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和喜鵲》 教學設計

          時間:2021-02-23 11:40:11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樹和喜鵲》 優質教學設計范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以計劃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那么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樹和喜鵲》 優質教學設計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樹和喜鵲》 優質教學設計范文

            《樹和喜鵲》 優質教學設計1

            文本解讀

            1、作者作品解讀,作者金波著有詩集:《回聲》、《會飛的花朵》、《我的雪人》、《金波兒童詩選》。

            2、《樹和喜鵲》是一個童話故事,情節并不曲折,只是通過樹和喜鵲在數量上的變化,闡述了友情所帶來的快樂。

            3、學習本文要求學生會寫四個生字,要求會認讀11個生字。

            4、課文用生動的語句和細膩的語言描寫了小鳥和小樹由孤單到快樂的生活經歷。告訴孩子們有了鄰居,有了朋友,大家一同玩耍,一同游戲,才能享受快樂的生活。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會寫本課“里、有、幾、飛”四個生字,做到筆順正確,并認識新筆畫“橫折彎鉤”。

            2. 正確認讀文中十一個生字。

            3. 能借助拼音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 理解“也”的用法,會用“……也……”說話、寫話。

            過程與方法:

            1. 通過拼讀、比較、識記、組詞開花等方式認讀本課十一個生字。

            2. 通過觀察比較、書寫、組詞,會寫本課四個生字。

            3. 通過拼讀、朗讀、開火車讀、自由讀等多種朗讀方式進行閱讀訓練,逐步掌握朗讀技巧,達到熟讀成誦。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了解課文內容,感受鄰居與朋友的重要性,培養學生間互助友愛的精神和合作意識。

            重難點分析

            逐步積累識字方法,掌握寫字的技巧,注意字的布局和間架結構,正確、美觀的寫好“里、有、幾、飛”四個字。

            從字里行間體會樹和喜鵲心情的變化,讀出由孤單到快樂的情緒變化。

            讓學生聯系實際,了解鄰居與朋友的重要,懂得團結協作互助友愛,并能準確表達自己的見解,鍛煉語言的表達能力。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 板書課題:樹和喜鵲。

            2. 請一名同學拼讀課題。

            3. 齊讀課題。

            4. 看到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5. 導入:讓我們看看樹和喜鵲之間究竟發生了什么事情?

            [設計意圖] 激發學生興趣,質疑課題,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一)師范讀課文,生聽準字音

            (二)出示要求,學生自讀課文,學習生字

            1. 自由拼讀課文,圈出本課生字新詞,多讀幾遍,讀準字音。

            2. 把生詞讀給同桌聽一聽,看誰讀得好。

            3. 再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流利。

            4. 檢查生字的認讀情況。

            課件出示帶生字的重點句子。此處需要老師詳細提供句子。

            (1)讀句子。

            (2)讀句中的生字。

            (3)去掉生字的讀音再讀。

            (4)出示本課生詞,指名讀、開火車讀、搶讀,加深對字的印象。

            5. 學生自主交流識字方法,說說自己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老師適時給予引導、點撥。

            [設計意圖] 發揮學生的自主性,給學生自讀自學的空間。識字是低年級學習的重中之重,采用循序漸進的方法進行符合低年級孩子的特點。

            讓學生在識字過程中,不斷積累和總結識字方法。

            三、熟讀課文,感知理解

            1. 開火車讀文,想一想課文講了一

            件什么事?

            2. 指一名學生發言,其他同學給予補充。

            3. 老師板書“孤單”、“快樂”。

            (1)聯系生活實際說一說什么是“孤單”?

            (2)為什么“樹很孤單,喜鵲也很孤單”?

            生自由發言,師指導朗讀第一、第二自然段。

            (3)為什么后來“樹很快樂,喜鵲也很快樂”?

            學生暢所欲言,老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鄰居”或“朋友”,感受鄰居與朋友的重要性,并指導朗讀第三至第五自然段。

            4. 課件出示:

            “樹很孤單,喜鵲也很孤單。”

            “樹有了鄰居,喜鵲也有了鄰居。”

            “樹很快樂,喜鵲也很快樂。”

            讀句子,你發現了什么?用上“……也……”說話。

            [設計意圖] 重視語文基本功的訓練,鍛煉遣詞造句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第二課時

            一、課文回顧

            1. 開火車讀生字卡片。

            2. 猜字謎比賽。

            3. 讀了這篇課文,你懂得了什么?

            [設計意圖] 猜字謎比賽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開動了腦筋,還積累和鞏固了識字方法。

            二、練寫生字

            1. 課件出示要寫的生字,讀一讀。

            2. 仔細觀察每個字在田字格中的

            位置,并認識新筆畫“橫折彎鉤”。

            (1)老師范寫,學生觀察筆順。

            (2)學生描紅,老師巡視指導。

            3. 口頭給生字組詞。

            4. 學生練寫生字。

            指導書寫時,教師要強調書寫的注意點和書寫的姿勢。

            5. 展示部分學生作品,師生共同評價寫字情況。

            [設計意圖] 指導學生書寫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課外拓展

            1. 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2. 把自己與小伙伴的故事用拼音寫在小本本上,讀給大家聽。

            [設計意圖] 從小培養良好的語文素養,訓練“聽、說、讀、寫”的語文基本功,提高語文課堂的綜合效益。

            教學反思:

            教授完第十二課《小烏鴉和媽媽》之后,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感觸最深的就是父與子,母與女之間的親情終于使這些年幼無知的.孩子們受益匪淺。在教學中,我是這樣做的:

            一、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以歌曲導入,隨著一首《小烏鴉愛媽媽》的歌曲,創設與課文相符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利用教師范讀課文,讓學生體會文章的內涵,在聽讀的基礎上自讀課文,這樣就排除了再讀文與識字上的過關難的障礙。借機讓他們邊讀邊思考: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哪些地方最讓你難忘?

            同時,多種形式識記生字的方法,調動學生識記生字的興趣,把枯燥的生字學習變得生動有趣,并加深了學生的記憶交給學生評價的方法,通過學生對學生的評價來提高朗讀水平。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認真傾聽他人意見的好習慣,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這為理解課文內容,流利的讀文奠定了基礎。

            二、采取學生喜歡的多種方式理解課文

            由于這篇課文,學生可能會對有些詞匯不太了解,要通過做動作、聯系上下文猜測、教師講解等方式讓學生理解。所以多種形式的朗讀對于他們在理解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1.同桌互相傾聽對方朗讀課文,然后相互幫助和指導。說說同學讀的哪些地方值得自己學習,還有哪些地方自己讀得比較好,再互相說說自己朗讀時的體會。利用范讀,創設情景。

            2.同學間互相講一講這個故事,同桌或小組同學互相補充,然后推舉一名同學在全班講故事。在朗讀或講故事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傾聽和觀察,了解學生對課文的哪些地方理解較好,還有哪些地方在理解上有困難,要抓住時機及時指導。

            三、課外擴展,引向生活

            和爸爸、媽媽一起讀。學生帶著對課文的理解,課下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閱讀討論這個故事,然后同學間交流和爸爸、媽媽一起讀的體會。

            這一環節的設計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在與父母閱讀的過程中更加深了父母與兒女之間的情感。教育學生以實際行動孝敬父母,尊敬父母。做一個聽話、懂事的好孩子、好兒女。

            《樹和喜鵲》 優質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12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

            2、借助漢語拼音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3、培養學生互助友愛的精神和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會寫6個生字;借助漢語拼音,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了解課文內容,感悟朋友間的真摯友誼。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師:同學們都有朋友嗎?設想一下,如果沒有朋友會怎樣呢?學生自由發言

            2、引出課題,從而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自讀課文,識記生字。

            1、學生自讀課文,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自己讀準,并標上記號。

            2、反復讀課文,重點識記不認識的字。

            3、出示生字卡片,檢查學生對生字的認讀情況。

            (1)用“我來當小老師”“介紹我的好朋友”等方式讓學生互幫互學。

            (2)教師重點指導學生普遍認讀有困難的生字。

            三、自讀自悟——質疑問難——小組交流——全班師生交流

            1、學生自讀課文,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

            2、在四個人小組中交流,說出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和感受。

            3、教師巡視,參與討論,了解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程度、疑難所在,以便具體指導。

            4、重點引導學生理解下列語句。

            (1)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理解,“孤單”是什么意思。樹和喜鵲為什么會感到孤單?

            (2)你有過這種經歷嗎?自己一個人,周圍沒有朋友,也沒有家人,當時自己是怎么想的?感覺如何?

            (3)“樹很快樂,喜鵲也很快樂”讓學生在交流中理解:是什么原因使樹和喜鵲變得快樂起來了?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這句話。

            四、書寫生字,鞏固生字。

            1、書寫

            (1)學生自己書寫。

            (2)班內交流書寫時發現的應注意的問題。

            (3)教師根據情況具體指導

            2、通過編故事,復習、鞏固生字。

            學生隨意挑選一些學過的生字、詞語,用這些生字、詞語編故事。

            五、拓展思維

            1、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說說自己有過像樹和喜鵲這樣的經歷和感受嗎?展開討論交流,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2、推薦詩歌《沒有不好玩兒的時候》。

            板書設計:

            樹和喜鵲

            孤單 沒有朋友

            快樂 有了朋友

          【《樹和喜鵲》 優質教學設計范文】相關文章:

          《樹和喜鵲》教學設計(11篇)01-13

          《化石吟》優質教學設計10-07

          觀潮的優質教學設計11-11

          《采薇》優質教學設計11-29

          哲理故事:鷹和喜鵲04-12

          燕子教學設計優質課件設計02-28

          匆匆教學設計優質課件04-04

          《快樂的節日》優質教學設計01-17

          優質課《燕子》教學設計03-09

          李白《將進酒》優質教學設計11-17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伊香蕉大综综综合久久 | 婷婷色五月综合在线 | 狼人青草久久网伊人 | 色色色色色精品免费 | 亚洲国内自拍愉拍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亚洲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