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余數的除法教學設計

          時間:2021-03-10 10:50:12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有余數的除法教學設計(精選3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對于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那么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有余數的除法教學設計(精選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有余數的除法教學設計(精選3篇)

            有余數的除法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59~60有關余數的除法。

            學習目標:

            1、通過情境感知有余數除法的含義。

            2、認識余數,理解有余數的除數算式。

            教學重點:

            感知有余數的除法的意義,認識除數。

            教學難點:

            理解有余數的除法算式。

            教學準備:

            草莓圖、小棒

            一、激趣定標

            (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1、出示第59頁情境圖,觀察引出活動:同學在做什么?想不想參加這個活動?

            2、讓學生拿出11根小棒自己擺一擺。

            3、揭示課題:認識有余數的除法

            二、自學互動(適時點撥)

            學習活動(一):感知有余數除法的含義

            學習方式:師生互動

            學習內容:課本第59~60頁的例1。

            1、(出示6顆草莓圖)這是什么?一共有幾個?每2個擺一盤,你能擺幾盤?用小棒擺一擺。(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2、引導學生說出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一共可以擺幾盤?有剩余嗎?學生自由回答。

            4、這是平均分的問題,你能把剛才擺的過程用一個算式表示出來嗎?

            5、學生匯報,教師板書:6÷2=3(盤)。

            引導學生說出各個數字在除法算式里的名稱及讀法。

            學習活動(二):理解有余數的除法的含義:

            學習方式:動手操作感受平均分出現有剩余的情況。

            學習內容:出示7顆草莓圖。

            1、每2個擺一盤,看看能擺幾盤?(學生動手擺一擺)

            說一說,你們發現了什么問題?

            師:剩下的還能再平均分嗎?(學生自由回答)

            2、你能用一個算式表示出來嗎?

            出示算式:7÷2=3(盤)……1(個)

            說說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讓學生回答

            3、師:每道題中的商和余數分別表示什么,強調商和余數的單位名稱及讀法。

            4、比較歸納。

            今天我們分了兩次草莓,這兩次分草莓的過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觀察比較6÷2=3(盤)和7÷2=3(盤)……1(個)這兩道算式,引導學生再次認識到:在生活中分東西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全部分完沒有剩余,另一種是分后有剩余,但不夠再分的部分那就是余數。

            三、測評訓練

            1、完成教材“練習十四”第1。

            (1)、讓學生在書上圈一圈,填一填。

            (2)、根據圈的結果填空,完成練習。

            四、課堂小結

            1、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有哪些收獲?

            五、板書設計:

            有余數的除法

            例1、6個草莓,每2個一盤,可以擺幾盤?

            6÷2=3(盤)

            例2、7個草莓,每2個擺一盤,能擺幾盤?

            7÷2=3(盤)、、、、、、、1(個)

            ︳︳︳

            被除數除數商余數

            有余數的除法教學設計2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P60—P61的例1和例2。

            二、教學目標

            1.通過繪本的具體情境,感受生活中有余數除法的實際意義。

            2.從實際情境和操作實踐中,抽象出有余數的除法算式,并在算式中理解各部分名稱的含義。

            3.經歷從具體到抽象的思維過程,最終達到根據數學問題,列出有余數的除法算式。

            4.通過觀察和思考,理解余數一定比除數小的道理。

            三、教學重點

            把平均分的實際問題用算式表達,感受余數在實際問題中的含義,并理解余數和除數的關系。

            四、教學難點

            理解余數一定比除數小。

            五、教學準備

            課件、9張鞋子圖片。

            六、教學過程

            1.情景導入

            孩子們,你們喜歡讀繪本嗎?(生:喜歡)前兩天老師也讀了一本繪本,它的名字叫《百足蟲的100只鞋》。這里面講了一個有趣的故事,故事里面還包含了一個數學問題,具有很獨特的數學思考。它到底講了什么故事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2.繪本教學

            (1)繪本閱讀

            方式:多媒體播放。

            于是,它打算先把8只鞋子送給只有4只腳的小松鼠。

            (2)復習無剩余的平均分

            過度:愛思考的百足蟲就在想:8只鞋子能分給幾只小松鼠?

            1)課件提問:8只鞋子能分給幾只小松鼠?

            預設:4只小松鼠。

            過度:那我們一起來分分看。

            2)課件演示:分的過程(每4只鞋子一份)

            邊說邊分:把四只鞋子分給一只小松鼠。

            分給1只小松鼠之后,暫停,提問:還能再分嗎?為什么?

            預設:剩下的鞋子還能再分給一只小松鼠,我們就繼續分。

            課件演示分的過程。

            小結:剛才我們把8只鞋子,每4只鞋子分一份,可以分給2只小松鼠,剛好分完,沒有剩余。

            3)用算式表示平均分

            提問:你能用一道算式表示剛才分的過程和結果嗎?

            預設:8÷4=2(只)

            師板書算式。

            追問:為什么用除法?

            預設:表示平均分,我們就用除法算式。

            小結:的確,像這樣進行平均分的問題,我們可以用除法來計算。

            3.引入有余數的除法

            (1)引入新問題

            過度:百足蟲送完8只鞋子之后開開心心地回了家,可是……

            繪本閱讀

            “還剩下這么多的鞋子怎么辦?”小百足蟲回到家問媽媽。

            “你不是還有其它的朋友嗎?”媽媽說。

            師:小百足蟲想到了小松鼠,松鼠只有4只腳,穿起鞋子也比較方便。

            繪本:于是百足蟲又帶了9只鞋子,準備送給好朋友小松鼠。

            課件提問:想一想9只鞋子能分給幾只小松鼠?

            (2)動手分一分

            過度:我們也像剛才一樣分一分。

            課件出示活動要求:請拿出學具:9張鞋子圖片。

            1.同桌兩人擺一擺、分一分。

            2.分完后,和同桌說一說分的過程。

            3.說完后,把學具收起來。

            師:誰來讀一讀?

            師:請拿出學具,邊分邊說,開始。

            生操作,師巡視,并問:你為什么這樣分?

            (3)生展示分法

            師:哪一組來幫我分一分?

            提問:你要怎么分?

            預設:把4只鞋子分一份。

            分好第一堆之后,師提問:還能再分嗎?為什么?

            預設:剩余的鞋子數比1只松鼠的腳只數要多,我們就繼續分。

            分到最后只剩下2只鞋子之后,

            追問:還能再分嗎?為什么?

            預設:剩下的2比4只少,不能再分了。

            師評:誰明白了他的意思?

            預設:1只松鼠需要4只鞋子,而剩下2只鞋子就不夠分了。

            師評:誰想再來說一說?

            預設:剩下的鞋子只數比一只松鼠不得只數少,就不能再分了。

            師評:你說的真清楚,請坐。

            (意圖:深刻理解什么時候能繼續分,什么時候不能分。)

            (4)說過程

            過度:回憶剛才分的過程,誰能把分的過程完整地說一說?

            預設:我們把9只鞋子,每4只分一份,可以分給2只小松鼠,還剩下1只鞋子。

            師:你真是一個善于總結的孩子。

            課件出示完整的表述:把9只鞋子,每4只鞋子分一份,可以分給2只松鼠,還剩下1只鞋子。

            (5)寫算式

            師:你能也用一道算式表示剛才分的過程和結果?

            師巡視不同的方法,并詢問不同算式表示的意思。

            抽取不同算式展示

            預設1:9÷4=2(只)還剩1只

            追問:你是怎么想的?

            預設:1只小松鼠有4只腳,分給2只小松鼠之后,就分走了8只鞋子,本來有9只

            鞋子,就還剩下1只鞋子。

            師評:你們聽懂了嗎?有沒有什么問題?

            師:你呢,給大家介紹一下你的想法吧。

            預設2:9÷4=2……1

            追問:你是怎么想的?

            預設:把9只鞋子,每4只分一份,就用除法算式9÷4,分的結果是分給了2只松鼠,就把2寫在后面,還剩下1只鞋子就在最后面寫上1.

            師評:有沒有問題想問他?

            (學生的兩種算式在描述過程中,根據學生的4只鞋子分一份,就把4只鞋子圖片圈起來)

            師:這兩個算式,哪一個更能表示出分的過程和結果?為什么?

            師評:的確,剛才我們是把9只鞋子,每4只鞋子分一份,就用算式9除以4(板書:9÷4),結果分了1個4,2個4,分給2只小松鼠之后(邊說邊圈出2份,并板書2只),還剩下1只鞋子,我們就在2只松鼠的后面寫上1只,中間我們用6個小圓點隔開。

            板書算式:9÷4=2(只)……1(只)

            (6)揭示課題

            過度:觀察2到算式,同樣都是除法,這一個算式和以前學過的除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預設:有剩余的數。

            師:你還記得除法算式中每一個數的名稱嗎?9叫做(被除數),4叫做(除數),2叫做(商),那這里的2叫做什么呢?

            預設:余數。

            師紅筆板書:余數

            提問:這個算式你會讀嗎?我們一起來試一試。

            師生齊讀:9除以4等于2只余2只。

            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像這樣有余數的'除法(手指算式)。

            張貼課題:有余數的除法。

            4.余數性質:余數<除數

            (1)脫離實物,半抽象思考

            過渡:分9只鞋子遇到了余數,愛動腦的小百足蟲就開始想了:那把10只鞋子、11只鞋子分給小松鼠的情況是怎樣的呢?(停頓5秒)

            師:請同學們拿出“學習卡”圈一圈、填一填。

            師:誰來匯報一下你成果?

            預設:10只鞋子,每4只一份,可以分給2只小松鼠,還剩余2只鞋子。

            師:用哪一個算式?

            預設:10÷4=2(只)……2(只)

            板書算式。

            追問:為什么余數2不能再分?

            預設:1只松鼠有4只腳,而剩下的2只鞋子不夠再分了。

            師:說的真清楚,剩余的數比一只松鼠的腳的只數(手勢指到4)少,就不能再分了。

            提問:那分11只鞋子的算式怎么列?

            預設:11÷4=2(只)……3(只)(師板書)

            師評: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預設:……

            (3)探索余數和除數的關系

            提問:請大家認真觀察分:9只鞋子、10只鞋子、11只鞋子時的余數,猜想分12只鞋子時,余數可能是?

            預設:余數是4.

            師:有不同意見嗎?

            預設:沒有余數。

            師評:那我們就來分分看。

            出示課件分12只鞋子(正好分完沒有剩余)。

            提問:誰來幫助列算式:

            預設:12÷4=3(只)(師板書算式)

            追問:之前分9、10、11時,都產生了余數,分12只鞋子怎么就沒有余數了?

            預設:因為12÷4剛好夠除,三四十二。

            師評:他用了口訣來解決這個問題,不錯,還有其它的想法嗎?

            預設:如果剩余4只鞋子的話,就可以再分給一只松鼠。

            追問:誰聽明白了?

            請人重復:剩下的數等于4時,可以再分給1只松鼠。

            追問:也就是余數能不能等于4?

            預設:不能等于4.

            追問:那余數能大于4嗎?比如余數能不能等于5?

            預設:大于4只鞋子,也可以再分給一只松鼠。

            提問:余數不能大于4,也不能等于4,也就是說余數必須?

            預設:余數必須小于4.

            師板書:余數必須小于4.

            過度:當我們4個4個分的時候,余數必須小于4,如果除數是6,,6個6個分,余數就?如果除數是8,8個8個分,余數就?(出示課件:一堆鞋子分給:蚱蜢、蜘蛛)

            預設:余數必須小于6,余數必須小于8.

            師:看來余數跟算式中的什么數有關?是什么關系?

            預設:余數必須小于除數。

            師擦掉4,板書除數。

            師:我們一起來把你們重大的發現讀一讀。

            生齊讀:余數必須小于除數

            5.鞏固提升

            過渡:你們這么愛動腦筋,百足蟲太喜歡和你們交朋友了!

            師:于是百足蟲打算把9只鉛筆,每人分2只。可以分給()人,還剩()只。

            追問:為什么商和余數的單位不一樣?

            預設:……

            師:小百足蟲突然想到今天媽媽給自己買了很多山楂,于是它打算把17個山楂平均分給3只小刺猬,每只小刺猬分()個山楂,還剩()個山楂;請你拿出“學習卡”圈一圈、填一填。

            師:誰來展示一下你的分法?

            預設:……

            過渡:看來大家都是愛動腦的好孩子,下面百足蟲想考考我們大家的眼力,大家有信心嗎?請看大屏幕……

            課件出示:不計算,運用余數與除數的關系判斷計算的對錯,對的打√,錯的打×。

            (1)14÷4=2……6()

            (2)18÷5=2……8()

            (3)21÷3=7()

            (4)27÷4=5……7()

            過渡:看來大家的眼力也不錯,百足蟲想跟我們一起玩一個小游戲,大家愿意嗎?

            師:請看游戲規則:大家一起唱“找、找、找朋友,找到一個好朋友……”

            (1)7人2人一組

            (2)15人4人一組

            師在黑板上記錄:_____人一組剩余_____人

            師:大家玩的開心嗎?請大家觀察老師記錄的:“每組人數”與“剩余人數”,你發現了什么?

            預設:剩余人數必須小于每組人數。

            6.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和百足蟲一起學習了數學知識,你學的開心嗎?為什么?

            預設1:我知道了怎么寫有余數的除法。

            預設2:余數必須小于除數。

            ……

            師評:孩子們,你們都有了這么多數學知識的收獲,真是不簡單,那你想對繪本中的主人公小百足蟲說點什么?

            預設1:善良,因為它把鞋子送給自己的朋友。

            師評:懂得分享的孩子,一定能交到更多的朋友,不過老師覺得你們也很善良,因為你們都積極思考,幫助百足蟲解決了余數這個難題。

            ……

            師小結:百足蟲真是一個善于分享的好孩子,不過老師也必須我ini門送去大拇指,因為你們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在繪本故事中發現了數學問題,而且勇敢地解決了今天的數學問題。老師真為你們感到驕傲!

            老師希望在今后的生活中,你們也能像今天一樣,帶著數學的眼光去發現更多的數學問題,并積極的思考和解決問題。本節課就上到這里,孩子們再見!

            有余數的除法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學生經歷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現象抽象為有余數除法的過程,初步理解有余數除法的含義,認識余數。掌握和理解余數要比除數小。

            2、認識有余數的除法,加強概念,掌握算法,用有余數除法解決實際問題。

            3、讓學生能在具體情境中借助已有的經驗和知識展開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感受數學學習的價值。

            教學重點:有余數除法的意義。

            教學難點:理解余數與除數的關系。

            教學準備:課件、教師花瓣學具、小組探究單

            課前準備:課前小探究

            問題:把22朵花平均分給6個小朋友,每人分到()朵,還剩()朵?你會用算式表示嗎?你能說一說算式中每一個數的含義嗎?

            教學過程:

            一、認識有余數除法名稱及含義

            1、情境引入

            自然界中有許多美麗的花,我們一起去欣賞。看,這是3片花瓣的蘭花,這是4片花瓣的花,有5片花瓣的,還有6瓣花,它們美嗎?你最喜歡的是幾瓣花?

            2、動手操作。

            現在請每個小組選擇一種花,用你們拿到的12片花瓣拼一拼,看看最多能拼幾朵花?

            3、學生匯報

            預設1:我們把12片花瓣,每3片拼一朵花,最多可以拼4朵花。

            預設2:我們把12片花瓣,每6片拼一朵花,最多可以拼2朵花。

            預設3:我們把12片花瓣,每5片拼一朵花,最多可以拼2朵花。

            追問:剩下能不能再拼一朵花?

            預設4:我們把12片花瓣,每4片拼一朵花,最多可以拼3朵花。

            4、結果分類。

            學生反饋

            師小結:看來,我們在平均分東西時,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正好分完,另一種是不夠分,還有剩余的情況。

            5、嘗試列式

            預設:12除以5等于2,單位朵,余2,單位片。

            師教學并板書(師板書課題)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有余數的除法。

            6、理解含義

            追問:12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商和余數都是2,但它們的意思一樣不一樣?

            預設:12片花瓣,每5片拼一朵花。可以拼成2朵,所以它的單位是朵。還剩余2瓣,所以它的單位是片。

            (設計意圖:以拼花和分花為主體,主要是想貼近生活,也是為了能更好地利用我的數據“12片”,沒有用教材中的6個草莓。因為12這個數據即可以被3、4、6整除而鞏固了舊知,被5整除余2又延伸到了新課。)

            二、探究除數和余數的關系

            1、例題變式

            如果增加一片,13片,還是每5片拼一朵,你說最多可以拼幾朵?為什么?同桌說一說算式中每一個數的含義?

            學生匯報。

            2、小組合作

            繼續增加花瓣的數量,14、15……20、30、100。最多可以拼幾朵,還剩幾片花瓣?

            小組合作探究活動要求:

            擺一擺:小組里,每人選一種,動手擺一擺。

            說一說:將你的想法用算式的形式匯報給小組長。

            寫一寫:小組長將組員的結果記錄下來并匯報。

            對比觀察除數和余數有什么關系?

            預設:除數都比余數大

            ……

            追問:當除數是4,余數是?當除數是5時?除數是6時?

            師小結:在有余數除法算式中,除數一定要比余數大。

            三、鞏固練習

            1、判斷

            (1)把15朵平均分給4個小朋友,每人分到幾朵,還剩幾朵?

            15÷4=3(朵)……3(朵)

            追問:這里數字、單位都一樣(3朵),意思一樣嗎?

            (2)把16朵平均分給4個小朋友,每人分到幾朵,還剩幾朵?

            16÷4=3(朵)……4(朵)

            (3)把16朵平均分給3個小朋友,每人分到幾朵,還剩幾朵?

            16÷3=4(朵)……4(朵)

            2、課前探究結合。

            這個問題還記得嗎?就是我們課前研究的問題,現在你再試試看,跟之前寫的一樣嗎?

            3、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算式。

            (1)師:如果我們只看這個算式,去掉這些數據,你知道這里余數可能是幾?最大是幾?()÷6=()……()

            (2)如果我知道余數是5,商是2,你知道被除數嗎?

            ()÷6=(2)……(5)

            四、全課總結

            師:有余數的除法在生活中用途很廣、作用真的很大,只要有一雙善于觀察的眼睛,就會發現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五、課后拓展

            在算式()÷6=★……★中,余數和商是相同的數,你能寫出幾個這樣的算式?它們有什么規律?

          【有余數的除法教學設計(精選3篇)】相關文章:

          有余數除法的應用說課稿11-05

          商末尾有0的除法教學設計(精選5篇)04-29

          有余數的除法的評課稿05-16

          除法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04-08

          分數除法二教學設計(精選7篇)05-20

          《商末尾有0的除法》教學反思04-22

          商中間有0的除法教學反思04-07

          《商末尾有0的除法》教學反思04-22

          商中間有0的除法教學反思04-07

          《分數與除法》教學設計10篇04-03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在线观看91尤物 | 日韩精品亚洲日韩精品一区 | 精品尤物日韩精品视频在线 | 亚洲精品国产品国语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免视看国产免费 | 亚洲日本成本人动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