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畫楊桃》教學設計

          時間:2021-03-21 14:12:38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小學語文《畫楊桃》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小學語文《畫楊桃》教學設計

            一、以唱引讀,激起興趣

            1.會唱歌嗎?你知道有哪些唱歌的形式?

            (板書:齊唱——獨唱——輪唱——合唱——伴唱——快唱)

            用搶答的形式了解唱歌的形式:

            請聽題:

            以下六種唱法分別是什么唱?

            ①大家一齊開始,速度一致,一齊結束。

            ②一個人放開聲音唱。

            ③分兩三批,一批先唱,兩拍后第二批唱,再兩拍后第三批唱。

            ④一個人唱得比較響,其他人聲音放得比較輕。

            ⑤有些地方大家一齊唱,有些地方部分人唱。

            ⑥唱的速度很快很快。

            2.其實讀書也一樣,也可以有不同的讀。(板書:讀。)

            (板書:畫楊桃。)

            3.用實物或圖片介紹楊桃。

            設計意圖:朗讀不僅僅是理解課文的一種手段,各種不同方式的朗讀本身就是一種藝術享受。而唱歌正好與語文朗讀有許多共同之處,各種不同唱法可以給朗讀作借鑒。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養成給自然段畫序號的習慣。請給課文每小節畫上序號。

            2.主伴讀全文。(幾位朗讀能力棒的學生為“主”,其他同學為“伴”。)

            3.課文中有幾個詞特別難讀難記,你們認為是哪幾個呢?

            ①辨析生字:

            叮囑(右下易錯)

            教誨(辨認“誨”和“悔”的音和形)

            ②學習生詞:審視、嚴肅、半晌、和顏悅色。

            ③多音字:教我畫畫、倒不如、角度、相似。

            設計意圖:開始接觸課文,把朗讀實踐的好機會留給學生,不以教師的范讀來替代。同時結合學習生字詞,這是一種具有實效性的安排。

            三、速讀比賽(貫口讀)

            1.試講:課文講一件什么事?(畫楊桃,我實事求是畫,畫成了“五角星”,同學們嘲笑我,老師教育了我們。)

            2.畫楊桃是哪一部分?(“有一次學校上圖畫課……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比賽快讀(貫口讀)。

            3.這一段,我們可以用兩個詞來說明“我”畫畫的態度。(板書:我的畫——認認真真,老老實實。)

            設計意圖:“貫口”,是表演的一種藝術技巧,是演員以很快的速度歌唱、背誦唱詞或連續敘述許多事情,一般在不換氣或不明顯換氣的情況下進行。朗讀要訓練學生的口齒伶俐清晰,貫口讀是一種好形式,而且極具競技性。

            四、演讀課文,引起思考

            過渡:正因為父親說得很有道理,我才聽從了父親的教誨——認認真真、老老實實地畫。但是,我萬萬沒有想到,當我把這幅畫交出去的時候,發生了怎樣的事情呢?(有幾個同學看見了,卻哈哈大笑起來。)

            1.分配角色,演讀課文。指名一朗讀較好的同學作“我”讀課文的介紹性語言。老師做“老師”,其他同學自由作另外角色,并自選文中的臺詞和各種笑。注意文中規定的動作神態都要表現出來。

            2.角色交換再演讀。教師作“我”,一學生做老師,其他學生可以選課文提供的臺詞,更可以自己創作相應的臺詞。

            設計意圖:表演讀是學生“喜聞樂動”的好形式,又是潛移默化理解詞句意思的好途徑。通過兩次演讀,兩次情境再現,學生對各種對象的表現有了真切的感受。

            五、課內作業

            1.選詞填空:嚴肅、嚴格,教誨、教育。

            2.積少成多:寫帶有“看”、“想”意思的詞語。

            第二課時

            一、語態想像(填空讀)

            1.引入:議論畫畫是哪一部分?這些話大部分沒有交待誰說的,如,“楊桃是這個樣子的嗎?”到底是誰問的?請說理由。(從后面老師的話語可以看出,老師是不會這樣問的,肯定是學生問的,而且是無疑而問,帶有嘲笑的味道。)

            2.區分角色。后面這些對話又是誰說的呢?(在對話的后面注明角色。)

            3.語態想像。這篇課文的對話很有特點,既沒有交代說話人,更沒有描寫說話人的動作神態,但是,我們可以想像出當時的.情景,說話人是怎樣的動作神態。請繼續在話語后面注明神態動作的詞語。例:

            “楊桃是這個樣子的嗎?”(有個學生怪聲怪氣地問。)

            “倒不如說是五角星吧?”(有個學生取笑說。)

            4.領悟寫法。寫人物的對話有多種方法,省略說話的對象和說話時的動作神態,有時效果會更好。但有個前提:讀者不會誤解。因此,還可以用分行排列的形式來區分。

            設計意圖:省略說話的對象和說話時的動作神態,是本文寫法上的一個重要特點。以上安排,一方面是領會課文意思的需要,一方面也是訓練學生的多元想像,同時為學習寫人物的對話打一個基礎。

            二、主旨領會(背誦讀)

            在議論楊桃畫得像不像的過程中,老師的神情態度值得我們注意。

            1.重點解讀“嚴肅”、“半晌”:想像一下,老師為什么神情嚴肅?在這“半晌”沉默的時間里,老師心里會有些什么想法?(對隨意嘲笑別人的孩子的不滿;要想辦法教育孩子;知道這些同學沒從“我”這個角度來看楊桃……)

            2.理解老師說的那段話。老師的神情有了怎樣的變化?這段話中你覺得最重要的是哪句話?(“我們應該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的是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

            板書:老師的教誨——是什么樣,畫成什么樣

            3.朗讀、背誦這段話。

            4.主旨領會:老師是個善于用小事來教育學生的人,還有誰也是這樣的人,他是怎樣說的?(齊讀第一段。)

            板書:爸爸的叮囑——是什么樣,畫成什么樣

            5.加深印象。齊讀最后一段話,理解“教誨”、“受用”的意思。

            設計意圖:通過老師的話與父親的話的對比出現,運用背誦的手段,讓學生明白話中重要語句的教育意義,感知課文前后呼應的特點。

            三、多元拓展,深化意義

            1.學了這篇課文,你讀懂了些什么?請交流。

            (學生可能會從以下方面交流:①詞語意思;②課文寫法;③教育意義。)

            2.道具遷移。當有學生交流到畫畫要“看到的是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時,順勢遷移,用茶杯、眼鏡、手指等作為道具,畫成特別角度的簡筆畫讓學生猜,然后實物觀察。

            3.學生交流的教育意義可能還有:①不要自以為是;②凡事要親自動手才能獲得真知;③小事中也有做人的道理。

            設計意圖:這一設計應該成為第二課時的一個高潮。交流讀懂了什么,沒有限制,可激發學生的獨特體驗;超越常規的由畫猜物,學生會倍感興趣。經歷這一過程,學生對課文的教育意義有了更深的感悟。

          【小學語文《畫楊桃》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畫楊桃》小學語文教學設計范文08-03

          《畫楊桃》的教學設計06-25

          畫楊桃的教學設計08-27

          畫楊桃教學設計05-27

          《畫楊桃》教學設計05-19

          《畫楊桃》教學設計12-27

          畫楊桃教學設計07-01

          《畫楊桃》教學設計07-10

          畫楊桃教學設計12-13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乱码在线观看 | 五月丁香六月婷在线综合 |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无广告 |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不卡 | 自拍亚洲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丝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