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和分米教學設計

          時間:2021-04-10 16:25:17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毫米和分米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那么大家知道規范的教學設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毫米和分米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毫米和分米教學設計

            毫米和分米教學設計1

            教學目的:

            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認識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教學重難點:

            認識分米和毫米。

            教具:

            學生尺、米尺、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揭示課題。

            1、 口答。

            2、 動手量一量,我們的數學書大約寬( )厘米。

            3、 引入課題。

            二、認識分米。

            1、 用手比劃一下10厘米的長度。

            2、 指出10厘米就是1分米。(板書)如:筆盒的長度是20厘米,還可以怎樣說?

            3、 動手畫一畫1分米。

            4、 你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哪些物體的長度是1分米。

            5、 到目前為止,我們學習了哪些長度單位?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一下?

            6、 1米是多少厘米?10厘米就是幾分米?1米里有幾個10分米?

            1米就是10分米。(板書1米=10分米)

            三、認識毫米。

            1、 學生用學生尺測量一下數學書的厚度有多少厘米。

            2、 介紹:厚度還不夠一厘米,我們就用毫米來表示。1厘米=10毫米

            3、 用手比劃一下1毫米的長度。

            4、 生活中你見過哪些物品的厚度是一厘米。

            5、 在我們學過的長度單位里,毫米應排在什么位置?

            四、鞏固練習。

            完成想想做做第2、3、4、5、6題。

            五、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

            教學后記:學生自學了用字母表示各個長度單位,又動手畫了各個長度。效果較好。

            毫米和分米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使學生通過直觀形象,掌握長度單位之間進行換算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教學重、難點:

            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教具準備

            課件、學生尺。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 我們學過了哪些長度單位?

            2、 1米=( )分米=( )厘米

            1分米=( )厘米 1厘米=( )毫米

            二、新授。

            1、 教學例1。

            2、 出示課件,問:你能量出自動鉛筆芯有多長嗎?

            6厘米。思考,如果用毫米做單位,這根筆芯長多少毫米?

            說一說自已的想法,組織學生比較,找出一種自已認為最好的方法。

            3、 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4、 小結。

            5、 教學例題2。

            (1) 出示例題圖及問題。

            (2) 學生獨立完成。

            (3) 指名說一說思考過程。

            (4) 練習:30厘米=( )分米 50厘米=( )分米

            (5) 小結。

            三、鞏固練習。

            完成想想做做第2、3、4、題。

            老師可適當補充一些習題。

            四、全課小結。

            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

            五、課外作業。

            31頁第5題。

            教學后記:課堂基本以學生自學的形式完成,輕松而快樂。

            毫米和分米教學設計3

            這部分內容主要教學分米和毫米的認識,以及分米與厘米、分米與米、毫米與厘米之間的進率。本節課的重點是認識分米和毫米,建立相應的長度概念是關鍵。要通過豐富而具體的測量和估計活動,幫助學生不斷加深對分米和毫米的認識,強化已經形成的表象。因此,我設計了如下的教學過程:

            一、 數學日記導入

            師:老師知道我們班的同學每天都在堅持寫數學小日記,淘氣最近也在向我們班的同學學習,我們一起來看看他的數學小日記。誰來讀一下:今天早晨我從2厘米長的 床上爬起來。走進衛生間拿起2米長的牙刷,刷完牙后,急急忙忙的洗臉、吃早餐。吃完早餐后我背著書包去學校,來到教室,我拿出語文書,在7厘米高的課桌上認真的早讀。

            師:老師看到好多同學都在笑,你們在笑什么?

            學生說出單位出現了錯誤。

            師:那誰能告訴我1厘米有多長?1米有多長?

            師:淘氣日記中出現的單位到底該怎么改呢?今天我們繼續來認識新的長度單位。

            二、認識分米

            1、初步認識

            PPT出示鉛筆盒。

            師:鉛筆盒是同學們每天都要用到的學習工具,你們知道它的長邊和短邊分別是多長嗎?老師給大家準備了和這個鉛筆盒一樣大小的紙片,同學們估一估它的長邊和短邊的長?

            師:你能量一量嗎?看看你估計的準不準。

            師:這個鉛筆的長大約是20厘米,寬大約是10厘米。

            指出像10厘米、20厘米這樣的長度還可以用新的長度單位“分米”來表示。10厘米是1分米,20厘米是2分米。分米是比厘米大的長度單位。分米也可以用字母來表示,可以用字母“dm”表示。(板書)

            追問:這個文具盒的長大約是幾分米?寬呢?

            2、認一認

            讓學生拿出直尺,按照10厘米是1分米,在直尺上找出1分米的長度,看看有多長。

            提問:從直尺上看,1分米是幾厘米?

            指出:從直尺上可以看出,1分米正好是10厘米,也就是說,1分米等于10厘米。(板書)

            提問:你能用手比畫出1分米有多長嗎?先試一試,在于同學交流。

            3、畫一畫

            讓學生用直尺畫一條長1分米的線段。

            提問:你是怎樣畫的?請同學們互相檢查一下,再看看1分米的線段有多長。

            4、找一找

            提出要求:找找身邊有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分米,同桌互相說一說。

            組織全班交流,進一步感受1分米的實際長度。

            5、數一數

            讓各小組的同學輪流在直尺上數一數,看1米有幾分米。

            三、認識毫米

            1、量一量

            同桌合作量一量數學書的厚度有幾厘米,冰河同學交流。

            提問:數學書的厚度不到1厘米,要準確表示它的厚度,怎么辦?你有什么想法?

            提示:直尺上1厘米中間1個小格的長度是1毫米。(板書)這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另一個長度單位,毫米可以用字母“mm”表示。請大家觀察直尺,并在直尺上指一指1毫米,看看一毫米有多長?學生活動后,組織交流,明確:直尺上每一個小格的長度都是1毫米。

            2、數一數

            讓學生用筆尖指著直尺上的小格數一數1厘米有多少個小格。

            提問: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板書)

            3、看一看

            出示一些厚度大約是1毫米的.物品,說明他們的厚度大約是1毫米。然后讓學生在數學書上數出10張紙,量一量它的厚度大約是多少,再讓同桌同學相互比劃1毫米的長。

            提問:測量哪些物體的長度或厚度可以用毫米作單位。

            四、鞏固提升

            1、改正淘氣的數學小日記

            2、想想做做第一題

            讓學生看圖,同桌互相說一說各是多少毫米。

            提問:你是怎樣知道橡皮和回形針的長各是幾毫米的?

            再問:你認為怎樣用毫米作單位測量物體的長度?

            3、想想做做第二題

            出示三角形圖,讓學生指一指三角形的邊,說一說怎樣測量三角形每條邊的長度。

            學生獨立完成測量和填空,并交流測量的結果,以及自己的發現。

            出示平行四邊形圖,讓學生獨立完成測量和填空,并組織反饋。

            提問:通過測量平行四邊形四條邊的長,你有什么發現?

            4、想想做做第三題

            完成測量后,讓學生說說課桌和板凳的高各接近幾分米,并說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5、想想做做第四題

            讓學生分別估計數學書和講臺的寬,說一說估計的結果,以及為什么估計數學書的寬要用厘米作單位,而估計講臺的寬度要用分米做單位。

            讓學生分別測量數學書和講臺的寬,并記錄測量的結果。

            提問:數學書的寬正好是整理米數嗎?比18厘米多幾毫米?可以怎樣表示?

            再問:講臺的寬正好是正分米數嗎?可以怎樣表示?

            比較:估計時,一般不需要得到十分準確的結果,可以用大約是多少來表示,而測量得到的結果是比較準確的,可以用幾厘米幾毫米或幾分米幾厘米這樣的形式來表示。

            6、閱讀“你知道嗎”,并進行交流。

            五、交流反饋,全課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有什么收獲和體會?

            在授課的過程中,發現學生對這一部分內容接受的較快,講解的頁較為流程,學生的反應也很積極。我通過數學小日記的方式進行導入,即建立了數學與生活實際的聯系,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氛圍。在新授的過程中非常注重學生的主體作用,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去思考去交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將課堂交給學生。

            在評價的部分,我非常注重評價的時效性,給予學生及時肯定的評價,以激勵性的評價為主,即使學生回答不出來我也會給予一定的引導。在練習環節發現部分學生將厘米和毫米兩個單位混淆,在巡視指導時分別進行了個別指導。

          【毫米和分米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毫米分米的認識說課稿11-14

          毫米分米的認識說課稿11篇11-14

          三年級《分米和毫米的認識》的數學教學反思(精選9篇)12-23

          小學三年級數學《毫米、分米的認識》教案04-02

          《獅子和鹿》教學設計和反思12-16

          寒暄和攀談教學設計01-17

          《牛和鵝》 教學設計03-24

          燃燒和滅火教學設計04-02

          《牛和鵝》 教學設計03-24

          《長城和運河》教學設計03-15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中文色另类欧美小说 | 小草在线影院婷婷亚洲 | 色老头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思思99热思思久久最新精品 | 中文字幕精品aⅴ专区 | 亚洲欧美丝袜精品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