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氣制備教學設計

          時間:2021-03-31 11:34:46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氧氣制備教學設計(精選3篇)

            作為一名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根據(jù)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教學設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氧氣制備教學設計(精選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氧氣制備教學設計(精選3篇)

            氧氣制備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根據(jù)課程標準,創(chuàng)設活動,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主動地體驗探究過程,在“做科學”的學習過程中,了解制取氣體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學習用過氧化氫溶液制取氧氣,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和探究能力。

            教材分析與處理:本節(jié)內容分兩部分:氧氣的實驗室制法、氧氣的性質。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為第一部分,相對較為獨立;從整套教材的編寫上來看,氧氣的實驗室制法是唯一安排的氣體制取的實驗,因此要從探究過程中抽取氣體制取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教學重點:氧氣的實驗室制法

            教學難點:催化劑

            教學思路:創(chuàng)設情景,初識氧氣,引出氣體的制取→了解氣體制取的一般步驟,探究用過氧化氫溶液制取氧氣的儀器裝置和反應條件→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氣→嘗試設計其他的制氧裝置。

            教學用具:試管(3只)、酒精燈、錐形瓶、長徑漏斗、帶導管的橡皮塞、乳膠管、集氣瓶、水槽、蓋玻片;30%的過氧化氫溶液、二氧化錳、人造沸石、芹菜、火柴;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初識氧氣

            設計意圖:通過問題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起學生的探究欲望。

            [創(chuàng)設情景]在屏幕上循壞播放選取的與氧氣有關的圖片:運動會場上燃燒的火炬、火箭的發(fā)射、潛水員帶著氧氣瓶在潛水、搶救危急病人、光合作用、腐爛的葡萄,引導學生回答:氧氣是我們身邊熟悉的物質,它跟世間萬物如影隨形,你對它有哪些了解呢?

            [學生交流]氧氣可供給呼吸,氧氣可支持燃燒,氧氣能使物品腐爛,氧氣能發(fā)射火箭……

            [設問,引出下文]那你還想知道與氧氣有關的'什么知識呢?

            [生答]

            1. 我想知道氧氣是如何發(fā)射火箭的。

            2. 我想知道氧氣怎么使食物腐爛的。

            3. 我想知道氧氣還有什么用途。

            4. 我想知道氧氣是如何制得的。

            ……

            [過渡]看來同學們想知道得還很多,這節(jié)課我們先來看一看如何在實驗室里制取一瓶氧氣?然后引出本節(jié)課的課題——氧氣的實驗室制法。

            二、如何制取氧氣(核心部分)

            設計意圖:通過試驗,探究如何在試驗室里制取氧氣,并形成制取氣體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

            [引導學生思考]如果讓你到實驗室制取一瓶氧氣,你需要解決哪些問題?

            [師生共同分析]

            l 反應原理

            l 儀器裝置

            l 驗滿方法

            l 收集方法

            [師問]我們就按這四步學習如何制取氧氣。根據(jù)已有的知識,請你說出得到氧氣的方法有哪些?

            [學生交流]

            l 電解水

            l 從空氣中分離氧氣

            l 光合作用

            ……

            [師問]上述方法適合在實驗室中制取氧氣嗎?為什么?

            [學生討論]消耗電能;操作復雜;難于控制……不適合在實驗室里制取氧氣。

            [老師總結,引出下文]在實驗室里,通常采用30%的過氧化氫溶液來制取氧氣。在什么條件下可制取氧氣呢?根據(jù)老師提供的探究報告,請同學們來探究一下。

            氧氣制備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與探究,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和分析綜合能力。

            2、通過對實驗現(xiàn)象及結論的分析,培養(yǎng)學生由具體到抽象、從個別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能力。

            3、初步建立起研究物質的一般方法和合理順序,學習沿著知識的內在脈絡進行學習的初步方法。

            二、教學重點、難點

            1、對氧氣化學性質的探究。

            2、依據(jù)實驗結果,通過比較和分析,歸納氧氣的化學性質。

            三、教具準備

            實驗用品:蠟燭、紅磷、木炭、硫粉、細鐵絲、鋁箔集氣瓶(內盛氧氣)、燃燒匙、酒精燈、火柴、藥匙、鑷子、燒杯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游戲:請在我的描述中搶答。

            (1)它是一種氣體,我們每天都接觸,它無色、無味,化學性質很穩(wěn)定,可以用做保護氣,它約占空氣體積的78%。

            (2)它也是一種氣體,我們看不見、抓不著、聞不到,但是誰也離不開它,它約占21%。

            敘述:這節(jié)課我們來研究氧氣的性質和用途。

            [講述]認識物質通常是由表及里,先了解物質的物理性質,再研究物質的化學性質,然后得知該物質的用途。

            [播放短片]氧氣的物理性質。

            提示學生捕捉有關氧氣物理性質的信息,例如色、味、態(tài)、密度、溶解性等。

            [學生歸納]氧氣的物理性質:顏色、氣味、狀態(tài)、密度、溶解性。

            氧氣在通常狀況下:在101千帕,-183 ℃時變?yōu)開________ , -218 ℃時變?yōu)開_______。

            [過渡]氧氣有哪些化學性質呢?

            [演示實驗2-2]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到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觀察。

            [提問]

            (1)現(xiàn)象(2)結論

            [演示實驗2-3]硫在氧氣中燃燒

            [提示]

            1、觀察要點:(1)硫的顏色、狀態(tài);(2)硫在空氣中燃燒時發(fā)生的現(xiàn)象;(3)硫在氧氣中燃燒時發(fā)生的現(xiàn)象。

            2、硫燃燒后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硫。

            [提問]

            (1)現(xiàn)象;(2)結論

            [演示實驗2-4]鋁箔的燃燒

            [學生觀察]

            (1)鋁箔的形態(tài) (2)鋁箔燃燒時發(fā)生的現(xiàn)象。

            [提問]

            (1)、現(xiàn)象; (2)結論; (3)為什么預先在集氣瓶底先放一些細沙?

            [議一議]為什么物質在空氣中燃燒不如在氧氣中燃燒劇烈?

            [提問]

            [過渡]以上對氧氣化學性質的研究是否具有普遍性呢?

            [學生實驗探究]

            蠟燭、紅磷、木炭、細鐵絲與氧氣的反應;

            填寫探究報告。

            [小結]通過展示和交流學生的探究報告,小結氧氣的化學性質。

            [過渡]

            [學生介紹氧氣的用途](課前查找的資料,文字和圖片)

            (1)氧氣的用途:

            (2)液氧炸藥:

            (3)地球上的氧氣會用完嗎?

            [拓展](學生用課前查找的資料介紹)

            (1)氧氣的兄弟——臭氧。

            (2)科學家合成新型氧分子。

            (3)氧氣可壓縮成紅色晶體。

            [總結]

            六、板書設計

            課題2 氧氣

            一、氧氣的性質

            1、物理性質:通常狀況下是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略大,不易溶于水。

            2、化學性質

            支持燃燒

            ② 硫 + 氧氣 → 二氧化硫

            ③ 碳 + 氧氣 → 二氧化碳

            ④ 鋁 + 氧氣 → 氧化鋁

            ⑤ 鐵 + 氧氣 → 四氧化三鐵化學變化: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也叫化學反應。

            二、化合反應:把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生成另一種物質的反應。

            三、氧化反應:物質跟氧發(fā)生的反應。

            七、教后反思:

            通過上面對氧氣課時知識的講解學習,相信同學們已經(jīng)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學們都能考出好成績哦。

            氧氣制備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了解實驗室制取氧氣的主要方法、原理和實驗裝置,認識催化劑及催化作用,初步學習自主設計裝置、制取氧氣并驗證氧氣的性質。

            2、通過對碳、鐵在氧氣中燃燒實驗的探究,進一步認識氧氣的化學性質。采用分析——對比的方法,認識分解反應的特點。

            3、通過催化劑和氧氣性質的探究學習,培養(yǎng)學生辯證的觀點和勇于創(chuàng)新的科學,嚴謹求實、勤于思考的科學作風。

            教學重點氧氣的制法及實驗操作,分解反應。

            教學難點正確理解催化劑的概念

            實驗準備

            1、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制取氧氣。

            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思維]

            氧氣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質,它具有廣泛的用途,如急救病人、電氧焊、煉鋼等都需要較為純凈的氧氣,如何制取氧氣?

            [學生猜想]

            學生們暢所欲言,然后指導學生閱讀課本P33-34,分學習小組交流討論出實驗室制氧氣的方法。

            [實驗探究,引導觀察]

            (演示實驗)探究實驗室用過氧化氫制取氧氣的方法。[實驗2-5];[實驗2-6];取少許二氧化錳于試管中并加熱,檢驗是否有氧

            氣生成。

            (演示實驗)探究實驗室用過氧化氫制取氧氣的方法。[實驗2-5];[實驗2-6];取少許二氧化錳于試管中并加熱,檢驗是否有氧氣生成。

            [學生觀察演示實驗]

            觀察[實驗2-5],[實驗2-6],加熱二氧化錳,教師的操作方法。

            及實驗現(xiàn)象,并作詳實的實驗記錄。

            [學生交流展示]

            匯報實驗記錄及結果;交流討論二氧化錳在反應中的作用,得出二氧化錳是催化劑的結論。正確寫出過氧化氫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引導學生分析歸納]

            引導學生對比分析實驗現(xiàn)象;寫出過氧化氫反應的文字表達式;從二氧化錳在反應中所起的作用,歸納出催化劑及催化作用。

            [分析對比,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實驗室除了用過氧化氫制取氧氣外,還常用加熱高錳酸鉀的方法制取氧氣,引導學生看書P35 。引導學生分析過氧化氫、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反應特點,并與化合反應相對比。

            [學生活動]

            寫出高錳酸鉀制氧氣、鐵和磷分別在氧氣中燃燒反應的文字表達式,從反應物、生成種類,對比化合反應的特點,通過討論分析得出分解反應的結論。

            [媒體展示,激發(fā)興趣]

            (化學、技術、社會)催化劑的作用圖片;資料:如何大量制取氧氣。

            通過觀看多媒體展示圖片,了解催化劑在化工生產(chǎn)中的重要作用,分析比較得出氧氣的工業(yè)制法與實驗室制法具有本質區(qū)別。

            [歸納與反思]

            本節(jié)課你了解了什么?學會了什么?

            學生通過反思,對本節(jié)課所學知識進行。

            [知識應用,提高]

            布置課堂作業(yè)并及時點評,P401、2。

            第二課時

            [回憶與再現(xiàn)]

            (分小組競賽)看誰寫得又快又準,寫出實驗室制氧氣反應的文字表達式(兩個)。

            [學生活動]

            寫過氧化氫、高錳酸鉀制氧氣文字表達式

            [設計實驗裝置]

            要求學生對比過氧化氫制氧氣的特點,分組設計用高錳酸鉀制氧氣的實驗裝置。

            學生根據(jù)反應物狀態(tài),反應所需條件和生成氣體的性質,設計實驗裝置,自主選擇儀器,對裝置進行組裝。

            [設疑激趣,討論交流]

            展示某一組設計的實驗裝置,巧設疑問:裝置由哪幾部分組成?怎樣給試管加熱?實驗結束后是先把導管從水中移出來還是先移走酒精燈?進行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實驗要注意什么?

            [分組討論,獲取信息]

            學生分組活動,對每一問題進行仔細探討,教師作適當點評。

            [我探究,我快樂]

            (學生分組實驗)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驗證氧氣的性質。

            [討論交流,歸納反思]

            根據(jù)實驗結果,引導學生匯報實驗收獲;反思實驗中存在問題;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歸納出實驗室制取氣體的基本思路。

            引導學生通過反思得出實驗前要檢查裝置的氣密性;試管口要放一團棉花;試管口要稍微向下傾斜;氣泡連續(xù)了才能收集氧氣等結論。

            學生:實驗探究收獲、體會或想法。

            實驗室制取氣體要根據(jù)反應物狀態(tài)、反應條件、氣體的水溶性等來選擇適當裝置。

            [信息反饋]

            布置練習1、P404;

            2、 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氧氣大致可分為下列步驟:(1)點燃酒精燈,加熱試管;(2)檢查裝置氣密性;(3)裝入藥品并將裝置固定在鐵架臺上;(4)用排水法收集氧氣;(5)停止加熱;(6)把試管從水中移出來。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

            [學生獨立作業(yè)]

            檢驗能力,鞏固知識。

            總評

            本課題教學讓學生把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融為一體,使許多原來先由教師講解示范的工作變成由學生來完成,教師真正成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促進者。如:通過回憶氧氣的用途,聯(lián)想如何制得氧氣,猜想氧氣的制法;再通過閱讀、討論、交流,明確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反應原理;分析反應特點,自主選擇儀器制取氧氣等探究活動過程,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本課題教學還根據(jù)新課標理念強調了學生的主體意識,探究意識。如: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中的許多注意事項,一部分在實驗前引導學生思考,獲取正確信息,一部分留給學生通過實驗探究后,反思得出正確結論。此教學設計在如何活用教科書而不拘泥于教科書方面也下了一定的功夫。如為說明二氧化錳只是過氧化氫反應的催化劑,在教科書原有實驗的基礎上添加單獨給二氧化錳加熱,檢驗是否有氧氣生成的實驗,從而使二氧化錳在過氧化氫分解反應中起催化作用的結論更具說服力。

            當然,本課也略有不足,教師的“講”還略有偏重,還可繼續(xù)放“權”,大膽讓學生去闖。

          【氧氣制備教學設計(精選3篇)】相關文章:

          制取氧氣教學設計(精選5篇)05-11

          性質活潑的氧氣 教學設計02-09

          氧氣說課稿11-04

          精選《觀潮》教學設計 教案教學設計11-15

          《i u ü》 教學設計【精選】03-25

          課文《李時珍》教學設計【精選】03-24

          教學設計教學反思(精選5篇)05-13

          《雨巷》精選教學設計11-12

          離騷的精選教學設計12-19

          氧氣的獲得說課稿3篇11-06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一级一区二区三 | 久久久亚洲天堂 |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日韩6页 亚洲亚洲影院第一页 | 日本青青在线观看 | 午夜AV不卡网站在线播放 | 日本色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