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生活的變化之教學設計

          時間:2021-07-11 14:23:22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社會生活的變化之教學設計范文

            一、教材分析

          社會生活的變化之教學設計范文

            本課的主題為社會生活的變化。教材分別從交通、通訊、文化生活、社會習俗四大方面闡述近代中國人民社會生活的變化。教材思路清晰,大部分為識記知識,且與生活息息相關。

            二、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掌握在工業革命后火車、輪船、有線電報、電話以及照相和電影的傳入,新聞報紙、出版事業在中國的出現、辛亥革命后中國社會習俗的變化等史實。

            【能力目標】

            分析這些變化給中國社會帶來的影響和變化原因。

            【情感態度價值觀】

            使學生認識到中國社會生活的這些變化客觀上順應了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潮流,是一種歷史的進步,今天的中國應該走重視教育、科技創新的道路;認識到社會的進步與西方侵略分不開,更應珍惜和維護今天的幸福生活。

            三、重難點

            【重點】近代社會生活變化的表現

            【難點】正確評價近代社會生活的變化

            四、教學準備

            1、收集相關的歷史圖片和影視作品

            2、購買表演道具

            五、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教師提問:除了完成緊張的學習,同學們平時是如何度過的?

            學生回答

            教師用多媒體展示當今豐富多彩的生活

            教師設問:今天我們的生活方式多種多樣,豐富多彩。那100多年前的祖輩們的生活又是如何的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穿越時空,回到那個特殊的年代,感受一下他們的生活。我們分別從交通、通訊、文化娛樂、習俗等方面去進行古今的對比。

            多媒體播放武廣高速開通的視頻。請同學們簡要介紹武廣高速。

            教師設問:武廣高速堪稱世界最快的`鐵路,那我國何時有第一條鐵路?該鐵路是誰修建的?

            學生閱讀材料并回答

            多媒體展示淞滬鐵路、唐胥鐵路、黃鵲號

            教師設問:在落后的就中國里,為何當時會出現火車、輪船等先進的交通工具?它們的出現有何作用?

            學生討論

            教師小結。

            教師提問:古代的老百姓是如何進行聯系的?何時發生了變化?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

            學生回答。

            教師:近代的交通我們已經體驗過了,下面我們轉到另外一個場景,看看老百姓的文化娛樂怎么樣?

            同學們,平時不用上課的時候,大家會進行一些什么活動?

            學生七嘴八舌回答。

            教師:平時同學們的文化生活還是比較豐富的,近代的中國人民又有什么樣的娛樂活動?第一部電影又叫什么?像現在的電影嗎?

            多媒體播放《漁光曲》視頻

            學生回答

            多媒體展示我國第一部自制無聲電影《定軍山》、第一部有聲電影《歌女紅牡丹》、第一部國際獲獎電影《漁光曲》照片。

            多媒體展示慈禧太后等名人的照片,引出照相技術的引入。

            教師過渡:那時除了出現電影、照相技術之外,也出現了報紙。下面,我們看看當時有哪些報紙?

            多媒體展示當時的報紙和印書館。

            教師:接下來,我們來看看當時的人們的習俗有何變化?

            小劇表演:請四位同學演繹書本107頁小字部分的內容。

            教師提問:從剛才幾位同學的表演中,我們發現了習俗方面有什么變化?這種變化從何時開始出現的?除了這些變化還有哪些習俗發生了改變?

            學生閱讀書本并回答。多媒體展示剪辮、易服、纏足等事件。

            教師過渡:剛才我們分別從交通、通訊、文化娛樂、社會習俗等方面去了解了近代中國社會生活的變化。那同學們有曾想過,為何近代中國會出現這些前所未有的變化?這些變化范圍大嗎?

            學生分組討論并由代表發言。

            【教師總結】

            1、近代中國出現這些變化的原因:

            (1)西方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傳入了工業革命的文明成果;

            (2)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對社會陋習進行了改造。

            2、正確評價社會生活習俗的變化:

            (1)這些變化是有限的,只是在部分沿海地區才出現了有限的改變;

            (2)雖然這些變化伴隨著侵略,但這些變化表明近代中國的社會生活正發生著重大的歷史性變化,它順應了人類歷史發展的主流趨勢,代表人類歷史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具有無限的生命力。

            六、練習

            七、板書:

            社會生活的變化

            一、社會生活變化的表現

            1、交通工具:時間:19C70S

            史實:火車、輪船在我國出現(淞滬鐵路、唐胥鐵路、滇越鐵路、黃鵲號)

            2、通訊工具:時間:19C70S以后

            史實:有線電報在我國出現

            3、文化生活:電影:《定軍山》--我國第一部自制無聲電影

            《歌女紅牡丹》--我國第一部有聲電影

            《漁光曲》--我國第一部國際獲獎電影

            報紙:《申報》

            印書館:商務印書館--近代中國歷史最長、規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機構

            4、社會習俗:易服、剪辮、廢除纏足、改稱呼等

            二、社會生活變化的原因

            (1)

            (2)

            三、社會生活變化的評價

            (1)

            (2)

          【社會生活的變化之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社會生活的變化教學反思05-17

          社會生活的變化教學反思04-21

          社會生活的變化教學反思7篇04-21

          社會生活的變化課堂教學反思01-18

          近代社會生活的變化教案12-21

          社會生活變化作文09-20

          《聲音的變化》的教學設計12-14

          面積的變化教學設計04-19

          《家鄉的變化》教學設計03-26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宅男网在线看一区二区 | 在线精品国产尤物 | 伊人久久精品在热线热 | 日韩欧美亚洲精品少妇 | 亚洲中文字幕网资源站 | 亚洲日本久久一区二区v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