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的教學設計范文(通用10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我們應該怎么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的教學設計范文(通用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的教學設計 1
【教材分析】
這篇散文感情充沛,語言精警。從單元設計來看,學習本文,在品味生動形象的語言的基礎上,應讓學生了解聞一多先生的事跡,深入領會他言行一致的崇高品格和澎湃執著的愛國熱情;學習文章的結構技巧和選材技巧。
【教法分析】
本文結構嚴謹,選材精當,裁剪得體,語言生動凝練,感情充沛,可在學生充分誦讀的基礎上,通過師生互動,采用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讓學生在討論、交流中認識得到提高,情感得到升華。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積累生動形象的語句,提高語言運用的能力;在感情朗讀的基礎上,整體感悟文意;學習本文結構嚴謹、選材精當的技法;
。、方法與過程: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學習聞一多先生嚴謹刻苦的治學態度、無私無畏的斗爭精神、澎湃執著的愛國熱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從中受到啟迪,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教學重點
。、對聞一多先生言行一致、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的把握。
2、本文選材技巧和結構技巧。
〖教學難點
難理解的文言詞語。
〖教學課時
2課時。
〖課前準備
預習課文,搜集與聞一多先生和臧克家的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略
整體感知:
。、出示學習目標(投影片或多媒體顯示)
。、檢查預習,掃清文字障礙。
。、課堂交流搜集到的資料,了解相關知識。
4、教師范讀課文:
要求:朗讀時注意語氣、語速、語調及重音的把握。學生帶著問題聽讀課文。(投影片或多媒體顯示)
、 文章從那兩個方面來寫聞一多先生“說和做的”?
、 把這兩方面綜合起來看,聞一多先生是怎樣的人?
⑶ 據此脈絡,文章可分為幾部分?每部分各寫了聞先生“說和做”的什么特點?
學生聽讀后,感情朗讀,四人小組討論。
教師引導明確:(投影片或多媒體顯示)
、 從學者的方面和革命家的方面來寫的。
、 “言論和行動完全一致”或“口的巨人,行的高標”。
、 分兩部分,1~7自然段為第一部分,記述聞先生作為學者方面“做”了再“說”“做”了也不“說”的特點;8~20自然段為第二部分,記述聞先生作為革命家方面“說”了就“做”的特點。
研討課文:我們通過朗讀、討論,認識到聞先生“說和做”是完全一致的,這種高貴的品格值得我們景仰和學習。那么,作者是怎樣表現聞先生這一高貴品格的?
二、研讀課文第一部分
學生默讀,討論下列問題:(投影片或多媒體顯示)
。、哪兩句話是對聞先生作為學者“說和做”的高度概括?
。病⑦@部分列舉了那些事例?這些事例選材的角度是什么?詳略安排怎樣?
。、聞一多先生潛心研究學術的目的是什么?那些語句生動形象地描繪了聞先生潛心研究學術?
。础ⅰ耙粋又一個大的四方竹紙本子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蟻排衙”。怎樣理解“群蟻排衙”?這句話表現出聞先生怎樣的治學態度?
。怠⒂煤喚毜恼Z言概括聞先生學者形象?
學生默讀后,四人小組討論、交流。
教師引導、明確:
、 第一、二自然段。
、 三個事例:寫作《唐詩雜論》、《楚辭校補》、《古典新義》三本書的情況。寫作《唐詩雜論》事例是從“做”了再“說”這個角度選材的;其他兩個事例是從做了也不一定說角度選材的。詳寫第一件事,略寫后兩件事。
⑶ 聞先生研究學術的目的是“要給衰微的民族開一劑救濟的文化藥方”。
(先讓學生自由發表見解,再引導學生理解這句話。)語句(略)
、 “群蟻排衙”,文中指聞先生寫字工工整整,十分認真,他的手稿都是蠅頭小楷,好象群蟻排衙。表現了聞先生嚴謹的治學態度。
⑸ 先生是一位為探索救國救民的出路而潛心學術、治學嚴謹、不畏艱辛、廢寢忘食、終于在學術上取得累累碩果的卓越學者,言行一致的愛國者。(意思對即可)
教師小結:作為學者的聞一多先生,治學嚴謹,不畏艱辛,這種治學態度值得我們共同學習。
第二課時
。、研讀第二部分: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二部分,要讀出氣勢來,思考下列問題。(投影片或多媒體顯示)
、 文中哪一句話是對作為民主戰士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的高度概括?
、 聞一多先生說了,是怎么說的?說的內容和目的.是什么?
、 聞一多先生“說”了就做了,文中寫了他做了幾件事?反映了聞先生什么精神
學生朗讀后,四人小組開始討論、交流。
教師引導、明確:(略)
。病⑻骄繉W習:
⑴ 把學者聞一多和革命家聞一多綜合起來,概述聞先生的形象。
⑵ 文章一、二兩部分是怎樣銜接起來的?這樣銜接有什么好處?
⑶ 把你認為生動優美的語句或詞語劃出來,并說說原因。
學生自讀課文,四人小組研討、探究。
教師巡回指導,集體交流:
① (略)
、 文中第七自然段承接上文進行總結,并照應開頭;第八、九自然段開啟下文。
好處:承上啟下,前后呼應,連綴緊密,脈絡清楚,過度自然,把聞先生作為學者和作為革命家方面的情況用極其簡明的語言并列地提出來,給讀者以深刻的印象。
、 生答:“目不窺園,足不下樓,兀兀窮年,瀝盡心血!弊衷~凝練,句式整齊,音調鏗鏘,感情濃烈,給人以強烈的感染。特別是一個“瀝”字,深刻地表現了聞先生用心血一滴一滴澆灌學術研究花朵的精神,精當、凝練。
......
。场⑼卣寡由欤
、 這篇文章的原標題為“說和做——記聞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經作者同意,改成現在這個標題,哪個標題更好些?談談你的看法。
⑵ 學習完這篇文章,你有哪些收獲?受到哪些啟迪?請結合自己的人生經歷談一談。
學生思考,同桌討論、交流。
教師明確:⑴ ⑵ 題只要言之有理能自圓起說,就予以肯定。
教師小結:通過學習本課,我們大家領略了聞一多先生的嚴謹刻苦的治學態度、無私無畏的斗爭精神、澎湃執著的愛國熱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受益匪淺,讓我們沿著聞一多先生的足跡,讓理想在奮斗中閃光!
布置作業
1、摘抄生動、優美的詞句;
。病⒙勔欢嘞壬氖论E很多,試為本文補充一兩個事例。
板書設計
學者方面:做了再說,做了也不說
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 }口的巨人,行的高標
革命家方面:說了就做
《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的教學設計 2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積累生字詞,提高語言運用的能力;在感情朗讀的基礎上,整體感悟文意,理解文章內容。
過程與方法:
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學習聞一多先生嚴謹刻苦的治學態度、無私無畏的斗爭精神、澎湃執著的愛國熱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從中受到啟迪,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教學重難點:
領會本文生動、精練的語言;理解個別詞句在文中的表達作用;感受聞一多的光輝形象,并從中受到啟迪,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教學方法:
1、研究探討法2、朗讀法。
教學用具:
課件。
課時:
第一課時
一、音樂激趣,導入新課。
教師播放歌曲“七子之歌”。引出課題《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
二、介紹作者與聞一多。
臧克家,中國現代著名詩人,以一篇《老馬》成名,1933年出版了第一部詩集《烙印》,他是聞一多先生的學生。有“農民詩人”之稱。
聞一多(1899—1946),著名詩人、學者、民主戰士。著作有詩集《紅燭》、《死水》,在美國留學期間創作了組詩《七子之歌》,都表現出深沉的愛國主義激情。
三、檢查預習,朗讀課文。
1、檢查預習情況。
地殼彌高兀兀窮年
校補迭起瀝盡心血
赫然炯炯目光群蟻排衙
函寄目不窺園迥乎不同
漂白鍥而不舍氣沖斗牛
2、通讀課文,你覺得聞一多是個什么樣的人?
明確:聞一多,勤奮努力的學者,大無畏的革命家。一位愛國人士。(自由回答)
四、整體感知,思考探究。
1、同學們,文中為我們介紹了聞一多先生的哪兩種身份?
明確:學者,革命家。
2、作為“學者”方面他是怎樣對待“說和做”的?作為“革命家”方面,他又是怎樣對待“說和做”的?
明確:做了再說,做了不說。
說了就做。
五、品讀課文,感受人物。
。ㄒ唬⿲W者的聞一多。
1、聞一多先生作為學者,他做了哪些事?請大家瀏覽《1-7》自然段,相鄰的同學互相討論找出來。
明確:他從唐詩下手寫出《唐詩雜論》,十年艱辛寫了一部《楚辭校補》
再到他又向《古典新義》邁進。
。ㄆ肺鼍渥樱ㄟ^重點語句感受人物性格)
2、那么聞一多先生這么辛苦的治學,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又做了不說,目的是為了什么呢?
明確:他是要給我們衰微的民族開一劑救國的'文化藥方。
。ǘ└锩业穆勔欢。
1、作為革命家的聞一多在“說和做”方面與作為學者的他有什么區別?下面讓我們快速瀏覽課文的《17-20》自然段。
2、想一想,怎么樣來讀能讓聞一多先生那大義凜然的革命形象浮現在我們面前?(練讀課文16-18自然段)。
六、課堂小結。
同學們,通過朗讀,我們來看看聞一多在兩個方面的“說”和“做”矛盾不矛盾?不矛盾,無論是作為學者的做,還是革命家的說,他是始終如一,那就是言行一致。
在聞一多先生的身上,他的每一言,每一行,都切切實實的印證著一個中國知識份子的高貴和悲壯,他就是一個頂天立地的人,他就是一個大寫的人。臧克家先生就是飽含著對聞一多先生高度的敬仰和贊賞之情,寫下了最后兩段。那么我們就用這種感情來讀一下最后兩段。
七、拓展探究。
說說你們眼中的聞一多。
聞一多先生,您是。
。ㄒ螅嚎梢杂玫轿闹械脑~語為聞一多先生寫一段嘉獎詞,也可以用到一種或兩種修辭手法。字數不限)
八、作業布置。
1、完成一段描寫聞一多的嘉獎詞
2.查閱聞一多的“最后一次演講”,感受他那強烈的愛國情懷。
九、板書設計。
《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的教學設計 3
知識與技能
1.了解臧克家、聞一多。
2.整體把握課文,領會文章的思想內容。
過程與方法
1.理解文中艱深語句的含義,深層體味聞一多先生的思想品格。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精致嚴謹的結構,理解過渡語段的作用,逐步提高閱讀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習聞一多先生嚴謹刻苦的治學態度、無私無畏的斗爭精神、澎湃執著的愛國熱情以及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做一個生動的人、“大寫”的人。
重點
品味文中的重要語句,理解聞一多先生的精神實質。
難點
理解文章敘述中描寫的運用及其作用。
1.文獻法。查閱并整理有關聞一多先生的背景材料。
2.朗讀法。
3.研討探究法。
4.語感品讀法。
多媒體課件、示范朗讀音頻、《七子之歌》的歌曲。
2課時
教師播放《七子之歌》歌曲。
這首歌的詞作者是聞一多先生。他是五四以來知識分子之中一位杰出的人物,青年時是新月派詩人,中年時是舊經典的研究學者,晚年成為青年所愛戴的昂首作獅子吼的民主戰士。他橫眉冷對國民黨特務的手槍,把滿腔熱血化為驅散黑暗的晨曦,他將永遠屹立在歷史的潮頭。今天,讓我們走進臧克家的《說和做》,了解他的精神品質。
臧克家(1905~2004),山東諸城人,現代詩人。他是聞一多先生的高徒,被譽為“農民詩人”。1933年,自費出版了第一本詩集《烙印》,這是他最具影響力的作品。代表詩作有《老馬》《有的人》等。
1.寫作背景。
一九四五年十月,蔣介石違背《雙十協定》,調遣軍隊向解放區大舉進攻,遭到人民反對。十一月十九日,重慶各界代表組成反內戰聯合會,號召全國人民動員起來,用一切辦法制止內戰。二十五日,昆明學生六千余人舉行反內戰時事晚會,遭到國民黨軍警的騷擾破壞,各校學生于第二天起聯合。十二月一日,昆明國民黨當局出動大批軍警特務,毆打屠殺師生,死四人、傷二十余人,制造了震驚全國的“一二一”慘案。事件發生后,昆明學生達一個月之久,得到了全國各地的廣泛聲援,一個以學生運動為主的反內戰運動,席卷了整個國民黨統治區。
2.關于聞一多。
聞一多先生,著名詩人、學者、愛國民主戰士。五四運動時,聞一多在北京清華學校讀書時就參加了學生運動。他曾代表學校出席全國學聯會議。1922年赴美國芝加哥美術學院學習,后來研究文學。1925年5月回國后,歷任青島大學、清華大學教授。1923年出版第一部詩集《紅燭》,閃爍著反帝愛國的火花。1928年出版第二部詩集《死水》,表現出深沉的愛國主義激情。在這以后致力于古典文學的研究。1937年抗戰開始,他在昆明西南聯大任教?箲鸢四曛,他留了一把胡子,發誓不取得抗戰的勝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戰到底的決心。1943年后,因目睹蔣介石反動政府的腐敗,于是憤然而起,積極參加了反對獨裁、爭取民主的斗爭。1945年為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委員兼云南省負責人、昆明《民主周刊》社社長!耙欢弧睉K案發生后,他更英勇地投身于愛國民主運動中。1946年7月11日,著名的愛國民主戰士李公樸先生在昆明遇害。7月15日下午,聞一多先生不顧好心人的勸阻,參加并主持在云南大學召開的追悼李公樸先生的大會。會上,李夫人報告了李先生的殉難經過。黨中央為了民主人士的安全,曾經指示昆明地下黨組織,不安排聞一多先生在會上公開演講。但由于會場上混入了國民黨特務分子,在李夫人血淚控訴的過程中,他們毫無顧忌,說笑取鬧,擾亂會場,使人們忍無可忍,聞一多先生更是怒不可遏。李夫人剛離開講臺,聞先生就拍案而起,發表了講演,群情為之振奮,特務們沒敢在會場上輕舉妄動。會后,聞一多先生又到《民主周刊》社參加記者招待會。在他離社返家途中,被特務分子暗害了。
1.聽課文錄音,積累詞語,整體了解全文大意。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整體感悟文章內容。
(1)文章從哪兩個方面來寫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的?
從學者的方面和革命家的方面來寫的。
(2)綜合這兩個方面來看,聞一多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用課文原話回答)
“言論與行動完全一致”或“口的巨人”,“行的高標”。
1.“人家說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說!薄叭思艺f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說。”課文開頭引用聞一多先生這兩句話起什么作用?這兩句話用了什么寫法?表現了聞一多怎樣的品質?
領起全文,表現聞一多“做”的特點--“做了再說,做了不說”。對比寫法。嚴謹踏實的治學態度、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和謙虛謹慎的美德。
2.聞一多前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點是“做”了再“說”、“做”了也不“說”,為了表現這一特點,作者選取了哪些材料來證明?詳略安排有什么不同?
三件事例:《唐詩雜論》、《楚辭校補》、《古典新義》。其中第一件事詳寫,后兩件事略寫。
3.“詩興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濃”是什么意思?
“詩興不作”就是寫詩的興致減少了。20年代,聞一多寫了許多愛國詩篇。從20年代末起,轉入對我國古典文化的深入研究。
4.聞一多向古代典籍鉆探的目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他想吃盡、消化盡……文化史”,“他要給我們……文化藥方”。
5.“他要給我們衰微的民族開一劑救濟的文化藥方”是什么意思?
“開一劑救濟的文化藥方”是比喻,指尋找使民族文化繁榮昌盛起來的方法。自20年代末起,聞一多先生過了十多年“書齋生活”,企圖從文化上尋找振興民族的途徑,目的在于救國。
6.“‘望聞問切’也還只是在‘望’的初級階段!边@一句該怎樣理解?
“望聞問切”是比擬的說法,把我們的民族比喻成一個病人。意思是聞一多從文化研究上來探求救國的方法,也還僅僅是走出了第一步。
7.“目不窺園,足不下樓”“頭發凌亂”“睡得很少”這些細節,表現了聞一多先生怎樣的研究態度和精神?
專心致志的研究態度,持之以恒的精神。
8.“深宵燈火是他的伴侶,因它大開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深夜只有孤燈相伴,本應感到寂寞,但聞一多卻樂在其中,全力進行學術研究!八敝干钜篃艋。“漂白了四壁”引自聞一多詩《靜夜》,表現詩人對祖國前途和人民命運的關切。引用“漂白了四壁”,意在表現聞一多先生深夜潛心研究的怡然自適,與“大開光明之路”一脈相承。
9.“他潛心貫注,心會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樓’的主人!边@句該怎樣理解?
“潛心貫注”“心會神凝”“何妨一下樓”意思一致,都是說聞一多研究極其用功,用心極專極深,別的任何事情不能使他分心。
正如聞一多先生自己所說“人家說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說”,不動聲響,無聲無聞,聞一多做出了卓越的成績。但是作為爭取民主的戰士,聞一多先生,不僅“做”而且也去“說”,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聞一多先生的“說”。
1.后半部分是僅寫聞一多先生的“說”嗎?
不僅是寫“說”。而是把“說”和“做”糅合起來寫。正如課文所寫:他“說”了,跟著的是“做”。這不再是“做了再說”或“做了也不一定說”了。現在,他“說”了就“做”。言論與行動完全一致。
2.作者選取哪幾件事表現聞一多作為革命家這一方面的特點?
(1)起稿政治傳單;(2)在群眾大會上演說,大罵特務;(3)參加游行示威。
3.文中哪些內容分別說明聞一多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標”?
向全國人民呼喊,叫人民起來,反對獨裁,爭取民主,以及在追悼會上演講等內容說明他是“口的巨人”;“走到游行示威隊伍的前頭,昂首挺胸,長須飄飄”等內容說明他是“行的高標”。
4.文章是怎樣寫“作為爭取民主的戰士”的聞一多先生的“說”與“做”的?與第一部分寫法有何不同?這樣寫能收到怎樣的效果?
“作為爭取民主的.戰士”的聞一多先生既“說”又“做”。先“說”,跟著“說”的就是“做”。文章先寫他的“說”,寫他“說”的事實,由“小聲說”到“向全國人民呼喊”,寫他“說”的內容與目的--反對獨裁,爭取民主。再敘寫他的“做”--起稿政治傳單,在群眾大會上大罵特務,走到游行示威隊伍的前頭,昂首挺胸,長須飄飄。用他的“說”和“做”揭示其爭取民主、反對獨裁的大無畏精神。
第一部分寫法是先引用聞先生的“言”,然后記其“行”,再進行議論。這部分寫法是把聞先生的話插入作者所敘事實之中,而這些話又是聞先生致作者信中親筆所書。言導行,行證言,情真意切。作者在記“言”敘“行”的基礎上,連用三節文字進行議論,展現民主戰士形象,謳歌他獻身民主事業的無畏精神。
第二部分把聞一多先生的“言”和“行”糅合起來寫,把敘述和議論結合起來寫,給人以飛流直下、一氣呵成的感覺,表現了聞先生言行一致、以生命為代價求民主反獨裁的高尚人格。結尾部分的排比段描繪出了聞先生“說”的氣沖斗牛、聲震天地的情狀,再現了他“說”的堅強不屈的聲音、昂首挺進的形象。議論中寓含深情,議論中夾以事實,叩擊讀者的心弦,使人對聞先生的凜然正氣和高尚情操油然而生敬仰之情。
5.課文的兩個部分之間,是用哪些話過渡的?把這些話找出來,說說是怎樣起到過渡作用的。
文章是用兩個句子完成過渡的!白隽嗽僬f,做了不說”,這是對前一部分的全面概括,然后指出這只是聞先生的一個方面!奥勔欢嘞壬有另外一個方面,--作為革命家的方面”,這句領起了文章的后一部分。這兩個句子關聯得十分緊密,“僅……還……”“一個方面……另外一個方面……”這都是起關聯作用的詞語;“學者的方面”、“革命家的方面”是呼應緊密的提法。作者在兩個部分之間,用了總承上文和總起下文的句子,在兩句之間又注意彼此的關聯,這樣就使兩個部分的過渡十分自然。
6.這篇文章在敘述中穿插了哪些形象的描寫?說說這些描寫的作用。
課文中對聞一多的語言、肖像有許多具體描寫。例如“炯炯目光”“頭發凌亂”“昂首挺胸”“長須飄飄”“目不窺園”。又有細節描寫,例如“一個又一個大的四方竹紙本子,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蟻排衙”。凡此種種,能起到具體再現聞先生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的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風仿佛都成了可以具體感知的東西。
7.聞一多先生在兩個方面的“說”與“做”矛盾不矛盾?作者為什么采用這樣的方法來記述?意圖何在?
盡管聞先生在兩個方面對待“說”與“做”的情況迥然不同,但實質上二者并不矛盾。二者統一在言論與行動的完全一致,而且以寶貴的生命“實證了他的‘言’和‘行’”!把孕幸恢隆笔锹勏壬烁竦膶懻。如果籠統地寫,容易落入窠臼,流于一般化。作者采用剖析的方法記述,具體、實在。既刻畫了聞先生力戒空言、崇尚實干的學術道德,又刻畫了他為民主事業作獅子吼的慷慨陳詞、昂首挺胸的戰士形象。采用剖析的方法記述,不僅從不同的側面揭示了聞先生的精神世界,而且揭示了他思想前進的歷程。這樣記述,雖只是言行片段,卻形象豐滿,孜孜治學與英勇無畏的精神躍然紙上。
8.文章在語言方面有哪些特色?它對表達文章的主題起什么作用?
這篇文章雖是以記敘為主的散文,但其中不少語言富有詩意,字詞凝練,句式整齊,音調鏗鏘,感情濃烈,給人以強烈的感染。如“目不窺園,足不下樓,兀兀窮年,瀝盡心血”四句十六個字,內容豐富,氣勢流暢,一個“瀝”字深刻地表現了用心血一滴一滴澆灌學術研究花朵的鉆研精神,精當凝練。又如,“不動不響,無聲無聞”,兩個“不”、兩個“無”,看來普通,但細細咀嚼,頗有韻味。不是“不動”,而是在“動”,在廢寢忘食地“動”,用燈火“漂白了四壁”地動。這個“不動”是不說,是無聲,是聽不到。用“不動”來突出聞先生的“做”,突出他瀝盡心血、埋頭實干。再如“他‘說’了!薄八f’了:”“他‘做’了,”的排比段,感情如沖開閘門的潮水洶涌澎湃,一瀉千里,傾瀉出對聞先生英勇精神的高度欽佩與贊揚。結尾“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標”是對聞先生人格的藝術概括,句式短促,音調高亢,節奏分明,言深意賅。散文中適當運用詩意的語言能增強文章的表達效果,能更為形象更為深刻地表現歌頌聞先生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標”的主題,能以文中包孕的感情、激情給人以激勵、鼓舞和感染。
第一部分(第1~7自然段):采用總--分--總結構,敘述聞一多先生作為學者方面“做了再說,做了不說”的務實勤奮、謙虛淡泊的特點。
第二部分(第8~20自然段):寫聞一多先生作為革命家方面“說”了就“做”的特點。
1.選取典型事件表現人物。
作者所選的材料講究典型性。對作為“學者的方面”,作者只選取了寫作《唐詩雜論》《楚辭校補》《古典新義》三本書的情況加以表現;對作為“革命家的方面”,則選取起稿政治傳單、群眾大會演說、參加游行示威這三件事作為例證。聞一多一生經歷復雜,著作等身,可以記述的事很多。作者從大量材料中選取了這六件典型事件,就把聞一多的嚴謹刻苦的治學態度、無私無畏的斗爭精神、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都表現了出來。
2.運用夾敘夾議的寫法。
本文表達上的一大特點是夾敘夾議。作者實際上是以議論來結構文章的。第1、2兩段是第一部分敘述的綱領,第7段是第一部分敘述的總結,這兩處都是議論。第8、9兩段是第二部分敘述的綱領,最后兩段則是第二部分,也是全文的總結,這兩處也都是議論。這些議論,不僅使文章前后照應,而且形成一種氣勢,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本篇課文生字詞較多,預習顯得尤為重要。課文內容時代久遠,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必須讓學生充分了解臧克家和聞一多的生平,在此基礎上才能深入挖掘文章的內涵。
朗讀的效果較好,通過朗讀,讓學生很好地把握了人物的品格和精神。
本文語言生動形象,精練含蓄,富于感情和音樂美。但對于初一的學生來說,把握起來難度較大,所以本課設計了圈點批注的環節,讓學生自己去感悟、品味,并通過討論、交流來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同時為學生留出自由選擇學習內容和感受自己獨到的閱讀體驗的空間,有利于學生自主探究,實踐個性化閱讀。
在拓展延伸部分,安排了一道課文內容與實際生活相聯系的討論題,目的是鍛煉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學生發言比想象的要踴躍,并提出了許多有創意的看法,把這堂課的氣氛推向了高潮,這種做法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的教學設計 4
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目標:
1、積累詞語,了解作者。
2、整體把握課文,領會文章的思想內容。
3、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精致嚴謹的結構,理解過渡語段的作用,逐步提高閱讀能力。
4、賞析文章的語言美,通過仿寫練習,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
過程和方法目標:
通過質疑、互動合作、開展小組討論、信息整理歸納的方法進行探究性學習。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學習聞一多嚴謹、謙遜的治學態度,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則,建全自己的人格,做一個正直的人。
教學重難點
1、味文中重要語句,理解聞一多先生的精神實質。
2、解文章敘述中描寫的運用及其作用。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與學互動設計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日常生活中的說話和做事最能看出一個人的品行。很多時候,我們往往容易忽視這一點。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樣處理說和做的呢?請你說給大家聽聽。(學生自由發言)今天,讓我們走進臧克家,看一看他是怎么處理說和做的。
二、資料讀演,資源共享
學生展示課前搜集的相關資料,全班共同交流,互動互學,教師酌情提供相關資料。
1、關于聞一多
聞一多(1899-1946):1922年赴美國芝加哥美術學院學習,后來研究文學。1925年回國,歷任青島大學、清華大學教授。詩集有《紅燭》《死水》,表現出深沉的愛國激情。1943年后,目睹蔣介石xxx政府的腐敗,奮然而起,積極參加反對獨裁、爭取民主的斗爭!耙欢弧睉K案發生后,他更英勇地投身愛國民主運動,最后獻出寶貴的生命。集詩人、學者、民主戰士“三重人格”于一身。郭沫若稱其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2、臧克家
臧克家,現代詩人。1933年出版第一本詩集《烙印》。以后連續出版詩集。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
1、教師抽查學生預習情況,督促學生積累詞語。
2、學生自讀課文,學習表情朗讀。教師可做相應的朗讀指導,如語調、語速、語勢、語氣的把握與表現。
學生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表演朗讀,其余學生評議。
3、把握聞先生的主要事略,理清文章思路。看看文章敘述了哪幾件事,然后以“聞一多先生的故事”為題進行口頭演講。
4、整體感悟,理清文章思路
學生細讀課文,教師設計相關問題,指導學生整體把握大意。
⑴這篇課文的思路是如何安排的?請談談你的.認識。
、坡勔欢嗲捌诤秃笃谒枷肫犯裆嫌惺裁刺攸c?前后期有何變化,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锹勔欢嘞壬恼f和做有不同一般人之處?
四、課堂小結
閱讀文章,理清思路是第一步,也是關鍵的一步。注意把握文章的結構特征,注意過渡段的作用,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理解文意。
《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的教學設計 5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積累詞語,掌握一些雙音節詞語和“鍥而不舍、兀兀窮年”等成語的讀音、詞義,并學會運用。
2、了解臧克家、聞一多。
3、整體把握課文,領會文章的思想內容。
4、理解文中艱深語句的含義,深層體會聞一多先生的思想品格。
5、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嚴謹的結構,理解過渡段的作用,逐步提高閱讀能力。
過程與方法:
1、探討研究法。2、朗讀法。3、語感品讀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學習聞一多先生嚴謹刻苦的治學態度,澎湃執著的愛國熱情以及他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二、教學重點:
品讀課文,體會聞一多先生的精神品質,學習本文的過渡句的用法。
三、教學難點:
聯系時代背景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錄音機、示范朗讀帶。
五、課時安排:
一課時
六、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環節反思
一、導入
提問:聞一多是誰?
可以做適當補充。(板書課題)
課件出示聞一多畫像。
二、初讀感知
播放示范錄音。
三、檢查預習
多媒體課件出示:檢查學生對生字詞的音、形、義的掌握情況。
四、研讀探究
1、問:那么,你們認為聞一多先生是怎樣一個人呢?(鼓勵學生大膽發言,適時板書)
2、課件出示問題:文章從哪兩個方面寫了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注意兩部分之間的過渡段)
。ǜ鶕䦟W生回答進行適時板書)
3、問:那么,作為學者的聞一多先生是怎么說的?怎么做的?
4、教師做適當補充,并做小結。
。ú糠纸鉀Q課文的教學重點、難點)
5、聞一多先生后期作為民主戰士,他又是怎么說的?怎么做的呢?
講:注意這里有過渡,找出來。(課件出示)(訓練學生對過渡段的作用的理解)(解決課文的教學重點)
6、教師做適當補充,并做小結。結合聞一多先生的演講,鼓勵學生有感情朗讀,進一步體會聞一多先生的言行一致和大無畏精神。
。ń鉀Q課文的教學難點)
五、質疑問難
鼓勵學生提出還不明白的問題,鼓勵其他學生回答,也可以由老師代答。課后練習二的問題如果課堂討論沒有涉及到,或者學生未能質疑,可以提問學生,予以解決。
六、評議總結
本課文字不多,卻濃縮了聞一多先生的一生,他的言行一致體現在他嚴謹刻苦的.治學態度,無私無畏的斗爭精神和澎湃執著的愛國熱情上。而當今,言行一致、愛國守法正是我們中學生明理誠信的基本要求所在。希望聞先生的高尚品格能夠指引我們今后做人的方向。
七、布置作業
1、課下搜集聞一多先生的作品。、,可以舉辦“聞一多先生作品展”。
2、完成《三導》。
根據資料簡單介紹聞一多。
(考察學生搜集資料的能力)
聽讀,初步感知文章,注意正音。
一組同學開火車領讀后全班齊讀兩遍。
齊讀全文,進一步感知課文。
思考后自由作答。(說自己的感受即可,也可以參照原文。)
思考后自由搶答問題。(考查學生快速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能力)。
快速讀課文,思考問題,找出重點詞、關鍵句。合作伙伴之間交流、探討。
學習小組匯報結果。(匯報形式可以是板書、美讀、也可以就課文提出問題,小組不能解決的問題全班共同探討。)
找到過渡段,并分析、理解其作用。
思考問題,找出重點詞、關鍵句。合作伙伴之間交流、探討。
學習小組匯報結果。(匯報形式可以是板書、美讀、也可以就課文提出問題,小組不能解決的問題全班共同探討。)
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回顧學習內容,自己小結學習收獲,自評參與的主動程度。
七、教學板書設計:
12、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
學者→{做了再說做了不說}→優秀的學者。
↘口的巨人
↘
革命家→{說了再做}→大勇的革命家。↗行的高標
《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的教學設計 6
教學目標:
1、了解聞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跡。
2、品讀課文,體會聞一多先生的精神品質。
3、注意本文的選材角度和記敘重點。
4、聯系時代背景領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重點:
品讀課文,體會聞一多先生的精神品質,并學習本文的寫法。
教學難點:
聯系時代背景領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時數:
2課時
第1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切入課題:今天我們學習《聞》這篇文章。(在原有的聞一多三個字的后面稍微隔開一段的空處,板書:的說和做。)
2、破題:
a、先生二字的和漏了的都讀一遍,大家體會一下有和沒有有什么區別?【崇敬:一般表示對那些有學問的和品德高尚的人稱呼,表示尊敬】
b、說和做什么結構?【并列短語——是不是這樣理解,文章是分了說和做兩個部分來寫,就像我們以前學過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穿插寫】
二、自讀、感知文本:
自讀思考:
1、文章是分了說和做兩個部分來寫的嗎?
2、文章到底怎樣安排說和做的,你能不能在讀書的過程中找到最關鍵的句子
生默讀課文,教師巡視,檢查學生的讀書情況。
交流點撥:嗯,我們要看文章到底分了怎么來寫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的,寫了哪些內容、從哪些角度,或者說哪些身份來寫?預設:第7段、第8段“另”字。【第9段,第一課】
師總結:對,文章要有過渡的句子,對這篇文章而言,事實上是分了聞一多的兩個身份或者說兩個階段來寫的。【學者和革命家】
三、再讀品味:
作為學者的聞一多是怎么做的,概括的句子有嗎?
交流點撥:1、做了再說 做了不說:第4段,“不動不響,無聲無聞。一個又一個大的四方竹紙本子,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蟻排衙。幾年辛苦,凝結而成《唐詩雜論》的碩果! 第6段,“他又由唐詩轉向楚辭。十年艱辛,一部‘校補’赫然而出。別人在贊美,在驚嘆,而聞一多先生個人呢,也沒有‘說’。他又向‘古典新義’邁進了。他潛心貫注,心會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樓’的主人! 【其中哪些是表現他做的樣子的.? 潛心貫注、心會神凝 】 這一段說他做了,也沒有說,這里的說是什么?貶義,一種炫耀。 師:我們同學都體會的很好,現在很多人不是這樣,他們喜歡到處炫耀自己,發表了一點文章就像母雞下了蛋,要到處嚷嚷,我們應該向聞一多先生學一學。
“杜甫晚年,疏懶得‘一月不梳頭’。聞先生也總是頭發零亂,他是無暇及此的。飯,幾乎忘了吃,他貪的是精神食糧;夜間睡得很少 ,為了研究,他惜寸陰、分陰。” 那時候,他已經詩興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濃。他正向古代典籍鉆探,有如向地殼尋求寶藏! 【對,聞一多一開始是詩人,有一首著名的詩大家都知道,《七子之歌》——我們齊聲讀一讀吧】
“他從唐詩下手,目不窺園,足不下樓,兀兀窮年,瀝盡心血。”“聞先生也總是頭發零亂,他是無暇及此的。飯,幾乎忘了吃,他貪的是精神食糧;夜間睡得很少 ,為了研究,他惜寸陰、分陰。深宵燈火是他的伴侶,因它大開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暇:空閑的時間。嘔心瀝血,嘔:吐。瀝:滴!爸芄虏,天下歸心”周公把心吐出來了,求賢若渴】
師:聞先生做研究,寫書、寫文章是從來不說,從不炫耀,現在也有人寫書寫文章,沒有多少作品,但卻大肆宣揚,這樣的差別,可能是兩個字:名和利。聞一多又是為了什么?
【預設:為了我們衰微的民族開一劑救濟的文化藥方】
師:對,有這樣一位作家,他之前以診病救人為己任,后看到國民的愚昧,轉而拿起文學的筆!爵斞浮客瑯邮且晕幕瘉砭葒,為民族開一劑救濟的文化藥方。這是作為學者的聞一多給我們的啟示。做學問就要潛下心來專心的做學問,或者做了不說,現在有寫人做了一點學問就驕傲的不得了,這是要不得的。
第2課時
一、回顧舊知:
1、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我們在回憶一下,課文是圍繞什么來寫的,從哪些角度來寫。 【作為學者的,作為革命家的;說和做】
2、對,圍繞說和做來寫,換句話說,說和做是本文敘事的線索。作為學者的聞一多是—— :做了再說,做了不說。
3、對,著重表現他從不夸耀自己。作者寫了哪些事?《唐詩雜論》《楚辭校補》《古典新義》
師:對,這是從成果的角度寫他做了一系列的學術研究。事實上還有很多描寫表現,如“目不窺園,足不下樓,兀兀窮年,瀝盡心血!边@些句子描寫的很細致,我們在寫文章的時候要學習。作為學者的聞一多是這樣處理說和做的,那么作為革命家的聞一多又是如何處理說和做的呢?我們把文章第二部分讀一讀。另外,本文對聞一多先生充滿了崇敬之情,我們要在朗讀中體現。
二、品讀揣摩:
學生朗讀課文:那么作為革命家的聞一多又是如何處理說和做的呢?
點撥再讀:1、我們再選幾段能體現內容的句子來讀一讀。 16段、17段、18段。
2、找一找能概括的詞語!菊f了就做、言行一致】
3、對,前面作為學者的聞一多是做了不說,可能與作為革命家的聞一多相比就言行不一致了,但不是貶義,而是重在實踐,默默耕耘,不自負,不夸耀,不吹噓。哪些地方能表現他說了就做,言行一致的?
交流點撥:1、10段,“起先,他小聲說,只有昆明的青年聽的到;后來,聲音越來越大,他向全國人民呼喊,叫人民起來,反對獨裁,爭取民主!” ——對,他說的原因是,八個字表現就是“反對獨裁,爭取民主”(板書)。他怎么說的呢?【聲音越來越大,呼喊】
2、13、14段“他給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說‘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張,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請傳觀。”“這是為爭取民主,反對獨裁,他起稿的一張政治傳單!” ——聞一多如果寫了本學術著作,會不會四處炫耀?【不會】他做了什么?【四處傳觀】
3、中國的學者、文人是遠離政治的,如沈從文,但聞一多介入政治,考慮其中有什么因素在里面。還有哪些?李公樸被殺后,作演講。 【這里為什么要突出聞一多先生的演講——當時有特務在場,情況非常危險。——但聞一多先生是怎樣去的呢,用文中的一個詞叫—— 大無畏。 師:對,學生朗讀15段,教師板書“最后一次講演”】
4、18段,參加游行 示威,走在前頭。神態如何? 【昂首挺胸,長須飄飄】
——作為民主戰士的聞一多為什么這樣?我們前面討論過是“反對獨裁,爭取民主”,而且希望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其中來。作為革命者他這樣做,與前面作為學者的聞一多矛不矛盾?
【不矛盾 “迥乎不同”,形容眼睛有神,叫“炯炯有神”“炯”!耙环醇韧奔韧阂郧啊!
師:對,反義詞叫“一如既往”有些同學在老師給他指出錯誤之后,并沒有一反既往,糾正自己的錯誤,反而一如既往的我行我素,這是要不得的。(板書)我們現在來思考一下,一個人為什么有這樣大的變化?【預設:作為學者的聞一多是為了鉆研學術,作為革命家的聞一多是為了國家奉獻!
5、作為學者的聞一多不計個人利益,潛心研究學術;當他看到時局黑暗,他是為中華民族而說,為民眾爭取民主的權益。兩個階段有沒有共同點? 【預設:革命是為了反對獨裁,爭取民主;做學問是為了開一劑文化藥方】 對,當時的國家已經是極度衰微了,有一句話叫“華北之大,已經容不下一張書桌!倍覀冇薪艹龅膶W者,講自己的人生選擇與國家命運聯系在一起。來,我們把中心句讀一讀。學生齊聲朗讀20段。
6、為什么這兩句話中間用句號,句子不是很短嗎?【預設:為了把長句變短句,增強強調語氣、用句號可以延長停頓,使語氣更堅定】好,我們再來把這兩段讀一讀。
7、大家來看看,內容上和語言上各有什么特點? 分兩部分寫,段落清晰。說和做是交替在一起寫的。句子都短小精悍。 選最能體現他說和做的事。
8、對,我插一句,聞先生他胡子很長,文中說他“長須飄飄”,在抗戰之初聞一多發誓,抗戰不勝利,不剪胡子,用四個字概括就是“蓄須明志”了。同樣這樣做的還有一位唱花旦的先生,大家知道是誰嗎?【梅蘭芳,蓄須也就意味著不能唱花旦了。這些文學家和藝術家們在國難當頭時毅然決然的的報國之心值得我們學習。再回到我們這個問題,內容上作者注意選取典型材料,作為學問家和革命家的聞一多他的一些典型的細節,內容寫得很細,刻畫人物很有用。
寫法上是以說和做為線索,交替起來寫,寫說和做的時候會穿插一些評論。比如“終于以寶貴的生命,實證了他的‘言’和‘行’!笔窃u價,表達方式上叫—— 議論。
9、發表自己的觀點,這篇文章又有敘事,也就是說是夾敘夾議,大家再找個例子。
預設:“他潛心貫注,心會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樓’的主人! 他做了自己沒有說。 16段,是議論。 敘述:15段
10、對,夾敘夾議。好,下面我們看短句。但文中也有長句阿,“當時已經詩興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濃。他正向古代典籍鉆探,有如向地殼尋求寶藏!闭艺椅恼轮心膬憾叹浼校窃谧鳛閷W者的還是革命家的部分里?革命家。為什么這樣?短句表現作為革命家的激情,長句與學者身份相符。 短句感覺有利,這就是語感。長句就比較柔和,舒緩。
有哪些長句呢? “他想吃盡、消化盡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遠射到有史以前! “深宵燈火是他的伴侶,因它大開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找找短句,哪兒最多? 【16段、17段、18段】大家齊聲朗讀。 【短句果然有氣勢、語言很凝練】16段,“動人心,鼓壯志,氣沖斗牛,聲震天地!” “仰之彌高,越高,攀得越起勁;鉆之彌堅,越堅,鉆得越鍥而不舍! “仰之彌高,越高,攀得越起勁;鉆之彌堅,越堅,鉆得越鍥而不舍!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標! 【對偶句,還有很多四個字的詞語吧】
附板書:
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
臧克家
學者 革命家
《唐詩雜論》 寫政治傳單
《楚辭校補》 做了再說 說了就做 最后一次講演
《古典新義》 做了不說 言行一致
《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的教學設計 7
一、教學目標:
。ㄒ唬┲R與技能:
1、積累詞語,掌握本課詞語的音、形、義。
2、了解臧克家、聞一多生平及作品。
3、整體把握課文,領會文章的思想內容。
4、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嚴謹的結構,理解過渡段的作用。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反復誦讀,積累語言,培養語感,提高理解和運用語言的能力。
2、通過探討文中艱深語句的含義,深層體會聞一多先生的思想品格。
。ㄈ┣楦小B度、價值觀:
學習聞一多嚴謹、謙遜的治學態度,澎湃執著的愛國熱情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則。
二、教學重點:
品讀課文,體會聞一多先生的精神品質,學習本文過渡的用法。
三、教學難點:
聯系時代背景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四:課前準備:
收集臧克家、聞一多的背景常識,了解他們的主要事跡和作品。
第一課時:
。ㄒ唬胄抡n
1、課前3分鐘,出示課件(積累歌詞,豐富文化底蘊:《七子之歌》,背景音樂為對應歌曲)。
2、逐一追問:這首歌在那一年唱的最響?歌的詞作者是誰?你對他了解多少?(引出聞一多)
3、今天我們來學習他寫的《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一起來緬懷聞一多這位偉大的民主戰士。(板書課題)
。ǘ┒嗝襟w出示:作者背景
聞一多:詩人、學者、民主戰士。
、僭娙耍盒略娂都t燭》(1923)、《死水》(1928)是現代詩壇經典之作。1925年3月在美國留學期間創作了組詩《七子之歌》,表達了深摯的愛國之情。
、趯W者:1932年到清華任教后,開始全力專攻古典文學。學術著作有《神話與詩》《唐詩雜論》《楚辭校補》《古典新義》等。他對《周易》《詩經》《莊子》《楚辭》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后匯成“新義”),被郭沫若稱為“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③民主戰士:他一身正氣,抗戰蓄髯八年。1943年以后,面對國民黨統治的日益腐朽,拍案而起,走出書齋,投身到反對獨裁、爭取民主的革命洪流中去。1946年7月15日,在昆明被國民黨特務刺殺身亡。
多媒體播放《最后一次演講》視頻,請學生談談觀后感受
臧克家:當代詩人。1905年生于山東諸城。從小受家庭影響,喜歡古典詩詞和民歌,并目睹農民的苦難生活,引起他深切的同情,這為他后來的詩歌創作,初步奠定了基礎。1926年秋到武漢,投身于大革命的'洪流。大革命失敗后,受國民黨當局迫害,四處逃亡。1929年還鄉,入國立青島大學補習班。1932年開始發表新詩,以一篇《老馬》成名。1933年9月,詩人自費出版了第一本詩集《烙印》。隨著《老馬》等詩的廣泛流傳,臧克家被譽為“農民詩人”,為廣大讀者所熟知和喜愛。1934年大學畢業后到中學任教,發表了長詩《自己的寫照》。抗戰爆發后,詩人熱情地奔赴抗日前線,從事進步文化工作,出版了《從軍行》《淮上吟》等詩集。1942年秋到重慶,參加“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出版《十年詩選》及長詩《古樹的花朵》等?箲饎倮螅谏虾V骶帯段挠崱罚瑢懥嗽S多揭露、批判國民黨統治的政治諷刺詩。1948年由于國民黨的迫害,逃亡香港。1949年3月回到解放后的北平,歷任人民出版社編審、作家協會書記處書記、《詩刊》主編等職。解放后出版的詩集有《春風集》《歡呼集》《臧克家詩選》和長詩《李大釗》等。
朱自清曾說:“從臧克家開始,我們才有了有血有肉的以農村為題材的詩!
茅盾曾說:減克家是當時青年詩人“最優秀中間的一個”。
臧克家和聞一多:知遇相惜,亦師亦友。所以這篇文章展現給我們的是:大師筆下的大師,巨人心中的巨人。
。ㄈ、整體感知
請大家自由閱讀課文,思考并完成下列問題:
1.理解識記文中出現的生字詞
2.文章從哪兩個方面來寫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的?
3.由此來看,文章可分為幾個部分?每個部分是怎樣銜接起來的?有何作用?
(四)深入理解
一、多媒體出示第一個學習指導題:請大家默讀課文的第一部分,思考并完成下列問題:
1.作為學者的聞一多他是怎樣說的?怎樣做的?
2.作為學者的聞一多有哪些主要成就?
3.讀了以上內容,雖然不能成為學者,但是能做一個優秀的學生,我們能從先生做學者身上學到什么呢?
二、多媒體出示第二個學習指導題:默讀課文的第二部分,思考并完成下列問題:
1.作為民主戰士的聞一多是怎樣說的、怎樣做的?是不是還是做了再說,做了不說?
2.課文記敘了作為革命者的聞一多的哪三件事?(概括)
3.先生說得內容是什么?
4.16段到18段是排比段,再現了先生大無畏的精神。大聲朗讀,讀出氣勢。
5.綜合這兩個方面來看,聞一多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用課文原話回答)
6.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先生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總結)
7、用一句名言贊美聞一多的品質和精神:
例:魯迅
《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的教學設計 8
教學目標:
1、通讀課文,理解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內容,《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教學設計2。
2、品味文中生動形象的語言,說出作者對聞一多的贊美敬重之情。
3、學習聞一多熱愛祖國、為了祖國的民主富強奮斗終生的優秀品質。
教學重點:
品味重點語句關鍵詞語,探究其內涵。
課前準備: 閱讀課文,預習生字、生詞。
第一教時
一、新課導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鄧稼先》這篇文章,我們無不為我國優秀知識分子為祖國默默奉獻的感人品質所感染。甘愿為國為民而獻身,是我國歷代優秀知識分子的光榮傳統。今天我們在來學習一篇寫我國優秀知識分子的文章《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讓我們在從聞一多身上感受這種崇高的精神境界。
檢查生字、生詞預習效果。
二、整體感悟:
1、一名學生朗讀課文,聽讀的學生思考如何歸納文章的中心內容。
2、合作學習小組討論一分鐘,然后全班交流,初中一年級語文教案《《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教學設計2》。
3、教師評議學生發言,歸納討論意見:本文敘述了聞一多先生不同階段在說和做方面表現的不同特點,熱情贊揚他救國救民的需要而說和做的愛國精神。
三、品味探究
1、聞一多一心救國救民的精神,最突出的表現在哪些事情上?
a. 全班討論交流。估計不止提到老師預期的兩件事。
b. 教師引導學生找出每一 階段中最突出的表現:苦讀寫作《唐詩雜論》,在李公樸被害后大無畏地參加群眾大會。
2、探究品味聞一多寫作《唐詩雜論》的部分:
a、齊讀三、四小節。
b、這部分文章敘述聞一多寫作《唐詩雜論》的目的以及他為了這一目的而苦讀鉆研的特點。請從文中找出表現這些內容的關鍵詞句的表達作用。
。ㄋ娜撕献餍〗M討論,時間不少于三分鐘。 全班討論交流,教師隨時評議歸納學生的討論意見:
要給民族“開一劑救濟的.文化藥方”,深宵燈火“大開光明之路”,用比喻、擬人手法表達聞一多先生為探索救國道路而苦讀古籍的目的。
“目不窺園,足不下樓,兀兀窮年,瀝盡心血”,以整齊的句式,流瀉的激情,熱情贊美聞一多治學“潛心貫注、心會神凝”。
“無暇”“惜”,表現他治學專心致志的程度!柏潯,表現他治學如饑似渴的欲望。“辛苦”“凝成”,表現其治學成果來之不易。)
3、品味探究第二部分:
a. 齊讀第二部分,找出自己最喜歡的語段。
b. 讀出自己最喜歡的語段,抓住關鍵語句,說一說他們表達中心內容的作用。
四、質疑問難
鼓勵學生提出還不明白的問題;鼓勵其他學生回答,也可由老師回答。課后練習二提出的問題,如果課堂討論未涉及,學生又未質疑,可提問學生,予以解決。
五、鞏固拓展
請你列舉一首聞一多的詩,說明他作為詩人也是憂國憂民的愛國者。
六、拓展延伸
1、回顧學習內容,自結學習收獲;自評參與學習的主動程度。
2、以教師聲情并茂的朗讀結束教學過程。
課后記:
本文主要圍繞聞一多先生的說、做兩個方面展開,在授課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把握他作為學者和作為革命家的不同,概括他在這兩個方面說和做的不同點,思考其深刻思想根源,進而更全面地把握人物的思想內涵。
《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的教學設計 9
教學目標:
1、通讀課文,理解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內容.
2、品味文中生動形象的語言,說出作者對聞一多的贊美敬重之情。
教學重點:
品味重點語句關鍵詞語,探究其內涵。
課前準備:
閱讀課文,預習生字、生詞。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我們學習了《鄧稼先》這篇文章,我們無不為我國優秀知識分子為祖國默默奉獻的感人品質所感染。甘愿為國為民而獻身,是我國歷代優秀知識分子的光榮傳統。今天我們在來學習一篇寫我國優秀知識分子的文章,讓我們在從聞一多身上感受這種崇高的精神境界。
檢查生字、生詞預習效果。
二、整體感悟:
1、一名學生朗讀課文,聽讀的學生思考如何歸納文章的中心內容。
2、合作學習小組討論一分鐘,然后全班交流。
3、教師評議學生發言,歸納討論意見:本文敘述了聞一多先生不同階段在說和做方面表現的不同特點,熱情贊揚他救國救民的需要而說和做的愛國精神。
三、品味探究
1、聞一多一心救國救民的精神,最突出的.表現在哪些事情上?
a.全班討論交流。估計不止提到老師預期的兩件事。
b.教師引導學生找出每一
階段中最突出的表現:苦讀寫作《唐詩雜論》,在李公樸被害后大無畏地參加群眾大會。
2、探究品味聞一多寫作《唐詩雜論》的部分:
a、齊讀三、四小節。
b、這部分文章敘述聞一多寫作《唐詩雜論》的目的以及他為了這一目的而苦讀鉆研的特點。請從文中找出表現這些內容的關鍵詞句的表達作用。
。ㄋ娜撕献餍〗M討論,時間不少于三分鐘。
全班討論交流,教師隨時評議歸納學生的討論意見:
要給民族“開一劑救濟的文化藥方”,深宵燈火“大開光明之路”,用比喻、擬人手法表達聞一多先生為探索救國道路而苦讀古籍的目的。
“目不窺園,足不下樓,兀兀窮年,瀝盡心血”,以整齊的句式,流瀉的激情,熱情贊美聞一多治學“潛心貫注、心會神凝”。
“無暇”“惜”,表現他治學專心致志的程度!柏潯,表現他治學如饑似渴的欲望!靶量唷薄澳伞,表現其治學成果來之不易。)
3、品味探究第二部分:
a.齊讀第二部分,找出自己最喜歡的語段。
b.讀出自己最喜歡的語段,抓住關鍵語句,說一說他們表達中心內容的作用。
四、質疑問難
鼓勵學生提出還不明白的問題;鼓勵其他學生回答,也可由老師回答。課后練習二提出的問題,如果課堂討論未涉及,學生又未質疑,可提問學生,予以解決。
五、鞏固拓展
請你列舉一首聞一多的詩,說明他作為詩人也是憂國憂民的愛國者。
六、拓展延伸
1、回顧學習內容,自結學習收獲;自評參與學習的主動程度。
2、以教師聲情并茂的朗讀結束教學過程。
課后記:
本文主要圍繞聞一多先生的說、做兩個方面展開,在授課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把握他作為學者和作為革命家的不同,概括他在這兩個方面說和做的不同點,思考其深刻思想根源,進而更全面地把握人物的思想內涵。
《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的教學設計 10
一、教學重點
1、梳理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學習他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
指導學生梳理聞一多先生作為學者與民主戰士時“說”和“做”的不同之處,深入學習其品格和精神。
2、關注文中的細節描寫,理解細節描寫的作用。
本文在敘述中注意通過細節描寫來展現聞一多的人物形象,例如,“目不窺園,足不下樓”“頭發凌亂”“睡得很少”等細節,就突出表現了聞一多先生刻苦的治學精神。
3、勾畫精彩語句,揣摩體味其含義和表達效果。
本文不少語句讀起來像詩,能引發豐富的感受和聯想。例如,“仰之彌高,越高,攀得越起勁;鉆之彌堅,越堅,鉆得越鍥而不舍”等句。注意引導學生從理解含義和體味表達效果兩方面去思考。
二、總體建議
1、教學時間:2課時。
2、本文是一篇精粹短小的散文,感情充沛,語言精警。可以引導學生反復誦讀課文,以領悟文意,并體會語言的優美和抒情性。教師可以用范讀,或者運用音頻、視頻等誦讀資源,激發學生的感情,調動學生誦讀本文的積極性。
3、本文圍繞中心選擇材料和剪裁材料的方法,敘述中的抒情、描寫和議論,前后文的過渡和照應,都值得學生學習。尤其要注意引導學生從課文中積累語言,培養語感,提高理解和運用語言的能力。
4、關于聞一多先生的背景材料,可以引導學生從圖書館或網上自主查閱,并加以整理,在班上交流,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課文。
5、課文中有些文言詞語不好理解,建議引導學生利用工具書自主解決,教師不必越俎代庖。
三、整體把握
本文記敘了聞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跡,表現了他的崇高品格,高度贊揚了他的革命精神。
毛澤東同志在《別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許多曾經是自由主義者或民主個人主義者的人們,在美國帝國主義者及其走狗國民黨反動派面前站起來了。聞一多拍案而起,橫眉怒對國民黨的槍,寧可倒下去,不愿屈服!彼叨荣潛P聞一多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具有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是聞一多先生精神品格的最主要方面,這在這篇文章中充分表現出來了。文章的后半部分,著力寫聞一多先生是“大勇的革命烈士”。然而,聞一多先生一生中主要身份是學者、詩人。因此,這篇文章前半部分寫聞一多先生前期怎樣為了探索救國救民的出路而潛心學術,不畏艱辛,廢寢忘食,十多年如一日,終于在學術上取得累累碩果,著力表現聞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學者”。
聞一多先生前期潛心于學術,后期投身于民主運動,這反映了他對社會認識的變化。
但作為一名卓越的學者,一名偉大的愛國者,一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他是始終如一的。
這篇文章寫得十分精粹,全文只有一千多字,就突出地表現了聞一多先生思想品格的最本質特征。精選的典型事例,精致嚴謹的結構,精練的詩一般的語言,精當的抒情性議論,使這篇文章充滿了感人的力量。具體來看:
1、結構嚴謹。作者用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總領全文,上半部分寫聞一多先生“做了再說,做了不說”,表現聞先生“學者的方面”;后半部分寫聞一多先生“說”了就“做”,言行完全一致,表現聞先生“革命家的方面”。在上半部分與下半部分之間,用了總承上文和總起下文的句子,使銜接緊密,過渡自然。
2、選材精當。作者所選材料,講究典型性,能以少勝多。對作為“學者的方面”,作者選取了寫作《唐詩雜論》《楚辭校補》《古典新義》三本書的情況加以表現;對作為“革命家的方面”,則選取起稿政治傳單、群眾大會演說、參加游行示威這三件事作為例證。聞先生一生經歷復雜,著作等身,可以記述的事很多。作者只從大量材料中選取了這六件事,就已經把聞一多先生的嚴謹刻苦的治學態度、無私無畏的斗爭精神、澎湃執著的愛國熱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都表現出來了。
3、精于剪裁。對材料的使用,作者根據表現中心的需要,有取有舍,有繁有簡。比如,關于聞先生研究唐詩,作者并沒有寫他研讀了哪些書籍,發掘了哪些新意,而是著重寫他研究的目的和態度:“他想吃盡、消化盡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文化史”,“他要給我們衰微的民族開一劑救濟的文化藥方”,突出了聞先生的研究學問,目的是在于救國;“目不窺園,足不下樓”“頭發凌亂”“睡得很少”這些細節,表現了聞先生的刻苦精神;“一個又一個大的四方竹紙本子,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蟻排衙”,則表現出聞一多先生一絲不茍的嚴謹態度。這樣的剪裁,能有力地突出中心。從詳略上說,研究唐詩,寫得詳細;而寫作《楚辭校補》和《古典新義》兩事,只用了一小段,不足一百字,強調“做”了“也沒有說”的意思,表達的側重點與前面又有不同。聞先生的“最后一次演講”及其被害經過,是人們熟知的,作者就不再對事實經過做過多的記述,而只是反復強調“兇多吉少”的緊急形勢,擷取“演講”中最“慷慨淋漓”的“你們站出來”這一句話,描繪“昂首挺胸,長須飄飄”的從容姿態,從而突出了聞一多先生的大無畏革命精神。所有這些,都表明了作者在材料剪裁上的深厚功力。
四、素養提升
本課可著重培養學生文本細讀的能力,在引導學生反復揣摩、細細品味課文關鍵語句的含義和表達作用。例如“他正向古代典籍鉆探,有如向地殼尋求寶藏”中的“鉆探”一詞的本義是用機械向地下鉆孔并取樣分析,為研究地質、探礦等提供資料,這里是形象地說明對古代典籍的鉆研。“聞先生的書桌,零亂不堪,眾物騰怨,聞先生心不在焉,抱歉地道一聲:‘秩序不在我的范圍以內。’”這里的`“眾物騰怨”非常傳神,洋溢詩意。
可以讓學生體味下面畫線部分的句式特點和表達作用。
1、仰之彌高,越高,攀得越起勁;鉆之彌堅,越堅,鉆得越鍥而不舍。
2、他從唐詩下手,目不窺園,足不下樓,兀兀窮年,瀝盡心血。
3、不動不響,無聲無聞。
4、他潛心貫注,心會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樓”的主人。
5、這個方面,情況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6、說得真痛快,動人心,鼓壯志,氣沖斗牛,聲震天地!
五、問題探究
1、本文的語言風格有哪些特點?本文語言生動形象,精練含蓄,富于感情和音樂美。
(1)生動形象。
不僅描寫的語言是形象的,敘述和議論的語言也是形象的。例如“他正向古代典籍鉆探”一句,本來是敘述語言,無非是講聞一多正在研究古代典籍,但作者不用“研究”一詞,而精心地選用了“鉆探”一詞,這就包含了比喻義,既形象,含義也更豐富了;并且句式也變成“向……鉆探”,敘述由靜態變成動態,給人的印象不再是客觀的介紹,而是熱情的稱贊了。此外,如“吃盡”“消化盡”“炯炯目光……遠射……”“赫然而出”“向……邁進了”“起先,小聲說”“向……呼喊”“警報迭起”等,都是明顯的例子。敘述語言和議論語言的形象化,使文章生動,富于感染力。
。2)精練含蓄。
比如一個“說”字,很普通,作者卻賦予多種含義。開頭引用的聞一多自述中的“說”,是向人家宣告自己要干什么或告白自己干了什么的意思;與第5段“他并沒有先‘說’,但他‘做’了”中的“說”和第6段中的“說”,則有吹噓、自詡的意思,這里的“沒有‘說’”,主要是贊揚聞一多先生的實干精神和謙虛美德;“作為革命家”,聞一多的“說”,是對于革命的宣傳和動員,是對反動派的揭露和斥責,實際上也就不但是“言”,也是“行”了。一個“說”字,竟然表達這么多的意思!這種結合一定語言環境靈活地賦予同一個詞以不同含義的表現手法,是耐人尋味的。
。3)富于感情。
這篇文章的敘述、描寫抒情化,令人很難分清哪些是記敘,哪些是抒情。例如,“仰之彌高,越高,攀得越起勁;鉆之彌堅,越堅,鉆得越鍥而不舍”,說它是記敘未嘗不可,但洋溢著贊美之情。又如,“昂首挺胸,長須飄飄”,顯然是描寫,但頌揚、景仰之情也呼之欲出。又如,“飯,幾乎忘記了吃”,本來是極平常的一句贊語,但緊接著跟上一句“他貪的是精神食糧”形成了對比,意蘊就豐富多了。同樣,“夜間睡得很少”,“惜寸陰”,這種句子原也并不怎么精妙,但跟著一個情猶未盡的“分陰”,給人的感覺就不一般了。由于作者帶著強烈的感情,能把平常的語句變得不平常了。
。4)富于音樂美。
①作者善于使用成語或仿成語結構,如“目不窺園,足不下樓,兀兀窮年,瀝盡心血”“潛心貫注,心會神凝”“迥乎不同”“一反既往”“警報迭起,形勢緊張”等。這些詞語結構整齊,有節奏感。
、谧髡邞T于使用對句的形式,如一開頭的“人家說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說”就是對句,又如“仰之彌高……鉆之彌堅……”“不動不響,無聲無聞”“動人心,鼓壯志,氣沖斗牛,聲震天地”,還有末段的“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標”。這些成對的句子,有些具有對比的性質,有些則是并列的性質;讀起來,朗朗上口,鏗鏘有力,富于音樂美。
2、議論在本文的結構中起著怎樣的作用?本文表達上的一大特點是夾敘夾議。作者實際上是以議論來結構文章的。
第一、二段是第一部分敘述的綱領,第七段是第一部分的總結,這兩處都是議論。第八、九兩段是第二部分的綱,最后一段則是第二部分,也是全文的總結,這兩處也都是議論。這篇文章多次用到照應,有首尾照應,有行文前后的多次照應,有行文與題目的照應。多種方式的照應,使文章的結構嚴謹,而且形成了一種旋律,一種氣勢,加強了文章的感染力。而所有這些照應,又幾乎全是議論。由此可見議論在本文中的重要作用。
六、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思路:教給學生精讀文章的方法與策略,引導學生學會閱讀此類寫人的文章,通過捕捉文中關鍵詞語和句子,理清文章的思路,理解作者的情感與思想;揣摩文章獨特的語言魅力;了解聞一多先生的人生歷程、學識、品質,體會其人格魅力。
教學過程及主要環節:
1、自由閱讀
(1)自由閱讀
要求學生自由閱讀文章,對感觸最深的內容做簡單的圈點批注。
。2)閱讀交流
自由交流讀書心得。教師應掌握學生閱讀的狀況,尤其是了解學生是否把握了文章的重點內容,清楚學生之間的閱讀差異。
2、閱讀引導
。1)方法指導———抓關鍵句
學生關注的內容是不相同的,“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是每個作者都會有自己的情感和寫作目的,如何更好地把握作者的初衷呢?可以先研究課文標題。作者在題目中就非常明確地告訴我們他主要寫什么———寫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那么在閱讀時,就要關注那些直接點明“說”和“做”特點的語句?梢圆捎盟僮x的方式,迅速勾畫出這樣的語句。
。2)方法指導———梳理思路
要求學生閱讀這些語句,梳理出作者的寫作思路。
作者從做學者和做民主戰士兩個角度,來寫聞先生的“說”和“做”。前半部分寫聞一多先生“做了再說,做了不說”,表現聞先生“學者的方面”;后半部分寫聞一多先生“說”了就“做”,言行一致,表現聞先生“革命家的方面”。最后作者抒情贊嘆聞先生的高尚品質———口的巨人,行的高標。
(3)閱讀指導———精讀品鑒
如果文章只是上面的議論抒情的語句,倒是一目了然,但是缺乏感染力,不會讓讀者感同身受。那么臧克家是怎樣寫的呢?精讀文章,從選材和剪裁等方面分析課文。
(4)閱讀指導———品味語言
朗讀課文,品味本文的語言特點,體會作者對聞一多先生的深摯情感,把感受批注在書上。
學生自主閱讀后自由交流。
3、拓展閱讀
推薦學生課外閱讀聞一多的《太陽吟》《死水》《靜夜》等詩,感受其中的精神追求。
【《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教學設計08-09
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教學設計07-27
《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教學設計最新02-20
《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教學設計優秀02-20
《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教學設計3篇11-07
《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教學反思07-09
《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的教學反思09-23
《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教學范文10-20
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的教學反思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