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童之道的教學設計

          時間:2021-07-02 11:05:11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孩童之道的教學設計

            《孩童之道》教案教學設計

          孩童之道的教學設計

            一、導語:

            公元1913年一個晴朗的日子,印度有位詩人領著一群孩子剛從森林里玩耍歸來,郵遞員送給他一份電報,這是瑞典文學院發來的一個通知,告訴這位詩人,他獲得了本年度,即1913年世界文學最高獎——諾貝爾文學獎。他是獲得此項殊榮的第一個東方人。這位詩人并沒有去瑞典參加盛大的授獎慶典,并且把他獲得的諾貝爾獎金全部捐給了一所學校。這位詩人就是印度最偉大的詩人、印度詩圣——羅賓得拉納特·泰戈爾。作為一位世界級的大作家,泰戈爾的作品是可以車載斗量的。他一生為我們留下詩集53部,長篇中篇小說12部,短篇小說一百多篇,戲劇38部。(列舉數字是為了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他還是一位著名的音樂家,創作了兩千多首歌曲,其中一首被定為印度的國歌。他還是一位造詣很高的畫家,七十高齡才開始揮筆作畫,畫了兩千七百多幅作品,大都具有獨特的風格。在泰戈爾眾多的作品中,有一部詩集被稱為“世界最優秀的兒童詩集”,這就是《新月集》。(板書:《新月集》)今天我們就學習《新月集》中的.一首詩——《孩童之道》。

            二、教師范讀

            三、講讀1.讓學生放聲自由讀。 提一個要求:讀完之后,說說讀這首詩的第一感受——它可以是你對這首詩的感悟、理解,也可以是這首詩使你想到的什么。2.讓學生談感受。 我作為教者,也談自己的感受。閱讀教學的過程就是師生交流對課文的理解和感受的過程,這個過程中,教師應該把自己當成學生中的一員。對于學生的發言,教者應給予適當的評價。比如用“你找到了藝術的感覺”“你的感受非常獨特”之類的話來肯定。因為這首詩不好懂,所以若有學生說讀不懂,教者也要給以肯定:“你說出了自己真實的感受。不懂不要緊,一會兒你就會懂。”

            《孩童之道》導學案

            一、總體要求

            1、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把握詩文基調,有感情朗讀詩文,培養學生鑒賞詩歌的能力;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2)通過教師范讀與學生朗讀相結合的方式,使學生把握詩文主旨;通過合作與探究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閱讀詩歌的能力。

            (3)體驗人間至愛親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

            2、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盡可能讀懂這首詩,體會其中的美感。

            難點:感受“孩童之道”的含義。

            3、課時安排:1課時

            二、學習內容《孩童之道》

            (一)預習內容《孩童之道》

            (二)教材助讀

            泰戈爾(1861——1941),印度詩人。他一生創作了50多部詩集,12部中長篇小說,一百來篇短篇小說,20多個劇本,近千首歌曲。主要作品有詩集《吉檀迦利》,《新月集》《飛鳥集》,長篇小說《沉船》《家庭與世界》,中篇小說《四個人》《兩姊妹》,短篇小說《一個女人的信》《活著還是死了》等等。泰戈爾是近現代印度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作家。他的作品充滿熾熱的愛國激情和崇高的人道主義精神,真實地展現了19世紀末20世紀上半葉印度社會生活的畫卷,開辟了印度文學史上一個嶄新的時代,對印度現代文學,甚至對整個東方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三)講讀

            自由讀、談感受。

            三、展示交流,合作探究

            1.第一節。

            思考:“只要孩子愿意,他此刻便可飛上天去。”這句話是什么意思?泰戈爾瘋了嗎,說孩子想飛就能飛?

            (原來,在泰戈爾看來,每個孩子都是一個“angel”(天使)。西方文學藝術中的小天使是生著雙翅的小孩兒或少女形象。)

            能插翅飛上天去,這是人類多少年的夢想,而孩子能辦到,可孩子為什么不飛上天去?( )

            2.第二節。

            第一節寫孩子想飛就能飛,是在寫孩子的 。那么這一節“孩子知道各式各樣的聰明話”是在寫什么?( )

            實際上孩子是不是知道許多聰明話?

            既然孩子知道各式各樣的聰明話,為什么永不想說?

            3.第三節。

            “孩子有成堆的黃金與珠子”,怎么理解?

            孩子們有成堆的金銀珠寶,可他們到世界的第一天是什么樣?

            他們為什么放棄金銀珠寶,假裝完全無助的樣子?

            4.第四節。

            “纖小的新月的世界”指什么?

            第一句在寫什么?

            孩子們雖然有了絕對的自由,卻怎么樣?

            自由如此寶貴,孩子為什么心甘情愿地放棄了?

            5.第五節。

            第一句:在泰戈爾看來,孩子是無憂無慮的,不知如何哭泣,可他們為什么哭泣?

            最后一行:“細故”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哪些細故讓孩子們哭泣?

            “憐”指 。“愛”指 。

            四、學以致用,總結提升

            思考與討論二

            五、課堂小結,知識拓展

            《新月集》推薦閱讀篇目:《紙船》《對岸》《家庭》

            六、清理過關,課堂測評

            我說課的篇目《孩童之道》。這是大文豪泰戈爾的詩集《新月集》中的一首散文詩。《新月集》是詩人為孩子為母子之愛唱出的一曲激蕩心靈的頌歌,詩人把兒童比作新月,預示他們像新月那樣純潔寧靜美好天真,也預示他們會像新月那樣日漸圓滿、完美。

            《孩童之道》全詩共五節,為我們著力描繪了一個天真可愛的神化的兒童形象。他是一位天使,本擁有著一切美好的東西,但人世間總還有更吸引他的力量在召喚著他,那就是——母愛。他不惜放棄一切,假裝一無所有,來獲得母愛。孩子天真的行為表達了對母愛的無限依戀與渴望,母子情深,令人動容。

            本文是長春版初中語文教材七年級上冊第三課。學生們剛剛走出小學,步入初中,還沒有完全脫離對母親的依賴,但叛逆思想已經開始萌發。學習本文能讓學生的心靈重溫童年的美好時光,感受母子親情的美好,有助于幫助學生走過叛逆期。同時,我班有很多是住校生,從每天都可以見到爸爸媽媽到一周才能見一次,學生心中對親情的體會前所未有的真切。本詩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學生的情感也容易調動起來。

            依據以上分析,按照知識與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我將本課教學目標設計如下:

            1.指導學生把握詩文基調,有感情朗讀詩文,把握詩文主旨;

            2.品讀文字體會詩歌內涵,體驗人間至愛親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

            3.對比閱讀《金色花》。

            教學重點:

            1.以讀代講,感悟詩歌主旨;

            2.體會“孩童之道”的含義。

            教學難點:體會孩子身上的神性。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

            在教學方法,我準備采用情境教學法和品讀賞析法;在學習方式上,指導學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來學習。這既是新課程大力倡導的方式,也是由本詩的特點和所確立的教學目標決定的。

          【孩童之道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孩童之道》教學設計12-21

          《孩童之道》的原文閱讀07-16

          孩童之道的原文賞析及閱讀答案08-17

          《孩童之道》教學設計(長春版七年級上冊)12-16

          《自然之道》教學設計05-12

          自然之道的教學設計02-20

          《自然之道》的教學設計05-27

          《自然之道》教學設計06-10

          《自然之道》教學設計06-11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一区二区经典在线播放 | 亚洲一本大道中文在线 | 色婷婷亚洲中文字幕的 | 日本高清中文字幕阿v免费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人精品 亚洲国产性色AⅤ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天堂 | 亚洲精品a∨在线国自产拍 亚洲高清无在码在线看片 亚洲一二三区在线观看未删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