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日的教學設計

          時間:2021-04-05 10:48:39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端午日的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那么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端午日的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端午日的教學設計

            端午日的教學設計1

            教材簡析

            《端午日》見蘇教課標版七上語文第十一課。這是一篇著重描寫端午日賽龍船場面的短文,全文緊扣“端午日”這個文題,按爭看劃船——賽龍船——競追鴨子的思路展開,按時間順序來安排材料。

            教學目標:

            (1)了解民俗文化的豐富內涵,感受鄉土文化的獨特魅力;

            (2)培養學生閱讀理解以及聯想、想像的能力;

            (3)培養學生合作團結的精神。

            教學重點:龍舟賽的精彩場面描寫,聯想的作用。

            教學難點:運用正面描寫、側面烘托相結合的方法。

            教具準備:龍舟賽的相關圖片和朗讀磁帶。

            教時安排:一教時

            一、課前導入

            1、同學們:能不能告訴我,一年之中你最喜歡過的是哪一個節日?能說說喜歡的理由嗎?(老師鼓勵暢所欲言,并提示啟發:春節、兒童節以外,還有哪些節日?)

            2、有同學說到了端午節,那它是農歷的幾月初幾?(五月初五)

            3、我們這里的端午節是怎么過的呀?知道的請自告奮勇地站起來并大聲說出來。(包粽子,吃咸鴨蛋、掛艾葉菖蒲,用雄黃涂在小孩的額頭及手足心)

            4、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嗎?知道包粽子的用意嗎?(紀念屈原)

            交流、明確:對,屈原是我國戰國時期的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楚國滅亡后,他滿懷悲憤投入汨羅江,以身殉國,這一天正是五月初五。沿江的百姓不忍屈原尸體被蛟龍吞食,便包粽子投入江中,造龍舟爭相競撈,并鳴鑼擂鼓驅趕蛟龍。經過漫長的歲月,這些也便成了一種習俗被流傳下來了。

            5、剛才我提到了龍舟賽,大家看到過嗎?我們這里有這個習俗嗎?請看到過龍舟競賽場面的同學請舉手,包括在現場看過的,也包括在電視電影里看過的。

            6、能不能用一些詞語來概括一下你看時或看后的感受。

            (熱烈、緊張、刺激,人山人海,人聲鼎沸,鑼鼓喧天)

            7、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沈從文筆下龍舟賽的精彩畫面,展示圖片。

            老師從旁解釋:龍舟,龍頭龍尾身狹長。船手一般有8-20個,持槳坐在兩側,船頭有鼓手。比賽時船手隨鑼鼓聲的節奏,合力劃槳,沖向終點。看,河面上是龍舟一片如出水蛟龍,船手們你爭我趕,奮力拼搏,鼓手們則指揮若定,兩岸的觀眾更是吶喊助威,蔚為壯觀。

            二、初讀課文

            1、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跟著現代作家沈從文到湘西去了解一下他們那里的端午日風俗是怎么樣的?同時也領略一下茶峒人是怎么過他們的端午日的。(板書:端午日 沈從文)

            2、檢查預習情況,正音辨形。(出示小黑板)

            茶峒 擂鼓 吶喊 調理 不拘 泅水 戍軍 蘸酒

            請一位同學來讀一遍,適時糾正。

            3、先請同學們一起靜下心來,走進茶峒人的端午日,感受一下那里的節日氣氛。播放課文朗誦磁帶,要求學生在聽朗讀時思考下列問題(出示小黑板):

            茶峒人的端午節有哪些風俗?

            與我們家鄉的風俗是否相同或相近?

            其中最吸引你的是什么?說說理由?

            4、請同學先相互討論一下剛才的問題,然后交流,明確:

            第一問:①穿新衣;②用雄黃蘸酒畫王字;③吃魚吃肉;④賽龍舟。

            第二問:相近的是有用雄黃涂在額頭,但他們寫“王”字,還有就是賽龍舟啦。

            第三問:龍舟競賽,競追鴨子;熱鬧,有趣等,并適當板書。

            三、深入探究

            1、下面我們就來仔細品味一下作者筆下龍舟賽的場面。看看從哪些角度來描寫這一場面的,到底好在何處,會如此吸引你們的。

            先請一位同學來讀一段文字:“每只船可坐12個到18個槳手……便使人想起小說故事上梁紅玉老鸛河水戰時擂鼓的種種情形”。

            (讀時及時糾正讀錯或破句之處)

            2、請先相互討論一下,作者是從哪些方面來寫龍舟賽的精彩場面的?

            交流、明確:

            槳手、帶頭的、鑼手、鼓手的`外貌和動作描寫:

            槳 手——持 劃

            帶頭的——纏裹 拿 揮動 指揮

            鑼鼓手——敲打 調理

            外貌與動作的描寫,活畫出了槳手、帶頭的、鑼鼓手各自的特征,表現出比賽場面的緊張、激烈,突出了奮力爭先的拼搏精神。

            3、再請同學們找一下,除了直接描寫船手們,作者還從什么方面突出這龍舟賽的緊張與激烈?

            (“鼓聲如雷鳴,加上兩岸人吶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說故事上梁紅玉老鸛河水戰時擂鼓的種種情形。”)

            3、梁紅玉在黃天蕩老鸛河抗擊金兵,一場水戰幾乎使得金兵全軍覆沒。這與龍舟賽有關嗎?兩者有相似點嗎?這里作者運用了什么的手法來寫的?

            討論、交流、明確:兩者相似點在鼓聲如雷聲,加上兩岸人的吶喊助威聲→水戰時擂鼓,激戰喊殺聲。聯想。

            4、其作用是什么,請位同學來歸納一下好不好?

            (歸納:聯想的作用是突出龍舟賽的緊張、激烈、熱鬧)

            5、剛才說了,梁紅玉水戰與龍舟賽無關,這只是作者的一種聯想,并想通過這種聯想來突出龍舟賽的熱鬧歡騰。寫“兩岸人吶喊助威”在描寫角度上說應該是什么描寫?有什么作用?

            討論、交流、明確:側面描寫。作者就是采用了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方法,突出了龍舟競賽的激烈程度和熱烈氛圍。

            6、請你們開動一下你們的腦筋,也來試著聯想一下,假如你處在這樣令人熱血沸騰的場景之中,耳朵里充滿了吶喊之聲,你會聯想到什么?

            相互討論兩至三分鐘,然后口頭交流一下。

            討論、交流:運動場,足球比賽,大型歌舞演唱會,激烈的戰斗場面。

            7、那么,能不能從文中再找出能突出龍舟賽熱鬧歡騰場面的側面描寫的內容啦?除了龍舟賽的船手們,最熱鬧的應該是誰呀?

            交流、明確:看比賽的人們:“莫不倒鎖了門,全家出城到河邊看劃船。”“軍官,稅官以及當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稅關前看熱鬧。”他們不講等級,不論老少,傾家出去,全城出擊,爭睹龍舟競賽,這一切的一切,都透露出了龍舟賽的熱烈歡騰。

            8、老師看到這里,就要瞎想啦:龍舟賽既然是如此的緊張激烈,那獲勝者的獎品一定是非常豐厚的啦,是不是?所謂的“重獎之下必有勇夫”。那獲勝的船手們的獎勵是什么?

            (一匹紅布,一塊小銀牌。唉,獎品并不算豐厚呀!)

            是不是獲勝的龍舟上的所有的船手都有呀?

            (不是,“不拘”纏掛到船上某一個人頭上去。哦,并不是每一個人都有的。)

            9、那他們圖個啥?體現了人物怎樣的精神風貌?

            討論、交流、明確:圖的是歡樂、熱鬧。體現出團隊意識、參與意識、競爭意識,或者說,體現的是團結合作的精神,奮力拼搏精神,表現出的是人與人的真誠。

            其實,在校運會上,不管是參賽的選手,還是拉拉隊員,盡管得到的獎品值不了什么,拉拉隊連也獎品也沒有,但大家圖的就是能為班級爭光,為學校爭光,對不對?同時,只有齊心協力,相互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績。你們說是不是?

            10、好了,龍舟也劃累了,吶喊也喊累了,也該休息休息啦,下面安排的是什么余興節目呀?(競追鴨子)

            目的是什么?(與民同樂,還是為了突出節日的歡騰氣氛!)

            11、我們一齊來把這節讀一遍。

            既然是余興節目,作者也懶得動腦筋啦,兩三筆就略帶過了。對于競追鴨子,作者僅用了一句話:“水面各處是鴨子,同時各處有追趕鴨子的人”,就對這熱鬧有趣的場面作了概括。

            四、拓展延伸

            我在這里要難為各位同學啦。如果你當時也在現場觀看的話,請你用50到100字描寫一下你想象中人們競追鴨子的細節。可以寫一個人怎么樣抓住鴨子的,或者可以寫一群人怎么樣抓住鴨子的。想一下,河面上抓鴨子,一般會采用些什么方法?

            (提示:窮追猛打 迂回包抄 合力擒抓 守株待兔)

            (要求三至五分鐘內完成,然后交流:抽兩三個同學朗讀一下自己的“作品”)

            五、歸納要點:

            上面,我們一齊隨著沈從文去茶峒參觀了他們的端午日風情。感受到了那里節日歡騰熱鬧的氣氛。同時,也增長了不少知識,真是不虛此行!

            歸納總結:

            湘西的端午日,以龍舟競賽作為重頭戲。作者就抓住了這個重點,像一個向導一樣,為我們詳細描述了龍舟競賽的精彩場面。并通過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方面,突出了龍舟競賽的熱烈與歡騰。同時運用了聯想的手法,渲染出競賽的緊張、激烈程度,讓我們仿佛置身于這一場景中,一同和茶峒人歡笑、嬉戲,共同度過這個充滿了喜慶的節日。

            六、課后學習

            同學們,剛剛過去的中秋節,肯定給大家留下了或多或少的印象吧。家鄉的中秋節有什么樣的風俗呀?

            老師請你們試著回憶一下中秋節那一天,特別是那個夜晚,你和你的家人是怎么度過的。請把你回憶到的事情甚至是點滴用文字寫下來,盡量能抓住重點,進行較為細致的描寫,適當進行聯想和想象,把中秋節的氛圍給突現出來。

            端午日的教學設計2

            【設計理念】

            《新課標》中有關課程目標是: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會,初步領會作品的內涵,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現力的語言。蘇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的主要功能為剛踏進初中的七年級學生打開一個多姿多彩的語文世界。所以,在《端午日》這篇文章的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用合作探究與交流的方式引導學生,讓學生了解民俗文化的內涵,感受鄉土文化的獨特魅力,欣賞品味精彩的場面描寫。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讓學生了解湘西端午的習俗;感受賽龍舟的精彩場面;學習作者正側面相結合的描寫手法。

            2.過程與方法:多媒體教學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

            【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賽龍舟精彩場面的描寫

            2.教學難點:賽龍舟精彩場面的描寫

            【教學手段】

            采用多媒體教學,利用圖片、視頻等多媒體素材

            【課時安排】

            一課時(40分鐘)

            【課型】

            新授課

            【教學過程】

            一、未成曲調先有情

            1.導入:播放賽龍舟視頻,引發學生的興趣。劉顯國老師說過:“開講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第一步”

            2.介紹作者

            二、整體感知全文,篩選關鍵信息,思考以下問題

            檢查預習:

            1.檢查基本功

            蘸酒 茶峒 老灌河 泅水 戍軍

            2 湘西端午節有什么風俗?哪些詳寫,哪些略寫?

            穿新衣、畫王字、吃魚吃肉、賽龍舟、追鴨子

            詳寫:賽龍舟 略寫:穿新衣、畫王字、吃魚吃肉、追鴨子

            三、精讀感悟共賞析

            精讀龍舟賽句子,讓學生“讀其所喜,品其所愛”,重視誦讀能力,品味作者正側面相結合的寫作手法。

            合作探究 :

            1.“莫不穿了新衣”“莫不倒鎖了門”“莫不在關稅前看熱鬧”文章開篇一連用了三個“莫不”,有什么作用?

            表現了全茶峒人都去觀看比賽的熱鬧場面,也表明了賽龍舟是全茶峒人的慶祝活動

            2.在文中找出龍舟賽前準備的句子,它有什么作用?

            作用:突出了茶峒人對端午節的重視,體現了節日的隆重氣氛

            3.找出描寫賽龍舟場面的句子,作者是從哪些方面來寫賽龍舟的精彩場面的?---——提示:哪些人? 外貌 、動作、觀眾

            (1) (1)帶頭的:“帶頭的坐在船頭上,頭上纏裹著紅布包頭”

            (2) (2)劃槳的:槳手每人持一支短槳,隨了鼓聲緩促為節拍,把船向前劃去

            (3) (3)擂鼓的: 擂鼓打鑼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劃動便即刻嘭嘭鐺鐺把鑼鼓很單純的敲打起來,為劃槳水手調理下槳節拍

            外貌描寫和動作描寫

            外貌描寫:帶頭的坐在船頭上,頭上纏裹著紅布包頭”

            動作描寫:持、劃、纏裹、拿、揮動、指揮 、敲打、調理

            除了直接描寫,課文還從什么方面突出龍舟賽的緊張激烈

            鼓聲如雷鳴兩岸人吶喊助威----聯想-----梁紅玉老鸛河水戰時擂鼓的種種情形

            通過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突出了龍舟賽的緊張和激烈氣氛,體現了湘西人民團結合作奮力拼搏的精神。

            龍舟賽之后又寫了追鴨子活動,活動的目的是什么,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明確:與民同樂,作用:增加節日的娛樂氣氛

            四、課堂總結

            五、 眼下,越來越多的人熱衷過洋節日,比如:圣誕節、愚人節,請你談談對這一現象的看法。

          【端午日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端午日》教學設計(8篇)02-22

          《端午日》教學設計8篇02-22

          汪曾祺《端午的鴨蛋》教學設計10-30

          《端午粽》教學設計6篇01-13

          《端午粽》教學設計6篇01-13

          《端午的鴨蛋》優秀教學設計(附練習)02-11

          夸父追日優秀教學設計03-15

          《端午節的由來》教學設計及反思12-16

          羿射九日教學設計(通用5篇)05-11

          端午日閱讀答案04-27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中文字幕每日更新 | 日本一道本日韩 | 三级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专区久久 | 亚洲精品字幕在线观看 | 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亚洲第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