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以內的組成的教學設計

          時間:2021-04-02 19:03:10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5以內的組成的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5以內的組成的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5以內的組成的教學設計

            5以內的組成的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使幼兒通過動手操作掌握5以內數的組成。

            2.使幼兒能熟練地說出5以內數的組成。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初步的自學能力,初步的遷移類推能力。

            3.培養幼兒認真做練習的良好學習習慣,積極動腦思考的學習品質,及合作互助、創新意識和評價意識。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9~20頁的.內容。

            教具、學具準備

            1.投影儀、數字卡片、5根小棒、5個小方塊。

            2.數字卡片、5根小棒。

            教學過程

            復習舊知

            1.復習數數。前面我們學習了哪些數?誰能數組大家聽?

            2.復習比較大小出示數字卡片1-5,誰能給大家提問題?

            進行新課

            1.創設游戲情境,小組學習5的組成。

            a.創設游戲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今天老師想請大家做一個分小棒的游戲,想不想做?準備5根小棒,看誰動作又輕又快。把5根小棒分成兩份,看誰方法多。分完和你的同位交流一下。(教師巡視指導。)

            [教師能較好地把握知識起點,采用開放教學方式,先讓幼兒動手操作擺小棒充分感知,然后再交流,使幼兒在主動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b.交流展示。

            指名分法不同的幼兒到前面來展示。

            ①剛才大家想了那么多辦法,可是看起來又有點亂,請大家開動腦筋想個好辦法:怎樣才能清楚地看出又一個也不落下?同位商量,指名展示。

            ②(教師巡視發現有按順序分的)老師發現這位同學有一種好辦法,下面請他來教教大家。

            [在發散的基礎上組織幼兒交流,引導發現。給幼兒充分展示的機會,充分發揮了幼兒的主體作用,使幼兒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教學比較扎實。]

            c.全班幼兒再自己邊說邊按順序分一分(板書分合式)。

            d.小結。

            通過分小棒我們得到了5的組成。

            e.引導觀察,發現規律。

            你發現了什么?誰愿意把你的發現告訴大家?

            那么我們看到5能想到什么呢?(推小棒)

            2.做一做

            a.老師還準備了5個小方塊,想請大家一個猜一猜的游戲,OK?

            ①(右手拿3個小方塊藏在背后,左手出示2個)右手有幾個?

            ②右手藏1個

            ③右手藏2個

            剛才大家猜的都很準。那老師要問一問你們:為什么猜得這樣準?有什么辦法?

            b.搶答。

            下面我們來比賽,看誰反應快!對口令。

            3.小組自學4、3、和2的組成

            a.剛才我們通過分小棒編出了5的組成。下面請你在小組中試著編出4、3和2的組成。

            b.填方框

            [把練習設計成猜一猜的游戲,符合幼兒的特點,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習了5的組成,突破了難點。4、3、和2的組成就可以完全放給幼兒,采取小組使用的方式學習,既培養了幼兒知識遷移的能力,又培養了幼兒的合作意識,教學層次清晰。]

            4.指導看書。

            邊說邊填。指名板演。

            5.做一做。

            a.動手操作。教師出示數字卡片5,幼兒擺學具,同桌操作。在操作的基礎上用5的組成連線。

            b.對口令。

            5以內的組成的教學設計2

            目標:

            1、學習5以內數的組成,初步體驗發現“數越大,組合的方法越多”。

            2、在活動中發展幼兒遷移整理已有經驗的能力,逐步促進幼兒思維深刻性的發展。

            重點:認識表示數的分合的符號,初步理解組成的意義。

            難點:概括5以內各數組成情況,初步體驗發現數越大,組合的方法越多。

            準備:教具(大房子圖一間2層、數卡“1”3張,“2”2張、“3”一張,表示分合意思的符號四個)

            學具(操作分合學具出現不同結果的記錄紙、房子圖10張,人手2套1-5的數字卡、寶貼)

            過程:重點討論-->幼兒遷移運用-->集體交流-->結束活動

            1、重點討論

            A、目標:在上次操作經驗的基礎上,認識表示數的分合的符號“”,理解組成的意義。

            B、指導:

            a、出示房子圖,引導幼兒將相應數字布置上去,如屋頂上是2,下面2個房間里分別是1和1;

            b、將房子拿掉,請幼兒講講2、1、1是什么關系,該怎么念,引出“”:分開、合起來的意思。

            c、同法學習“3”的組成。重點是體會3有2種分法。

            2、幼兒遷移運用

            目標:在前一次操作經驗的基礎上,遷移整理5以內各數的組成的經驗,并用數字表示。

            指導:

            a、教師介紹玩法

            b、幼兒在上次操作經驗的基礎上,在房子圖里有數字表示

            3、集體交流:

            目標:整理有關5以內各數的組成經驗

            指導:

            (1)幼兒介紹,教師有序排放5以內各數的組成卡片。

            重點指導幼兒體會把一個數分成2份,這2份合起來還是原來的數。

            (2)在結果出來后,引導幼兒觀察,列出每一個數字分的方法記錄情況,

            問:記錄每個數字分的方法從2-5有些什么變化?

            (體驗:記錄越來越多-->分的方法越來越多)

            4、結束活動

            (1)小結有關數的組成的一些經驗,激發幼兒下次活動的興趣;

            (2)肯定活動中有進步的幼兒。

          【5以內的組成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5以內的加法教學反思05-09

          《100以內數的數數和數的組成》課堂實錄05-09

          5以內的加法教學反思(15篇)04-15

          萬以內數的大小比較教學設計(精選9篇)05-12

          認識100以內的數教學反思04-25

          100以內數的認識教學反思04-07

          《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教學反思02-16

          100以內數的認識教學反思04-07

          小班數學教案及教學反思《5以內的數》09-22

          《10以內的加減法》教學反思05-13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在线一区 | 一区二区久久综合网 | 午夜福利久久野草 | 亚偷拍福利视频午夜偷拍福利 | 青青青视频在线视频免费 |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不乱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