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的公開課教學設計

          時間:2021-01-07 11:35:24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荷塘月色》的公開課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老師,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那要怎么寫好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荷塘月色》的公開課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荷塘月色》的公開課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體會散文精練的語言、形象的比喻,學習散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

            2、欣賞散文靜靜美的同時,感受作者憂國憂民之情。

            3、啟發學生思維,引起想象,激發興趣,提高寫作技能。

            二、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

            1、教學重點:情與景的交融,比喻、通感等修辭手法的運用。

            2、教學難點:體會作者的矛盾心理。

            三、教學方法

            1、創設情境,賞讀式,多媒體教學輔助教學法。

            四、教學課件

            1、背景音樂

            2、圖片:荷塘圖、月光圖、荷花圖、星空圖、月下樹影圖、荷葉圖

            3、VCD片斷:少女翩然起舞,裙幅舒展片斷

            4、配樂朗誦錄相片斷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媒體顯示:課題、背景音樂

            今天,我們要學習朱自清的散文名作《荷塘月色》,關于作者我們并不陌生,他的佳作,大家能說出哪些?

            (生:《春》和《背影》)

            大家知道,朱自清是著名的,他還被譽為什么?

            (生:民主戰士)

            對朱自清是一位愛國知識分子,他積極參加民主運動本文寫于1927年7月,當時正值大革命失敗,白色恐怖籠罩著中國大地朱自清處于苦悶彷徨中他曾在一封信中寫道:“心里是一團亂麻,也可以說是一團火似乎在掙扎著,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沒有明白”《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掙扎”的真實寫照朱自清不愧是一位詩人,他的散文具有詩一般的意境,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荷塘月色》的重點,即文中那靜謐清幽的美流露出是淡淡的哀愁與淡淡的喜悅,情與景在散文中達到完美的結合

            (二)講授新課

            讓我們一起先閱讀課文,初步了解一下文中作者的行蹤哪位同學能復述出作者出家門,去荷塘賞月的行蹤

            (生:作者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晚上在院子里乘涼,想起白天常經過的荷塘,決定去看一看于是披了大衫,帶上門出去經過一條小煤屑路,作者來到荷塘,觀賞月下荷塘的美景,看完荷塘,作者又想起《西洲曲》最后作者回家,推門進去,發現妻已熟睡好久了)

            剛才這位同學復述作者行蹤,還有哪些細節遺漏了呢?

            (生補充:作者觀賞荷塘時,在荷塘邊觀賞荷塘里的荷葉、荷花等等,然后觀賞的是月色,最后還觀賞了荷塘四周的景色,這才引起聯想,想到《西洲曲》,剛才沒有把觀賞四周的景物交待清楚)

            同學的發言很好,經過后幾位的補充,我們更為完整了解了作者的行蹤,請看作者是:帶上門出去→沿著荷塘是一條小煤屑路→觀賞荷塘月色看四周→推門進去

            (一)細讀課文

            重點賞讀4、5自然段,體會情景交融的寫法在了解作者之后,我們要進一步知道,文章開頭寫了怎樣的環境,創造出一種什么樣的氣氛,體現一種什么心情?

            (生:當時在晚上十分安靜,作者感到孤獨,心情“頗不寧靜”)

            頗不寧靜的心情是文章的文眼,文章開頭寫道“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交待了作者去荷塘的動機,也為全篇所體現的矛盾心理和思想感情定下了基調與下文關聯的如小路的“幽靜”,夜晚的“寂寞”,路上的“陰深”,月光的'“淡淡”,以及惦著江南的“采蓮”等等,象一條無形的綱,連接著全文的網,形成文章的語脈,從而含蓄地抒發作者憂國憂民的情絲,揭示本文的主題

            荷塘小路有什么特點?

            (生:路曲曲折折;樹蓊蓊郁郁;月光淡淡;小路上十分幽靜)

            作者心情有無變化?

            (生:有變化開始比較憂愁“心里頗不寧靜”,后來接近荷塘看到美景,有一絲絲淡淡的喜悅“我也象超出了平常的自已”,“便覺是個自由的人”,“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

            同學們分析的很好,作者的心情起伏不定注意“且”字,且:暫時表達作者對現實不滿,對自由向往,這一部分寫作者去荷塘,在小路上散步,抒發了月下獨處的感受我們跟隨作者一起來欣賞這“靜靜的美”吧!

            賞讀第4段

            剛才我們通過畫面,陶醉在月下荷塘的美景,那么作者寫月下荷塘,抓住荷塘中哪些景物?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生:作者寫了荷葉、荷花、荷香、荷波、荷水,用了大量的比喻)

            回答十分準確,作者又是如何對其進行描寫?

            (生:作者形容荷葉“田田”、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你能說說看荷葉與亭亭的舞女的裙有何相似點呢?

            (生:荷葉與裙子在形狀上十分相似,都是張開著樣子)

            除了張開的樣子相似,還有沒有呢?

            媒介顯示:芭蕾舞片斷

            (生:噢,還有就是當舞女旋轉起來裙幅舒展飄動,荷葉在微風吹拂下,也有起伏的動態美,相連的荷葉高出水面的姿態與亭亭的舞女的裙樣)

            那么作者如何表現花的呢?

            (生:作者用“裊娜”、“羞澀”形容花,采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裊娜”女子柔美,“羞澀”嬌羞姿態寫花像“明珠”、像“星星”,則采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了花的潔白、明凈、光亮)

            幾個比喻連用,其中本體相同,喻體不同稱為博喻

            媒介顯示:星空圖

            作者怎么描寫荷香呢?

            (生:比喻,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

            這個比喻把嗅覺范圍的“清香”和聽覺范圍的“歌聲”聯系起來共同點:兩者(花香、歌聲)給人的感覺都是時斷時續,似有似無,因為歌聲在“遠處”、“高樓”上,這個比喻新鮮又能給人豐富的聯想這種不同感覺的相互溝通和轉移稱為通感

            荷波和荷水又是怎么描述的呢?

            (生:“凝碧的波痕”比喻在月光下微風吹過密密的葉子的顏色和姿態,像凝聚起來的碧綠的波紋,靜中有動,特別傳神水:“脈脈”采用擬人的修辭手法,說明荷水滿懷感情)

            第4自然段的采用,比喻、通感、擬人等修辭手法,使眼前景物栩栩如生,柔美動人,給人以具體、生動、鮮明的印象景物由靜態寫到動態,這一段雖然沒有提及一個“月”字,然而卻處處寫月,處處體現了月下荷塘的景物

            賞讀第5段

            對月下荷塘的美景介紹完,作者筆鋒一轉到了荷上月色,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媒介顯示:配樂朗誦第5自然段

            繼荷塘之后,文章著重描寫月色是如何展開的?

            (生:葉子和花上的投影→灌木叢和柳樹上→總寫在荷塘中的投影)

            用了哪些動詞?好不好?為什么?

            (生:“瀉”、“浮”、“洗”、“籠”、“畫”

            瀉:月光充沛,從高處落下

            浮:霧十分輕,擴散慢

            洗:花顏色十分潔白,鮮潤

            籠:朦朧不可捉摸

            畫:具有創造性的美感)

            分析的很好,朱自清不愧為語言大師,精練的動詞,傳神地寫出景物的特點文章還連續用了三個比喻各突出月光的哪些特色?

            (生:“月光如流水一般”,這里刻畫了月光流動、明凈的樣子

            “葉子和花仿佛在牛奶中洗過一樣”,寫出了月色中葉、花呈現出潔白、鮮潤的特點

            “又像籠著輕紗的夢”,寫出月光照射下的葉和花的朦朧之美

            月光在灌木叢中和楊柳上的投影為什么一個用“黑影”,一個用“倩影”?

            (生:因為灌木叢濃密,在月光下顯得黑糊糊一片楊柳條稀疏,在月光下顯得很美,這兩個詞準確寫出了不同形象的特點)

            “月光”與“小提琴”有何共同點?如何體會這句話?

            (生:這里運用通感把視覺和聽覺溝通起來,它們的共同點是月色有明有暗,光與影相互配合,琴色有高有低,有急有緩,兩者都給人以和諧的感覺,)

            第5段著力描寫月色,先是正面寫,后是反襯,光與影相互襯托,月色美與荷塘美巧妙結合,明與暗十分協調通過比喻、博喻、通感等修辭手法,描繪了荷塘月色的詩情畫意,而作者苦悶的`心緒,也在這迷人的景色中暫時得到了解脫

            第6自然段

            下面一段寫荷塘四周的月色,以樹為中心對象,還寫了遠山,燈光、蟬聲、蛙聲等等

            文中“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什么意思?

            (生:這說明苦悶與寂寞的心情,又涌上作者的心頭,所以熱鬧

            一點也沒有感染他,作者由欣賞靜靜的美的同時,又回到了淡淡的哀愁)

            (四)鞏固新課

            這是一篇優美的寫景散文,文中描繪了美的景、美的情,其特點是月色與荷塘交叉,動的刻畫與靜的刻畫相互交錯,情與景交融,形成一副素雅、朦朧、靜美的畫面表現作者憂與喜的矛盾心態,抒發作者關心國家命運的感情

            (五)再次欣賞重點片斷

            同學們一起體會月下的荷塘,塘上月色的美景,深入體會作者淡淡的哀愁齊讀第4、5自然段

            媒介顯示:月下荷塘圖,背景音樂

            我們深深體會到了散文情景的交融,必須通過一定的手段體現,下面我們就來實踐一下,寫一個抒情小片斷—《雨中校園》

            (六)課堂小練筆

            媒介顯示:作文《雨中校園》要求抓住景物特點,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寫一段情景交融的抒情片斷(字數300字左右)

            例文:天空在不知疲倦地下著雨,朦朧的雨霧將整個校園輕輕地遮掩了在這雨霧中,好像一切都那么遙遠、渺茫,就像從濃霧里傳來的笛聲漆黑的山林里飄出的鳥鳴聲,悠遠而又讓人神往此時,唰唰的雨聲,錯綜而熱烈,深沉而和諧

            (七)布置作業

          【《荷塘月色》的公開課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荷塘月色》教學設計07-30

          《春雨》公開課教學設計12-23

          《冰燈》公開課教學設計12-23

          《背影》公開課教學設計09-23

          觀潮公開課教學設計09-27

          朱自清《背影》公開課教學設計09-12

          《木蘭詩》公開課教學設計12-03

          《化石吟》公開課教學設計11-06

          化石吟公開課教學設計10-30

          《望岳》公開課教學設計12-21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中文字幕AV中文字幕 | 亚洲新福利92 | 在线观看国产视频啊啊啊舔 | 亚洲视频在线青青 | 久久免费人成看片中文 | 亚洲精品国产高清一线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