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歌子教學設計

          時間:2021-07-03 12:39:22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漁歌子教學設計范文

            篇一:漁歌子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漁歌子教學設計范文

            1、讀通讀順全詞,理解大意,感受意境,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誦讀全詞,背誦全詞。

            3、引導學生體會古典詩詞的語言之美。

            教學重點:

            通過多種形式誦讀體會詞的意境之美和語言之美。

            教學難點:

            結合詞句展開想象,較為生動具體表達詞中意境。

            教學流程:

            一、揭題導學,初探詞意

            1、同學們,在源遠流長的中國古詩詞中,有很多都是寫釣魚的。這節課,我們一起走進唐代詞人張志和的《漁歌子》。(板書課題)又叫《漁父樂》。

            2、讀題(強調子讀zǐ);

            ①這是一首詞,你們知道詞與詩有什么不同嗎?

           、跐O歌子原是曲調名,后來人們根據它填詞,它就成了詞牌名。

            3、請同學們把書翻到110頁,自由讀詞,要求讀準字音,記住字形。

            4、展示讀,師正音

           、僬埬阕x(剛開始學,讀通了,讀準了,也不錯)

           、谡l還想再讀?

           。m然讀得不怎么流暢,但相信學了以后,會讀得更棒)

            ③下面老師和大家對對讀,好嗎?

           。ɡ蠋熥x一句,你們對一句,好不好?)

            ④就這樣,我們跟著感覺讀。(師讀題目,朝代和作者,生讀整首詞)

            二、尋找詞眼,質疑細學

            1、讀著、讀著,你們在詞中看到詞人的身影了嗎?是從哪幾句看到的?

            2、生讀3~4句

           。1)認識箬笠,蓑衣:是什么工具?(你

            怎么知道的?你能借助注釋讀懂詞語的方法真好。你是看插圖讀懂的,非常直接的一個方法。)

            (2)(出插圖)你看到了怎樣的詞人?(他在干什么?)

            (生①他頭戴箬笠,身穿蓑衣,手握魚竿,在釣魚呢?)

            你又看到了怎樣的詞人?

           。ㄉ谠陬^戴青箬笠,身披綠蓑衣,在河邊釣魚。 )

            (生③在桃花叢中)

            (生④刮小風,下小雨時,詞人坐在小船上。)

           。3)在怎樣的日子里,詞人在釣魚呢?

            A起風:這是怎樣的風?你從哪個詞語讀出風很小? 這樣的風,我們可以叫什么風?(和風、微風、輕風、習習涼風)

            B下雨:那這雨呢?

           。ㄉ俸芗毢芗; 生②像牛毛,像繡花 ; 生③像發絲)讓我們想起了哪些詞語?

            春風拂面 微風吹拂 涼風習習 清風徐徐 毛毛雨 毛毛細雨 細雨如絲 牛毛細雨 蒙蒙細雨 細雨綿綿 綿綿小雨 細雨如煙 煙雨蒙蒙 細雨飄零陰雨綿綿 淅淅瀝瀝 雨絲飄灑

            C這樣的風,這樣的雨叫什么?(斜風細雨)

            D還可以叫?(微風細雨,和風細雨)

            E春天:你是從哪些詞語讀出來的?

            3、起風了,下雨了,詞人回家了嗎?(沒有)你怎么知道的?(板書理解:不須歸)為什么不想回家?答案就藏在詞的27個字中。

            三、品讀詞眼,感悟心境

           。ㄒ唬┳杂勺x詞,尋找原因

            (二)品讀想象,尋“不須歸”之源。

            1、詞人為什么不想回家?(生:景色美、春景美)

            ①有哪些景物很美呢?請圈出寫到的景物?

           、诜答、出圖:山、白鷺、花、水、鱖魚、風雨、箬笠,蓑衣

            隨機了解:西塞山、白鷺、鱖魚

            ③這些景物哪方面很美呢?

            A、(外顯)顏色美:你怎樣知道的?(白、青、綠)(真是個會讀書的孩子)

            B、(隱藏)顏色美:除了白、青、綠這三種色彩,你好像還看到了哪些色彩?又是從哪些詞語想象到的? (西塞山:郁郁蔥蔥 青翠 ;桃花:粉紅; 鱖魚:青黃間有黑斑,肉質細嫩而鮮美)

           、軆H僅是被迷人的春光陶醉了嗎?(生:鱖魚肥 板書)

           、萸啻涞奈魅,白鷺飛翔,粉紅的桃花,鱖魚鮮美,多么清新,多么明麗呀!

            A、誰想讀讀1、2兩句?多么享受呀,既飽眼福又飽口福,何樂而不為呢?

            誰想當當快樂的張志和!

            誰想當當幸福的張志和!

            B、誰能(還想)讓白鷺飛得更高,魚兒更歡躍?自由讀。

            C、指名讀。

            D、再指名讀。

            2、你還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又聞到了什么?

           。ㄅ錁罚┱堖x一個畫面寫一寫:按一定順序寫(從上到下、從遠到近、從下到上、從近到遠)還可按動靜結合的方法寫。)

            3、交流寫話:(指名說→評講→自由讀)

            我好像看到(灰蒙蒙的天空,碧波漾漾的音樂河面上,飛過一排白鷺,它們展翅在空中劃過一道優美的弧線。(自由自在地飛翔)

            西塞山隱隱約約,像害羞的小姑娘。不遠處小河叮叮咚咚地流淌著。

            岸邊,桃花綻開了粉紅的笑臉,淡淡的香味撲鼻而來。

            河水漲高了,變綠了。河里不時游過一群群淡黃色的鱖魚。有時躍出水面,濺起朵朵小花。有時與花瓣捉迷藏,這里就像仙境一般。

            評:

           。1)色彩豐富而協調。

           。2)把江南水鄉的春色之美描繪得如詩如畫,令人賞心悅目。

           。3)以動襯靜。

           。4)寫得生機勃勃。

            (三)拓展信息,悟“不須歸”之情。

            1、過渡:春景美,鱖魚肥,怪不得詞人張志和不須歸!你們了解過張志和嗎?老師也了解了一些。

            2、補充介紹張志和生平。

            ①出示照片和生平

           、诔鍪尽短茣堉竞蛡鳌分械木渥樱

            每垂釣,不設餌,志不在魚也。

            讀→你覺得他釣到了什么?

            生①自由自在(板書)

            生②好心情

            生④悠然自得

            生③悠閑

            3、是呀,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漁父之意不在魚,在乎心情也。讓我們也做個快樂的、幸福的、悠閑的張志和吧!齊讀全詞。

            4、過渡:張志和的哥哥張松齡讀了他這首詞后,也寫了一首詞。想讀嗎?

            四、反復誦讀,初探詞牌特點

            1、出示《和答/弟/志和/漁交歌》。自由讀

           、俚谝槐椋耶斝珠L(師讀張松齡整首詞),你們當賢弟張志和讀整首詞。

           、诘诙椋绺鐡牡艿苌耨Y心醉于水鄉春景,流連忘

            返、樂而忘歸,不再回家,于是:

            師放慢讀兄長后兩句(生也放慢速度讀賢弟后兩句)

           、鄣谌椋瑤熆熳x兩句(生也快讀)

            ④第四遍,(師慢讀最后一句)生也慢讀最后一句

           、莸谖灞,師急呼喚,且須還 ! 生急回答:不須歸!

            3、詞人在這山山水水之間,還愿意回去嗎?讓我們一起留住這美麗的山光水色,一起留下這份悠閑自在的生活情趣。(背誦)出圖、配樂

            4、欣賞唱詞,進一步體會意境和心境。

            五、延伸課外,布置作業。

            1、詞人還寫了另外四首《漁歌子》表現他悠閑自在的生活情趣。課外,大家可以去讀讀。

            板書:

            23漁歌子

            唐 張志和《漁父樂》

            春景美

            鱖魚肥 不須歸

            自由自在

            篇二:漁歌子教學設計

            一、揭示課題,了解詞牌名。

            師:同學們,請看題目:漁歌子,讓我們齊讀課題

            生:(叫)漁歌子

            師:讀得好,好在“子”的讀音非常正確,因為“漁歌子”是詞牌名,所以讀三聲,千萬不要讀輕聲。再讀!

            師:同學們,詞牌一般來說它規定了詞的形式,與詞的內容關系不大,但本首詞正好是詞的內容的體現,那就請同學們猜猜“漁歌子”的含義吧。

           。ā皾O歌子”顧名思義,就是漁夫打魚時唱的歌)

            師:唱歌,心情一定是高興的,讓我們美美的再讀課題。

            齊讀:漁歌子。

            師:漁夫打魚,究竟唱了什么呢?在進入正式學習這首詞之前,請先看我們的學習目標,請看大屏幕:

            1、 我能有感情的朗讀詞,并能達到背誦。

            2、 我能簡單的說出整首詞的含義,感悟詩詞語言的豐富意蘊,體會漁夫悠

            閑自得的生活情趣。

            師:齊讀一遍好嗎?學習目標,預備起!目標我們每個人都清楚了,那,你能達到這些目標嗎?(能)聲音洪亮、信心十足,老師相信你們!接下來就請同學們跟隨老師為你們準備的自學指導,我們一步一步達到這些目標,好不好?請同學們看自學指導(一):

            二、初讀課文,疏通字詞。

            (一)出示課件:

            自學指導(一)

            請同學們認真聽錄音,要認真聽清每個字的讀音并思考:讀者用什么樣的心情在讀?并試著模仿一下,聽后要比賽誰模仿的最像,誰讀得最有感情。

            師:再來聽一遍,注意每個字的讀音和老師的問題。

            預設:

            老師征求一下同學們的意見,你們是愿意馬上就展示一下還是自己先試著讀一會兒?

            師:同學們,課上最動聽的莫過于朗朗的讀書聲了,找同學讀讀這首詞? 師:都讀對了嗎?把你認為不好讀的字或詞帶領同學們讀一遍,好嗎? 西塞山 鱖魚 箬笠 蓑衣

            (糾正)再找一位同學,正確的、字正腔圓的讀一讀。

            師:恩,同學們,讀詩詞講究吟誦,因此,把語速放慢一些會更好,再試一試——

            師:語速還要慢,聲音再響亮一些。 師:為了讓同學們不但模仿得像,還能讀出自己的感情,老師告訴大家一個小竅門:詞,古代是用來唱的,是懂音律的人先寫好曲子,再填入詞,相當于現在的歌詞,既然是用來唱的,讀詞可就有講究了,古人吟誦有一定的規則:每個字的長短都有講究,一般一二聲的字讀長一點,,三四聲短促一些,來我們一起讀。我讀前半部分,你們讀后半部分。注意與老師一樣的節奏,一樣的語速。(換位讀)

            師:同學們讀得真好,是那么有感情,你們不但模仿得像,還讀出了自己的感覺,說明你們對這首詞也理解了不少,下面我就要考考你們了,請看自學指導(二)!

            自學指導(二)

            請同學們,看110頁書本注釋,看插圖,看看你能讀懂哪一句,三分鐘后,比一比,看誰能用自己優美的語言,說出所有詩句的意思。

            預設:(師照著名單,隨便叫人)

            師:同學們大膽的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你讀懂哪句就說哪句。

            師鼓勵:同學們可真棒,不用老師講,自己就能說出詞的含義,真了不起,把掌聲送給自己吧!

            三、細讀體悟。

            師:同學們,一首好的詩詞,它不僅僅是詩詞,我們還可以把它當做一幅畫來欣賞。同學們,回顧一下,畫中有哪些景物?(西塞山、白鷺、桃花、流水、鱖魚、斜風、細雨,還有一個人)

            師:同學們說得真棒,下面我們共同迎接更高難度的挑戰,請看老師給大家提供的自學指導(三)

            張志和的《漁歌子》,描繪的是春天的景物,春天,萬物復蘇,生機勃勃,這幅畫中,不僅有景物,還有聲音,請同學們閉上眼睛,靜靜聆聽優美的音樂,聽老師讀這首詞,想一想,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景物?你又聽見了什么?聞到了什么?(小提示:從景物的顏色、動物的情態、人物的`動作、表情等方面,發揮同學們獨特豐富的想象力,三分鐘后,看誰說得好)

            生匯報

            預設:

            生1:我仿佛看到了連綿起伏的西塞山。

            師:“連綿起伏”這個詞用得很好。就這樣,還有誰來交流?

            生2:我仿佛看到了連綿起伏的西塞山前有幾行白鷺在自由自在的漫舞?? 生3:我仿佛看到了老翁的魚簍里裝著自己親手釣到的魚兒,心中充滿喜悅??

            師:都說“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可是,我似乎聽見了___,也聞見了___.

            生1:鱖魚在水中嘻戲

            生2:鱖魚在水中說悄悄話

            生3:桃花上的水滴在河中的聲音

            生4:聞見了桃花的清香

            生5:聞見了岸邊青草的味道。

            師:同學們說的真好,把短短的27個字,想象成那么豐美的畫面。難怪張志和的好友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這樣稱贊他的詞“詞中有畫,畫中有詞”同學們,把你們看到的、聽到的、聞到的,這些美妙的感覺融入到這首詞中,好嗎?找生讀

            指導朗讀:

            師:白鷺如此的純潔、悠閑、自由自在,語速再慢些,聲音再輕些。讀出那份悠閑、寧靜。

            讀----西塞山前白鷺飛

            師:桃花紅、溪水藍、鱖魚跳、看,歡快的鱖魚自由自在游動于水中,似乎要躍出水面,讀出鱖魚的歡快!讀—桃花流水鱖魚肥。

            師:張志和頭戴青竹笠、身披綠蓑衣,迎著微微斜風、冒著霏霏細雨,遨游在大自然的畫幅里,多么逍遙自在,讀出那份無憂無慮。讀----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師:一個"斜"字,寫出了春風的柔,春雨的細,風再輕些、雨再小些!。讀----斜風細雨不須歸 師深情的說:晨曦微露的早晨,張志和緩步來到西塞山下,獨坐于橋頭溪畔,眼前那高飛的白鷺啊,那漫山遍野粉紅的桃花,還有那淙淙的溪流聲,如何不讓他陶醉,如何不流連忘返呢?斜飛細雨中,他一遍遍淺吟低唱:(生讀)

            師:同學們,讓我們再走近些,走進張志和,走進詞中意境,真切的看一看、聽一聽、聞一聞,郁郁蔥蔥的西塞山前,白鷺在展翅飛翔,忽而低懸于水面,濺起層層漣漪,忽而又峭立于樹梢指頭,忽而又飛向高空展現優美的身姿;岸邊的桃花在萬綠叢中顯得格外嬌嫩,發出陣陣清香;水里的鱖魚正是最肥美的時候,漁夫頭戴箬笠、身披蓑衣,蕩舟江上,盡心垂釣;任微風拂面、任細雨飄飄灑灑,多么逍遙自在、從容快樂。同學們,把他的那種逍遙自在,從容快樂,通過朗讀表達出來!

            生讀

            師問:這是一幅怎樣的風景畫?

            預設:一幅美麗、迷人、春意盎然、令人如癡如醉、美妙絕倫的風景畫? 全班吟誦:

            師:讓我們靜靜的站在橋頭,任清風拂面、任細雨飄灑,任空氣的芬芳撲鼻而來----同學們,讀吧,讀出你自己的感覺。

            四、拓展,品出“釣”中情

            1、師:我們剛才反復吟誦,不僅讀出詞中畫,還讀出了詞中人,但還不夠,還要讀懂作者的內心,走進他的心靈深處。課前老師簡單地介紹了一下張志和,皇上愛其才,封官又賜名,張志和心性耿直,后來他因得罪了權貴,被免去官職,他看透了官場的黑暗,他討厭人與人之間的爾虞我詐,從此再也不作官,隱居在太湖一帶,扁舟垂釣,自稱“煙波釣徒”。他的哥哥張松齡怕弟弟隱居不回家,就作了一首詞:《和答弟志和漁父歌》:這首詞也是采用漁歌子的詞牌寫的。(出示古詩:全班讀)

            2、師生和詩:

            師:同學們,先自由的讀一讀,哥哥在勸弟弟干什么?(快點回家)這樣吧,我來當哥哥,你們來當弟弟張志和。我來催催你們,看看你們能不能用詞中的語句來回答。認真聽

            師:樂是風波釣是閑,草堂松徑已勝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風浪起且須還。 生: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若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師:太湖水,洞庭山,狂風浪起且須還。

            生:青若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師:狂風浪起且須還。

            生:斜風細雨不須歸。

            師:且須還。ㄓ陕娇欤

            生:不須歸。師:且須還!生:不須歸。師:且須還!生:不須歸。

            師:好一個“不須歸”

            師:弟弟啊,為何不歸?( 生:哥哥,因為這里景色太美了;我不想去做官了,這里生活那么舒服,不用跟那些官場上的人爭斗了;看到那些官場上的人那么明爭暗斗,我實在不想跟他們一起,在這里,我天天在釣魚,多舒服啊。) 師:正因為張志和做到了“心志平和”平和,所以才會寫出這樣的千古絕唱。

            3、齊讀《漁歌子》,回歸主題,升華詩情。

            假如你來到西塞山你一定會想起一個人?(張志和)

            想到張志和,你一定會情不自禁地想吟誦一首詞(漁歌子)

            篇三:漁歌子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能認識 “塞、鱖、箬、笠、蓑”等字,讀準字音,會寫“塞、鷺、笠”。

            2、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這首詞。

            3、體會詩詞內容,通過想象,由詞到畫,感受到江南風光的畫意詩情;走進詩人的內心世界。

            4、學生感受古詩詞之魅力,培養學生對古詩詞的熱愛之情,養成課外主動積累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通過讀文和想象,能由詞到畫,感受江南的詩情畫意;走進詞人的內心世界。

            教學難點:

            體會 “斜風細雨不須歸”的意境。

            學法滲透:

            通過此課,讓學生意識到,詩詞可讀,可畫,可唱。結合課文拼音、注釋,想象畫面、聯系作者生平和已學詩詞是學習詩詞的好辦法。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

            聽老師們說,咱班是個非常優秀的班級,我想來自這個班的孩子一定是群優秀的孩子,我可以這樣理解嗎?(生:可以)一定是群會學習的孩子,是嗎(生:是)。老師看出來了,從你們端正的坐姿,熱情的眼睛,微笑的臉龐。老師喜歡你們!我也可以認為你也喜歡我吧?(生:是)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播放音樂)

            師:請同學們靜靜的聽一聽,這樣優美的音樂將把我們帶入世外的意境,你仿佛看見了些什么?

            2、交流感受。

            生1:我仿佛看見了蒙蒙細雨中有人在欣賞美景。

           。◣煟耗阆氲搅水嬛械娜耍

            生2:我仿佛看見在如詩如畫的江南,有個牧童正在放牧,他騎在牛背上,悠閑的吹著短笛。

            (師:你是用心在傾聽)

            生3:我仿佛看見在一座綠意盎然的山頂,有幾個人在哪兒喝酒吟詩,他們討論著如何把這美麗的景色用詩歌記錄下來。

           。◣煟耗阋呀浐鸵魳废嗤ǎ

            師小結:一段好的音樂令人回味,一段好的文字也能這樣,從這段文字中你仿佛又看見了什么?

            3、教師配樂范讀。

            4、交流感受。

            生1:我仿佛看見美麗的江南有青山,有綠水,有游魚,還有釣魚人。

           。◣煟耗闶怯眯脑谧x這段文字)

            生2:我仿佛看見了美麗的江南,吹著風,下著雨,有一個人在溪邊釣著魚,很快樂的樣子。

           。◣煟耗闶怯眯脑诤瓦@段文字對話交流)

           。怠⒊鍪窘虒W內容,板書課題。

            師:剛才我所讀的這段文字正是唐朝著名詞人張志和寫的《漁歌子》,他一共寫了五首,我們今天要學的是其中的第一首。張志和不僅是一位詞人,更是一位畫家,當他被貶官以后,再也無心官場,于是流落江湖,在江湖當中去感受湖光山色,因此他的作品詞中有畫,畫中有景。那我們就一起走進張志和的詞中去領略一番。

            (設計意圖:古詩詞的學習應充滿一種詩情畫意的美,讓學生盡情地徜徉在古詩詞中,詩意地棲于課堂。所以我在上課伊始營造了一種學習詩詞的美好氛圍,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影響,讓學生充分感受到中國古詩詞的語言魅力,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初讀古詞,整體感知。

           。薄⒊踝x古詩

            (師:同學們也能像老師一樣有滋有味的讀下來嗎?)

            生1:……

           。◣煟耗阕x得非常的熟練)

            生2:……

            (師:你讀得有點點快)

            生3:……

           。◣煟耗阕x得真棒,讀出了詞的味道了)

            2、師小結:詞的味道究竟是什么呢?詞過去是用來歌唱的,所以它更講究音樂感,講究快慢緩急,講究輕重變化,每個字都好像在樂譜中一樣,不要太快,太快了詞的味道就沒有了。

            3、指名再讀(感受詞的味道)

            4、齊讀。

           。ㄔO計意圖:朗讀在詩詞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同時也是目的。本環節要求學生先讀通讀順,到再讀時的字正腔圓,再到教師范讀后的有板有眼。設計了多次不同的讀,每次讀都有明確的目的,力求做到讀得有層次有提升。)

            三、走進文本,精讀感悟

            1、思考:你從這首詞中看到了什么?

           。◣煟河腥苏f詩詞能夠言情,也就是說能夠表達一個人的感情,詩詞言志,能夠表達一個人的志向,詩詞很多時候給我們呈現的是一幅幅畫,從這首詞中你看到了什么?)

            2、師生交流。

            生1:西塞山、白鷺、桃花、流水、鱖魚、、斜風、細雨

            生2:箬笠、蓑衣、漁翁

            3、師生共同回顧本首詞所描繪的景物。

           。◣煟哼@首詞描繪了西塞山、白鷺、桃花、流水、鱖魚、斜風、細雨、箬笠、蓑衣以及隱含在畫面中的一個釣魚的漁翁)

           。、了解詞的內容

            (師:同學們,詩詞的語言很精練,他能夠用最少的文字表達最多的意思,這首詞也不例外,他寫了這么多的景物,卻沒有給我們描繪出他們的顏色、姿態,我們能不能給他添上顏色、姿態。)(生:能)

           。怠⒊鍪菊n件,小組內合作討論。

           。 )西塞山 流水( )

           。 )桃花 白鷺( )

           。 )箬笠和蓑衣 鱖魚( )

           。 )斜風

           。 )細雨

           。◣煟和瑢W們可以補充在前面,也可以補充在后面,可以補充顏色,也可以補充姿態。要不要大家交流一下。)

            6、師生交流討論結果

            生:(高高、碧綠、綠的滴下來、又高又翠、高大)西塞山

            生:(粉紅、鮮艷、火紅、盛開、千姿百態)桃花

            生:(青綠色)箬笠和蓑衣

            生:(輕輕、微微、細細)的斜風

            生:(溫柔、綿綿、細細、毛毛、柔柔)的細雨

            生:(清澈、嘩啦啦、花花)流水

            生:(肥肥、肥美、自由自在、活潑)的鱖魚

            生:(雪白、飛翔、翱翔)的白鷺

            7、了解詞的意思

            (師:剛才同學們對這些景物和姿態進行了描述,能不能把這些景物和顏色送到詞中去,用你自己的語言描述一下這首詞寫的是什么樣的景色。)

            8、學生自由講述詞的主要內容。

            9、指名學生講述詩詞的主要內容。

           。◣煟河米约旱恼Z言把這首詞描繪的畫面展現出來,誰來試一試。)

            生1:……

            (師:你也許和他說的不一樣,但會和他一樣精彩。)

            生2:……

           。◣煟耗忝枥L得非常的準確,把我們帶入了詞人的所描繪的畫面)

            (設計意圖:本首詞雖然只有27個字,但語言樸素生動,意境優美,就是一幅畫。人們常說“意境美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但是我想如果充分激發了學生的想象,教師也是可以讓這種詩情畫意變成學生生動的語言流淌出來。我通過讓學生讀文和想象,由詞到畫,感受江南的詩情畫意;走進詩人的內心世界。)

            10、用一個詞概括江南的景色。

           。◣煟喝绻阌靡粋詞來概括這里的景色,你會用個什么詞?)

            生1:千姿百態

            生2:景色宜人

            生3:景色優美

            11、討論:你看到的是怎樣的江南?

           。◣煟哼@里的景色真是太(生:美了),美得像(生:一幅畫),但我還對美麗這個詞有點不滿足,因為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美,比如說北國的千里冰封的美,南國的椰樹、大海的美;比如柳葉湖的煙波浩渺的美,太陽山鳥語花香的美。春天有春天的美,夏天有夏天的美,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地方的美,那么江南的春天又是怎樣的一種美,也就是說你看到的是怎樣的江南?)

            出示課件:()的江南

            12、師:你可以用我們學的這首詞的某種事物的顏色來形容,也可以用其它的詞。 生:(碧綠、五彩繽紛、宜人、桃花遍地、溪水潺潺、青山綠水、粉紅、多姿多彩、濕漉漉)的江南

            13、回顧已學過的描繪江南的詞。

           。◣煟哼@就是江南,這就是江南獨有的美,那么景色宜人,那么多姿多彩,這樣美的江南,人人都喜歡,不僅張志和喜歡,還有個有名的詩人叫白居易吧,他也寫了一首有名的詞叫《憶江南》同學們會背嗎?)

           。ㄔO計意圖:適時地滲透已學的有關江南的古詩詞,以詞解詞,把詩詞的教學推到了一個較高的境界,讓學生更深刻地感受江南景色的美,詩詞意境的美。)

            14、指導背誦。(齊背《憶江南》)

            (師:這么美的景色不應該停留在文字上,而應該通過我們的語言傳遞出去,從你的表情上,從你的眼神中讓我感受到這里的景色實在是太美了,來讓我們來讀一讀。)

            15、齊讀,感受詞的意境。

            (師指導:請同學們用清亮的聲音,讀出詩人的悠閑與悠然。)

            16、理解詩歌意境,思考:如何感受到漁翁的悠閑自在?

            (師:我們剛才看到了這樣一幅美麗的景色,除了景色外,文中還隱含著什么?(生:一個人),那么,你看到的是一個怎樣的人呢?)(生;悠閑自在、悠然自得)師追問:怎樣感受到漁翁的悠閑自在?(生:斜風細雨不須歸。)

            17、本首詞表達了詞人怎樣的心情?

            (師:詩人不怕微微的風,不懼細細的雨。在溪邊垂釣不愿意回家。那么此時詞人有著怎樣的心情?)

            生1:快樂:

            生2:輕松愉快

            生3:舒服

            生4:喜悅:

            18、了解古代詩詞景物寄托人物心情的寫作方法。

            (師:同學們剛才說的這些詞在文中有嗎?(生:沒有)那你是如何體會到的?)(生:作者筆下的景物)師追問:作者筆下的景物真的能表現人物的心情嗎?

            19、課件出示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

            20、提問:這首詞表現了詩人怎樣的心情?

            生1:孤獨

            生2:失落

            生3:傷感

            21、師追問:你從哪些詞感受到了詩人的孤獨、失落、傷感?

            (師小結:看來詞中的景物能夠表現人物的心情,這個同學給我們的啟迪我應該記住,同學們也應該記住。)

           。ㄔO計意圖:讓學生學會古詩詞是通過寫景來表現人物的心情的這一寫作特點,同時通過對比閱讀,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詩詞的魅力)

            22、再讀課文,讓我們再次體會詞人的悠然自樂,自由自在。

            (師:詞人豈止是不須歸,簡直是不思歸,簡直是不愿歸,讓我們在音樂聲中走進詞人內心世界,去感受他最真實的心跳。)

            23、配樂讀

           。ㄔO計意圖:層層深入的朗讀訓練設計突破了教學難點。)

          【漁歌子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漁歌子教學設計05-04

          《漁歌子》教學設計01-15

          《漁歌子》教學設計04-19

          《漁歌子》教學設計12-08

          漁歌子的教學設計10-09

          《漁歌子》優秀教學設計01-16

          《漁歌子》教學設計模板09-18

          關于漁歌子教學設計10-28

          《漁歌子》教學設計范文02-02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中文精品人人永久免费 |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乱码中文 | 亚洲欧洲日本欧美 | 一本到视频在线播放 | 亚洲开心六月在线 | 亚洲人成综合网站777香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