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初中生物教學設計

          時間:2023-08-18 15:03:21 詩琳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優秀初中生物教學設計范文(精選11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我們應該怎么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優秀初中生物教學設計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優秀初中生物教學設計范文(精選11篇)

            優秀初中生物教學設計 1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①了解細菌的發現過程。

            ②了解細菌的形態類型、基本結構、營養方式和生殖特點。

            2、能力目標:

            ①通過巴斯德的實驗,讓學生參與探究細菌發現的過程,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

            ②通過細菌與動植物細胞比較,推測細菌營養方式,培養學生分析和思考能力。

            3、情感目標:

            ①認同科學的發展與技術的進步密切相關。

            ②重視搞好個人衛生。

            二、重點和難點:

            ①細菌形態結構的`特點。

            ②細菌的營養方式和生殖。

            三、教學方法:

            多媒體教學、討論法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一)細菌的發現

            1、過渡:為什么我們時時刻刻在與細菌打交道,卻又不了解細菌呢?

            2、學生閱讀課本58—59頁。

            3、知道了解巴斯的實驗。

            (二)細菌的形態結構:

            1、過渡:細菌很小,卻看不到,那么它們的形態、結構是怎樣的呢?

            2、細菌圖片展示。

            (三)細菌的生殖:

            1、過渡:我們熟悉的生物大多是怎樣繁殖的?

            2、課件展示。

            (四)課堂練習:

            (五)作業:

            附板書

            第二節細菌

            一、細菌的發現

            二、細菌的形態和結構

            1、形態、球形、桿形、螺旋形;

            2、結構: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DNA。

            三、細菌的生殖:分裂生殖

            優秀初中生物教學設計 2

            一、教案背景:

            本節課是在學生對生物有了初步的了解及簡單操作的基礎上進行的。是在學完細胞的分裂和分化之后,進一步讓學生描述器官、系統的概念,以及植物體和人體結構層次的主要內容。本節與各章節內容聯系密切,在教學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教材分析: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描述多細胞植物體的組成:細胞、組織、器官、個體。

            2、描述人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個體。

            (二)能力目標:

            通過分組實驗形成基本的實驗操作能力、觀察能力與他人合作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探究實驗與交流、表達,體驗科學探究、與人合作的樂趣。通過了解多細胞植物體的組成、人體的'組成等相關知識,激發起熱愛生命的情感。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描述植物體和人體的結構層次難點:描述人體的結構層次。

            教學資源:

            1、自制課件。

            (1)植物體;

            (2)植物體的結構層次;

            (3)人體的結構層次。

            2、每小組準備番茄、桔子果實若干個。

            教學方法:實驗探究、討論、設疑、引導等。

            三、教學反思:

            本節課通過一系列觀察活動,引導學生充滿情趣而積極主動地獲取有關生物學知識,也培養了學生科學觀察的能力。在探究過程中,學生通過角色表演,充分展示自我,提高競爭意識。

            優秀初中生物教學設計 3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了解多種多樣的動物,探究分析魚類適于水中生活的特點,強化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觀點。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觀察、探究活動,培養觀察能力,實驗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活動,培養嚴謹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并建立生物與環境統一的.觀點。

            二、教學重點

            1、探究魚類的運動和呼吸的方式,并概述魚類的主要特征。

            2、說明水生動物適于水中生活的特點。

            三、教學難點

            探索魚鰭在游泳中的作用。

            四、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組織學生分組討論,并列出知道的動物名稱。學生先在小組內交流匯總,列舉數量最多的組在班上公布成果。

            2、課程新授

            (1)魚的形態特征

            體形為梭形,減少水中運動阻力

            體表有鱗片,保護身體

            具鰭,用于游泳

            請一位同學到黑板前做板圖:畫一條魚(簡筆畫即可),其他同學在紙上畫。學生分析所展示魚的特征。

            (2)討論證實魚鰭在游泳中作用的探究思路

            胸鰭和腹鰭:保持平衡;尾鰭:保持前進方向。

            組織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實驗。

            學生據自身經驗,提出實驗方案。

            (3)課堂小結

            回顧已知的魚類適應水中游泳的特征

            優秀初中生物教學設計 4

            一、教學目標

            1.舉例說明生物多樣性面臨的威脅及其原因。

            2.關注我國特有的珍稀動植物。

            3.說出保護生物多樣性的主要措施。

            4.參與一種珍稀動物或植物保護的辯論和協商活動,提高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公民意識。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讓學生體會到保護生物多樣性的緊迫性和艱巨性。

            2.協商和辯論這樣保護白頭葉猴。

            三、課時安排:

            1課時

            四、教學過程

            6-3-保護生物的多樣性

            一、生物多樣性面臨的威脅及其原因

            1、瀕臨滅絕

            2、生存環境的破壞與改變

            二、保護生物多樣性最為有效的`措施--建立自然保護區

            三、法律保護

            《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

            《保護生物多樣性公約》

            五、作業

            1、如果一個物種的所有個體都在地球上消失了,那么這個物種已經()

            A、滅絕B、瀕危C、受到威脅D、再生

            2、保護生物多樣性最為有效的措施是()

            A、遷地保護B、建立自然保護區

            C、克隆D、法制管理

            3、數千年前我國黃土高原有茂密的森林,后來卻成為荒山禿嶺,植被減少的原因是()

            A、地殼運動頻繁B、北方寒流長期侵襲

            C、長年干旱,赤地千里D、過度開發破壞生態平衡

            優秀初中生物教學設計 5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初步掌握測定土壤微生物數量的方法。

            (2)掌握測定土壤微生物數量工具的使用。

            2、過程和方法組織學生參加實踐活動,測定土壤中某種微生物的數量。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樹立熱愛地球、熱愛大自然,關愛地球生命的觀念。

            (2)樹立生物適應環境,環境影響生物的生物學辨證觀點。

            二、教學重點

            1、測定土壤微生物數量的方法。

            2、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三、教學難點

            1、土壤微生物和選擇。

            2、工具的使用。

            3、實踐活動的組織。

            四、教學策略

            親近大自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組織學生安全、有序、有效、快樂地完成調查活動,得到合理的結論。

            五、課前準備

            1、布置學生閱讀教材,初步學習土壤微生物的`分類、生活習性、繁殖等。

            2、用多媒體展示土壤微生物的種類、測定工具的使用、測定方法的選擇、主要過程和一些要注意的問題。

            六、教學過程

            1、組織學生分成小組,選好小組長。

            2、強調實驗過程中要注意的問題。

            (1)要關愛生命,在活動過程中盡量不要傷害土壤生物。

            (2)要相互協作,注意安全。

            (3)不破壞當地農作物。

            3、選擇適當的地點,根據具體情況選擇要調查的對象,小組分工合作,完成調查活動。

            優秀初中生物教學設計 6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認識“興味盎然”、“經久不忘”、“橢圓”、“異口同聲”“胸有成竹”、“人云亦云”等詞語。

            2、了解課文主要內容,知道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3、從內容中體會思想,能用自己的話來說說最后一段話所揭示的道理。

            教學準備:

            課前布置學生收集各種樹葉。

            教學重點:

            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

            結合生活中的例子,理解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從內容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同學們,大家有沒有聽過這樣一句話:“世界上沒有相同的兩片樹葉”?大家贊同這個說法嗎?好,現在就拿出你們收集到的各種樹葉,給大家介紹、證明一下吧。(學生自由發言。)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有趣的課文。(板書:一堂生物課的啟示)

            二、初讀課文,整體把握,了解文章主要內容。

            1、全班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有關詞語。(教師隨機點撥。)

            2、分小組讀,看哪個小組讀得好。

            3、學生質疑,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詞語或句子。師生利用工具書等合作釋疑。

            4、教師范讀。

            5、全班齊讀,并思考: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經過)

            6、學生自由組合后回答。教師隨機板書。

            7、教師簡單介紹:文中的人物“林巧稚”,是我國著名的婦產科專家。

            優秀初中生物教學設計 7

            教學目標:

            1.學生能說出調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學會做調查記錄,并將你所知道的生物進行歸類。

            2.學生嘗試描述身邊的生物和它們的生活環境,培養調查實踐以及和同學分工合作的能力。

            3.學生通過學習能關注生物的生存狀況,從而增強保護生物資源的意識,認識到保護環境要從保護我們身邊的生物開始。

            教學重點:

            1.說出調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學會做調查記錄。

            2.初步培養學生調查實踐以及和同學分工合作的能力。

            教學難點:

            描述身邊的生物和它們的生存狀況,從而注意保護生物資源。

            課時分配:2課時

            第一課時:調查

            第二課時:整理、交流、表達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自學指導:

            1、教師引導學生根據經驗舉例,什么是調查以小組為單位拿出各自方案通過對比總結,歸納出調查的一般方法和注意事項(特別強調安全)

            2、引導學生分析人口普查表(或班主任老師分放的新生登記調查表),從而歸納出調查的一般方法和注意事項。

            教師總結:

            調查的一般方法:

            1、明確調查目的和調查對象

            2、制定合理的調查方案

            3、調查的結果要進行整理和分析

            布置作業:調查全班同學身高、體重算出平均值,其它班級或學校學生相比。教學反思:

            第二課時:

            自學指導:

            1、翻開課本P9頁,了解這份調查報告的目的、要求和步驟。

            2、找到生物的歸類方法。

            教師總結:

            1、調查步驟:選擇調查范圍、分組、設計調查路線、調查、歸類、整理。

            2、生物歸類:按形態結構特點

            2、按照生活環境

            3、按照用途

            優秀初中生物教學設計 8

            教學目標:

            1、 舉例說出影響生物生存的環境因素

            2、舉例說出生物間制約和聯系

            教學重點、難點:

            能舉例說出影響生物生存的環境因素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一、小組討論

            你能說出丸花蜂生存的生物因素?

            二、課堂展示:

            三、合作探究:

            (一)生物因素對生物的生存產生的影響。

            選擇你感興趣的圖片,說一說 在自然界中,同種生物之間有什么關系?不同生物之間有什么關系?你能再舉出一些例子嗎?

            生物因素:指影響生物生活的同種或他種的生物,例如病毒、天敵、害 蟲等。

            包括種間關系和種內關系。

            1、種間關系

            ①互利共生: 兩種生物共同生活,相互依賴,彼此有利

            ②寄 生: 兩種生物共同生活,一方有利,一方 有害

            學生閱讀資料后全班討論

            花三分鐘時間看圖思考

            同種生物間有什么關系?

            不同種生物間有什么關系?

            ③競爭:兩種生物共同生活,相互爭奪資源、空間

            ④捕食 :一生物以另一生物為食物

            2、種內關系

            ①種內互助

            ② 種內斗 爭

            討論:

            ① 關系

            ②舉例,說明某生物還受哪些生物影響

            ③生物因素與非生物因素有何不同

            四、質疑反饋

            1、宋代詩人蘇軾在《春江晚景》中寫道:“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 知。”這句詩中描寫影響鴨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是( )

            A、光 B、溫度 C、水 D、空氣

            2、“螳螂捕蟬,黃雀在后”描述了生物之間的`什么樣的關系( )

            A、捕食 B、合作 C、競爭 D、寄生

            3、下列生物與生物之間的關系,屬于競爭關系的是( )

            A、狐貍與野兔 B、工蜂與蜂王

            C、水稻與稗草 D、跳蚤與小狗

            優秀初中生物教學設計 9

            教學目標:

            嘗試綜合評價自己的健康狀況。關注健康問題。全面理解健康的定義,并認識心理健康的意義,學會調節情緒,保持心理健康。

            教學重點、難點:

            嘗試綜合評價自己的健康狀況,學會調節情緒,保持心理健康。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你們的身體健康嗎?你們真的健康嗎?

            二、新授

            ㈠給你的健康評評分

            完成P89—90項目測試,看看你能得幾分?健康狀態如何?

            歸歸類,測試項目中有哪些與身體、心理、社會適應密切相關?

            與身體健康相關:第2、5、7、9、13、14、16、21、23

            與心理健康有關:第1、3、4、6、7、17、18、20、24、25

            與社會適應相關:1、3、8、10、11、12、15、19、22

            討論:如何保持健康?

            總結:健康的生活不僅需要加強體育鍛煉,搞好個人衛生,還要保持愉快的心情,積極向上的`心態,同時還應當學會與人相處,維持良好的人際關系。

            想一想:你覺得自己的健康有什么問題?如果有,應該怎么樣解決這些問題?如果有些問題自己解決不了,應當尋求家長、老師或師生的幫助?

            ㈡保持愉快的心情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心情愉快

            積極的健康狀態—良好的情緒和適度的情緒反應。

            討論:如何調節自己的情緒?

            轉移目標

            調節情緒的方法宣泄法

            酸葡萄精神

            討論:宣泄法中應該注意什么?

            (應注意宣泄的對象、地點和場合;方法也要適當,避免傷害別人。)

            閱讀:P93心理咨詢師

            三、練習

            1、與同學交流保持心情愉快的方法,相互學習借鑒。

            2、運用本節所學知識和方法,對家人或親友的健康狀況作出評價,并提出改進建議。

            四、作業

            完成課課練相應練習

            板書:

            第一節評價自己的健康狀況

            身體轉移目標

            健康心理保持情緒方法宣泄法

            社會適應酸葡萄精神

            優秀初中生物教學設計 10

            一、教學目標

            1、參與調查動物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

            2、舉例說出現代生物科學技術-----生物反應器、仿生在人類生活和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3、關注科學、技術和社會的關系。

            二、重點和難點

            重點: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調查動物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的實踐活動,培養實踐能力。

            難點:調查活動的組織、開展與落實。

            三、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寫有調查活動內容提示的'幻燈片。學生:收集生物反應器、動物與仿生的有關資料。

            四、課時分配

            兩個課時

            五、 教學設計

            學習內容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動物在現代生物科學技術發展中的作用

            1、動物與生物反應器

            2、動物仿生

            閱讀探討課文資料分析的討論題;閱讀討論有關動物與仿生的內容,提出疑問,相互交流,分析動物在現代生物科學技術發展中的作用。

            參與小組討論,并進行適時的啟發和點撥。鼓勵學生積極提出疑問,學會交流,學會傾聽。通過學生的交流,引導學生分析動物在現代生物科學技術發展中的作用。

            調查動物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

            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并制定調查計劃,編寫好調查提綱,并在課上進行交流,小組之間對展示的調查計劃進行質疑和評價,從而完善各組的調查計劃。

            課外調查。各組同學根據分工,認真收集材料,做好調查記錄。

            調查報告交流會(第二課時)。各組敘述展示各自的調查報告,并與其他組進行交流。

            調查報告展覽。課后各組整理調查報告及圖片資料,以板報形式展出,同學之間互相觀摩,從中吸取知識與經驗。

            幻燈展示調查內容提示,鼓勵學生自主確定調查內容,參與小組討論,巡視、指導學生編寫好調查計劃。在交流調查方案時,鼓勵學生質疑,相互評價,完善調查計劃。教師強調調查時應注意的安全問題。

            教師在交流展示中起引導、幫助的作用,對學生的發言進行鼓勵,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師生共同總結動物與人類關系。

            優秀初中生物教學設計 11

            一、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初步學會用顯微鏡進行認真細致的觀察,進一步培養觀察能力。

            科學知識

            1、認識微生物是一類個體微小、分布廣泛、種類繁多的生物。

            2、知道細菌、霉、病毒等不同種類的微生物。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體會到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延伸了人的感官功能。

            2、體驗到探索微觀世界觀的快樂。

            二、教學重點:

            引領學生利用顯微鏡深入到微觀的生命世界——水滴里的微生物家族。

            三、教學儀器:圖片資料和掛圖。

            四、教學過程:

            1、導入揭題:

            同學們!你們知道什么叫生物和微生物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第一單元第1課《水滴里的生物》。

            2、第一部分:觀察采集來的水樣,引出用顯微鏡觀察的活動。

            先讓學生憑借肉眼和放大鏡直接觀察水樣,由此,激發學生用顯微鏡進行觀察的愿望,產生認識微觀世界的好奇心。

            3、第二部分,用顯微鏡尋找并觀察水滴中的微生物。

            ①認識顯微鏡,了解顯微鏡的基本構造及其主要部分的功能。

            ②顯微鏡觀察水滴中的微生物。

            4、第三部分,認識微生物,了解微生物種類及分布。

            ①通過閱讀課文資料,對學生進行科學史的教育。

            ②借助資料,指導學生認識微生物的分布及種類,并知道細菌、霉、病毒等都是微生物,為后面幾課的學習打下基礎。

            ③觀察牙縫和木質菜板上的微生物。

            二、科學探究:

            5、填一填:把顯微鏡的`各個部分的名稱填寫在相應處。

            猜一猜:水滴里有什么呢?我想可能有:

            看一看:用顯微鏡進行觀察,把看到的不同水滴里的生物畫下來。

            池塘水井水溝水

            雨水

            用顯微鏡觀察了水滴以后,你有什么樣的感想?

            議一議:學生交流,教師指導,師生共同總結。

            三、全課總結:

            6、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這次活動中,我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7、布置作業:完成實驗冊上有關內容。

          【優秀初中生物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初中生物優秀教學設計01-13

          初中生物優秀教學設計01-13

          初中生物優秀教學設計范文通用05-24

          初中生物優秀教學設計范文通用03-06

          初中生物教學設計04-18

          初中生物教學設計04-19

          初中生物教學設計通用05-29

          初中生物教學設計15篇05-16

          初中生物教學設計范文最新02-15

          優秀教學設計12-31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免费高清A在线 | 亚洲欧美国产vr在线观 | 亚洲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2021 | 亚洲日韩aⅴ在线视频 |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丨 | 香蕉精品高清在线观看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