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累·運用七》教學設計

          時間:2021-04-13 12:49:51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積累·運用七》教學設計范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積累·運用七》教學設計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積累·運用七》教學設計范文

            《積累·運用七》教學設計1

            第一課時

            一、讀讀背背

            1、讀準音

            2、讀懂

           。1)、理解字詞:窮、三千界、八百盤、坎井,人教第十冊《積累·運用七》教學設計。

           。2)、你讀懂了什么?不明白的提出來。

            3、賞句:你喜歡這些名句嗎?為什么?

            (1)、懂得道理:只有登高才能望遠,只有樹立了遠大的理想,才會知道應該學習了解的東西太多了,發展是無止境的。既要樹立遠大志向,又要象流水和樹木那樣有根有源,扎扎實實地努力。要堅持進步,否則將被代謝掉,這是歷史的規律。要謙虛謹慎,正確對待自己,正確對待他人。

            (2)、含義深刻,讀來受益;語言精練,句式整齊;朗朗上口,易讀易背。

            4、同桌互背互議。

            二、閱讀(我是中國人)

            1、自讀課文,短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你從吉鴻昌的所作所為中受到了什么?

            2、交流理解。

           。1)、一次,吉鴻昌穿著整齊的軍裝,率領一行人走在美國的大街上,讓翻譯嚴肅告訴不懷好意的攔路人“我是中國人!”受到對方侮辱。

           。2)、吉鴻昌在美國郵局寄東西,大聲告訴明知故問的工作人員“我是中國人!”受到對方的嘲笑。

           。3)、為了維護國家和民族的尊嚴,吉鴻昌做了個有“我是中國人”、下有英文的牌子,出門掛在胸前,昂首闊步在美國的街頭。

            3、感受吉鴻昌的強烈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及自強不息、奮發圖強的精神。

            三、口語交際——怎樣過“六·一”

            1、讀要求:交際什么?(過“六·一”的好主意,制定活動決議。

            2、怎樣交際:小組討論,商量活動建議。各組匯報,最切實可行的為班級決定,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人教第十冊《積累·運用七》教學設計》。討論分工,分頭落實。

            3、口語交際。

            四、鞏固練習

            把“讀讀背背”抄在“名言佳句本”上。

            第二、三課時

            習作:不出題目,請你自由寫

            一、讀習作要求,結合習作的內容談談對自由寫的理解。

            1、自讀思考

            2、小組討論交流

            3、指名交流

           。1)、“自由寫”是我筆寫我心,寫自己喜歡的、最想寫的、最需要寫的內容,而不是不用選材了,寫什么都行。除了可以寫“習作”中提到的“大自然美麗的風光”;寫“千姿百態的事物”“各種各樣的人”;寫自己的快樂和煩惱;寫自己的幻想和理想,還可以寫……只要是我筆寫我心,寫什么都行。

           。2)、“自由寫”同樣要注意表達方法,而不是怎么寫都成,甚至亂寫一氣。“習作”中指出:

            A、寫之前要先定出明確的`中心,首先自己必須清楚要告訴別人什么。

            B、要按一定順序寫。

            C、寫具體寫清楚

            D、自命題目

            E、寫完修改。

            二、在表達方法上面,除了“習作”的要求外,你還有什么補充?自己命題應該怎樣做?

            1、不同體裁的文章,寫景的、寫人物的、記事情的,寫應用文,如日記、書信、建議書、產品介紹等,除了按“習作”統一要求外,還應按各自的特點去寫。

            2、命題要概括文章內容,簡短通順,生動吸引人,有興趣可寫象征性命題,如“桃花心木”等。

            三、組內交流:寫什么?怎樣寫?

            四、完成習作

            人教第十冊《積累·運用七》教學設計

            《積累·運用七》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培養理解語言、積累語言、運用語文的綜合素養。

            2讀書方法——讀書要有自己的見解,并把感受和體會寫下來。

            3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

            4感受閱讀的快樂,培養自讀自悟的能力。

            教學準備

            教師:課件或掛圖、小黑板。

            學生:搜集八字成語。

            教學時數

            3~4課時。

            教學過程

            一、溫故知新

            1庇“——”勾畫出下面兩個句子的不同之處,再說說你喜歡哪一句,為什么?指名說,再理解成語意思,感悟其作用。

            比較:

           。1)柔柔的微風吹來,河蚌感到舒服。

            柔柔的微風吹來,河蚌感到心曠神怡。

           。2)我以為,經這么一撞,蜘蛛大概已經摔死了。

            我以為,經這么一撞,蜘蛛大概已經粉身碎骨了。

            小結:在句子中恰當運用成語,可以簡潔、形象、生動地表達出相應的意思。

            2讀書上的四個句子,根據句意,說說帶點成語的意思。

            3比班交流成語意思。

            4一般詞匯相比,所反映的文化內涵更加典型、系統、豐富,它是歷史的沉淀,民族智慧的結晶,語言文化的精華,可以說成語是現在仍然使用,但又反映了歷史典故的“活化石”。它對于提高語言表達水平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們在說話或寫作時,正確運用成語,可以使文句生動活潑,更會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二、語海拾貝

            過渡:成語都是四個字嗎?成語不僅有四個字的,還有三個字、五個字、六個字、七個字、八個字、十個字的,還有更多字數的。

            1我們要見識一下八個字的成語,自由讀成語,讀熟,盡量達到背誦。

            2與同桌、全班、老師等合作用喜歡的方式讀背成語。

            3做個小游戲。

            游戲:我說你對或你說我對。

           。1)同桌合作做游戲。

           。2)師生合作。

            4你有什么發現嗎?左邊是講爭斗的害處,右邊是講如何對待別人,都是講與人和諧相處的道理。

            5交流搜集的這種結構的詞語。

            6可以收集其他字數的成語,我們再組織開展一次“成語擂臺賽”。

            三、互動平臺

            1你們有讀書的好方法嗎?能把你的好方法介紹給大家嗎?

            2學生們的方法都不錯,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種讀書的好方法。打開書,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對話。(可自己放聲讀、默讀、與同桌分角色讀,甚至請老師與你一起合作讀)要求讀通順、讀流暢。

            3比班師生對讀。

            4還想到些什么。

           。1)讀書后,要做好筆記。

           。2)讀書筆記的好處:

            a記憶,彌補腦力不足,有效提高讀書效率。

            b想一想,這便是思考,常思考,可鍛煉人的思維的條理性、邏輯性和分析綜合能力。

            c有用材料,開闊視野,提高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

            d新的思考,有利于發現新問題,有利于研究新問題。

           。3)讀書筆記的內容:一是讀全文寫體會,一是摘錄重點句寫感受。

           。4)常用的形式有:提綱式、摘錄式、仿寫式、評論式、心得式、存疑式、簡縮式。

            5討論后指名說。

            6指人們在閱讀書籍或文章時,遇到值得記錄的東西和自己的心得、體會,隨時隨地把它寫下來的一種文體。古人有條著名的讀書治學經驗,叫做讀書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這“手到”就是讀書筆記。由此可以看出做讀書筆記的重要性。

            四、口語交際

            1孩子們都認識螞蟻,你了解螞蟻嗎?指名說。

            2老師要介紹兩只去完成一項任務的螞蟻。請同學們默讀這段話,邊讀邊想。

            3進行辯論。

            提要求:

           。1)要把自己的見解說出來。在談感受時,可以聯系社會實際和自己的生活、思想實際,要有真情實感。

           。2)只要有道理,就允許有不同的意見。

            (3)辯論時要注意禮貌,不能用言語傷害別人。

            4價值取向、情感態度等都不同,所以看問題的角度不同,認識也就不一樣。

            五、習作百花園

            過渡:讀了兩只螞蟻的故事,同學們都有了自己的想法、感受、觀點、體會等,在口語交際中,不光闡述了自己的觀點,還用了事例加以說明。如果把你剛才所想、所說的寫下來,一定是一篇有意思的習作。

            《積累·運用七》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讀背詞匯,知道這是關于刻苦求學的詞,能從學習過程中受到教育。

            2、閱讀短文,了解故事內容,學習這位孩子從小愛動腦筋的品質。

            3、引導學生在平時生活中多動腦筋克服困難,并能把這樣的事例在班上說一說,并寫成作文。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詞語意思,從中受到刻苦學習的教育。

            2、體會故事中的小孩愛動腦筋的精神,并從中受到教育。

            3、指導學生將自己生活中克服困難的事例寫下來。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識引入

            1、指名背有關寫秋的成語。

            2、指名背有關寫冬的成語。

            二、完成“讀讀背背”部分內容

            1、揭題: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部分有關描寫刻苦學習的成語。(投影有關成語)

            2、自由讀,要求讀準以下字音

            寢 茍 聚 貫 恒

            3、指名讀,正音。

            4、齊讀。

            5、選擇自己比較熟悉的詞語說說意思,并用該詞口頭造一句話。

            6、引導學生圍繞以上所講幾點,檢查自己是否都已做到?應該怎樣去改進?

            7、指導背誦。

            三、完成“閱讀”部分

            1、出示插圖,引導看圖。

            2、指名用自己的話說說圖的內容。

            3、啟發學生展開想象:這個小男孩為什么這么過河?

            4、生討論后發言。

            5、打開課文,圖文對照,看誰說的推測與文中相似。

            6、指名讀文,畫出不理解的詞,互相解疑。

            7、再讀短文,完成課后練習1。

            8、啟發談話,完成課后練習2。

            9、指導感情讀文。

            四、小結

            在學習和生活中我們不但要刻苦、持之以恒,還要精益求精、多動腦筋,力求更好地解決你所遇到的問題。

            五、作業

            1、抄寫成語。

            2、準備“口語交際”的內容。

          【《積累·運用七》教學設計范文】相關文章:

          《積累運用一》教學設計12-31

          《積累運用二》教學設計(13篇)04-06

          《積累運用二》教學設計13篇04-03

          《積累與運用(二)》教學設計課件02-27

          《積累運用二》教學設計13篇04-03

          《積累運用二》教學設計精選13篇04-06

          《積累·運用四》課件設計05-04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積累·運用五》教學設計12-27

          精選《積累與運用八》課件教學教案03-14

          注重積累 學會運用──《觀潮》的教學反思11-10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图片色色中文字幕 | 自拍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亚洲中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亚洲成a人片在线播放 亚洲AV乱码久久精品蜜桃 | 亚洲国内自拍资源总站 | 中文字幕乱在线伦视频乱在线伦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