生齊讀和個人讀相結合(注意字詞的讀音、句式停頓的處理)

            點評:側重在句讀方面。適當點評學生的情感處理。

            三、學

            1、自由朗讀,對照課本注釋,理解文章大意。

            朗讀:出聲散讀課文;圈出不理解的詞句,并相互討論。

            注意:以下幾個句子的理解(學生不提不講)

            風煙俱凈,天山共色。==風塵和霧氣全部消散一片明凈,晴空和青山共同呈現同樣青色。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飛騰的急流,比箭更快;洶涌的浪滔,與快馬無異。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緊貼兩岸的山上,長滿了常青(陰森森)的樹木。

            負勢競上,互相軒藐;== ……,仿佛爭著向遠處高處伸展;

            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那些像老鷹那樣極想得到名利的人,……

            橫柯上蔽,在晝猶昏;==橫斜的.大樹枝遮蔽著天空,即使白天與黃昏無異;

            疏條交映,有時見日。==稀疏的小樹枝交織的地方,或許還可以漏出點陽光。

            四、析

            1、三讀:理清課文結構:

            朗讀:采用個別朗讀方法,其他同學考慮:文中哪一句話最能概括課文所寫景色的特征?為什么?

            (請1~2個學生談看法,要求:自圓其說,語言完整)

            (明確:“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是景色的特征,全文就圍繞這兩句來寫)

            討論:作者是怎樣一步步展現“奇”和“異”的?

            (請2~3個學生談看法,要求:利用屏幕上的關鍵詞句,語言流暢)

            小結:教師在學生回答基礎上,利用屏幕,明確──

            奇山:“看” (高山寒樹,軒藐成峰)

            景 “聽” (泉水作響;好鳥成韻。蟬鳴不窮,猿叫無絕)

            異水:“清” (千丈見底、直視無礙)

            “急”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四讀:明辨課文的主旨:

            全體朗讀課文,可利用屏幕內容嘗試背誦。

            討論:讀完全文,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從中你能悟出作者寫這篇文章時的心情嗎?

            (放開回答,一般要求能用最精練的詞、短語概括。)

            小結:引導學生回顧作者所選之景、繪景語言等內容后明確:

            作者以側面烘托的方法表現出山水之美,抒發了對世俗官場和追求利祿之徒的蔑視之情,含蓄地流露出愛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隱的高潔志趣

            3、備用:關于吳均的生平介紹:

            吳均:(496~520),字叔庠,吳興故鄣人,史書稱他好學有俊才。梁武帝曾經斥責吳均:“吳均不均”,活畫出他的個性。文如其人,雖用當時盛行的駢體,但卻別具一格,駢中帶散,一任性氣,自成一體,謂之曰:“吳均體”。其詩多為與友人的贈答應酬,詩風以清秀為主。《梁書》說他“文體清拔有古氣”,在當時被人稱為“吳均體”,其文傳世的大多是短小書信,如《與顧章書》、《與施從書》和本篇。總之,從生平可見:雖想奮發有為,但終未顯達,因而有些消極遁世的思想情緒。

            五、結

            1、(多媒體)五讀:借助下列畫面,發揮想象,再現作者所繪美景。

            提問:讀到現在,你有什么感受,你能用一段話表明自己的感受嗎?

            (師)《與朱元思書》一文所繪景色真是美極了!讀著吳均的文章,就如同和作者一起游歷富春江一樣。讀到“風煙俱靜,天山共色”的時候,我們就會想象到眼前廣闊的視野、明凈如洗的天空,感受到作者闊大的胸襟以及從容出游的舒暢心情。

            (生) 讀《與朱元思書》,如讀一首好詩,因為它不僅有詞采雋永、音節和諧的詩一般的語言,更洋溢著清新淡雅的詩情。

            讀《與朱元思書》,如賞一幅山水寫意,因為它既有特色鮮明的景物,更有明朗灑脫的畫意。

            《與朱元思書》一文情景兼美,辭章俱佳,能給我們以美的享受及心靈的愉悅。

            六讀:全體朗讀、嘗試背誦

            2、小結:

            本文首段以“奇山異水,天下獨絕”八字總領全篇,二、三段分別從“異水” 和“奇山”兩方面,圍繞獨絕展開生發和描摹,結構上綱舉目張,脈絡分明。在順序上先水后山,由近及遠,逐層展開,符合從流飄蕩的觀景習慣,條理清楚。而且全文詳寫“山”略寫“水”;寫“水”的部分,詳寫靜態略寫動態;寫“山”的部分,詳寫動態略寫靜態。這樣既突出景物主要特征,又顯得詳略得當。

            六、練

            1、(多媒體)請欣賞歷代文人墨客對富春江美景的贊美。

            唐朝韋莊稱富江“錢塘江盡到桐廬,水碧山青畫不如。

            宋代蘇東坡亦譽:“三吳行盡千山水,猶道桐廬景情美。”

            元代吳桓贊道:“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

            可見,富春江的確是“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2、請結合課文及上面的內容,并加上自己的想象,寫一篇關于富春江的游記。

          【八年級語文上冊《與朱元思書》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與朱元思書語文教學設計06-26

          與朱元思書的語文教學設計08-26

          與朱元思書教學設計12-14

          《與朱元思書》的教學設計01-30

          《與朱元思書》教學設計06-14

          與朱元思書》教學設計06-22

          與朱元思書的教學設計04-30

          與朱元思書教學設計06-22

          《與朱元思書》的教學設計06-20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中文欧美日韩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动漫卡通一区二区 | 欧美日韩中文精品在线 | 日本强奷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 亚洲欧洲另类中文字幕 | 最新日韩精品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