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柱的認識》教學設計

          時間:2021-04-20 16:03:48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六年級數學下冊《圓柱的認識》教學設計范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么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六年級數學下冊《圓柱的認識》教學設計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六年級數學下冊《圓柱的認識》教學設計范文

            《圓柱的認識》教學設計1

            一、揭題示標

            【學習目標】

            1、認識圓柱,掌握圓柱的基本特征,知道圓柱的各部分名稱。

            2、理解圓柱的側面展開圖與圓柱各部分的關系。

            板書課題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圓柱的認識”(板書課題)。

            出示目標

            本節課我們的目標是:(出示)

            1、認識圓柱,掌握圓柱的基本特征,知道圓柱的各部分名稱。

            2、理解圓柱的側面展開圖與圓柱各部分的關系。

            為了達到目標,下面請大家認真地看書。

            出示自學指導

            認真看課本第10頁到第12頁的例1和例2,看圖看文字,,重點看圓柱的側面展開圖,想:

            1、圓柱有幾部分組成,各部分名稱是什么?

            2、圓柱的側面展開圖是什么形狀,與圓柱有什么關系?

            5分鐘后,比誰能做對檢測題!

            師:認真看書自學,比誰自學的最認真,自學效果最好。下面自學競賽開始。

            二、自主探究

           。ㄒ唬┛磿

            學生認真看書,教師巡視,督促人人都在認真地看書。

            (二)檢測(找兩名學生板演,其余生寫在練習本上)

            第11、12頁的“做一做”

            要求:

            1、認真觀察,正確書寫。

            2、寫完的同學認真檢查。

            三、合作提升

           。ㄒ唬└

            師:寫完的同學請舉手。下面,請大家一起看黑板上這些題,發現問題的同學請舉手。(由差-中-好)

           。ǘ┯懻

            1、看圖認為判斷正確的請舉手。

            【圓柱有上下兩個底面(是圓),有一個側面(長方形)】

            2、觀察自己做的圓柱,側面展開圖是什么形狀?它的長和寬相當與圓柱的什么?

            [長方形的長等于圓柱底面的周長,寬等于圓柱的高]

            3、評正確率、板書,并讓學生同桌對改。

            今天你們表現實在是太好了,老師真為你們感到高興。老師這里有練習題,敢不敢來試一試?(出示)

            四、鞏固運用

            1、練習

            圓柱有()個底面,是完全相同的(),有一個(),展開后是個()。

            下面,我們就來運用今天所學的知識來做作業,比誰的課堂作業能做得又對又快,字體還又端正。

            2、當堂訓練(課本練習二,第15頁)

            作業:課本第1、2、3、4題(填書上)。

            練習:《學習與鞏固》第6頁

            五、總結解惑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圓柱的認識

            1、圓柱有上下兩個底面(是圓),有一個側面(長方形)。

            2、長方形的長等于圓柱底面的周長,寬等于圓柱的高。

            《圓柱的認識》教學設計2

            1、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圓柱體,認識圓柱的特征和圓柱各部分的名稱。能看懂圓柱的平面圖;認識圓柱側面的展開圖。

            2、培養學生細致的觀察能力和一定的空間想像能力。

            3、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圓柱的特征。

            難點:看懂圓柱的平面圖。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媒體呈現:大屏幕出示學生生活中常見的物體(有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各3-5個)。

            1、讓學生分類整理,想想它們有哪些特征和量的計算。

            2、觀察沒有學習過的物體,告訴學生對這些物體我們將陸續進行學習,今天我們認識其中一個,它叫圓柱引出課題。

            3、板書課題:圓柱的認識

            【設計意圖】生活是生態的,通過展示學生生活中常見的物體,創設有利于學生學習的生態情境,在分類中自然地引入課題,使課堂自然、生動。

            二、探究新知

            1.整體感知圓柱

           。1)談談圓柱,你喜歡圓柱嗎?請同學說說喜歡圓柱的理由。

            (2)找找圓柱,請同學找出生活中圓柱形的物體。

            2.教學例題:認識圓柱

           。1)認識圓柱的面。

            師:請同學摸摸自己手中圓柱的表面,說說發現了什么?

            師:指導看書,引導歸納。

           。ㄉ舷聝蓚面叫做底面,它們是完全相同的兩個圓。圓柱的曲面叫側面。)

           。2)認識圓柱的高

            a.操作思考:一根豎放的大針管中的藥水由高到低的變化過程,引導學生思考:藥水水柱的高低和水柱的什么有關?

            b.引導小結:水柱的高低和水柱的高有關。

            c.結合課本回答什么叫圓柱的高。(板書:圓柱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做高。)

            d.討論交流:圓柱的高的特點。

            歸納小結并板書:圓柱的高有無數條,高的長度都相等。

            3.例:圓柱的側面展開

            (1)動手操作:請同學分小組拿出橡皮、蠟筆、水彩筆、固體膠水等有商標紙的圓柱形實物,分別把商標紙剪開,再打開,觀察商標紙的形狀。

            反饋后討論:展開后得到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是怎樣剪的?展開后得到平行四邊形的是怎樣剪的?

           。2)操作探究。展開的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圓柱的關系并旋轉。

            師生一起把展開的長方形還原成圓柱的側面,再展開,在重復操作中觀察。

            歸納:這個長方形的長就是圓柱底面的周長,寬就是圓柱的高。

           。3)延伸發現展開的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及正方形的邊長與圓柱的關系。

            【設計意圖】

            讓學生從旋轉的角度來認識圓柱,感受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的聯系和旋轉。

            三、鞏固練習

            1.做第18、19頁“做一做”習題。

            2.做第20頁練習三的第1題。

            3.做第19頁“做一做”習題。

            4.做第20頁練習三的第2~5題。

            《圓柱的認識》教學設計3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六年級下冊P10—12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圓柱的底面、側面和高,掌握圓柱的基本特征,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2、讓學生經歷探索圓柱基本特征的過程,提高學生觀察、操作、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3、通過學生自主研究,使學生掌握研究立體幾何的一般方法,豐富其學習數學的積極體驗。

            【教學重點】

            使學生掌握圓柱的基本特征

            【教學難點】

            圓柱的側面與它的展開圖之間的關系

            【教具、學具準備】

            圓柱體、硬紙、剪刀、膠帶、圓規、直尺、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滲透學習方法。

            師:(出示長方體的模型),我們在認識長方體時主要認識了它的哪些方面?

            生:長方體的'組成,就是長方體有6個面,12條棱和8個頂點。相對的面的面積相等,相對的棱的長度相等。

            師:正向大家所說,我們在認識一種幾何圖形時,通常研究它的兩個方面:即它的組成和組成部分之間的關系。今天這節課我們就用這種方式研究一種新的立體圖形。

            【評析】用長正方體的學習方法來研究圓柱體,體現了研究方法的一致性,有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

            二、圖片引入,探索圓柱的特征。

            1、課件引出研究問題。

            師:屏幕上的這些物體都是什么形狀的?(課件出示:比薩斜塔、客家圍屋、立柱、蠟燭、水杯等)

            (課件抽出圓柱的幾何模型)今天我們一起研究圓柱的認識。(板書課題)

            2、結合實物,初步探索圓柱的組成。

            師:研究圓柱,我們先要研究圓柱的組成,每個人都有一個圓柱形的物體,請大家用手摸一摸,看一看,援助是有哪幾部分組成的?(學生獨立觀察、操作)

            生1:圓柱有三部分組成,兩個圓和一個周圍的面。

            生2:兩個圓的面積相等,

            生3:圓柱有無數條高。

            師:你能給大家指一指圓柱的高在哪里嗎?(學生指)

            教師劃一條側面上的斜線,這是圓柱的高嗎?為什么?兩個底面圓心的連線是高嗎?高有多少條?

            師:大家的觀察很仔細,確實圓柱是由三部分組成的,兩個圓和一個曲面,并且兩個圓的面積相等,在圓柱中,兩個圓叫圓柱的底面,曲面叫做圓柱的側面,圓柱有無數條高。(板書)

            3、設置問題障礙,深化特征的研究。

            師:通過剛才的研究,我們知道:圓柱是有兩個完全一樣的圓和一個側面組成的,是不是任意兩個完全相等的圓和一個側面就一定能組成圓柱呢?(不是)我這里有兩個大小完全相同的圓和一個側面,他們能不能組成一個圓柱呢?(不能)

            圓柱的底面和側面之間又有什么樣的關系呢?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結合手中的學具進行研究。

            匯報1:

            生1:圓的大小和側面的粗細一樣。

            師:大家的感覺沒錯?墒抢蠋熆偢杏X底面圓和側面之間的關還不夠具體,誰有辦法能讓大家很容易的看到它們之間的關系?再次進行小組合作。

            匯報2:

            組1:我們可以把圓柱的側面剪開,把它展開后就變成了一個長方形。這樣它們就都成了平面圖形,就容易進行比較了。

            師:這個小組的同學把側面剪開變成了長方形,是沿哪里剪的?(圓柱的高)這樣就把側面這一曲面轉變成了平面。板書:化曲為直

            在以前的學習中,還有哪些知識也用到了這一方法?

            生2:學習圓的周長時我們也是用到了這一思想。

            生3:學習圓的面積時我們也是用到了這一思想,把原轉化成了近似的長方形。

            師:大家的想法很有創造力,那展開后的長方形和底面圓之間有什么關系?

            組2:現在長方形的長等于圓柱的底面周長。

            師:大家把剪開的圓柱體再圍起來,驗證一下這位同學的結果。(學生操作)

            還有其他發現嗎?

            生4:長方形的寬等于圓柱的高。

            師:現在誰能完整地說一說展開后的長方形和圓柱的關系?

            生5:圓柱的側面展開后是一個長方形,長方形的長等于圓柱的底面周長,長方形的寬等于圓柱的高。

            板書:

            師:請同位兩個用本子作學具互相說一說。

            4、課件演示,建構圓柱的特征。

            【評析】具有挑戰性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的思維層層推進,使學生的操作經驗內化到原有的認知結構中,豐富了對圓柱特征的理解。在比較圓柱的側面和底面圓的關系時,教師適時地啟發學生聯想圓的周長和面積的公式推導中所用的思想、方法,潛移默化中教會了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

            三、運用特征,解決問題。

            師:剛才通過大家的努力,我們發現了圓柱的基本特征,F在每個小組都有一張長方形紙(長62.8厘米、寬31.4厘米),你能利用剛剛學到的知識做一個以這張長方形紙為側面的圓柱嗎?請大家先討論應該怎樣去做,有了想法后動手操作。(小組合作)

            (交流匯報)

            組1:我們組是利用長62.8厘米求出了底面圓的周長也是62.8厘米,62.8÷3.14÷2=10厘米,所以底面圓的半徑是10厘米。用圓規畫出了兩個圓。粘起來就做成了一個圓柱。

            組2:我們是把31.4厘米作為圓柱的底面周長,求出底面半徑是5厘米,用圓規畫出了兩個圓做成了圓柱。

            師:請大家把做成的圓柱舉起來互相欣賞一下。雖然兩個小組做成的圓柱形狀不同,但他們都用到了今天所學的圓柱的基本特征:圓柱由兩個完全相等的圓和一個側面圍成的,圓柱的側面展開后是一個長方形,長方形的長等于圓柱的底面周長,長方形的寬等于圓柱的高。大家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了很大的發展,老師真為你們感到高興。

            【評析】

            圓柱體的制作,引導學生能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既培養和發展了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能力,又發展了學生的空間觀念。

            四、鞏固練習,夯實基礎。

            1.下面的圖形哪些是圓柱?請標注來。

            2.折一折,想一想,能得到什么圖形,寫到括號中。

            【評析】

            有效的練習,既鞏固了本節課所學習的知識,又發展了學生的空間觀念。

          【六年級數學下冊《圓柱的認識》教學設計范文】相關文章:

          圓柱的認識教學反思04-08

          《倍的認識》數學教學設計04-02

          圓柱的認識教學反思15篇04-08

          六年級下冊數學圓柱的體積教案04-03

          小學數學《角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03-14

          小學六年級數學《圓柱的表面積》教學設計03-31

          人教版小學六年級數學《圓柱的認識》說課稿【精選】03-24

          數學六年級下冊的教學設計模板12-29

          六年級下冊數學圓柱的體積教案(15篇)04-03

          六年級下冊數學圓柱的體積教案15篇04-03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AⅤ综合在线欧美一区 亚洲另类sm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欧美中文 | 亚洲成AV人综合在线观看 | 在线播放国产不卡免费视频 | 在线免费观看91AV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成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