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語文下冊《青花》教學設計

          時間:2021-03-24 13:00:59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S版六年級語文下冊《青花》教學設計范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總歸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對學業業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那么大家知道規范的教學設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S版六年級語文下冊《青花》教學設計范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S版六年級語文下冊《青花》教學設計范文

            S版六年級語文下冊《青花》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默讀課文,理解文章內容,認識中國的青花瓷藝,體會作者對文中所寫青花瓷藝人的追求完美、不斷創新精神的熱烈贊頌之情。

            2.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理解一些重點句子的含義及表達的情感。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自己喜歡的句子或段落。

            4.幫助學生認識本課生字新詞,會寫“鬢、訪”等7個生字;理解“兩鬢斑白、鍥而不舍、瑕疵、紛至沓來、迷惘、鄭重其事、如饑似渴、茅塞頓開”等詞語。

            【教學重難點】

            了解“我”是怎樣尋找制作青花的祖傳配方的。理解“修復和復制,都不是青花的歸宿。”這句話。了解“我”的努力,讀懂父親的表情。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關于青花瓷的多媒體電腦課件和文字材料、圖片、歌曲等。

            學生準備:課前搜集關于青花瓷的資料。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導學內容:

            學習生字、新詞,指導書寫。讀熟課文,初步感知。學習課文1——4自然段。

            導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播放歌曲《青花瓷》片段,配合課件出示青花瓷器的圖片,讓學生通過視聽兩方面欣賞青花之美。

            2.師:這些漂亮的瓷器有個美麗的名字,叫“青花”。(板書課題)

            3.學生自讀課后的“學習鏈接”,交流課前搜集的關于青花瓷的資料,認識青花。

            4.教師小結:2007年11月6日在英國倫敦舉行的中國藝術品專場拍賣會上,一個明代永樂年間燒制的青花扁壺以100萬英鎊的高價成交。(課件出示圖片)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頒獎禮儀小姐的禮服,設計靈感也來自于這完美的青花瓷。

            青花為什么有如此高的價值,為什么能成為“人間瑰寶”呢?這節課,我們來學習一個關于青花的動人故事,相信一定能帶給你很多啟示。

            (圍繞“青花”,從欣賞圖片到朗讀文字,感受青花之美,調動學生的審美體驗,激發閱讀課文的興趣。)

            二、初讀課文,自學字詞。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認真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自學生字,理解新詞。

            3.學生獨立自學,教師巡視,了解學情。

            3.自學反饋,全班交流。

            (1)分段指名朗讀課文,集體評議。

            (2)結合評議提出不理解的字詞,全班交流。

            重點引導理解并識記文中的生字新詞。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再讀全文,選擇自己讀得最滿意的段落加強練習。

            2.采用學生互相推薦的方法,讀通全文。

            3.思考這篇課文的寫作順序和主要內容。

            (是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敘述了“我”尋找那片殘缺的青花以求得制作青花的祖傳配方的前因后果。)

            四、布置作業

            1.書寫本課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導學內容:

            1.學習課文,了解“我”為尋找制作青花的祖傳配方所付出的努力,從中體會“我”執著追求、勇于創新的精神。

            2.了解父親的“心機”,感悟父親的良苦用心。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導學過程:

            一、課件展示,激趣導入

            1.課件出示:

            “人間瑰寶”——青花瓷

            其瓷,胎骨細膩,晶瑩柔潤;

            其花,清新明麗,幽靜雅致;

            其釉,光亮潔凈,白中泛青;

            其色,青翠欲滴,永久不褪。(文字背景為青花瓷圖片)

            (指名朗讀,教師引讀)

            2.能做出這樣完美的“人間瑰寶”,究竟是怎樣的人?父親要給“我”制作青花的祖傳配方到底是什么呢?這節課讓我們繼續走進課文尋求答案。

            二、學習課文,體會父親的心理

            1.學生快速默讀課文1——4自然段,找出文中描寫父親神情和語言的語句,體會父親的心理。

            2.反饋交流,體會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1)父親回答道:“因為你還沒有長大,還不懂得什么是完美。”

            ①在父親眼中,什么樣的青花才是完美呢?

            ②帶著父親對制作青花事業的熱愛齊讀。

            (2)兩鬢斑白的他望著我,眼神中充滿了企盼,似乎想說些什么,但最終還是沉默。

            ①父親期盼什么?想說什么?為什么最終還是沉默呢?

            ②談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把感受送進這句話再讀。

            ③帶著對“我”的企盼齊讀。

            (3)可是,父親一臉肅穆。半晌,父親才說:“你應該去尋找那片殘缺的`青花,找到了也就得到我的配方了。”

            ①父親為什么一臉肅穆,這時候他心里會怎么想?(學生想象補白,理解父親的良苦用心)

            ②帶著父親對我的良苦用心齊讀。

            3.小結:父親是那樣熱愛青花,為了讓青花的制作工藝得以傳承與發展,他對“我”滿懷企盼,他知道言語的表達對于年幼的“我”來說,還不能理解,就想方設法引導“我”從實踐上去領悟。

            三、深入學習,尋找“我”的心路歷程

            1.父親要教我制作青花的祖傳配方到底是什么呢?

            (聯系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理解:父親要給“我”的祖傳配方就是讓“我”明白:修復和復制都不是青花的歸宿,完美的青花,應該在超越中得到傳承。)

            2.學生快速默讀課文5——16自然段,思考:為了得到制作青花的祖傳配方,我是怎樣尋找那片殘缺的青花的?主要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3.指名反饋,全班交流。(師隨機板書:尋找、復制、創作)

            4.再自由讀5——16自然段,思考:這一路尋找,我都經歷了哪些迷惘和艱辛?是什么引領著“我”苦苦尋覓,苦苦求索,最后走出迷惘,靈光閃現,茅塞頓開?

            課件出示自學提示:

            (1)畫出描寫我心理活動和父親神態變化的語句。

            (2)讀讀這些語句,通過朗讀表現出人物心理的變化。

            (3)有問題同桌可以交換意見。

            5.指名反饋,體會父親的引領以及“我”的執著,并隨機指導朗讀。(師隨機板書:不滿意、冷眼、笑容)

            我的心理活動:

            ①什么樣的瓷片才配得上這樣的青花?什么樣的青花才是完美的?

            ②我陷入了痛苦的沉思中:我已經找到了瓷片,不是嗎?我已經修復了青花,不是嗎?我的技藝不夠精湛嗎?我的青花不夠完美嗎?

            ③父親要告訴我什么?那缺失的青花到底在哪里呢?

            父親神態的變化:

            ①然而,修復的青花并不能讓父親滿意。

            ②復制的青花,沒有絲毫瑕疵的青花,卻仍然遭到父親的白眼。

            ③那天,父親看到我自己創作的青花,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6.用下面的句式,結合我的行動、心理活動和父親的神態變化,說一說我尋找的經歷。

            課件出示:

            當我……時,父親……,我……

            當我……時,父親卻……,我……

            當我……時,父親終于……,我也終于……

            理解“修復和復制,都不是青花的歸宿。”這句話的含義。

            7.練習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四、總結升華,拓展延伸

            1.學完這篇課文,我們知道了能做出這樣完美的“人間瑰寶”的,是執著追求,不斷創新的青花瓷藝人,他們用勤勞和智慧創造出了這么完美的青花瓷。其實在我們生活中還有許多象他們一樣的人,都在默默地為我們創造著美好的事物,你還能舉出例子來嗎?(師生共同舉例,如:戲曲演員、書法家、畫家等等)

            2.你想對這些人說些什么,請寫下來,跟大家交流。

            S版六年級語文下冊《青花》教學設計2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欣賞歌曲《青花瓷》,同時欣賞青花瓷圖片。

            這首別致的歌曲,贊美的是--青花瓷。

            由英文中“中國”“瓷器”同為一個讀音“China”引入:瓷器是咱們祖國的象征之一,而青花瓷又是瓷器里的最美麗的精品。你了解青花瓷嗎?(交流課前閱讀的相關資料。閱讀課后的“學習鏈接”。)

            2.歌曲里頭有一句歌詞是“如傳世的青花瓷自顧自美麗”,到底這傳世的青花瓷為什么這么美麗呢?當我們學習了今天課文《青花》,就明白了。

            【周杰倫這歌曲很現代也很中國味,配合精致的圖片,能很好地調動學生學習課文、了解青花的興致。】

            二、檢查預習,初讀課文。

            1.課文主要寫了哪些人物?記敘了他們什么事情?

            (快速瀏覽課文后回答。)

            2.出示第五自然段中的“我開始了苦苦尋覓”一句。看看哪些段落寫“我”苦苦尋覓的由來。哪些段落寫“我”苦苦尋覓的過程。

            【問題很簡單,但是抓住了課文的主線。也滲透了有效地捕捉課文重點信息的方法--重視過渡句。】

            給課文分段。

            3.輕聲朗讀課文的兩個部分,把生字讀準。指名讀生詞。正音,并說說自己理解的詞語。

            重點理解:

            兩鬢班白:鬢臉旁邊靠近耳朵的頭發。頭發已經花白了。

            鍥而不舍;鍥,刻;舍,放棄,停止。鏤刻不停息,比喻持之以恒、堅持不懈。《荀子勸學》中講:“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反義詞有:半途而廢;一暴十寒;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等。

            嬉戲:游戲;玩耍。

            瑕疵:微小的缺點。

            紛至沓來:紛,眾多;沓,重復。接連不斷地到來。注意“沓”不要寫成“踏”。

            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感到不知怎么辦。

            窺破:窺,從小孔或縫隙里偷偷地看,暗中察看。暗中看出來或覺察明白了。

            鄭重其事:鄭重,嚴肅認真。對事情采取慎重認真的態度。一點兒也不馬虎、不敷衍。

            如饑似渴:像餓了想吃飯、渴了想喝水那樣。形容非常迫切的情狀。

            茅塞頓開:茅塞,被茅草塞住;頓,頓時,立刻。原來心里像被茅草塞住一樣,現在一下子打開了。比喻突然一下子明白了。也作“頓開茅塞”。

            3.齊讀課文,說說兩部分的主要內容。

            第一部分(1--4自然段)默默期盼,父親要兒子尋找殘缺青花。這是故事的前因,寫得比較簡潔。

            第二部分(5--16自然段)苦苦尋覓,兒子終于得到祖傳配方。這是故事的結果,寫得很詳細。

            三、小結

            美麗的青花,一代代藝人的驕傲和滿懷的心事都凝聚在上邊。到底父親要兒子找到什么東西呢?下節課再一起琢磨!

            四、作業

            熟讀課文。抄寫生詞。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

            聽寫生詞。

            回憶課文的條理。

            二、細讀理解。

            (一)研讀“默默期盼”

            1.讀1-4自然段,思考:父親是一個怎樣的瓷藝人?他教我瓷藝,為什么不傳配方給我?后來,父親為什么又鄭重其事地把一尊殘缺青花交給我?

            2.交流。

            (1)抓住“獨樹一幟”體會父親的“手藝高”。

            (2)抓住“完美”設計懸念。(什么是父親心里的“完美”?)

            (3)找出第三自然段描寫父親動作、外貌、語言等方面的語句,反復品讀,體會父親對兒子寄予厚望,用心良苦。理解我對父親的行動、神態的不解。

            【讓學生在閱讀理解這些語句時越讀越迷惑,迷惑于“完美”與“祖傳配方”之間的關系和奧秘,迷惑于“手藝高”的父親的古怪的動作、企盼的眼神、令人費解的話語……學生越是迷惑,對接下來的重點內容的學習的興趣就會越濃厚。】

            3.齊讀第三小節。

            4.小結:這個部分,我們領會到了父親對孩子的默默期盼和良苦用心。到底在期盼什么?兒子怎樣完成父親的任務,成長為青花瓷器的合格接班藝人呢?

            (二)研讀“苦苦尋覓”

            1.默讀讀5-16自然段,思考并找關鍵語句寫批注:

            (1)“我”怎樣尋覓“祖傳秘方”?主要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2)每次我覺得成功了的時候,心情怎樣?父親是什么表現?

            (3)研究父親不同表現的原因。

            2.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地方交流。

            (1)理解第五自然段的兩個設問句的作用。(承上啟下)

            (2)(6--8)自然段為第一層,寫“我”找到瓷片。“然而,修復的青花并不能讓父親滿意。”到底父親想要什么?

            (9--11)自然段為第二層,寫我“復制”青花。“沒有絲毫瑕疵的青花,卻仍然遭到了父親的冷眼。”兒子已經大有進步,父親還想要兒子進步,到底父親想要什么?

            (12--16)自然段為第三層,寫“我”自制青花,父親看到后,“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原來父親眼中的“完美”,是青花瓷器藝人一代代的“在超越中得到的傳承”。

            【在有感情的朗讀、交流重點語句的過程中,讓學生不斷感受,修復好的青花是昨天的青花,復制好的青花依然還是昨天的青花,在精通前人的手藝的基礎上,加入自己的獨特的元素,創造出有自己特色的與眾不同的青花,才是最珍貴的、最美麗的。而這一切的目標的抵達與超越,都是在主人公艱辛的工作和深入的思考、想象中得來的。】

            3.齊讀第二部分。

            4.小結:父親的默默期盼,經過兒子的苦苦尋覓,終于獲得了完美的結局。原來“修復和復制都不是青花的歸宿,完美的青花,應該在在超越中得到的傳承”

            三、再讀領悟。

            把文中多次描寫父親神態的語句找出來,注意有怎樣的變化,從中你體會出父親怎樣的思想感情?

            父親從“不滿意--冷眼--笑容”,實際上是表現了他要求兒子去創新瓷藝……

            四、練讀拓展。

            1.讀一讀。

            我的青花像一尾歡快的游魚,在清澈的溪流中唱歌。

            人間瑰寶--青花瓷

            其瓷--胎骨細膩,晶瑩柔潤;

            其花--清新明麗,幽靜雅致;

            其釉--光亮潔凈,白中泛青;

            其色--青翠欲滴,永久不褪。

            2.回憶課文內容和思想感情,練習說話并填空。

          【S版六年級語文下冊《青花》教學設計范文】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s版三年級下冊教學計劃范文03-15

          語文s版六年級下冊語文第六單元作文:告別母校06-28

          s版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的教學計劃03-15

          s版六年級語文聽課記錄01-28

          語文版七年級下冊語文《白鵝》教學設計12-06

          ?《A Let’s talk Let’s play》教學設計04-21

          語文版七年級下冊語文《美猴王》教學設計12-06

          語文S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范仲淹的故事》說課稿09-12

          白鵝 教學設計(語文版七年級下冊)12-06

          海燕 教學設計(語文版七年級下冊)12-06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久久96固产视频 |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网站 | 亚洲激情网五月婷婷久久 | 日韩中文久久影院 | 午夜福利日本一区国产 | 亚洲AV综合色一区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