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教學設計

          時間:2020-10-29 11:50:04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教學設計范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我們應該怎么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教學設計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教學設計范文

            教學理念:

            教學的本質是促進學生成長,本課的設計從學生成長需要出發,關注他們一生需要的語文素養,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對《魯濱遜漂流記》產生閱讀期待,課后努力去閱讀這本書;同時,通過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學會向別人推薦書。另外,教師通過教學活動和感受學生對文本的學習,也實現自我超越。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感受學會生存的方式,領悟學會生存的意義。

            3.激發學生閱讀《魯濱遜漂流記》的興趣,學會怎樣去閱讀書籍。

            4.感悟作者的寫作方法,學習如何概括課文內容,如何品味名言,如何向別人推薦一本好書。

            教學過程:

            一、師“檢查預習”——生“匯報自學”

            1.檢查字詞認讀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11課《魯濱遜漂流記》,課前同學們預習了這篇課文,文中的生字詞掌握了嗎?誰來讀:膠帶粘補觸礁一艘小鋸筐子丑陋

            2.交流閱讀情況

           。1)師引說:通過預習,我們知道課文中的小主人公名叫——吳冕,這本男孩子必讀的書叫——《魯濱遜漂流記》。吳冕在文中向我們介紹了哪些?

           。2)師概括:吳冕向我們介紹了這本書的來歷、主要內容、讀后的感想。

           。3)生分段:誰來說一說文中哪幾自然段分別介紹了這幾方面的內容?

            3.交流生成問題

            你們真不簡單,通過預習就能掌握課文的主要內容,F在,你腦海中最大的疑問是什么?

            【設計意圖:把預習引到課外,讓學生自主閱讀課文,自己探究問題,自我學習基礎知識,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通過檢查了解學生已知,引導他們鞏固應該掌握的基礎知識,探究學生的“現實起點”。通過設問,讓學生學會問,讓問題成為他們閱讀動力;同時,根據學生的問題確定教學的“邏輯起點”符合認知規律,這樣的教學才有針對性!

            二、師“引讀賞析”——生“自讀探究”

            (一)了解書的來歷(學習課文1-6自然段)

            1、指名分節讀文

            2、回顧課文內容

            引導學生說:通過吳冕的這一番介紹,我們明白這本書是——吳冕的爺爺送給了吳冕的爸爸,吳冕的爸爸又把書送給了吳冕。這真是一本——三代相傳的書哇!(板書:三代相傳)

            【設計意圖:檢查學生朗讀預習情況,同時進行朗讀訓練;培養學生學會抓住重點概括主要內容!

           。ǘ┚x故事

            過渡:這本三代相傳的書是一本什么書呢?吳冕看了感覺如何?

            1.學習第七節

           。1)齊讀課文

            (2)理解詞句:討論問題,板書“愛不釋手”,理解什么叫“愛不釋手”。

           。3)再生問題:讀了這句話你有什么想問的?(這本書為什么能讓“我”愛不釋手?)

            【設計意圖:緊扣中心詞語組織教學,思路清晰。抓住重點詞語設問,既讓學生學習問,又引出下面的教學內容,還讓他們產生自主探究的動力。】

            2.學習吳冕介紹的書的主要內容。

            (1)引導概括:這段話告訴我們書中的主人公魯濱遜是一位——聰明機智而又具有堅強毅力的人;故事的起因是——在一次航海中,船在南美洲海岸一個荒島附近觸礁,船身破裂,水手和乘客都淹死了,只有魯濱遜活了下來。海浪把他卷上了岸。主要內容就是——在這座荒無人煙的小島上,魯濱遜長達28年的歷險生活。

            (2)擴展閱讀:幸虧海浪把魯濱遜卷上了岸,他才得以存活下來。對于這個場景,原文是這樣描述的:(出示投影,讓學生讀一讀)

            討論交流:讀了這段原文,你又有怎樣的感受?

            是的,原文生動傳神的描繪,牽動著我們的心,讓我們身臨其境。我們要想對書中內容深刻了解,看來需要讀原文。原文描寫的比較“具體”,這一段就用了七百多字;吳冕只用了8個字,像吳冕這種寫法叫——概括。咱們今后寫作時既要學會“具體寫”,也要學會“概括寫”。

           。3)想象說話:海浪把魯濱遜卷到了一個荒無人煙的小島上。能想象出這座“荒無人煙的小島”會是一座怎樣的小島嗎?魯濱遜在這座荒島上生活會面臨哪些困難和危險呢?

            出示:在這座荒無人煙的小島上,可能,可能,還可能。

            面對這些困難,魯濱遜又是如何克服的呢?吳冕在文中向我們簡要地介紹這方面的故事,哪幾個自然段介紹了這些內容?現在請大家讀一讀這幾個自然段,從中你會了解到什么?

           。4)了解興趣:讀到這里,你覺得這部小說有吸引力嗎?你還想了解什么?

            這些問題真值得探究!咱們不妨先猜一猜,然后再到原著中去驗證,從中你一定會體驗到讀書的樂趣。

            (5)小結介紹:根據吳冕的介紹,我們可以感覺到《魯濱遜漂流記》這部歷險小說故事情節曲折而離奇,怪不得吳冕“愛不釋手”。“百聞不如一見”,我們自己讀一讀原著,可能會有更深刻的感受。

            【設計意圖:“引導概括”讓學生學習概括課文內容,引導了解這段內容的意思!皵U展閱讀”既引導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又讓他們學習“具體寫”和“概括寫”兩種寫作方法,還擴大課堂教學的閱讀量,努力實現閱讀教學超越文本的構想。“想象說話”既讓學生想象荒島的艱難,培養他們的想象和生活認識能力;又進行說話訓練,培養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還激發他們閱讀的興趣,引導他們課外閱讀原著!傲私馀d趣”、“小結介紹”都是引導學生在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課外自己努力去探究。】

           。ㄈ┢纷x名言

            過渡:這本書讓吳冕愛不釋手還因為他很喜歡作者笛福在書中的一句名言。

            1.閱讀名言:【害怕危險的心理比危險本身還要可怕一萬倍!

            (1)理解說話:笛福為什么這樣說?誰能結合魯濱遜當時的處境說一說?

            出示句式說:如果魯濱遜面對危險,那么他。

            正因為魯濱遜面對危險,所以他。

            學生說后,師概括:因此笛福說——(讀名言)

            瞧,名言就是這樣從人物的經歷中提煉出來的,讀上去簡簡單單,但卻能給人很多的啟示。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讀懂名言的意思,同時,讓他們明白寫名言不是難事,就是從生活中提煉出來的。】

            2.理解名言:吳冕讀后就悟出了這樣一個道理,(出示句子讓學生讀)是呀,魯濱遜就是一個具有冒險進取精神的人,他用自己的經歷向大家證明:他是一個成功者,一個英雄。所以吳冕說——

            這是吳冕從中悟出的,你能聯系文章內容或結合自己的'經歷說一說對這句名言的理解嗎?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聯系課文或生活進一步理解名言,既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又引導他們對名言來歷的感悟,還促進他們把生活引向課堂!

            3.創作名言:我們今天的生活也許沒有危險,但你能結合生活把這句話改寫成一句富有哲理的話嗎?

            害怕的心理比本身還要可怕一萬倍。

            當我們遇到困難、挫折或失敗時,我們也不妨想想自己說的這句名言。

            【設計意圖:從思維訓練角度看,讓他們聯系生活說話,進行發散思維訓練;從語文能力角度看,引導他們平時注重對生活理解和感受,培養他們學寫名言;從名言功能看,名言將引導他們克服生活中的“困難”。】

            4.擴展閱讀:老師在讀《魯濱遜漂流記》的時候,發現了這樣一句話:【一個人只是呆呆地坐著,空想自己所得不到的東西,是沒有用的,這個絕對的真理,使我重新振作起來!空埬阕x讀這句話,然后結合《魯濱遜漂流記》的內容向我們說說魯濱遜為什么會這樣說?我們從這句話中又能感悟到什么?

            類似的話書中還有很多,讀的時候,我們要用一雙慧眼,去發現,去體會。

            【設計意圖:拓展教學時空,增加閱讀量,通過這句話的學習還進一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同時,讓他們運用剛才理解名言的方法學習名言,鞏固學習技能。】

            (四)感受人物形象

            過渡:這本書讓吳冕愛不釋手還因為魯濱遜這個人物形象讓他非常喜歡。

            1.看了書之后,吳冕還想象了這個人物的形象。他為什么會把魯濱遜想象成這個樣子呢?

            2.盡管魯濱遜的樣子滑稽可笑,但吳冕卻很崇拜他,他說——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感受魯濱遜的人物形象,學習作者描寫人物的方法,激發學生對人物的喜愛,從而想去閱讀原著。】

            三、師“引導總結”——生“升華理解”

            1.吳冕要把這樣的一本書好好珍藏起來值不值?為什么?

            2.爺爺為什么說這是“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你認為這本男孩子必讀的書,女孩子要不要讀呢?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總結,在學習總結的基礎上,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從而內化為自我的素養;同時,進一步激發他們欲讀的愿望,引導他們課外去閱讀!

            四、師“引導閱讀”——生“學習閱讀”

            1、激發閱讀原著:課后我們千萬別錯過這本男孩子、女孩子都該讀的好書。讀完之后,你也可以學著吳冕的爺爺和爸爸,在扉頁上寫上一句自己讀后體會最深的話,送給你的朋友,或將來送給你的孩子。

            2、指導推薦好書:同學們,這篇課文通過吳冕的介紹,我們結識了一本好書——《魯濱遜漂流記》。如果,請你向大家推薦一本書,你會如何推薦呢?課后,我們選擇一種方法向別人推薦一本值得閱讀的好書。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閱讀原著,并能在理解基礎上升華自己的認識。學習推薦書的方法,同時,還激發他們課外閱讀其他的書籍。】

            附:板書設計:略。

            總評:

            本課教學設計有以下幾個顯著特點:緊扣“一個目標”,突出“雙邊活動”,圍繞“三條主線”。“一個目標”是通過這一課的學習,“讓學生也想讀這一本書”;在此基礎上,學會向別人推薦一本書!半p邊活動”是教學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對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作了明確的設計。“三條線”是:一、以關注學生成長為線。整個教學活動始終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目標,以促進他們的發展為主旨,每一項活動的目的直接指向學生的成長。二、以問題為線。整個教學活動始終注重引導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自己解決問題,在“自問”和“自探”中實現教學目標。三、以語文訓練為線。整個教學活動始終注重進行聽說讀寫訓練,教學的過程就是聽說讀寫的訓練過程。在教學過程中,“三條線”平行展開,“三線并舉”,有機結合。

          【《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教學設計范文】相關文章:

          《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教學反思12-16

          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教學設計(含二課時)01-17

          六年級語文《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同步練習02-16

          蘇教版語文六年級上冊《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說課稿12-17

          教學設計范文03-03

          觀潮教學設計范文11-13

          《觀潮》教學設計范文11-04

          《離騷》教學設計范文12-25

          離騷教學設計范文10-29

          《推薦一本書》習作指導課教學設計02-07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精品国产电影在线观看91 | 在线97免费视频 | 日韩免费一区二三区 | 日本入室强伦姧bd在线观看 | 在线播放对白太大了 |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