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鐘表教學設計

          時間:2021-04-07 16:00:51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認識鐘表教學設計范文(精選3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借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那么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認識鐘表教學設計范文(精選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認識鐘表教學設計范文(精選3篇)

            認識鐘表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84頁、85頁。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在觀察與對比中會認、讀、寫整時。

            2、培養學生觀察與表達的能力

            3、溝通生活與數學的聯系,引導學生感受時間的寶貴,教育學生要珍惜時間、按時作息。

            教學重點:

            認整時 、記錄整時。

            教學難點:

            特殊時刻的認識.

            教學過程:

            (1)創設情景 引入新知

            1、創設數寶寶情景

            2、揭示課題

            板書課題:認識鐘表

            (2)動手操作 探究新知

            1、自主學習 認識鐘面

            (1)學生自己觀察鐘面,思考鐘面上都有什么。

            (2)提問:誰知道鐘面上的這兩根針叫什么名字?它們長得一樣嗎?

            (3) 學生在其他鐘面上指出時針和分針。

            (4) 演示時針、分針旋轉的方向,學生用小手指模仿操作。

            2、歸納總結 認識整時

            (1)依次出示三個鐘面,分別提問:這是幾時?現在時針指向幾?分針指向幾?

            (2)分析比較找出規律,提問:學習了這三個鐘面,請你比較一下,這三個鐘面的時針和分針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

            (3)歸納總結:

            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幾就是幾時。(板書)

            (4)鞏固新知:

            撥一撥,說時刻。

            (5)認識電子計時法

            (三)鞏固練習 拓展新知

            1、投影出示教材85頁的第一幅圖?

            (1)提問:小明幾時在做什么?師生共同完成其他幾幅圖。 投影展示,全班交流。

            (2)問:小明9時在干什么?同樣是9時,為什么做的事卻不同?

            2、判斷時間

            3、過幾小時是幾時?

            4、拓展新知

            你知道嗎?(課件展示書上85內容)

            (四)全課小結

            認識鐘表教學設計2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第一冊第91~92頁

            一、教材簡析:

            本單元主要是使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學會看整時和半時,初步認識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本節課是本單元的第一課時,主要是認識鐘面上的整時數,先讓學生認識時針和分針,再認識鐘表(包括電子表)表面上的整時數.

            二、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目標:

            1.結合生活經驗,認識鐘面,認識時針和分針,學會看整時。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過程性目標:

            1.通過撥表針、觀察等實踐活動,讓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樂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念。

            2.通過操作、觀察、分析、推理等活動,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的精神。

            3.能用所學知識,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做時間的主人。

            情感目標:

            使學生初步建立時間觀念,教育學生要從小養成珍惜和遵守時間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正確讀寫鐘表上的整時。

            教學難點:

            正確迅速說出或撥出鐘面上的時間。

            教具、學具:

            多媒體課件、鐘表、

            教學過程:

            一、引入

            猜謎:一匹馬兒三條腿,日夜奔跑不喊累,嘀嘀嗒嗒提醒你,時間一定要珍惜。

            生異口同聲地說:“鬧鐘”。

            師:鬧鐘有什么作用呢?

            生1:可以叫我們起床。

            生2:可以告訴我什么時候干什么。

            生3:可以告訴我們時間。

            師: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有關時間的知識。

            板書:認識鐘表

            [評析:抓住學生年齡特征,用學生喜聞樂見的謎語引出鐘表,引發學生強烈的興奮感和親切感,營造積極活躍、向上的學習氛圍,為學習新知創設良好的情境。]

            二、 動手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認識鐘面。

            請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小鬧鐘仔細觀察,看看鐘面上都有些什么,然后小組交流交流。

            生:自由觀察活動。(師:課件出示4時)

            師:誰愿意給大家介紹一下你的鐘面上都有些什么?

            生1:我的鐘面上有三根針,又粗又短的是時針,較粗較細的是分針,那個又長又細的是秒針(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逐一出示時針、分針及名稱。)。

            師:這個小朋友知道的可真多,他已經認識秒針了,真了不起,在以后的學習中我們會更一步地認識秒針。鐘面上還有什么?

            生2:鐘面上有12個數。

            師:小朋友們觀察地真仔細,下面,我們再來觀察一下,看看鐘面上的時針、分針是怎么走的?(邊說邊拿實物鐘演示)

            生:我知道了,鐘面上的時針、分針是順著1、2、3、4、5、6、7、8、9、10、11、12的方向走的。

            師:你能照這樣的順序撥一撥小鬧鐘嗎?體驗時針、分針是怎么走的。

            生:動手撥小鬧鐘。

            [評析:這里讓學生親自動手撥小鬧鐘,抓住了兒童的心理特點,同時為學生提供了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觀察與思考、發現、表達的機會,激發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和積極性,同時又培養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2.認識整時。

            請同學看這個鐘面,誰知道現在表示的'時刻是幾時?(出示2時的鐘面)

            生:2時。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媽媽教過我。

            生2: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2,就是2時。

            生3:我是這么想的,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2,這時的時刻就是2時。

            師:咱們同學真了不起。那這個時刻又是幾時呢?(手指大屏幕的4時)

            生:4時。

            師:你又是怎么知道的?同桌互相說一說。

            生:同桌互相說。

            師:請同學看大屏幕,這時的時刻你能馬上說出是幾時嗎?

            生:8時。

            師:這個時刻我們一般該干什么呢?

            生:我們在上課。

            生:有時候,晚上的8時,我們在睡覺。

            師:時間是寶貴的,我們要珍惜時間,好好學習。

            師:你能用一句話說說看整時刻的方法嗎?

            生:沉默。

            師:好,我們小組討論討論。

            生:展開熱烈的討論。

            師:誰愿意把你的方法介紹給大家?

            生: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這時的時刻就是幾時。

            師小結:小朋友們說的都很對,是的,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這時的時刻就是幾時。

            師:想不想親自動手撥一撥小鬧鐘?

            生:想。

            師:撥一個8時,看誰撥的又對又快,注意時針、分針轉動的方向。

            生:動手撥小鬧鐘。

            師:請同學看大屏幕,你撥的和大屏幕上面的一樣嗎?

            師:真了不起,我們再來撥一個3時。

            生:撥鐘。

            師:誰愿意上來展示給大家看,說說你是怎么撥的?

            生:積極舉手表現自己。教師及時給以獎勵。

            [評析:教學形式上,重視學生的獨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有機結合,課堂中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去探究,去發現,去再創造,使每個學生都有一塊屬于自己思維的開拓區域。]

            3.掌握用上午、下午這些詞語表示時間。

            師:想不到小朋友們的動手能力這么強,下面,我們來看看大家的觀察能力怎么樣?請大家看你桌上的這張圖,你能馬上寫出鐘表顯示的時刻是幾時嗎?比比看誰寫的又對又快?

            生:獨立完成填空,有同學小聲說:“怎么兩個都一樣?”

            師:你發現什么了?

            生1:兩個一樣,都是9時。

            生2:兩個都是9時,但不一樣,一個是上午9時,一個是晚上9時。

            師:小朋友們觀察的真仔細。為什么會有兩個9時呢?

            生3:我知道,因為一天,時針要走兩圈,所以有兩個9時。

            師小結:小朋友說的真好,對了,一天時針在鐘面上要走2圈,所以有兩個9時,因此,要準確地表達時刻,還得會用上午、下午這些詞語。

            [評析:讓學生發現、思考、討論有挑戰性的問題,了解時針要在鐘面上每天轉兩圈,所以一天中有兩個9時,拓展了學生視野,使所學知識融會貫通,并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師:請同學們看大屏幕,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話說說圖中的小朋友在什么時刻干什么嗎?

            生1:小紅7時起床。

            生2:早上,媽媽叫小紅起床。

            生3:小紅在早上7時起床。

            師:那你是幾時起床,又是幾時睡覺的?在鐘面上撥出來,并同桌互相說一說。

            生:活動。

            師:我們要合理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時間,養成按時起床,按時睡覺的好習慣。

            師:撥一個你最喜歡的時刻,并說說這個時刻你在干什么?

            生:動手撥小鬧鐘。

            師:下面,我們來輕松一下,做做課中操。

            [評析:根據兒童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認知特點,通過一些具體事件如:幾時起床,幾時睡覺,豐富了學生對時間的感性認識,使學生充分感受時間就在身邊的生活中,逐步建立了學生的時間觀念,再通過趣味性的練習,動手撥一個自己喜歡的時刻,并說說這個時刻在干什么。既聯系了學生生活實際,又突出了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4.學習時刻的另一種表示方法

            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除了用這種鐘表示時刻外,還能用什么表示時刻呢?

            生:用手表

            生:用電子表。

            (電腦出示3個時刻)

            師:請同學們看這三個時刻,你發現了什么?

            生1:都表示5時。

            生2:一個是鐘,一個是手表,一個是電子表。

            生3:我發現前兩個都是用分針時針表示的,第三個是用電子表顯示的。

            師:仔細觀察,電子表是怎么顯示時間的?

            生:電子表的表面有兩個點,左邊是幾就表示幾時,右邊是幾,就表示幾分。

            師:這位小朋友真了不起,我們獎勵給他一塊獎牌。說的非常好,電子表的表面有兩個點,當兩個點的左邊是幾,同時,兩個點的右邊是兩個0,這時的時刻就是幾時。

            師:像電子表顯示的這種表示時刻的方法你還在什么地方見過?

            生1:電話顯示器上。

            生2:電視上。

            生3:手機上。

            師:你能試著用這種方法表示2時嗎?

            生:練習。

            師:誰愿意上黑板展示自己的寫法?

            生:積極要求表現自己。

            師:(大屏幕顯示8時)8時和3時用這種表示方法,又該如何表示呢?

            生:在練習本上用第二種表示方法寫。

            [評析:通過學生觀察比較,發現了表示時間的兩種方法,再讓學生在生活中找尋,為學生再次積累感性認知。]

            三、應用新知,鞏固發展。

            1.師:請同學看大屏幕,時間老人還給我們送來2個鐘面,你能準確地說出現在是幾時,并說說這時候你該做什么嗎?同桌互相說一說。

            你能試著用兩種方法把這兩個時刻表示出來嗎?

            生:獨立完成。

            師:請同學仔細觀察這兩個鐘面,看看6時和12時,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有什么特點?

            生:6時,時針和分針成了一條線。12時,時針和分針合在一起了。

            2.師:猜謎:公雞喔喔催天明,大地睡醒鬧盈盈,長針、短針成一線,請問這時幾時整?

            生:6時整。

            師:誰有補充?

            生:早上的6時整。

            師:那再過一小時是幾時呢?

            3.手勢游戲:由老師給大家做幾個手勢,看看哪個小朋友能根據老師的手勢馬上說出是幾時整?(3時、6時、9時、12時)

            4.下面,我們來玩個撥鐘表的游戲,同桌兩人一人在鐘面上撥針,另一個人說時刻,交換練習。

            5.我們來玩個小品好不好?請幾個小朋友上臺來做幾個動作,你猜他時什么時候做什么事情?用你的小鬧鐘撥出時刻,誰最先撥好就上好鬧鈐。

            (1) 洗臉:撥的時刻有6時,6時半,7時,9時理由是晚上睡覺前洗臉。

            (2) 睡覺:撥的時刻有8時,9時,10時,1時理由是午休。

            (3) 讀書:撥的時刻有8時,9時,10時。

            (4) 吃飯;撥的時刻有7時吃早飯,12時吃午飯。

            小結:小朋友們真能干,表演的小品真精彩,撥出的時間也很合理,一節課馬上就過去了,時間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都很寶貴,我們不但要珍惜時間,還要合理利用時間,準確掌握時間,按時起床,按時睡覺,不浪費時間,做個遵守時間的好學生。能做到嗎?

            四、全課總結。

            能和小朋友共同上一節課,老師感到非常的高興,那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呢?把你的收獲告訴大家好嗎?

            [總評:充分利用了學具和多媒體教學手段,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讓學生在實際中運用所學知識,密切聯系實際。體現數學于生活,生活離不開數學。整節課以玩為主線,把教學內容清晰有趣的串了起來,設計新穎。教學過程科學合理,層次分明,層層遞進,高潮迭起,教師科學有效地引導,給人一種漸入佳境、耳目一新的感覺。整節課的設計和課堂教學的實施主要體現了以下幾點:

            1.注重學生數學學習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教學中注意創設生活情境,使數學更貼近學生。注意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和認識身邊的各種事物,學會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提出問題并設法解決問題。

            2.強調數學學習的實踐性、探索性。教學中設置了許多新穎有趣的實踐活動內容,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個性發展,增強數學內容的趣味性、開放性,強調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

            3.教學形式、學習方式靈活多樣。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見解,交流彼此的情感、求得新的發展。凡是學生能獨立思考、合作探究發現的老師決不包辦代替。做到讓學生多思考、多動手、多實踐,自主探索、合作學習、師生共同活動相結合,教學形式有分有合,方法多樣,學生參與程度高,最大限度地拓寬了學生的思維,使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

            4.評價使課堂教學煥發生命光彩。李老師絕不吝嗇對學生的贊揚與激勵,教師的一顆愛心使評價煥發出藝術的魅力。

            5.整節課收放自如,學生和諧發展。師生角色分明,關系親切融和。教師給學生創設了一個又一個的情境,引發一環又一環的問題,促使學生層層深入的思考,讓學生自覺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用心發現、用心思考、真誠交流,時而困惑、時而高興,在跌宕起伏的情感體驗中自主完成對知識的建構。

            認識鐘表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能夠認識鐘面,認識整時,會用兩種方法記錄整時。

            2、通過讀、想、說、練等實踐環節,提升學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3、能夠初步建立時間觀念,自覺養成珍惜時間、合理安排時間的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鐘面,知道整時的表示方法。

            難點:會用兩種方法表示鐘面上的時間。

            教學過程:

            一.課前兩分鐘 (3分鐘 )

            小主持人主持,兩分鐘的小視頻——《一寸光陰一寸金與古人記錄時間的方法》,對孩子進行科普,古代人是用日晷等記錄時間,再介紹現在生活中人們用什么記錄時間。由此導入課題,板書課題。

            二.出示學習目標(2分鐘)

            生齊讀學習目標,帶著目標準備開始學習任務。

            三.小組交流(5分鐘)

            心中帶著目標,拿出前置小研究和準備好的鐘表,小組討論積極配合,動手操作,分工明確。

            四.小組展示(15分鐘)

            小組長:帶領孩子向大家問好介紹自己小組

            生1:向大家展示第一題,我發現鐘面上面有數字,有時針,有分針,我的匯報完畢,誰愿與我交流。

            生交流:我還發現了時針長,分針短;我還發現了一個特點,時針轉得慢,時針轉的快。

            生2:在展臺下邊說邊展示第二題,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8,是8時;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3,是3時;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6,是6時,我的匯報完畢,誰愿與我交流。

            (生操作交流過程中,師適時板書)

            生交流:你說的很好,就是說的有點慢,沒有珍惜時間;你說的很好,可是我表示的是8:00,可以嗎?(此時,師適時引導。兩種寫法都可以,審清題意,選擇適當的寫法。)

            生3:我來給大家匯報第三題,整時的寫法,讀法。生交流。

            生4:我來給大家匯報最后一題。

            生交流:你畫的針不直;你畫的兩個針長短差不多,我們分不清。

            五.談收獲(5分鐘)

            生做小老師進行匯報,老師帶著孩子再次強調重難點。

            六.我會練(8分鐘)

            小明的一天,生準確的說出小明每個時間點在做什么。

            并結合今天學習的知識,做一張自己的時間作息表,用來提醒自己什么時間該做什么事。養成合理利用時間的好孩子。

            七.贈名言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下課)

          【認識鐘表教學設計范文(精選3篇)】相關文章:

          小學課件《認識鐘表》教學設計02-23

          認識鐘表課件設計05-08

          《認識鐘表》教學反思12-12

          小學一年級數學《認識鐘表》教學設計04-28

          認識鐘表說課稿 15篇11-14

          認識鐘表說課稿15篇11-14

          《認識毫升》教學設計04-03

          《認識線段》教學設計03-30

          “認識直角”教學設計04-04

          《認識分數》教學設計03-31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午夜高清国产 | 亚洲综合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天天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十八禁免费看污网站 | 伊人网在线视频 | 亚洲另类欧美综合久久图片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