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銘》教學設計

          時間:2021-02-27 11:40:30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課文《陋室銘》的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課文《陋室銘》的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課文《陋室銘》的教學設計

            課文《陋室銘》的教學設計篇1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背誦默寫,掌握相關的文言文字詞,理解課文內容。能力目標:了解“銘”的特點,學習托物言志的寫法;寫作練習,掌握“銘”這種文體。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理解作者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朗誦并背誦課文。

            結合學習重點文言詞匯,理解課文內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學習托物言志的寫法并學會仿寫。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方法:

            誦讀法、質疑法、討論法、提問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知道為什么我們教室取名“德馨陋室” (教室布置時取名)嗎?這個詞有何意義呢?這個名稱是由何而來呢?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劉禹錫的《陋室銘》。(板書課題)

            二、作家及寫作背景簡介

            1、本文選自《全唐文》,作者劉禹錫(772——842),字夢得,唐代詩人、哲學家。世稱“劉柳”、“劉百”、“劉兵客”,作品《竹枝詞》、《秋詞》等(學生根據預習介紹)。劉禹錫生活在安史之亂以后的中唐時期,因參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運動得罪了當朝的權貴,被貶為安徽省和州通判。在此背景下,劉禹錫創作了《陋室銘》。

            2、文體介紹

            “銘”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后來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 (“座右銘”、“墓志銘”)

            三、整體感知課文

            1、朗讀感知,熟悉課文。

            (學習文言文首先要學會流暢的朗讀,流暢的朗讀時理解文意的基礎。)

            學生自由讀一遍,讀時注意字音、停頓。讀準、讀順。

            聽教師范讀,對照字音、停頓,糾錯。認真聽并揣摩體會字音、停頓。

            抽生單獨讀,其他同學認真聽讀,聽后進行評價。

            學生齊讀,體會感受。

            2、疏通文意

            (1)學生自由默讀,同時結合注釋和工具書,口頭翻譯全文,了解課文大意。(提醒學生注意勾畫重點字詞,寫好筆記)如果有疑難處可前后桌小聲討論,仍不能解決做記號等會提出來大家一起討論解決。 (該環節為按照預先設計實施,主要由學生逐句翻譯。)

            (2)組織解疑,檢查自學效果并引導解疑。

            (3)翻譯重點文言詞匯和語句(提問學生單獨回答),學生思考、回答、識記。老師點撥、指導。名:著名。 馨:香氣,這里指品德高尚。 案牘:官府的公文。 鴻儒:博學的人。 勞形:使身體勞累。(強調“形”是使動用法,絕大多數學生掌握不好)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這是間簡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里的人)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簡陋了。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與我談笑的是博學的人,往來的沒有不懂學問的人。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沒有嘈雜的音樂擾亂兩耳,沒有官府公文勞累身心。何陋之有:有什么簡陋的呢?(賓語前置:有何之陋?)

            3、再讀課文,體會感情。

            感受音韻美。這是一篇銘文,有押韻的特點,讀起來朗朗上口。大家一起有感情的朗讀一遍,感受它的音韻美。

            體會作者思想感情:

            a、本文最富哲理、最能體現作者寫作主旨的一句是什么?這句話是怎樣引出的?

            答:“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這句話先由說“山”、“水”然后引出“德馨”的。

            b、作者寫陋室,那陋室真的“陋”嗎?

            答:不是,這就是作者的巧妙之處,雖寫陋室卻表現了“陋室不陋”。

            c、本文從哪幾個方面來論述陋室不陋的?試結合文章的語言加以分析。

            答:“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這是寫陋室自然環境清幽寧靜。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這是寫陋室往來客人的高雅不俗。

            “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這是寫陋室主人的生活情趣————恬適。

            d、作者明寫劉禹錫的陋室,為什么又要提到諸葛廬和子云亭?而且還要引用孔子的“何陋之有”呢?

            答:引古代賢士的名室來證自己的“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賢自勉,表明“陋室”主人也同樣具有古代名賢的志趣和抱負。結尾引用孔子的話,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e、身居陋室,作者卻以為陋室不陋,那么作者想借陋室表達他什么樣的思想感情呢?

            答:表達作者高潔傲岸的情操和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

            四、寫作手法分析:

            文章一開頭以山、水作比,引出陋室,接著從自然環境、交往人物、生活情趣三方面來描寫陋室,暗示陋室不陋,又以“諸葛廬”“子云亭”作比,表明“惟吾德馨”,最后引用孔子的話畫龍點睛,總結全文。文章通過贊揚簡陋的居室,表達了作者高潔傲岸的情操和安貧樂道的高尚情趣。我們把這種寫法叫做托物言志。

            托物——陋室:對陋室的環境及室主人的日常生活進行描寫。

            言志——表達作者高潔傲岸的情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文章主題思想)

            五、課后作業

            1、熟練背誦并默寫全文。

            2、文言字詞積累

            附:板書設計

            陋室銘

            劉禹錫

            山 水 陋室 環境之幽雅

            名 靈 德馨交往之儒雅 陋室不陋托物言志

            情趣之高雅 類比

            課文《陋室銘》的教學設計篇2

            【教學目標】

            1、背誦默寫,理解課文內容及其寓意。

            2、了解托物言志的寫法。

            3、認識作品的現實意義,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熟讀成頌。

            2、理解課文內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學習托物言志的寫法。

            【課時安排】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新課導入〗

            同學們,在上課以前,我想先請大家做一道選擇題。一間王公大廈,裝飾華美,金碧輝煌,你想要得到它,必須說很多違背良心的話,做許多喪盡天良的事;有一間斗室,非常簡陋,但是有青山綠水,知音相伴,你想得到它,它就在你身邊。如果是你,你會選擇什么?(學生答選后者)恭喜你,你的選擇居然和唐代大詩人劉禹錫的選擇一樣。相信你會成為新時代的劉禹錫。

            一、以多種方式熟讀課文

            1、齊讀(課件2)

            2、聽錄音范讀

            3、引導斷句(課件3)

            4、請同學讀

            5、再齊讀

            6、跟讀錄音

            二、解決生字詞,疏通大意(課件)

            三、作者簡介,欣賞他的作品(“陋室”的`名字是誰取的?他是何許人也?)

            四、文體簡介(課件)

            五、問題探究

            1、粗課文生,同學們對陋室總的印象如何?(陋室不陋)

            2、“陋室”為什么“不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主旨)(課件11)

            3、這八個字中哪兩個字最為關鍵?(德馨)

            4、作者是一開篇就寫自己“德馨”的嗎?他是怎樣引出“德馨”的呢?

            明確:前兩句以山水引出陋室,從而寫到“惟吾德馨”。

            5、前兩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明確:對偶、類比起興。以虛襯實,以山水引出陋室。

            簡介類比與興的有關知識。(課件12)

            6、作者的“德馨”表現在何處?(“苔痕上階綠”至“無案牘之勞形”五句)課件13

            “苔痕”兩句──清幽寧靜,不染浮華。 環境之雅

            到這里來的人多不多?(不多。從“苔痕上階綠”可以看出)

            到陋室來的人不多,到底是些什么人呢?(鴻儒)

            寫鴻儒是為了說明什么?

            “談笑”兩句 ── 交往高雅脫俗 交往之雅

            朋友來了做些什么?可以看出室主人的志趣如何?(高雅)

            “可以調素琴……勞形”四句──生活情趣高雅 情趣之雅

            托物言志:借助某事某物,闡發道理 、抒發感情的一種寫作手法。

            7、作者明明在頌自己的陋室,為什么又寫“諸葛廬”、“子云亭”?(以“廬”、“亭”比“陋室”,以“諸葛、子云”自此)

            8、作者自比“諸葛”、“子云”的目的何在?(表明作者想從政治上和文學上都干出一番事業。)

            9、那么,可以看出作者是個什么樣的人?(有遠大的抱負)

            10、由此看來,這一句在表意上是“畫蛇添足”還是更進一層?(更進一層,是“德馨”的深化)

            小結:略。

            第二課時

            一、檢查舊課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陋室銘》,誰能告訴我什么叫做“托物言志”。

            以圖片引導回憶舊課。(板書)

            二、導入新課

            全文結局“何陋之有?”照應了文中哪一句?(惟吾德馨)

            “孔子云:何陋之有?(課件15)”

            此處引用孔子的話證“陋室”說明“有德者居之,則陋室不陋。”與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遙相呼應。把個“陋”字徹底翻了過來,達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這是全文的點睛之筆。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潔傲岸的情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三、品一品,你認為哪一句才是本文的主旨。為什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課件)

            四、文言知識歸納(課件16)

            五、總結拓展

            為你的家取個好聽的名字。

            課文《陋室銘》的教學設計篇3

            教學目標

            1.朗讀、背誦《愛蓮說》,把握詞、語句,疏通文意。

            2.學習本文托物言志和襯托的手法。

            3.學習蓮花高潔的品質,培養“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質。

            教學重點

            學習本文托物言志和襯托的手法。

            教學難點

            理解文章的主旨。

            課前準備

            課前收集有關詠蓮詩句。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培養興趣,強化動機

            1.欣賞蓮花圖片,師生共同給它們命名或配以詩文名句。

            2.由許多人都喜歡蓮花,引出課本。“在古人筆下,蓮花,或與天真純潔的少女結下不解之緣,或被用作清高脫俗的象征,或被贊為百美并陳、無私奉獻的化身。對蓮的喜愛,可以說已成為我國人民一種文化心態。”

            最喜歡蓮花的當數宋代的周敦頤,他寫了一篇短文——《愛蓮說》,雖然只有119個字,卻是千古傳誦的名篇(板書課題、作者)。

            二、檢查預習任務

            1.讀課文,標出生字詞。

            2.注音:頤 蕃 淤 濯 漣 褻 鮮 噫

            3.口述課文大意,翻譯下列句子

            (1)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3)香遠益清,亭亭凈植。

            (4)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5)予謂菊,花之隱逸也。

            (6)菊之愛,陶后鮮有聞。

            (7)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8)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三、疏通文意

            方法:

            (1)盡量譯出每一個字;

            (2)補出省略成分;

            (3)通暢,準確。

            然后每個“老師”(即學生)一句,先朗讀,再口譯,再解答“學生”(即老師)一兩個問題。問題以字詞解釋為主。同時師生評判、討論、辯誤。

            教師重點講學生難懂兩個文言句式:

            (1)“予謂菊 ,花之隱逸者也”,判斷句,翻譯時加“是”字。其下面的“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兩句與此相同。

            (2)“菊之愛”,賓語前置,譯為“愛菊”。“蓮之愛”、“牡丹之愛”與此相同。“何罪之有”、“惟利是圖”也與此相同。

            四、齊讀課文,正音

            教師指導語氣、語調、停頓、快慢。

            五、深入閱讀,理解文旨

            1.寫“愛蓮”,為什么寫“愛菊”和“愛牡丹”?

            明確:是襯托手法,其中,愛菊是正襯,愛牡丹是反襯。

            2.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的形象有什么象征意義?

            明確:主要象征在污濁的社會潔身自好,保持正直堅貞的節操。

            3.作者將菊花、牡丹、蓮花一一擬人,表達什么思想?

            (1)婉曲地批判當時趨炎附勢、追求富貴的世風。

            (2)用具有高潔品格的“蓮”自況,表示自己在污濁的社會潔身自好,保持正直堅貞節操的生活態度。

            六、拓展練習

            你喜歡什么花草樹木?為什么喜歡?請口述一篇“愛______說”,要求有思想,有知識,有文采。

            七、朗讀并背誦本文

            八、布置作業

            1.背誦,默寫。

            2.完成課后練習。

          【課文《陋室銘》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課文《陋室銘》的教學設計08-01

          課文陋室銘優秀教學設計08-04

          課文《陋室銘》教學設計范文08-01

          《陋室銘》教學設計12-06

          課文《陋室銘》課堂教學實錄09-02

          陋室銘的課文反思12-25

          課文觀潮的教學設計11-13

          課文《背影》的教學設計10-27

          課文離騷的教學設計12-19

          《陋室銘》的教學設計范文08-01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又大又粗又爽的少妇免费视频 | 亚洲欧美在线中文字幕不卡 | 日韩中文字幕97色伦 | 日韩AV有码在线播放二区 | 亚欧成人中文字幕一区 | 亚洲午夜精品福利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