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克隆》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時間:2020-12-18 13:28:48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神奇的克隆》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神奇的克隆》第一課時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神奇的克隆》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神奇的克隆》第一課時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

            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十冊第8課《神奇的克隆》

            教材簡析:

            《神奇的克隆》是一篇有關生命科學的知識短文。標題的中心詞“克隆”,揭示了本文的介紹對象,標題的關鍵詞是“神奇”,揭示了本文的介紹重點。全文共九個自然段,第一至四自然段介紹克隆是什么。第一自然段以《西游記》中的孫悟空為例,解釋克隆的含義。第二自然段以動物的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為例,解釋克隆的含義。第四自然段以一些單細胞生物為例,解釋克隆的含義。第五自然段介紹1996年人類克隆出克隆羊“多利”及其重大意義。第六至八自然段介紹克隆技術可以造福人類。第九自然段寫克隆技術有著誘人的前景。文章內容淺顯,脈絡清楚,我們可以在學生在學習生字詞之后,指導學生通過反復閱讀,理解說明性文章的一般特點和說明方法。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知識與能力)

            2、學會本課8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3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知識與能力)

            3、了解克隆技術的發展、成就和意義(知識與能力),激發學生勤于思考、熱愛科學的情操。(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過程與方法):學習生字詞——反復閱讀——感知內容——理解說明方法。

            教學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克隆技術的發展、成就和意義。

            教學難點:通過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勤于思考、熱愛科學的情感。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板書課題,教學課題中的生字“隆”,提醒學生重視“生”上的“一”。問:什么是克隆?請同學們瀏覽課文第一、二自然段后回答。

            2、不用讀全文,你們從課題能知道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講什么?有什么疑問?(學生質疑)

            3、再板書“神奇”,神奇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克隆什么神奇?(自讀課文,了解神奇在哪里?)

            (設計意圖:從課題入手,板書課題時隨文識字,指導學生讀懂課題:標題的中心詞“克隆”,揭示了本文的介紹對象,標題的關鍵詞是“神奇”,揭示了本文的介紹重點。并質疑提高學生興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理解詞義。

            2、討論課文內容及條理。

            3、交流:

            (1) 分段指名讀課文,適時正音和詞義理解,說說每自然段寫了什么?

            (2) 指名劃分段落,理解說明順序。

            把關系比較密切的自然段合并成一段,想一想:本文重點講了那就幾個問題?

            第一段(1-2)介紹了什么叫做克隆。

            第二段(3-5)分類介紹自然界的克隆現象。

            第三段(6-9)神奇的克隆技術正向人類展示它誘人的前景。

            4、歸納小結:

            本文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說明的順序是怎樣的?

            5、朗讀全文。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習生字詞,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清文章脈絡。)

            三、理解感悟第一段(1、2自然段)。

            1、默讀第一、二自然段,思考:什么叫克隆?

            2、學生邊默讀邊畫出寫動物的“有性繁殖”“無性繁殖”的句子。問:它們有什么區別?你是怎樣理解的?小組交流、匯報。

            3、老師歸納說明方法:

            (1) 舉例子:孫悟空拔一把毫毛能變成一群孫悟空,這就是克隆。

            (2) 下定義:克隆就是無性繁殖,不經過兩性細胞結合而直接繁衍后代。

            4、這段內容告訴我們什么?(概括段意)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說明性文章要能“抓住要點,了解文章的基本說明方法”,緊扣說明方法,通過自讀了解克隆的定義,理解“舉例子”、“下定義”的說明方法。)

            四、指導書寫生字。

            1.學生仔細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2.引導評價,適當范寫。

            3.學生用鋼筆描紅、臨寫,教師巡視指導。

            (設計意圖:)

            板書:

            7.神奇的克隆

            什么是克。 無性繁殖

            (1-2)

            分類介紹自然界的克隆現象:植物、低等生物、高等動物 神奇

            (3-5)

            神奇的克隆技術誘人的前景

            (6-9)

          《神奇的克隆》第一課時教學設計2

            認識教材:

            這是蘇教版第十冊第二單元中的一篇介紹克隆的說明文。全文圍繞“神奇”一詞向讀者介紹了克隆的含義、1996年人類克隆出克隆羊“多利”及其重大意義、克隆技術造福人類及克隆技術的莊誘人前景。文中舉例豐富,采用巧妙、有趣的語言材料說明克隆的神奇,因此,在教學中,可抓住課文的介紹順序、語言材料、說明方法體會說明文的特點及克隆的神奇、意義及發展。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8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3個字只識不寫。隨課文學習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讀準多音字“率”及理解字義,辨析形近字“薯、署、暑、著”。

            3、了解克隆的含義,通過朗讀初步體會克隆的`神奇,通過具體語言材料理解“有性繁殖”與“無性繁殖”的區別。

            過程與方法:

            朗讀——感悟——拓展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品讀具體語言材料,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初步體會克隆的神奇,產生科學求知欲望。

            教學重點:

            解克隆的含義,通過朗讀初步體會克隆的神奇,通過具體語言材料理解“有性繁殖”與“無性繁殖”的區別。

            教學難點:

            通過品讀具體語言材料,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初步體會克隆的神奇,產生科學求知欲望。

            教學流程:

            一、課題導入。

            1、出示課題,指導寫好“隆”字,注意“生”字上面有一橫。齊讀課題。

            2、學生質疑課題。

            二、初讀課文。

            1、提出朗讀要求。

            (1) 讀前同桌互讀田字格里的8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3個字,并組一個詞;把認為難寫的字與同桌交流。(2)自由大聲讀,讀準字音。(3)思考:課文是怎樣介紹克隆的?

            2、學生讀文。

            3、檢查:多音字“率”及理解字義,辨析形近字“薯、署、暑、著”。

            4、指名分段朗讀課文,思考:課文從哪幾個方面向我們介紹克隆的?

            5、解決問題,理清課文脈絡,歸納段落大意。

            三、精讀課文第一部分(1-4自然段)。

            1、問題導入:什么叫克隆?快速默讀1-4自然段后說說。

            2、學生回答。

            3、過渡:課文又是怎樣一層層的向我們介紹克隆的含義的呢?

            4、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讀后學生先說,教師點撥:這一段課文通過舉例我們熟悉的神話故事《西游記》中孫悟空撥毫毛變出一群小孫悟空的例子,巧妙、有趣地說明克隆是怎么一回事,生動形象并吸引讀者閱讀興趣。相機板書:以孫悟空為例

            5、指讀第二自然段,了解“有性繁殖”與“無性繁殖”的區別。板書:有性與無性繁殖

            6、默讀第三自然段,說說文中舉了哪些例子來說明植物有先天克隆的本領,理解文中的省略號,聯系生活實際,說說自己還懂得哪些植物用什么辦法來克隆自己,同時贊賞學生課外知識的豐富,及時糾正一些不正確的認識。板書:植物的壓條、嫁接

            7、讀第四自然段,了解什么是低等生物及其如何克隆。板書:單細胞

            8、小結。

            四、布置作業。

            朗讀課文及查閱克隆技術相關資料。

            板書設計:

            神奇的克隆

            以孫悟空為例

            有性與無性繁殖

            克隆的含義 植物的壓條、嫁接

            單細胞

          【《神奇的克隆》第一課時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神奇的克隆》第二課時教學設計3篇12-30

          《神奇的克隆》課文原文+練習設計12-16

          《神奇的克隆》教學反思(14篇)04-01

          《神奇的克隆》教學反思14篇03-31

          《神奇的克隆》原創說課稿12-17

          《神奇的樹葉》教學設計03-09

          《神奇的色素》教學設計02-21

          背影的教學設計第一課時11-01

          背影第一課時教學設計11-02

          《背影》第一課時教學設計09-25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久久久久 | 五月丁香六月婷婷视频播放器 |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久 | 日韩精品成人区中文字幕 | 亚洲精品自拍AⅤ在线 | 亚洲午夜精品A品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