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宮賦》教學設計

          時間:2021-07-05 08:45:46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阿房宮賦》教學設計范文

            教學目標:掌握積累文言詞語“一、愛、取、族”等,把握文中多種藝術手法并領會它們對表達主題的作用。

          《阿房宮賦》教學設計范文

            重點闡述:積累詞語及背誦。

            難點突破:想象、對偶、比喻、排比、夸張等藝術手法與表現主題的關系。

            第 一 課 時

            一、導入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衰”,總結歷史的興亡教訓可以補察當朝為政之得失。蘇洵總結六國滅亡的歷史教訓寫下《六國論》諷喻北宋統治者,不可“從六國破亡之故事”。唐朝的杜牧總結了秦亡的歷史教訓,諷諫晚唐統治者不可“使后人復衰后人”。

            二、作者及文體

            1、杜牧:字牧之,京兆萬年人。詩文兼擅,是晚唐著名作家。他的散文以議論見長,氣勢縱橫,敢于議論軍國大事,指陳時弊,具有較強的現實性。

            2、關于“賦”:是一種介于詩歌和散文之間的.文體,源于《詩經》和《楚辭》。

            “賦者,鋪也。鋪采摛文、體物寫志也。”

            漢代為賦的興盛時代。

            賦體文歷經流變:騷賦、漢賦、駢賦、律賦、文賦。

            三、誦讀

            1、錄音或教師范讀

            2、指名學生朗讀

            四、閱讀研習1、2段

            1、集體朗讀第一段

            2、積累

            ①四海一:“一”數詞活用為動詞,意為“統一”

            例如“士也罔極,二三其德”,“二三”意為“反復改變”。

            “四海”指天下,與之同意有“神州”、“九州”、“八荒”、“六合”、“宇內”、“乾坤”等。

            ②驪山北構而西折 加點皆為名詞作狀語

            ③廊腰縵回 “腰”“縵”名詞作狀語

            ④鉤心斗角 注意古今義

            ⑤蜂房水渦 名詞作動詞

            ⑥未云何龍,不霽何虹 云、龍、虹名詞活用為動詞

            ⑦歌臺暖響 通感

            3、內容解讀

            ①全段總括

            提示:寫阿房宮宏偉壯麗,著重描寫了建筑

            ②分層理解

            提示:共四層

            第一層:交代了阿房宮出現的背景(前四句)

            第二層:總寫阿房宮宏偉的規模(至“流入宮墻”)

            第三層:渲染樓臺殿閣宏偉豪華,復道橋梁的奇麗壯觀(至“不知東西”)

            第四層:宮中的歡歌狂舞(起過渡作用,由寫建筑轉入寫人。)

            4、朗讀第二段

            5、積累

            ①王子皇孫:子、孫,指女兒和孫女

            ②輦來于秦:輦,名詞作狀語

            ③朝歌夜弦:朝,夜,名詞作狀語;弦,名詞作動詞

            ④望幸:幸,皇帝到達某處。

            6、內容解讀

            ①本段總括

            提示:極寫宮中生活的侈靡

            ②分層理解

            第一層:交代宮女由來,寄托盛衰興亡之感。(至“為秦宮人”)

            第二層:鋪寫宮女梳妝情景,極言宮女之多。(至“焚椒蘭也”)

            第三層:宮女“望幸”而不得,言其遭遇之不幸。

            五、課堂總結

            文章前兩段由宮殿的描繪,自然過渡到對宮人的敘寫,順理成章,妙造自然。寫宮人,寫其飲、食、起、居;宮內生活,寫歌、妝、梳、洗、焚椒、駕車、望幸等等。

            “有不見者,三十六年”,見出妃嬪彩娥,濟濟各殿;也見出秦皇的驕奢淫逸,糜爛不堪。

            六、作業

            背誦一、二兩段

            第 二 課 時

            一、檢查復習

            1、背誦

            2、字詞

            二、研讀3、4段

            1、點名朗讀第三段

            2、積累

            ①收藏、經營 動詞活用為名詞

            ②鼎鐺玉石,金塊珠礫 “鐺”、“石”、“塊”、“礫”意動用法

            ③日益驕固 “日”名詞作狀語

            ④函谷舉 被動句

            ⑤戌卒叫,…可憐焦土! 翻譯需補充完整

            3、內容鑒賞

            ①本段分幾層寫?

            提示:三層。

            第一層:金玉珍寶棄擲邐迤,極言秦亡驕淫無度。(至“用亡如泥沙”)

            第二層:大興土木,濫用民力,結怨于民。(至“日益驕固”)

            第三層:積怨暴發,秦朝覆亡

            ②“摽掠”二字有何作用?

            提示:揭露了六國統治者的暴行,表達了對人民的同情

            ③導致秦亡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統治者驕奢淫逸,濫用民力,橫征暴斂,加之輿論的壓制,秦的掘墓人正是秦朝統治者自己。

            4、齊讀文章最后一段

            5、文字詞語解讀積累

            ①族秦者,秦也 族:使動,使……滅族。

            ②使六國各愛其人 使:假使

            ③則足以拒秦 拒:抵抗,抗擊

            6、內容鑒賞

            ①本段層次明晰,可分三層,寫了怎樣的內容?

            提示:第一層 提出論點,重點在于“族秦者,秦也。”

            第二層 運用假設,展開論證。

            第三層 點題,警戒后人。

            ②辯清“后人”所指

            提示:第一、二、四“后人”,婉指“唐人”;第三“后人”指唐后之人。

            三、簡要賞析藝術特色

            1、欲抑先揚。

            文章一、二兩段是“揚”,極力鋪寫阿房宮的宏偉壯觀,富麗豪華和窮奢極欲;三、四兩段是“抑”,總結出歷史教訓:正因為建造了如此巨大的宮室,再加上統治者的一系列暴政,耗盡了民脂民膏,激起農民起義,導致秦王朝的必然滅亡。“大揚”、“大抑”,教訓慘痛。

            2、多種修辭綜合運用。

            文中運用了排比、比喻、夸張、反問等多種修辭。(具體內容略)

            多種修辭的綜合運用,使文章氣勢恢弘,抨擊有力,總結深刻。

            3、文章語言駢散兼行,有規律而不失變化,音韻和諧,鏗鏘有力,優美流暢。(具體示例略)

            四、課堂小結

            《阿房宮賦》作者潑濃墨,施重彩,用優美的形式引出了歷史的教訓,借古喻今、針砭時弊,其振聾發聵的作用為千百年來舉世公認,“古來之賦,此為第一”名副其實。

            五、作業

            背誦全篇。

            《《阿房宮賦》教案23》全文共2485字

          【《阿房宮賦》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阿房宮賦》教學設計08-18

          《阿房宮賦》的教學設計02-03

          阿房宮賦教學設計07-08

          阿房宮賦 教案教學設計12-06

          阿房宮賦教學設計案例07-06

          阿房宮賦 教案教學設計12-06

          阿房宮賦 教案教學設計12-06

          阿房宮賦 教案教學設計12-05

          阿房宮賦教案教學設計07-29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网爆热门视频亚洲精品在线观看 |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啪 | 偷偷久久久久久网站 | 精品国产欧美日韩在线不卡 | 亚洲欧美成aw人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