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梨園之聲》教學設計

          時間:2020-10-26 14:10:02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高一《梨園之聲》教學設計范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高一《梨園之聲》教學設計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一《梨園之聲》教學設計范文

            教學內容:

            湘藝版高中一年級音樂鑒賞第五單元“梨園百花”

            教材分析:

            教材中關于戲曲的內容集中在第五單元第四課“梨園百花”,這一課中關于京劇內容一共有三個,《唱臉譜》《海島冰輪初轉騰》和《迎來春色換人間》。其中《海島冰輪初轉騰》、《迎來春色換人間》一個是傳統京劇,一個是現代樣板戲。

            設計意圖:

            這是一節面向高中生的京劇欣賞課,在選材上須符合高中生的認知特點,又不能過于深邃、難于理解,教學方法便于操控而靈活。基于以上原則,我選擇了“京劇的唱”作為教學內容,在了解不同行當的演唱特點的基礎上,進一步感受旦角流派的演唱風格。在學生對京劇普遍缺乏了解的基礎上,教學方法的選擇非常關鍵,我采用了由初步聆聽到觀看感受,再到親身體驗的教學方法,層層遞進、逐步加深學生對京劇的認識和了解。

            教學設計亮點:

            京劇這個教學內容雖然在小學、初中都有,但學生對京劇的了解和體驗是很有限的,所以我一開始并沒有像以往一樣讓學生觀看不同行當的演唱視頻,再說演唱特點,而是反過來先給出演唱特點和風格再聆聽分辨,進一步觀看視頻加深體驗,然后學唱進行親身體驗,層層遞進,逐步加深對京劇的中“唱”的認識和了解。

            教學目標:

            1.能感受不同行當的演唱特點,并初步了解旦角流派的相關知識。

            2.通過聽賞、學唱等方式感受京劇中“唱”的韻味與美感,并能有興趣、有韻味地演唱經典片段。

            3.在感受、體驗和表現京劇“唱”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對京劇的興趣,激發其民族自豪感及傳承傳統文化的使命感。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模擬、感受京劇中的“唱”,體會京劇藝術中“唱”的'韻味及特點。

            難點:對旦角不同流派藝術的演唱特點與風格的把握與理解。

            教學過程:

            一、京劇“旦角”聲腔特點

            1.京劇知識回顧。

            2. 小結并導入教學。

            師:在舞臺上,很多時候京劇演員是用聲音對角色進行塑造,我們也把京劇演員習慣性稱做“唱戲的”,今天我們一起走進 《梨園之聲》,了解一下京劇中的“唱”。 ppt-課題【梨園之聲——京劇中的唱】

            3.教師演唱京劇《穆桂英掛帥》選段。設問:老師演唱的唱段屬于京劇中的哪個行當?這個行當演唱聲音有什么特點?

            4.師生交流,了解京劇“旦角”聲腔特點。

            二、京劇“生”“凈”“丑”行聲腔特點

            1.播放小生、丑角、凈行三段唱段錄音,依據聲音判斷行當。

            用嗓特點 唱腔風格

            真、假嗓兼用 高亢剛勁 真嗓為主 油滑詼諧 真聲大嗓 粗獷雄渾

            2.結合視頻欣賞,了解生、凈、丑行聲腔特點與人物形象的關系。

            3.體驗演唱《唱臉譜》片斷。啟發學生用腹部力量發聲,用戲曲中大笑的方式尋找凈角的聲音感覺

            三、京劇不同流派的演唱特點

            1.嘗試學唱京劇傳統劇目《玉堂春》唱段《蘇三離了洪洞縣》。

            ①老師范唱,學生邊聽邊模仿梨園里方式“打板”。

            ②啟發學生尋找假聲位置,用梨園里練聲的方式練習“i”母音,引導學生找到旦角的聲音感覺。

            ③體驗、學唱第一、二句。(學唱第一句,強調句尾的“縣”的下滑音;學唱第二句,強調“來”“在”二字的滑音及“街”、“前”的咬字。)

            2.回顧旦角的用嗓特點及唱腔風格:假嗓為主,明媚婉轉。

            3.簡要介紹京劇表演著名流派。

            4.講解梅派、程派的演唱特點及風格。

            5.欣賞分別由“梅派”和“程派”演員演唱的《蘇三離了洪洞縣》,學生依據提示判斷演唱所屬流派。

            梅派:唱腔華麗,人物形象嬌美,柔弱

            程派:唱腔滄桑,人物形象剛毅,堅強。

            6.播放梅派、程派“蘇三離了洪洞縣”視頻,通過觀看視頻加深理解。展示形容梅派、程派風格特點的詞語,讓學生選擇。

            梅派:

            平淡秀麗、圓潤甜脆、雍容典雅

            程派:鏗鏘有力、柔中帶剛、悲涼滄桑

            四、課堂小結

            京劇藝術中不同行當的聲音有著獨特的美感,而不同的流派又使聲音呈現出獨特的韻味,這些聲腔交織在一起,使整個京劇藝術中的“唱”豐富而又生動!希望同學們更多的熱愛京劇,唱京劇,謝謝大家!

            教學反思:

            學生對京劇雖然缺乏了解,但對課堂中的內容還是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是學唱環節,課堂氣氛很活躍。但是對京劇片段的演唱要啟發得當,盡量讓學生找到凈行、旦角的發聲感覺來唱,才能唱出京劇的韻味和感覺。

          【高一《梨園之聲》教學設計范文】相關文章:

          《音樂之聲》教學設計7篇04-02

          高一離騷教學設計12-25

          高一《觀滄海》教學設計11-17

          教學設計范文03-03

          高一必修語文《雨巷》教學設計12-13

          《人教版高一必修雨巷》教學設計12-30

          高一《沁園春長沙》的課程教學設計12-28

          高一下冊英語教學設計范文01-03

          《離騷》教學設計范文12-25

          離騷教學設計范文10-29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综合久久九色91色综合网 | 日本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 | 一级a爱视频日本免费 | 中文字幕精品免费 | 中字幕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 日本三级国产精品一卡两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