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圣陶先生的二三事教學設計

          時間:2021-02-09 08:50:53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葉圣陶先生的二三事教學設計范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那么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葉圣陶先生的二三事教學設計范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葉圣陶先生的二三事教學設計范文

            葉圣陶先生的二三事教學設計1

            一、教材分析:

            《葉圣陶先生二三事》是張中行寫的一篇回憶性文章,出自他的作品《談文論語集》。作者通過回憶與葉圣陶先生交往中的幾件小事,表現了葉圣陶謹嚴自律、待人寬厚的節操和風范,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的追思景仰之情。本文處于統編教材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本單元的閱讀主題是“修身正己”,所選課文,有著豐富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課文所寫人物身上,也蘊含著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美德。本單元重點學習略讀,還要注意引導學生在閱讀文章的基礎上,對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因此,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既要引導學生通過略讀把握文章主要內容,又要引導幫助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體會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情感,更要善于抓住文章中的人物形象的特點,生發出自己的體會,獲得對人生有益的啟示。

            二、學情分析:

            七年級下學期的學生,對寫人記事的散文并不陌生,他們能抓住關鍵詞句概述文章內容,也能基本把握文章中人物特點及寫作手法。同時,這一學段的孩子仍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價值觀也在形成過程中,應該設計學生感興趣的語文學習活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產生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因此,在學習本課時應引導學生在把握文章主要內容的基礎上,打開思維,領悟文字中蘊含的思想情感。

            三、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2.自主閱讀,以批注的形式寫下自己的閱讀感受,根據學生閱讀初體驗確定教學內容。

            3.補充助學材料《懷念圣陶先生》(呂淑汀),與本文進行對比閱讀,根據文章內容對葉圣陶先生做出評價,體會作者思想感情。

            四、教學重點:

            1.概括文章主要內容,以批注的形式寫下閱讀感受,根據學生閱讀初體驗確定教學內容。

            2.與《懷念圣陶先生》進行對比閱讀,根據文章內容對葉圣陶先生做出評價。

            五、教學難點:

            與《懷念圣陶先生》進行對比閱讀,根據文章內容對葉圣陶先生做出評價。

            六、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1.在之前教學中向學生講解如何寫批注。

            2.準備《懷念圣陶先生》的學習資料。

            3.收集并分析學生批注,確定教學內容。

            【學生準備】

            自讀課文,以批注的形式寫出自己的閱讀感受。

            七、教學時數:1課時

            八、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曾經有這樣一個人,他本名紹鈞,卻多次改名。他12歲入小學時,請先生章伯寅取一個立志于愛國強國的字,章先生說:“你名紹鈞,有詩曰‘秉國之鈞’,取‘秉臣’為字好。”并教育他要愛國就得先愛鄉土,曉得鄉土的山川史地名人偉業。1911年10月15日,蘇州在辛亥革命中光復了。紹鈞又找到章伯寅先生說:“清廷已覆沒,皇帝被打倒了,我不能再作臣了,請先生改一個字!毕壬α诵φf:“你名紹鈞,有詩曰‘圣人陶鈞萬物’,就取‘圣陶’為字吧。”這樣紹鈞滿意而去。1914年6月10日,紹鈞在《小說叢報》第2期發表文言小說《玻璃窗內之畫象》,署名“圣陶”。以后他又把姓“葉”與筆名“圣陶”連了起來,成為著名于世的筆名。幾次改名,先生之為人可見一斑。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回憶葉圣陶先生的文章《葉圣陶先生二三事》。

            (二)整體感知,理清文章思路

            【出示任務】

            學生默讀文章,勾畫關鍵詞句,概括各段內容,用思維導圖的形式理清文章思路。

            (四)重組文本,體會情感(三)交流批注,深入探究

            【出示任務】

            學生交流課前所寫批注,教師給以整合點撥。

            【反饋指導】

            批注類別可能會有感想式、質疑式、評價式、鑒賞式、補充式,批注內容可能指向人物形象、語言、情感、寫法等方面。

            【示例】

            1.有關人物:

            先生為呂淑湘描標點、與“我”商議修潤文字兩件事,寫出葉圣陶對人對事的態度,既謹嚴認真又誠懇謙遜,教人不由生出敬重的感情。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如先生執意要送客人到門外,“我”拜訪先生不遇,先生就深表悔恨,又從地址推測“我”境遇窘困而感到悲傷難過,如此重情重意,使人感念至深。

            先生在寫作方面追求寫文明白如話、力求簡潔,寫作方方面面都認真至極,求妥帖和完美,細微小事表現出先生嚴謹的學術態度和風范,表現出一名語文教育家的社會責任感,值得后人細細揣思學習。

            2.有關語句含義

            第1段“心里立即罩上雙層的悲哀”,這“雙層的悲哀”是指作者得知葉圣陶逝世時恰在除夕夜,辭舊迎新的鞭炮聲倒傳來不幸的消息,本已是哀事,再加樂景反襯哀情,倍增其哀。

            【出示任務】

            刪除文中作者評論性的句筆和引用的名人名言,將文本進行重組,閱讀之后與原文對照,說說你更喜歡哪個文本及喜歡的理由。

            【反饋指導】

            【示例】

            “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樣是一以貫之,寬厚待人!边@句評價對應的是葉圣陶一定要送客人到門外的生活小事,表現先生德行源于仁心,成于小節,在任何情況下都能保持。引用“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這句出自《論語》的經典名句,更能表現先生嚴于律己的風范。這些評論性的句子更能彰顯先生品格,更能表現作者對先生的景仰追思之情,具有震憾人心的力量。

            (五)閱讀助學材料,豐富對人物的認訓

            【出示任務】

            自讀呂淑湘的《懷念圣陶先生》,以批注的形式寫下閱讀感受,并與本文進

            行對照閱讀,以短文的形式寫出自己從兩篇文章中獲得的對葉圣陶的認識或評價。

            交流。

            【反饋指導】

            【示例】

            《懷念圣陶先生》一文寫了葉圣陶先生人人看稿一絲不茍,不僅要改正筆誤,理順詞句,甚至要描清標點;為普通漢語言文字知識和語文教育教學所做的大量工作;“文革”期間迫于形勢不得不應對一些責難和壓力,并深切關心朋友們的安危;給呂叔湘先生送書法作品,并為其女文章題詩,待人誠摯;和呂叔湘先生一起避暑和視察的情形等等。

            本文所敘及和課文一樣都表現出葉圣陶先生是一位躬行君子,為人師表,待人溫良,傾全力專注于事業。除此之外,從此文還可以看出葉先生在普及漢語言知識及語文教育事業中的巨大貢獻;對友人的關懷鼓勵,充滿文人情懷和雅趣;淡泊名利,不愛無謂的交際應酬,生活追求簡樸等等。

            【出示任務】

            結合兩篇文章閱讀所得,為葉圣陶先生寫一段追思語,150字左右。然后仔細閱讀文中章第6、7兩段,看看自己的文字有沒有累贅的地方,做些修改。

            (六)總結,布置作業。

            【作業】

            1.閱讀《幾件小事——記父親葉圣陶》,豐富對葉圣陶的認識。

            2.反復閱讀文章第6、7段,體會葉圣陶先生關于寫文章要簡潔的觀點,拿出自己最近寫的作文,看看有沒有累贅的地方,做些修改。

            板書設計:

            葉圣陶先生二三事

            張中行

            待人寬——文章生活

            律己嚴——寫文做事

            葉圣陶先生的二三事教學設計2

            教材分析:

            1.這是一篇寫人記事的散文。作者通過回憶與葉圣陶先生交往中的幾件小事,表現了葉圣陶謹嚴自律、待人寬厚的'節操和風范,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的追思敬仰之情。

            2.《新課標》要求:七年級的學生“有自己的心得和體會,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分析、解決疑難問題。”同時要求:“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并能說出來,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力的語言。獲得有益啟示!币虼,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既要引導學生通過精讀和略讀領會文章主要內容,又要引導幫助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體會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情感,更要善于抓住文章中的人物形象的特點,生發出自己的體會,獲得對人生有益的啟示。

            3.七年級下學期的學生,一方面對寫人記事的散文不再陌生,除了掌握了概述文章內容的基本方法之外,他們對于文章中人物特點的寫作手法也有了一定的提升。這個學段,要求學生在繼續領會文章主要內容的基礎上,打開思維,領悟文字中蘊含的思想和情感,借鑒本文寫法進行寫人記事的記敘文寫作練習。所以,在這堂課上,一方面需要深入了解課文的主旨,另一方面需要重點引導學生思考和感悟。

            4.通過這篇文章要讓學生體會到葉圣陶先生的精神品質,領會本文以小見大、敘議結合寫法的好處,引領學神在學習人物美好品德的基礎上掌握寫人寫文的技巧。

            學情分析:

            七年級第二學期的學生,在經過半年初中語文的學習,在初中現代文的學習方法層面已經有了初步的積累。另一方面也漸漸開始有了自主合作學習方法上的思考。這個學段的孩子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價值觀也在形成過程中,一旦調動起來,課堂效率會大大提高。所以應該著重打開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通過適當的激勵,來讓學生真正高效地參與的課程的學習過程中,進而產生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教學目標:

            1.識記文中字詞,了解作者的有關知識。

            2.認真閱讀課文,了解文中所記葉圣陶先生的語文觀點。

            3.理解文章,掌握本文對人物以小見大的刻畫方法。

            4.領會本文行文平易、內涵深厚的寫作特點。

            5.學習葉圣陶先生待人寬、律己嚴的過人品性。

            教學重點:

            掌握本文以小見大、通過具體事例展示人物全貌的寫人方法。

            教學難點:

            領會本文夾敘夾議、行文平易、內涵豐富的寫作特點。

            教學時數: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新課導入

            1.導語:大家看我們語文課本封面的“語文”二字,知道是誰寫的嗎?它出自我們的教育家葉圣陶先生之手。字體渾厚圓潤,氣概凜然,正如葉老先生的品格:寬厚待人,嚴于律己。今天,讓我們一起跟隨張中行先生,看看他眼中的葉圣陶先生。

            老師板書題目:葉圣陶先生二三事。

            2.學生通過預習作業對葉圣陶有了一定的了解。全班齊讀課題。勾畫注釋1關于葉圣陶和作者的重要信息。

            簡介張中行和葉圣陶:

            張中行,原名張璇,河北省人,著名學者、哲學家、散文家。主要從事語文、古典文學及思想史的研究。曾參加編寫《漢語課本》、《古代散文選》等。合作編著有《文言文選讀》《文言讀本續編》;編著有《文言常識》、《文言津逮》、《佛教與中國文學》、《負暄瑣話》等。

            是二十世紀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與季羨林、金克木合稱“燕園三老”。季羨林先生稱贊他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葉圣陶(1894—1988),名紹鈞,字圣陶,江蘇蘇州人,F代作家、教育家、文學出版家和社會活動家,有“優秀的語言藝術家”之稱。早期代表作為長篇小說《倪煥之》。“九一八”事變后,積極參加愛國抗日活動,發表了《多收了三五斗》等著名短篇小說。葉圣陶還是中國現代童話創作的拓荒者,主要作品有《稻草人》等。

            二、字詞預習與交流

            1.出示任務: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圈畫文中生字詞。

            2.反饋指導:小組開火車讀準字音,解釋詞義。全班齊讀生字詞,并找學生用其中至少兩個詞造句,以檢驗學生對詞義的掌握。

            草率(shuài)生疏(shū)商酌(zhuó)懇切(kěn)

            譬如(pìrú)朦朧(lóng)累贅(zhuì)拖沓(tà)

            妥帖(tuǒtiē)誨人不倦(huìjuàn)不恥下問(chǐ)

            鞠躬盡瘁(jūgōngjìncuì)顛沛流離(diānpèiliúlí)

            3.解釋下列詞語。

           。1)〔修潤〕修改潤色。

           。2)〔商酌〕商量斟酌。

           。3)誨人不倦:教導人特別耐心,從不厭倦。誨:教導。

           。4)不恥下問:比喻謙虛好學,不介意向不及自己的人請教。指人好學。恥:以為恥。問:請教。

           。5)顛沛流離:由于災荒或戰亂而流轉離散。形容生活艱難,四處流浪。顛沛:跌倒,比喻窮困,受挫折;流離:浪落。

            {6}付之一笑:用笑一笑來回答。比喻不計較,不當一回事。

            三、閱讀文章,整體感知

            1.導語:葉圣陶在作者眼中是一個怎樣的人呢?作者通過那些事件來表現他的品德?下面讓我們再回到課文,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

            2.出示任務:

            默讀課文,思考:

           、僮髡邔戇@篇文章的緣由是什么?

           、诒疚挠浭隽巳~圣陶先生的哪些品德?分別用了哪些事例?

            ③根據你對文章的理解,為文章劃分層次。

            3.反饋指導:

            ①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緣由是什么?

            葉圣陶先生去世了,作者內心無比悲哀,寫此文以示紀念。

            ②本文記述了葉圣陶先生的哪些品德?分別用了哪些事例?

            待人寬和律己嚴兩方面品德。

            待人寬:(第3段)修改文章;(第4段)送客;(第5段)復信;

            律己嚴:(第6段)寫話重風格;(第7段)文風重簡潔;(第8段)寫作求完美。

           、鄹鶕銓ξ恼碌睦斫,為文章劃分層次。

            第一部分(第1段):葉老去世自己內心的悲哀。

            第二部分(第2段):總寫葉圣陶先生的品德有過人之處。

            第三部分(第3-5段):詳寫葉圣陶先生待人寬的一面。

            第四部分(第6-8段):詳寫葉圣陶先生律己嚴的一面。

            第五部分(第9段):談學習和仿效葉先生品德的思考。

            四、總結:

            本節課我們通過整體感知,梳理了文章思路,了解了葉圣陶先生的待人寬,律己嚴的高尚精神品質,下節課我們通過細讀文章,品味和體會本文的言語特點。

          【葉圣陶先生的二三事教學設計范文】相關文章:

          葉圣陶先生的二三事教學設計07-30

          《葉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人教版七年級下冊)12-06

          七年級語文下冊(2016)教案:葉圣陶先生二三事12-06

          魯迅《關于太炎先生二三事》閱讀答案10-23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設計范文08-07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設計范文08-06

          寒假二三事隨筆作文范文03-14

          課文《回憶魯迅先生》教學設計范文07-11

          成長的二三事作文11-01

          母親的二三事作文04-03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日韩欧美在线综合 | 亚洲一级性爱在线看 | 色婷婷亚洲一区二区综合 | 中文字字幕在线综合亚洲 | 亚洲欧洲视频一区直播在线 |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一区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