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聲聲慢》教學設計

          時間:2021-03-26 11:51:19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語文《聲聲慢》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語文《聲聲慢》教學設計

            1、了解李清照及婉約派

            2、朗讀

            3、理解該詞,體驗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本詞;體驗情感;品味語言

            教學過程預設:

            導入:人字是一個象形字,演變到今天,你們猜想為什么會上尖下大?(學生言說)

            其實對人的認識,古人達到很深的高度,老子有過“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的認識;《易經》把“三才”作為其結構的框架,而“三才”就是指天地人。人處于天地之間,與天地息息相關。現在我們要從課文讀一個活在北宋南宋之間的李清照,該如何解讀?

            (學生言說)(教師總結)我們就圍繞“天、地、人”三個字學習婉約派詞人李清照的慢詞《聲聲慢》。

            感受;思悟;體驗:

            一、讀“天”

            1、朗讀詞

            2、尋找與“天”有關的內容。

            乍暖還寒時候、黃昏、秋天(黃花)晚||風、細雨

            3、學生活動,交流

            4、教師指導,共同明確

            二、讀“地”

            風急、滿地黃花堆積、梧桐更兼細雨、雁、||窗兒

            三、讀“人”

            1、人的'活動:尋尋覓覓、三杯兩盞淡酒、有誰堪摘、守著窗兒

            2、人的所感: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最難將息、怎敵、正傷心、獨、怎一個愁字了得

            3、人的性別、身份、經歷?

            聯系背景資料

            四:想象體驗情境

            五、把握主旨

            亡國之恨,喪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頭,無法排遣,和著血淚寫下的千古絕唱

            六、品味語言:

            1、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觸景生情)

            2、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移情入景)

            3、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寓情于景)

            參考:用酒消愁是不頂事的,只能更增愁苦。“雁過也"三句,是說南來秋雁飛過的時候,正好托它帶信,可是丈夫已死,這信寄給誰?想想只有"傷心”。再一看,這只雁原來是曾經替她給丈夫帶過信的"舊時相識",這就叫她更難過了。

            “憔悴損”是指黃花而言,還是指人而言?正確的解釋是指人。“黃花堆積”即菊花盛開,自己由于憂傷愁苦而憔悴瘦損,無心摘花。

            從“守著窗兒”以下,寫獨坐無聊,內心苦悶之極,比“尋尋覓覓”三句更深一層。“獨自怎生得黑”,弦外之音好象老天有意不肯黑下來,使人更為熬煎、難過。特別是聽到“點點滴滴”的梧桐雨,“這次第”即這一連串的情景(亡國之恨,喪夫之哀,孀居之苦),只用一個“愁”字怎能概括得盡。

            背景資料:

            1、李清照(1084—1155?),號易安居士。濟南(今山東濟南市)人。南宋女詞人。著名學者李格非之女。十八歲時,與宰相趙挺之子趙明誠結婚,生活安適美滿。他們以詩詞互相唱和,并共同整理、收藏書畫、金石。宋欽宗靖康元年(1126年)宋室南渡后,她流寓南方,不久明誠病逝。金兵南下,她只身漂泊在杭州、越州、金華一帶。晚年境遇更加孤寂凄苦。

            補充資料:

            寫完(金石錄(三十卷)宋秘閣修撰,知湖州事,東武趙明誠撰)后,叫丫環(huán)把酒和菜上好,文房四寶預備好,擺到院子里菊花畦邊。李清照披了件外衣,把素箋用鎮(zhèn)紙壓著,端起酒杯,前塵往事,驀地升上心頭,她接過把三杯酒傾在地上,說道:“明誠,我們夫妻慘淡經營幾十年的金石書畫,一毀于戰(zhàn)火,再毀于盜寇,如今已所剩無幾了。今后,我活一日,便與這些書畫廝守一日,你就放心吧!也許,那些被毀的書畫,是你在冥冥中有知,斤斤愛惜,不肯讓它留在人間吧!如果是那樣,我也就心安了……。”然后回屋寫起金石錄后序來,在金石錄后序中她最后寫道:

            “嗚呼!余自少陸機作賦之二年,至過蘧瑗知非之兩歲,三十四年之間,憂患得失,

            何其多也!然有有必有無,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人亡了,人得之,又胡足道!”

            寫完這篇后記,已是黃昏時分,她獨自倚著窗兒,恰見一群歸雁,掠過長空:一只

            孤雁,遠遠尾隨在后。不多時,淅淅瀝瀝,又下起小雨來,無限孤寂、悲凄、痛楚,抑

            郁之情從心頭涌出,她急步走向案前,奮筆疾書,寫下《聲聲慢(尋尋覓覓)》。

            2、迭字運用,創(chuàng)意出奇

            首句連下七組迭字,包含恍惚、寂寞、悲傷三層遞進的意境,真有大珠小珠落玉盤之妙。唐圭璋《唐宋詞簡釋》曾申說其婉妙:「中心無定,如有所失,故曰『尋尋覓覓』。房櫳寂靜,空床無人,故曰『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六字,更深一層,寫孤獨之苦況,愈難為懷。」

            下半闋又用「點點滴滴」兩組迭字,贏得歷代讀者無比贊嘆。有認為創(chuàng)意出奇者,有認為情景婉絕者。或以為工于鍛煉,出奇勝格;或以為造句新警,絕世奇文;或推崇其「以故為新,以俗為雅」;或以為公孫大娘舞劍器手,或以為有大珠小珠落玉盤之妙。

            其中,傅庚生《中國文學欣賞舉隅》的論說,最能傳其美妙:「此十四字之妙:妙在迭字,一也,妙在有層次;二也,妙在曲盡思婦之情;三也,良人既已行矣,而心似有未信其即去者,用以『尋尋』;

            尋尋之未見也,而心似仍有未信其便去者,用又『覓覓』;覓者,尋而又細察之也。覓覓之終未有得,是良人真?zhèn)去矣,閨闥之內,漸以『冷冷』;冷冷,外也,非內也。繼而『清清』,清清,內也,非復外矣。又繼之以『凄凄』,冷清漸蹙而凝于心。又繼之以『慘慘』,凝于心而心不堪任。故終之以『戚戚』也,則腸痛心碎,伏枕而泣矣。

            似此步步寫來,自疑而信,由淺入深,何等層次,幾多細膩!不然,將求迭字之巧,必貽堆砌之譏,一涉堆砌,則迭字不足云巧矣。故覓覓不可改在尋尋之上,冷冷不可移植清清之下,而戚戚又必居最末也。且也,此等心情,惟女兒能有之,此等筆墨,惟女兒能出之。」

          【語文《聲聲慢》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聲聲慢》教學設計01-16

          《聲聲慢》教學設計07-14

          《聲聲慢》教學設計06-18

          聲聲慢教學設計04-29

          高一語文《聲聲慢》教學設計07-13

          《聲聲慢》教學設計 教案教學設計12-06

          聲聲慢 教案教學設計12-06

          《聲聲慢》獲獎教學設計03-22

          聲聲慢優(yōu)秀教學設計02-24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色婷婷色综合缴情网站 |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第一页 | 一级a性色生活片久久无 | 日本高清在线卡一卡二中文字幕 | 天天噜天天视频在线高清 | 日韩欧美国产另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