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蟬脫殼教學設計

          時間:2021-05-26 13:42:07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金蟬脫殼教學設計模板

            《金蟬脫殼》一文所描述的是自然界中一個神奇有趣的現象,平時不太善于觀察生活的人是很難看到這一奇特景象的。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金蟬脫殼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參考!

          金蟬脫殼教學設計模板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初步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金蟬脫殼的過程。

            3.理清文章脈絡,產生觀察大自然的興趣。

            教學重點:

            讀通課文,初步了解金蟬脫殼的過程。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引入新課

            1.同學們,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動物世界,妙趣橫生。今天我們一塊走進金蟬家族,了解發生在它們身上的有趣現象。請齊讀課文題目——金蟬脫殼。

            2.你們見過金蟬嗎?你對它有哪些了解?

            3.讀了課文題目,你想知道些什么?(金蟬是什么樣的?金蟬是怎樣脫殼的?它為什么要脫殼?)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來讀課文,看看哪些問題是通過我們自己讀書來解決的,再看看我們在讀書中又能產生哪些新問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輕聲讀課文,把生字讀正確、課文讀通順。

            2.分組檢查學生的朗讀情況,比一比哪組讀得又正確又流利。

            3.師生共同評價,并相機指導朗讀。

            4.這篇課文主要講了哪些內容?

            三、再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1.默讀課文,看看哪幾段是寫金蟬脫殼的過程的,哪幾段是寫金蟬脫殼后的變化的。

            2.你最喜歡什么內容,讀給同桌聽一聽。

            3.指名讀,說說自己喜歡的理由。

            預設:

            選擇讀第2段,邊讀邊勾畫出寫金蟬脫殼過程的句子,然后把金蟬脫殼的主要步驟歸納出來。最后在小組內交流討論。弄清金蟬脫殼的過程。

            選擇讀第3段,寫了金蟬脫殼后的變化,主要寫了哪些方面的變化?(翅膀、身上的顏色)

            4.能試著給課文分段嗎?說說你的理由。

            四、總結延伸

            金蟬脫殼的奇妙情景又是如何吸引作者的呢?它又是多么的神奇有趣呢?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有感情地品讀,引導學生認識動物世界的奇妙與情趣,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以及對自然科學研究的志向。

            2.通過對重點段的品讀感知,掌握金蟬脫殼的過程和特點。

            3.感知課文的表達方法、理清表達順序,能準確地背誦4、5兩個自然段。

            教學重難點:

            1.在學習中學會默讀,初步掌握邊讀邊想,談自己感受的學習方法。以培養在交流和討論中,敢于表達自己見解的能力。

            2.感受金蟬脫殼的神奇,激發學生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抓“神奇”,感知“脫殼前”。

            1.板書課題,讀題,讀出形象來。

            2.回憶課文:

            A、金蟬脫殼就是蟬把它外面的一層殼蛻掉。課文中哪一句很好的概括寫了金蟬脫殼這個過程?(指名學生答)

            我想大家對這個過程一定很感興趣,你能用文中的兩個詞語來形容這個過程嗎?指名回答。板書:神奇有趣 奇特動人

            B、小作者非常喜愛蟬,為了解開金蟬脫殼這個神奇有趣,奇特動人的過程,他可花了一番功夫!

            引讀:一個( )的`傍晚,在一棵( )的柿子樹上,突然,“我”發現了一只( )的蟬蟲。(幻燈出示)

            二、抓“奇特”,感受“脫殼中、脫殼后”。

            過渡: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作者是怎么揭示金蟬脫殼這一奇特的秘密的!默讀第3-6自然段,想想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來寫的?

            2.交流:幻燈出示句式:課文先寫了 ,接著寫了 ,最后寫 。

            板書: 脫殼前(3)脫殼中(4)脫殼后(5)

            板塊一:感受“脫殼中”

            過渡:下面也讓我們跟隨小作者一起緊緊地盯住那只蟬蟲,可千萬不要放過任何一個精彩的脫殼的細節哦,讀一讀第4小節,先感受一下。

            1.蟬在脫殼時,肯定不是整個一下子從殼中蹦出來,他身體的各部位得一樣一樣出來,那么你發現各部分出來的順序了嗎?(看誰看書最仔細)指名說。

            板書:背——頭——腳——尾

            2.想一想,如果小作者把各部分出殼的次序打亂了寫,好不好?為什么?

            交流:這樣是按照蟬各部位出來的先后順序寫的,遵循了事物發張的客觀規律。讓人看了清楚明白。所以說,小作者寫得有順序!板書:有順序。再把這部分好好讀一下,把這個脫殼的順序與過程清晰地映在自己的腦中。

            3.小作者觀察十分仔細,各部位出殼的描寫是各不相同,妙趣橫生,你最喜歡哪一部分的描寫,找一找,圈一圈,讀一讀,再說說自己讀后的感受體會!

            學生交流預設:

            A.“頭鉆出來了,前面一雙透明發亮的大眼睛,像兩顆花椒籽一樣又黑又亮。”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蟬眼睛的特點。感覺這個蟬很可愛。生動的形象源自對蟬的喜愛之情。可見,小作者又是帶著感情來寫的。板書:有感情。

            B.“最有趣的是蟬尾出殼的情景。未出殼的蟬尾使勁地抖動著,伸著。蟬兒把它已經出殼的上半身騰空向后仰去,又敏捷地向前撲來,再用前腳抓住蟬殼用力一抽,又白又嫩的蟬尾就出來了。”觀察十分仔細,每一個動詞把每一個動作寫得準確到位。而且蟬尾出殼寫得特別詳細!所以,小作者還注意了詳略。

            板書:有詳略。

            4.現在是不是感覺親眼目睹了這脫殼的情景了?請大家把腦海中的這個清晰畫面讀出來吧。(指導朗讀:讀到各個部位的字時有意錯開,讀得飽滿一些,重點抓住“抽搐、裂開、鉆、抖動、伸著仰、撲、抓、抽”等動詞,讀出喜愛的感情來。)

            5.我們都沒有看到過這奇特的過程,老師請大家欣賞一下這有趣的過程,課件出示,生看動畫脫殼時的過程。

            6.積累背誦:這么有趣的過程,請大家把這個清晰畫面記在腦中吧。我們可以按照這樣的順序記下來。(自由練習背誦、引背、指名背)

            7.現在我們應該很清晰地感知了蟬是怎樣露出背,鉆出頭,伸出腳,以及最后又抽出尾的。

            這是一個復雜的蛻變過程,可是蟬卻把一系列高難度的動作完成的——自然協調。完成這一系列動作,蟬要消耗很多體力,所以脫殼的蟬兒(引讀):靜靜地趴在蟬殼上,過了好一陣子,才依依不舍地離開了蟬殼。

            板塊二:感受“脫殼后”

            脫殼后的情景又是如何奇特動人呢?

            1.請大家結合第五小節的內容,按照剛才交流“脫殼時”的方法,在小組內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然后每組推選一名代表,準備全班交流。

            2.指名代表全班交流。

            3.剛才同學把脫殼后的情景介紹得非常完整,讓我們感受到了這一過程的神奇有趣。現在請大家根據第五小節的內容,完成這樣兩個填詞練習。(出示練習:蟬翅膀的變化是由 變 ,顏色的變化是 變 ,指名學生板書)

            4.根據學生填詞,簡要小結:第五小節向我們介紹了蟬脫殼后翅膀的變化及身上顏色有變化。

            翅膀的變化——由小變大,

            顏色的變化——由淺變深。

            出殼后的蟬變化之快,變化之多,簡直是奇跡,就像一個引人入勝的神奇魔術。

            5.同學們讓我們再來看看這充滿神奇色彩,奇特無比的蟬吧,它是那樣(引讀)——五彩繽紛,就像雕刻家給自己的藝術品涂上了油彩一樣。而留在一旁的蟬殼,透明發亮,閃著金光!

            6.至此,整個金蟬脫殼的過程就完美的結束了,而留給我們的印象卻是無比深刻的。

            指板書引讀:金蟬脫殼——這是多么神奇有趣的事啊!金蟬脫殼——這是多么奇特動人的情景啊!

            板塊三:抓“觀察”,進行學法指導

            1.師總結,回顧重點內容。(順序及蟬尾出殼)

            2.師:作者能將這一難得一見的情景描寫得如此具體、生動,靠的是什么?(一雙慧眼善于觀察)

            課文中哪些詞語能表現出作者在“觀察”?

            幻燈出示:搜索——發現——聚精會神地盯著——仔細地看著

            3.出示巴甫洛夫觀察名言。齊讀,體會觀察的重要性。

            4.處處留心皆學問,通過這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到觀察的重要性,當我們進行觀察時應注意什么?

            (1)有順序(2)有感情(3)有詳略

            四、拓展延伸,嘗試練筆

            1.每個夏天,我們經常聽到蟬在樹的高處歡快地唱歌,可是金蟬脫殼的情景,我們卻很難看到,今天我們有幸跟隨小作者,透過他真實而富于感情的文字,領略了大自然給的神奇動人。其實,只要我們用心用眼善于“觀察、觀察。再觀察。——巴甫洛夫”,大自然中還有許多生動有趣的情景,譬如:母雞下蛋、蝌蚪變青蛙……下面就讓我們選擇一個自己看見過的,寫一個情景片段!要向文中的小作者學習寫法,注意有順序、有感情、有詳略。

            2.完成情景片段地描寫。

            附:板書設計

            脫殼前

            金蟬脫殼 脫殼中 有順序 有感情 有詳略

            脫殼后

            神奇有趣 奇特動人

            相關資料

            一、蟬的簡介:

            又名知了,黑老哇哇,屬同翅目蟬科。它危害梨、棗、蘋果、杏、李、桃、櫻桃、桑和葡萄等果樹,以及柳、槐、楊、榆等多種樹木。其幼蟲生活在土中,刺吸植物根部汁液,削弱樹勢,使枝梢枯死,影響樹木生長。

            幼蟲一生在土中生活。將要羽化時,于黃昏及夜間鉆出土表,爬到樹上,然后抓緊樹皮,蛻皮羽化。6月末,幼蟲開始羽化為成蟲,壽命長約60~70天。7月下旬,雌成蟲開始產卵,8月上、中旬為產卵盛期,卵多產在4~5毫米粗的枝梢上。一個枝條上所布蟬卵,多者達90余粒。此蟲嚴重發生地區,至秋末常見滿樹干枯枝梢。所產的卵至次年6月中孵化。幼蟲孵出后,由枝上落于地面,隨即鉆入土中。幼蟲在土中生活若干年,共蛻皮5次。每當春暖時,幼蟲即向上移動,吸食植物根的汁液,秋去冬來時,則又深入土中,以避寒冷。

            二、金蟬脫殼的含義:

            蟬變為成蟲時要脫去一層殼。比喻用計脫身,使人不能及時發覺。

          【金蟬脫殼教學設計模板】相關文章:

          語文金蟬脫殼教學反思04-22

          《金蟬脫殼》優秀說課稿模板02-22

          金蟬脫殼的故事02-25

          《金蟬脫殼》說課稿范文03-16

          《離騷》教學設計模板12-25

          離騷教學設計模板10-27

          課文《金蟬脫殼》片斷賞析12-30

          《金蟬脫殼》課文片斷賞析12-29

          教學設計方案模板03-14

          《沁園春雪》教學設計模板08-01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综合色婷婷七月丁香 | 亚洲国内综合91在线 | 色98视频都是亚洲国产精品 |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卡 | 在线播放国产日韩 | 中文字幕不卡二区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