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天辟地》第2課時教學設計

          時間:2021-07-03 13:57:55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開天辟地》第2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開天辟地》第2課時教學設計

            1、通過對重點句、重點詞的品味,感受盤古的神力無比及巍峨形象。

            2、通過對課文第7自然段的品析,進一步感受盤古的偉大、無私,從而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熟記成涌。

            3、認識文章“對仗”的寫作手法,初步感受對仗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上節課我們初讀了開天辟地這篇課文,今天我們繼續學習這一課。板書:開天辟地

            生齊讀課題。(生如果讀不到位教師范讀。要求讀出力量感。)開和辟的意思是一樣的,所以開天辟地又可以說成開辟天地。

            2、出示詞語:混沌一團 開天辟地 化生萬物

            師:同學們,你們看,看到這三個詞語,我們就像看到了這個神話故事的發展過程,能用上幾句連貫的話,用上以上這三個詞語來說說看這篇課文講了什么嗎?

            (要求:簡潔,明了。)

            課文中,還有一句話能概括這個故事的主要內容,你們還記得是哪一句嗎?(指明回答,如果人多就齊答。)

            3、過渡:這就是上節課我們學習的兩種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本領。我們一起來復習一下。(屏顯:一、按照故事的先后順序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二、用文中的語句來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神話,讓盤古開天辟地的過程一幕幕重現在我們眼前。

            二、新授

            1、第一幕:昏天黑地

            A、出示課文第一小節。指名讀。注意“混沌”一詞的讀音。

            (評價語:讀對了:你真小心,連特別容易讀錯的一個字都注意了。你能把這個詞語再讀一次嗎?讀錯了:這位同學有一個詞語沒讀準確,誰聽出來了,能幫他指正嗎?)

            出示詞語:混沌。知道在課文中什么意思嗎?(天和地攪在一起。)

            B、請你閉上眼睛,想象你就是天地間的`第一個人——大神盤古。(師旁白:很久很久以前,沒有人知道那是什么時候,天地尚未分開,整個宇宙混沌一團,像個大雞蛋。這里沒有白天也沒有黑夜,沒有鳥叫,沒有蟲鳴,沒有山川,沒有河流,甚至,也沒有時間。四周黑乎乎一片,什么也看不見。)睜開眼睛,此時的盤古,你有什么感受?

            2、第二幕:開天辟地

            A、是啊,盤古也這么想。于是就發生了接下來的這一幕:開天辟地。這個叫盤古的大神,在混沌不分,昏天黑地的巨蛋里昏睡了一萬八千年。引讀:“一天……變成了地。”

            讀了這一段文字,我們的老祖總盤古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為什么?

            預設:1、力大無窮。使勁翻身坐了起來,大雞蛋裂開了一條縫。猛劈猛鑿,巨石崩裂。

            2、對光明的渴望和追求。這一部分學生可能比較難體會出來,教師引導學生注意以“一絲微光”為切入點,展開想象,對光明的迫切和無限向往,給予了他無窮的動力。(板書:追求光明)

            B、請你再讀讀這段話,指讀,說說你是帶著怎樣的感情來讀這段話的?(急切的、敬佩的、渴望的……)

            C、是啊,盤古憑著一股沖破枷鎖,奔向光明的意念,用他的神力大刀闊斧,開天辟地,此時,出示:輕而清的東西冉冉上升,變成了天;重而濁的東西慢慢下沉,變成了地。觀察這兩句句子,有什么特點?(字數相等,句式相近,意思相對。)輕而清對重而濁,冉冉上升對慢慢下沉,天對地,這種句子就叫作對仗句。陽清為天,陰濁為地。輕而清,這就是天,天的感覺,重而濁,這就是地,地的感覺,同學們,我們不但能從意思上看出天地的不同,還能從聲音上,從感覺上感受天地的區別。讓我們一起來讀讀,讀出天和地的感覺來

            3、第三幕:頂天立地

            A、電光火石間,天和地分開了,你看到了什么?(出示圖片)

            老師不但看到了天地出現了,還看到了一個男子漢大丈夫站在天地中間,不由地使老師想起了一個成語,頂天立地。是的這就是我們看到的第三幕。(板書:頂天立地)(出示三至五自然段)引讀:天和地分開后,……重新合攏。

            情境朗讀:

            (1)天地開辟,盤古在其中,他頭頂天,腳踏地,隨著天地的變化而變化。幾百年過去了,這個巍峨的巨人……

            (2)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幾千年過去了,這個巍峨的巨人……

            (3)天數極高,地數極深,盤古的身體也長得極長了。一萬八千年過去了,這個巍峨的巨人……

            B、師生對話。萬八千歲,一萬八千年啊。盤古盤古,你撐在天地之間這么長時間,你不累嗎?(累。)你休息一會兒行嗎?(不行啊,我一休息,天地就會重新合攏。)你都撐了一萬八千年了,休息一會都不行么?(不行啊,我好不容易才找到光明,才能把天地分開,萬一休息,前功盡棄怎么辦,我怎么都要堅持下去。) 雖然您是個巍峨的巨人,可畢竟還是血肉之軀,不是一根柱子呀,這都已經過去了一萬八千年了,不知道到什么時候才是個頭啊,你不如就放棄吧。(不行,開天辟地是多么艱難呀,即使我是巨人,一次已經使我筋疲力盡了。哪里還有力氣再來一次呀。)相機板書:堅持不懈

            C、出示第六小節。 齊讀這一小節。讀了這一小節你有什么疑問么?出示詞語:“精疲力竭”。這個詞語是什么意思?(形容非常疲勞,一點力氣也沒有了。)是啊,此時的盤古,經過漫長歲月的苦苦支撐,精神已經極度疲乏,力氣也用盡了,他心力交瘁地倒下了。可是此刻的盤古,沒有感到痛苦,反而……(含著微笑倒下了。)他為什么含笑倒下,這微笑中包含著什么?這是怎樣的微笑呀?

            預設:1、因為他開辟了天地,創造了光明。這是幸福的微笑。

            2、因為他完成了自己的心愿,他死而無憾,這是坦然無畏的笑,是英勇樂觀的笑。

            4、第四幕:改天換地

            A、引讀:盤古雖然倒下了,可他舍不得這個自己創造的世界。臨死的時候,他的身軀化成了萬物:……從這段話中發現了什么?

            預設:

            1、句子都差不多,出現了9次變成了。(很多變成了,反映出盤古把自己身體所有的部分都奉獻給了這片他深愛的土地。)

            2、很多形容詞,準確寫出了時間萬物的特點。

            3、左眼變成了……,右眼變成了……。等句子也是對仗句。

            4、萬頃良田后面變成了省略號。

            B、光芒萬丈、皎潔明媚、奔騰這樣一些詞語多準確地寫出了世間萬物的特點啊,盤古雖然倒下了,可他對這個新世界依然無限眷戀,于是他把自己的生命幻化成了世間萬物,賦予了他們新的生命。你看,那風和云就是盤古呼出的氣;你聽,那轟隆的雷霆就是盤古發出的聲音;你感受到了嗎?那奔騰的江河就是盤古流淌的血液。發揮你的想象,照著書上的句子寫一寫,盤古的身軀還會變化成什么?

            C、齊讀最后一小節。

            D、這兩段文字是我國典籍中對盤古開天辟地的最早記載,你能對照課文的描寫讀懂它嗎?

            三、合作探究

            A、同學們,開天辟地的故事我們學完了,我們都知道這是一則神話故事,是我們的祖先用他們豐富的想象編造出來的。那么我們的祖先為什么會編出這樣的故事呢,這個故事又表達了他們怎樣的理想和追求呢?

            C、你看,這就是想象,古代勞動人們在技術不發達的情況下想象出來出了這一則則奇妙的故事,看來人們探索宇宙,探索天地的腳步很早就開始了。

            課后,請你們完成兩個作業:

            1、再找找,課文中還有哪些對仗的句子。

            2、讀讀精衛填海、夸父追日、女媧補天等神話,并寫下你的感受。

          【《開天辟地》第2課時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白鷺》第2課時教學設計08-12

          瑞雪第2課時教學設計01-14

          《背篼》第2課時教學設計01-14

          《軍神》第2課時教學設計01-14

          《石榴》第2課時教學設計01-04

          《白鷺》第2課時教學設計12-30

          《頤和園》第2課時教學設計07-12

          《太陽》第2課時教學設計07-12

          《白鵝》第2課時教學設計07-12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欧美激情国产区 | 伊人久久综合热线大杳蕉 | 亚洲区日韩精品中文字幕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久久 | 亚洲国产中文一卡二卡三卡免费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