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說的文言文教學設計

          時間:2021-04-18 15:09:53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馬說的文言文教學設計范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馬說的文言文教學設計范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馬說的文言文教學設計范文

            【教學目標】

            1、掌握一些常用文言實詞、虛詞的詞義;

            2、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領會文章寓意。

            【教學重、難點】

            1、掌握一些常用文言實詞、虛詞的詞義;

            2、了解文章托物寓意的表現手法。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新課導入

            請學生說說有關“馬”的成語。

            相傳伯樂是春秋時人,姓孫名陽。據說,有匹千里馬拉著沉重的鹽車翻越太行山。在羊腸小道上,它用力掙扎,汗水淋漓,還是拉不上車去。伯樂見了,就趕緊挽住千里馬,淚流滿面,并脫下自己的`衣服蓋在千里馬身上。千里馬低下頭吐氣,又抬起頭來長鳴,嘶叫聲直達云霄。這是它感激伯樂了解并且體貼它啊。

            今天,我們學習《馬說》,一定會讓你對伯樂和千里馬的關系有進一步的認識。《馬說》是通篇借物寓意的雜文,屬議論文體。“說”是“談論”的意思。

            二、整體感知

            1、聽課文錄音。

            2、字詞學習:祗(zhǐ) 駢(pián)。

            3、學生齊讀課文。

            三、翻譯理解

            1、學生自學,劃出疑難點;

            2、全班交流:

            ⑴重點詞:

            祗:只是。

            辱:受到屈辱。

            駢:并列,一同。

            是:這。

            能:才能。

            見:通“現”,表現。

            且:尚且。

            等:相等。

            安:怎么能

            臨:面對。

            ⑵一詞多義:

            雖: A、故雖有名馬: 即使。 B、雖有千里之能:雖然。

            以: A、不以千里稱也: 用。 B、策之不以其道: 按照。

            食: A、食之不能盡其材: 通“飼”,喂。 B、食不飽: 吃。

            其: A、其真無馬邪: 難道。 B、其真不知馬也:指代他們。

            C、食之不能盡其材: 指代千里馬。

            策: A、策之不以其道: 鞭打。 B、執策而臨之: 馬鞭。

            能: A、安求其能千里也: 能夠。 B、雖有千里之能: 才能。

            四、課堂小結

            翻譯文言文,一定要做到字字落實,做到“信、達、雅”這三字訣。而且,必須大聲朗讀,投入感情地朗讀,在朗讀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背誦下來,并且領會文章的要旨,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是也。

            五、布置作業

            1、背誦課文;

            2、完成《語文作業本》基礎部分;

            3、課外查找有關韓愈的資料。

            第二課時

            一、檢查作業

            1、指名背誦課文;

            2、翻譯重點字、詞(見前一課時)。

            二、探討質疑

            1、千里馬指什么?伯樂又指什么?

            “千里馬”比喻人才。“伯樂”比喻能發現賞識任用人才的人。

            2、世界上肯定是存在千里馬的,但有的千里馬能被發現,原因是什么?而有的千里馬卻被埋沒、被摧殘,原因又是什么?

            前者因為“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后者因為“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3、文章寄托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寄托了懷才不遇的憤懣之情和對統治者埋沒、摧殘人才的諷刺、控訴。

            三、拓展探究

            1、文章為何提出“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這一問題?

            如果沒有伯樂,即使有千里馬,也不可避免終身被埋沒、被摧殘的命運,其價值就無從體現。這樣闡述,突出了伯樂的重要性,即突出了發現人才、賞識人才、任用人才的重要性。

            2、貫穿全文的中心句是什么?

            “其真不知馬也!”

            3、古代的人才是要等待“伯樂”的出現,被人發掘了才真正成為人才,那么,我們當今社會又應該具有怎樣的人才觀呢?是不是仍像古代那樣等待別人去發現,抑或是怎樣呢?

            (學生自主發言,言之有理即可)

            四、總結全文

            本文運用托物寓意的寫作手法,借千里馬難遇伯樂,最終被埋沒,揭露封建統治者埋沒人才的現象,也表達作者懷才不遇的憤懣。

            五、布置作業

            1、背誦全文。

            2、完成《作業本》練習。

            3、閱讀《驥伏鹽車》,回答文后題目:

            夫驥之齒至矣,服鹽車而上太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潰,漉汁灑地,白汗交流,中阪遷延,負轅不能上。伯樂遭之,下車攀而哭之,解纻衣以冪之。驥于是俛而噴,仰而鳴,聲達于天,若出金石聲者,何也?彼見伯樂之知己也。

            (節選自《戰國策、楚策四》)

            ⑴千里馬受到怎樣的不公對待?

            ⑵千里馬為什么“俛而噴,仰而鳴,聲達于天,若出金石聲者”?

            ⑶文中表現出伯樂怎樣的思想性格?

          【馬說的文言文教學設計范文】相關文章:

          韓愈《馬說》教學設計11-17

          馬說文言文的翻譯04-14

          《馬說》教學教案設計課件02-27

          《馬說》文言文原文翻譯03-20

          韓愈馬說文言文翻譯10-22

          精選韓愈《馬說》教學設計10篇11-11

          文言文《馬說》的原文及翻譯01-24

          馬說的文言文原文和翻譯04-07

          文言文馬說原文和翻譯03-15

          馬說文言文翻譯(14篇)08-26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超清中文字幕无 | 日本在线日韩在线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丝袜 |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制服丝袜 | 一本正道久久网综合久久88 | 日韩精品系列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