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粥》教學設計

          時間:2021-04-03 19:27:10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臘八粥》教學設計范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借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教學設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臘八粥教學設計范文,歡迎大家分享。

          《臘八粥》教學設計范文

            《臘八粥》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 認識10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2. 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 學習文中人物的對話描寫。

            4. 通過人物動作、語言和心理活動的描寫,體會“八兒”一家的其樂融融。

            教學重點

            文中人物動作、語言和心理活動的描寫。

            教學難點

            體會“八兒”一家的其樂融融。

            教學準備

            建議學生查找資料,了解“臘八粥”的相關民俗。有條件的可以找來沈從文《臘八粥》的全文,仔細閱讀,對小說全文的大概內容先有一個整體的把握。

            相關資料

            沈從文(1902——1988)原名沈岳煥,湖南鳳凰人。1918年自家鄉小學畢業后,隨當地土著部隊流徒于湘、川、黔邊境與沅水流域一帶,后正式參軍,當過上士司書。

            1922年在五四思潮吸引下自身來到北京,升學未成,在郁X夫、徐志摩等人鼓勵下,于艱苦條件下自學寫作。1924年,他的作品最早載于《晨報副刊》,接著又在《現代評論》、《小說月報》上發表。1928年,與胡也頻、丁玲相繼來到上海,曾共同創辦《紅黑》雜志。1929年在上海中國公學教書。這時期的作品結集為《鴨子》、《旅店及其他》、《蜜柑》等,所描寫的湘西鄉俗民風和鮮明的生活,引起人們的注目。《蕭蕭》、《牛》、《柏子》、《阿麗思中國漫游奇境記》顯示了他早期小說較成功的鄉土抒寫和歷史文化思考。

            1930年后赴青島大學執教,創作日豐。到抗戰前,出版了20多個作品集,有《石子船》、《虎雛》、《月下小景》、《八駿圖》等,還有重要的選本《從文小說習作選》。中篇小說《邊城》于1934年問世,標志著他的小說的成熟。

            抗戰爆發后,經武漢、長沙,取道湘西去云南。途經沅陵時,寫散文《湘西》、長篇小說《長河》(第1卷)。后至昆明西南聯大任教。1945年后回京,在北京大學教書。問時編《大公報》、《益世報》文藝副刊。

            1949年以后,長期從事文物工作。先后在中國歷史博物館、故宮博物院研究中國古代服飾和物質文化史。1960年發表《龍鳳藝術》等文。1978年調中國社科院歷史研究所。他以作家身份被邀參加第三次全國文代會,增補為全國文聯委員。1980年曾赴美國講學。1981年出版了歷時15年寫成的《中國古代服飾研究》專著。

            設計方案一

            一、讀題導入

            今天,我們學習《臘八粥》,請一個同學來讀一下課題。

            二、初讀課文

            1.指名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請其他同學們認真在心里跟著讀。

            3.這篇文章圍繞臘八粥講了一件什么事?

            4.學生匯報,教師點撥。

            三、默讀課文,圈畫批注

            1.文中的主要人物是誰?——“八兒”。

            2.“八兒”這個人物并不是一層不變的,請默讀圈畫相關語句

            3.學生圈畫后匯報。

            4.教師及時總結:

            他的心理活動變化構成了本課的線索,可以此為突破口。從“迫不及待”到“苦苦等待”到“美妙的`猜想”再到“親見時的驚訝”。

            四、總結升華

            1.文章中有關臘八粥熬煮的描寫也不可忽視。如第一自然段寫的:“把小米,飯豆,棗,栗,白糖,花生仁兒合并攏來糊糊涂涂煮成一鍋,讓它在鍋中嘆氣似的沸騰著,單看它那嘆氣樣兒,聞聞那種香味,就夠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況是,大碗大碗地裝著,大匙大匙朝口里塞灌呢!”

            2.學習作者語言的妙處。

            3.當堂積累下來。

            板書設計

            臘八粥

            沈從文

            主人公:“八兒”

            迫不及待

            苦苦等待

            美妙的猜想

            親見時的驚訝

            《臘八粥》教學設計2

            一、導入:

            1.請學生說一說對“臘八”或臘八粥的了解。

            2.教師導語: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臘八粥》這一課,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學生指名讀課文,邊讀邊標記自然段記號,劃出讀不準音的詞語。

            2.正音,并反復讀關鍵詞語。

            3.同桌一起讀重點段落。

            三、再讀課文:

            1.學生圍繞課后題默讀思考。

            2.學生自讀,教師巡視。

            3.學生匯報:

            第1小題:練習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也可以先適當提出文中的主要人物,圍繞“媽媽”和“八兒”結合課題來概括,這樣先降低了難度,概括效果會更好。

            第2小題:這一題旨在訓練學生對“八兒”這一人物是否理解。是在梳理文章大意后關注作者的表達。聚焦到主人公“八兒”身上,因為他的心理活動變化構成了本課的線索,可以此為突破口。從“迫不及待”到“苦苦等待”到“美妙的猜想”再到“親見時的驚訝”,文章隨處可見“八兒”急切想吃臘八粥的情形。

            第3小題:全文圍繞“八兒”全家吃媽媽熬煮臘八粥的經過,展現了一幅淳樸、和睦的圖景。表達了一家的其樂融融。

            4.教師相機總結。

            四、分析人物特點:

            1.“八兒”是個怎樣的孩子?結合文中語句加以說明。

            2.師生交流。

            3.文中的母親呢?用剛才的方法。

            4.師生交流。

            五、指導朗讀:

            1.本篇課文人物對話描寫較多,組織學生分角色朗讀。

            2.通過揣摩人物心理,聯系提示語來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組織朗讀比賽,互相點評,取長補短。

            六、作業:

            1.有感情地將課文朗讀給家長聽。

            2.查找有關中國傳統節日的資料,進一步了解中國傳統民俗文化。

            板書設計

            臘八粥

            沈從文

            “八兒” 母親

            其樂融融

          【《臘八粥》教學設計范文】相關文章:

          教學設計范文03-03

          觀潮教學設計范文11-13

          《觀潮》教學設計范文11-04

          《離騷》教學設計范文12-25

          離騷教學設計范文10-29

          小蝸牛教學設計范文01-04

          《沁園春·雪》教學設計范文08-02

          《沁園春雪》教學設計范文08-02

          李商隱《嫦娥》教學設計范文11-29

          李商隱《無題》教學設計范文07-01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无打码H中文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国产AV |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自拍 |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美女足 |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高清 亚洲国产精品视频中文字幕 | 一本到中文字幕在线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