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必修2《微粒之間的相互作用力》教學設計

          時間:2021-04-20 15:56:23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高中化學必修2《微粒之間的相互作用力》教學設計范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對學業業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高中化學必修2《微粒之間的相互作用力》教學設計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中化學必修2《微粒之間的相互作用力》教學設計范文

            一、教材依據

            蘇教版高中化學必修2 第一章微觀結構與物質多樣性 第二單元微粒之間的相互作用力:離子鍵、共價鍵、分子間作用力。

            二、設計思想

            本節的化學鍵和分子間作用力內容,目的是使學生進一步從結構的角度認識物質的構成,從而揭示化學反應的實質。本節課的化學基本概念較多,內容抽象,根據高一學生的基本特點,他們雖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維能力,但抽象思維能力較弱,還是易于接受感性認識。因此,本節課的教學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進行多媒體輔助教學,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由于離子鍵和共價鍵的概念比較抽象,應用多媒體課件不但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還能很好的幫助學生理解離子鍵和共價鍵的形成過程及概念。在學生深入理解離子鍵和共價鍵的知識后,很自然的引出了化學鍵的概念,了解分子間作用力以及氫鍵。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理解離子鍵和共價鍵的概念,了解分子間作用力以及氫鍵,通過離子鍵和共價鍵、分子間作用力的教學,培養學生對微觀粒子運動的'想象力。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生對離子鍵、共價鍵和分子間作用力的認識與理解,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通過電子式的書寫,培養學生的歸納比較能力,通過分子構型的教學培養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對化學鍵形成過程的分析,培養學生懷疑、求實、創新的精神。

            (2)、在學習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

            (3)、培養學生從宏觀到微觀,從現象到本質的認識事物的科學方法。

            四、教學重點

            離子鍵與共價鍵的概念,分子間作用力以及氫鍵的應用。

            五、教學難點

            理解離子鍵的形成過程、理解共價鍵的形成過程、認識化學鍵的涵義和氫鍵的應用。

            六、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氯化鈉固體,液態水和酒精。

            七、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展示]氯化鈉固體和水的樣品。

            [設問]1.食鹽是由哪幾個元素組成的?水是由哪幾種元素組成的?

            2.氯原子和鈉原子為什么能自動結合成氯化鈉?氫原子和氧原子為什么能自動結合成水分子?

            思考、討論、回答

            問題導思,激發興趣。

            [引入新課]人在地球上生活而不能自動脫離地球,是因為地球對人有吸引力。同樣的原子之間能自動結合是因為它們之間存在著強烈的相互作用。這種強烈的相互作用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化學鍵,由于有化學鍵使得一百多種元素構構成了世界的萬事萬物。

            [板書]第二節 微粒間的相互作用力

            下面我們就以NaCl和HCl 為例,研究存在于它們中的相互作用力。

            閱讀教材,思考:鈉原子和氯原子是以怎樣的方式結合在一起的?它們之間又存在著什么樣的作用力?

            引導學生從微觀角度來思考問題,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

            Na+

            課件演示: 形成過程

            觀看,傾聽,思考。

            化靜為動,變抽象為形象,增強感性認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 、離子鍵

            1、概念

            陰陽離子之間的靜電作用

            提問:定義中的靜電僅指陰陽離子之間的吸引力嗎?離子可以無限接近嗎?

            思考,回答

            引導學生對概念深入理解

            2、實質

            陰陽離子之間的靜電吸引和靜電排斥

            記錄

            提問:NaCl是由鈉離子和氯離子間的靜電作用形成的,那么HCl 的形成和NaCl一樣嗎?

            思考,討論。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課件演示:HCl的形成過程

            +

            觀看,傾聽,思考。

            引導學生從微觀角度來思考問題。

            板書:

            二、共價鍵:

            1、概念

            原子間通過共用電子對形成的相互作用。

            共用電子對就像雙面膠一樣將兩原子聯系在一起。

            聯系生活實際,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

            提問:原子間的共用電子對是否都正好處于兩原子正中間,不偏不倚?

            思考,回答:不是,成鍵兩原子如果相同,兩者吸引電子能力相同,則電子對不偏向任何一方;如果成鍵原子不同則吸引電子能力也不同,電子對將偏向吸引電子能力強的一方。小結:共用電子對不偏移的共價鍵稱為非極性鍵;共用電子對偏移的共價鍵稱為極性鍵。

            板書:2、類型:

            1極性鍵:電子對偏向于成鍵原子其中一方;(X--Y)

            2非極性鍵:電子對處于在成鍵原子中間。(X--X)

            理解、記憶總結:

            NaCl和HCl是通過兩種不同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人們把這種使離子或原子相結合的作用力通稱為化學鍵。

            傾聽、體會、正確認識

            歸納抽象出概念。

            板書:

            三、化學鍵:使離子或原子相結合的作用力稱為化學鍵。

            練習:下列物質中哪些含有離子鍵?哪些含有共價鍵?哪些是極性鍵?哪些是非極性鍵?

            KCl、NH4Cl、H2、N2、Na2S、MgBr2、KOH、CO2、CH4、NH3、CaO、Na2O2

            運用剛才的抽象概念,從電子式角度判斷、比較、回答:(1)只含有離子鍵的式KCl、Na2S、MgBr2、CaO。

            (2)只含有共價鍵的是:H2、N2、CO2、CH4、NH3

            (3)既含有離子鍵又含有共價鍵的是:NH4Cl、KOH、Na2O2

            (4)含有極性鍵的是:CO2、CH4、NH3、NH4Cl、KOH。

            (5)含非極性鍵的是:H2、N2、Na2O2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提問:如何判斷物質中含有離子鍵還是共價鍵?

            討論、思考、歸納:

            從成鍵的元素判斷:一般活潑金屬和活潑非金屬之間易形成離子鍵;非金屬元素與非金屬元素之間易形成共價鍵。

            培養學生總結規律的能力,激發學生積極思維,解決問題的能力。小結:離子鍵和共價鍵的形成條件:

            1、離子鍵的成鍵條件:

            活潑的金屬元素(IA,IIA)與活潑的非金屬元素(VIA,VIIA)

            (1)活潑金屬元素:Na、K、Ca、Mg……

            活潑非金屬元素:O、S、F、Cl……

            (2)活潑的金屬元素和酸根陰離子(SO42-,NO3-)及OH-

            (3)銨根陽離子和酸根陰離子(或活潑非金屬元素)

            (4)很活潑的金屬與氫氣反應生成的氫化物如 Na、K、Ca與H。

            2、非金屬元共價鍵的形成條件:

            非金屬元素與非金屬元素之間易形成共價鍵。

            (1)非金屬單質:H2、X2 、N2等(稀有氣體除外)

            (2)共價化合物:H2O、 CO2 、SiO2、 H2S

            (3)復雜離子化合物:強堿、銨鹽、含氧酸鹽

            理解、記憶

            鞏固概念,加深理解。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提問:初中我們學過化學反應的實質是原子重新組合,生成新的物質,從化學鍵的角度應該如何解釋呢?以H2和Cl2反應為例,思考。

            思考并回答:H2分子中H-H鍵和Cl2分子中Cl-Cl鍵斷裂成H原子和Cl原子結合成HCl,形成了化學鍵H-Cl鍵,所以,從化學鍵的角度看,化學反應的實質是舊鍵的斷裂和新鍵的形成。

            板書:四、分子間作用力:分子間存在將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第二課時)

            了解、預習

            本節課解決內容:

            1、化學鍵、離子鍵、共價鍵、(極性和非極性)的形成過程。

            2、離子鍵和共價鍵的判斷。

            3、分子間作用力與化學鍵之間的區別。

            五、作業布置:

            1、有下列物質:1Na2O、2Na2O2、3NaOH、4NH4Cl、5CH4、6H2O、7CO2、8N2、9H2SO4、10Ar。

            其中只存在離子鍵的是 ,既存在離子鍵又存在共價鍵的是 ,存在非極性鍵的是 ,不存在化學鍵的是 ,只存在共價鍵的是

            2、寫出符合下列條件的物質的化學式

            (1)既含有離子鍵又含有非極性共價鍵的是

            (2)只含有極性共價鍵的化合物的是

            (3)既含有極性共價鍵又含有非極性共價鍵的是

            八、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教學設計以具體的例子——氯化鈉和氯化氫的形成進行對比,找出它們成鍵的差異,讓學生自己發現離子鍵與共價鍵的區別。通過師生之間的交流、評價、補充,由學生歸納出離子鍵、共價鍵、化學鍵的概念,從微觀化學鍵的角度理解宏觀化學反應的本質。并以多媒體輔助教學,使抽象的知識變得形象,更有利于學生加深對抽象概念的理解。

          【高中化學必修2《微粒之間的相互作用力》教學設計范文】相關文章:

          高中化學必修2教學工作計劃04-12

          高中語文必修2教學設計:《離騷》10-30

          《我的母親》教學設計(粵教版必修2)12-06

          數學必修四教學設計范文01-04

          相互作用力與平衡力的性質10-12

          高中語文必修2《短歌行》教學設計12-30

          老同學之間相互的畢業贈言01-24

          最新數學必修一的教學設計01-05

          必修二采薇教學設計11-10

          高中數學必修5教學設計范文01-28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在线视频中文字幕第一页 | 亚洲福利高清久久 | 亚洲国产综合一区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不卡片高清 | 亚洲人成网站综合 | 中文字幕免费的日本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