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化學《過濾和結晶》教學設計

          時間:2021-04-16 08:06:24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九年級化學《過濾和結晶》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么的問題。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九年級化學《過濾和結晶》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九年級化學《過濾和結晶》教學設計

            九年級化學《過濾和結晶》教學設計1

            教學重點:

            用過濾和結晶分離混合物的一般原理。

            教學難點:

            利用結晶方法,分離幾種可溶固體物質的混合物的原理。

            教學過程:

            引言:在生產生活中,人們所接觸到的物質很多都是混合物,為了適應各種不同的需要,常常要把混合物里的幾種物質分開,得到較純凈的物質,這叫做混合物的分離,過濾和結晶是最常用的混合物分離的方法。

            (板書) 第四節 過濾和結晶

            一、過濾

            1.定義:過濾是把溶于液體的固態物質跟液體分離的一種方法。

            2.原理:過濾時,液體穿過濾紙上的小孔,而固態物質留在濾紙上,從而使固體和液體分離。

            3.操作方法:

            例如:粗鹽提純(請學生設計實驗步驟)展示粗鹽,讓學生看到粗鹽上的沙子等不溶性固體物質,以利于學生思考。

            (演示實驗)粗鹽提純

            歸納出:

            (1)步驟:

            ①在燒杯中溶解粗鹽

            ②過濾

            (2)注意事項:

            一貼:濾紙緊貼漏斗內壁

            二低:濾紙低于漏斗邊緣0.5cm

            濾液低于濾紙邊緣

            三靠:漏斗下端緊靠燒杯內壁

            玻璃棒靠在三層濾紙處

            燒杯靠在玻棒上傾倒液體

            (3)玻璃棒的作用

            溶解——加速溶解

            過濾——引流

            讓學生總結過濾作為分離物質的一種方法的適用范圍。

            過濾是用于分離不容性固體和可溶性固體的一種方法。

            設問過渡:如果要分離硝酸鉀和氯化鈉固體能用過濾的方法嗎?如果不能,想一想能用什么方法來分離它們?

            二 結晶

            1.定義:溶質以一定幾何形狀的晶體從溶液中析出的過程叫做結晶,化學教案《初三化學《過濾和結晶》教案 —— 初中化學第二冊教案》。

            2.原理:幾種可溶性固態物質的混合物,根據它們在同一種溶劑里的溶解度不同,用結晶的方法加以分離。

            (講述)常用的結晶方法主要有兩種,對于溶解度受溫度影響不大的固態溶質,一般用蒸發溶劑的方法得到晶體;對于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大的.固態溶質,一般可以用冷卻的熱飽和溶液的方法,使溶質結晶析出。

            例如:硝酸鉀中混有少量氯化鈉,應怎樣分離?

            (演示實驗)在燒杯中加入10g和NaCl混合物,注入15mL水,加熱使混合物完全溶解,然后冷卻,觀察的析出,再進行過渡,晶體留在濾紙上,NaCl溶解在濾液中。

            (講述)我們已經知道,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的影響較大(80℃時,的溶解度是169g,20℃時為31.6g),因此較高溫度下的飽和溶液降溫時,部分從溶液里結晶析出。而NaCl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的影響較小(80℃時,NaCl的溶解度是38.4g,20℃時為36g),降溫時大部分NaCl仍溶解在溶液里。過濾時,晶體留在濾紙上,大部分NaCl仍留在濾液里(這種濾液叫做母液)。

            小結:

            作業:課本142頁習題1、2、3

            九年級化學《過濾和結晶》教學設計2

            教學目的

            知識:了解用過濾和結晶的方法分離混合物的原理。

            能力: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實驗操作能力、思維能力。

            思想教育:培養學生嚴肅認真、嚴謹求實的學習方法和科學態度。

            教學重點

            用過濾和結晶的方法分離混合物的原理。

            教學方法

            實驗討論法。

            教學用具

            儀器:燒杯、漏斗、玻璃棒、試管、試管夾、鐵架臺、鐵環、濾紙、酒精燈、藥匙。

            藥品:硝酸鉀、氯化鈉、明礬、膽礬。

            其它:投影儀、火柴、粗鹽、溶解度曲線圖。

            教學過程

            附1:課堂練習一

            1.粗鹽提純的主要步驟有__、__、__,使用的主要儀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石灰水變渾濁,將渾濁液過濾,留在濾紙上的是__。

            3.欲從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混合加熱制取氧氣(充分反應)的剩余固體物質中提取氯化鉀并得氯化鉀晶體,實驗步驟有①加熱蒸發,②過濾,③溶解,上述操作正確順序是__。

            附2:課堂練習二

            4.把食鹽水放在敞口容器中,讓水分慢慢蒸發,溶液先達到__,繼續蒸發就會有__析出。對溶解度受溫度影響不大的固體物質,一般就用__的方法得到固體。

            5.多數物質熱的飽和溶液降溫后,就會有__析出,對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變化大的固體物質,要得到晶體一般就采用____的方法。

            6.在溫度不變的情況下,析出晶體后的溶液一定是____溶液。

            附3:課堂練習答案

            1.溶解 過濾 蒸發 燒杯 玻璃棒 漏斗 鐵架臺 藥匙 量筒 天平 砝碼 蒸發皿 酒精燈 2.碳酸鈣 3.3 2 1 4.飽和 晶體 蒸發溶劑 5.晶體 冷卻熱飽和溶液 6.飽和

            附4:隨堂檢測

            1.某溫度時,從飽和溶液中得到晶體一般有兩種方法。溶解度受溫度影響大的固體,一般采用____的方法。溶解度受溫度影響小的固體,一般采用____的方法。

            2.采用__方法可以把不溶于液體的固體和液體分開。

            3.溫度不變的情況下,將一瓶氯化鈉飽和溶液蒸發部分溶劑,有氯化鈉晶體從溶液中析出,則

            A.溶液變為不飽和溶液

            B.溶液仍是飽和溶液

            C.溶質的溶解度減小

            D.溶液中溶劑質量不變

            4.能用結晶方法分離的一組混合物是

            A.氯化鉀和二氧化錳

            B.食鹽和硝酸鉀

            C.氯化鈉和氯化鉀

            D.銅粉和鐵粉

          【九年級化學《過濾和結晶》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化學實驗試題教學設計10-21

          實驗6液體的過濾初中化學實驗教案04-18

          《獅子和鹿》教學設計和反思12-16

          苦難的結晶作文11-24

          最新初三化學教學設計04-19

          高二化學教學設計(五篇)03-15

          化學課教師教學設計案例02-15

          《牛和鵝》 教學設計03-24

          燃燒和滅火教學設計04-02

          《牛和鵝》 教學設計03-24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在线观看亚洲h视频 | 在线亚洲97se亚洲综合在线 | 日本公妇被公侵犯中文字幕 |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观看 | 亚洲最大的中文视频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