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蠟燭》優秀教學設計

          時間:2021-01-30 17:42:39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課文《蠟燭》優秀教學設計范文

            【教學目標】

          課文《蠟燭》優秀教學設計范文

            1、著重體會人物思想感情的深度,感受反法西斯陣營軍民用鮮血凝成的情誼;

            2、細細揣摩探究意蘊豐富、意味深長的句子。

            【教學重點】

            1、重點:

            通過默讀、朗讀,深入探究這位南斯拉夫母親的內心世界。

            2、難點:

            抓住關鍵詞語,揣摩文中意味。

            【課前準備】

            1、預習生字詞。

            2、查閱有關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有這樣一個故事,夫妻二人都是工人,兒子上初三。家里只有一間房子,約十五六平方米,擺一張雙人床、一張單人床、一張學生桌,家里就塞滿了。爸爸身體不好,經常咳嗽,一咳嗽,小屋跟著震動,兒子寫作業思路就會被打亂。為了兒子的學習,爸爸嗓子一癢就趕緊躲出去。每天晚飯后兒子要寫作業了,爸爸就躲出去,這幾乎成了一種規律、一種習慣。

            北方的冬天很早就紛紛揚揚下起鵝毛大雪。有一天,兒子臨近期末考試,在溫暖寧靜的小屋里不知不覺學習到夜深。作業剛做完,忽然隱約聽到窗外的咳嗽聲,他從窗戶往外望去,大雪中一個穿著棉大衣戴著口罩的人,周身潔白,成了個雪人,兒子像一下子被電擊著了,淚流滿面的跑出去無聲的雪花蓋住了這對擁抱的父子。

            這個普通的親情故事令我們感動。還有一種人類最美好的感情,不分國界,情同母子,更給我們震撼。今天我們學習的《蠟燭》一課,就是這樣一個故事。

            二、整體感知

            1、作者及背景簡介:

            西蒙諾夫,蘇聯作家。生于軍官家庭。1934年開始寫作。1939年任軍事記者,以后一直從事戰爭題材的創作。作品《我城一少年》《俄羅斯人》《日日夜夜》《俄羅斯問題》《友與敵》均獲斯大林獎金,《生者與死者》獲列寧獎金。

            課文是一篇戰地通訊。

            2、檢查預習(學生交流、鞏固):

            瓦礫(lì) 地窖(jiào) 舀(yǎo) 鞠(jū)躬

            名副其實 顫巍巍

            3、課文配樂朗讀。

            4、思考:這篇課文主要表達什么主旨呢?

            這篇通訊是一首贊美詩,一曲頌歌,贊美反法西斯同盟國各國戰斗的友誼,謳歌南斯拉夫人民對蘇聯紅軍的深厚感情。

            三、品讀課文

            1、你發現文章對哪些內容進行了不厭其煩的反復描寫?

            (盡量讓學生自己找一找,劃一劃,然后歸類。)

            ⑴ 炮火:11次;

            ⑵ 蠟燭:6次

            ⑶ 黑圍巾:4次

            ⑷ 老婦人的.跪、爬:各3次;

            2、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反復加以描寫?

            ⑴ 多寫炮火連天,說明環境危險,讓人一直為老婦人揪著心,而老婦人在炮火中的種種行為就格外感人。

            ⑵ 說明這支蠟燭非同尋常的意義,表現了老婦人給紅軍烈士獻出的是一份最珍貴的感情。燭光,是紅軍烈士生命之光;燭光,寄托著南斯拉夫人民對紅軍烈士的哀思;燭光,是兩國人民戰斗情誼的象征。

            ⑶ 表沉痛哀悼的莊重情感,渲染了肅穆氣氛,表達了老婦人哀悼之情。

            ⑷ 爬:說明老婦人年老體弱,掩埋烈士非常吃力。

            跪:說明老婦人莊嚴肅穆,像掩埋親人一樣掩埋烈士。

            3、課文倒數第二小節這樣描寫,有什么作用?

            勾畫了戰后的環境、燭光的背景,控訴著法西斯強盜對人類文明的肆意踐踏,再次點出燭光非同尋常的意義,足以表現南斯拉夫人民對紅軍烈士至高無上的感情。這種感情,不分國界,情勝母子,它建立在正義的反侵略戰爭的基礎上,是人類最美好的感情。

            四、拓展延伸

            老婦人始終沒有說一句話,豐富的內心世界都是通過她的動作來表現,給我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精讀文章倒數第四、第五段,展開想像,揣摩一下老婦人的內心世界。

            1、 教師啟發:

            ⑴ 老婦人為什么不說話?她心里是怎樣想的?

            ⑵ 老婦人為什么深深一鞠躬?她心里又是怎么想的?

            2、學生齊讀,自由討論、交流,教師引導;

            五、教師小結

            文中的南斯拉夫老婦人不顧生死,不顧年老體衰,滿懷愛意地埋葬蘇聯紅軍烈士的遺體,這種感情,達到了跨越國界、母子情深的境界,使我們每一個人的思想都得到升華。希望每一個同學都能體會這種美好的感情。

            六、布置作業

            1、完成練習。

            2、把你想像的老婦人的心理活動寫下來,整理到練習本上,不少于二百字。

          【課文《蠟燭》優秀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課文《蠟燭》的教學設計03-19

          課文蠟燭教學設計03-18

          課文《蠟燭》教學設計范文05-02

          課文蠟燭教學設計范文03-16

          課文《半截蠟燭》的教學設計03-18

          課文《半截蠟燭》教學設計及反思11-10

          課文半截蠟燭的教學設計范文03-16

          課文半截蠟燭教學設計范文03-18

          課文《蠟燭》教學設計(精選5篇)07-30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欧美性综合在线 | 亚洲开心激情在线 | 亚洲永久免费在线观看 | 午夜亚洲国产理论片_日本 在线视频国产欧美日韩另类 | 青娱乐极品视觉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在线制服丝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