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運算》教學設計

          時間:2021-01-17 13:10:31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混合運算》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那么大家知道規范的教學設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混合運算》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混合運算》教學設計

          《混合運算》教學設計1

            一、教學內容

            課本P57——58頁

            二、教學目標:

            1.在回顧中復習混合運算的計算順序。

            2.用列綜合算式的方法解決問題。

            三、教學重點:對混合運算進行系統整理和復習。

            四、教學難點:對所學知識進行整理和復習。教學過程:

            五、教學基本流程:

            創設情境,展示目標———自主學習,合作交流——檢查自學情況——教師精講點撥——課堂鞏固訓練——課堂小結拓展、提升

            六、教學過程

            一、復習混合運算的順序

            (一)整理混合運算的順序;說出各題的運算順序,再計算

            4×6÷8=

            72-5×8=;

            30÷6+29=

            7×(36-30)=

            48-18+32=

            (14+21)÷7=

            問題:讀題目要求,想一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問題:1.你能把這6個算式分分類嗎?并說說為什么?

            2.每一類按什么順序進行計算呢?

            (1)在有加減乘除混合運算中,按先乘除后加減的順;

            (2)只含有加減或乘。

            (一)整理混合運算的順序

            說出各題的運算順序,再計算。

            4×6÷8=72-5×8=

            30÷6+29=7×(36-30)=

            48-18+32=(14+21)÷7=

            問題:讀題目要求,想一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問題:1.你能把這6個算式分分類嗎?并說說為什么這么分類。

            2.每一類按什么順序進行計算呢?

            (1)在有加減乘除混合運算中,按先乘除后加減的順序計算。

            (2)只含有加減(或乘除),要從左至右按順序計算。

            (3)有小括號的,先算小括號里面的。

            (二)對比練習,鞏固混合運算的順序

            比較上下兩題的運算順序和計算結果。

            18+27÷94×8-3

            (18+27)÷94×(8-3)

            問題:每組中上、下兩題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小結:在做混合運算時,一定要想一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二、復習列綜合算式解決問題

            問題:

            1.你知道了什么?

            2.你會解答嗎?選擇一個你喜歡的問題把你的想法寫出來。

            5.解答正確嗎?

            4.能說說你們的想法嗎?

            3.能列個綜合算式表示你的思路嗎?

            小男孩:

            3×4+5

            =12+5

            =17(元)

            小女孩:

            10-(3+5)

            =10-8

            =2(元)

            10-3-5

            =7-5

            =2(元)

            (26+19)÷5

            =45÷5

            =9(個)

            問題:

            1.你知道了什么?

            2.能列個綜合算式表示你的思路嗎?

            3.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4.為什么要加小括號呢?

            5.解答正確嗎?

            8×3-10

            =24-10

            =14(瓶)

            問題:

            1.你知道了什么?

            2.要求“還剩多少瓶”,你們會解決嗎?能列綜合算式表示你的思路嗎?

            3.說一說你的想法。

            4.這道題需要加小括號嗎?

            5.解答正確嗎?

            三、課堂作業

            作業:第58頁練習十三,第1~3題。

            四、課堂小結拓展、提升

            學了這節課你有什么想法和收獲?

          《混合運算》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含有二級運算的混合式題的運算順序,學會計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帶有小括號的三步式題.

            2.培養學生遷移類推的能力,提高計算能力.

            3.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敢于探索的科學精神,訓練學生養成認真審題、仔細驗算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使學生掌握混合運算順序,能熟練地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利用知識的遷移,探索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教學過程

            一、口算引入.

            【演示動畫“混合運算”】

            出示:

            8+3×7 9×2+4×3 6×(50-46)

            36÷3-5 63÷9×6 (48+32)+5

            教師提問:以上各式中都含有哪些運算?它們的運算順序是什么?

            使學生明確:當只有加減或乘除法時,按從左到右的順序計算;

            當既有乘除法又有加減法,要先算乘法或除法,再算加法或減法;

            如果有小括號,先算括號內后算括號外.

            二、學習新知.

            1.出示例1:計算74+100÷5×3

            (1)請學生讀題,教師提問:看到題目后你想給同學提出哪些問題?

            學生可能提出:①這道題包含哪些運算?

            ②按照以前學習的運算順序應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學生分小組討論上述問題并匯報

            (3)學生動手獨立完成例1,全班共同訂正:

            教師提問:你能按照這道題的運算順序讀題嗎?

            請學生兩人一組用數學術語嘗試讀題.

            教師訂正:74加10 0除以5所得的商再乘3的積,和是多少?

            (4)教師將上題變成74+100×3÷5和74—100×3 ÷5兩題.

            教師提問:誰能按照運算順序讀出題來?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為什么?

          《混合運算》教學設計3

            第1課時 同級運算

            教學目標

            1.根據加減混合、乘除混合式題的運算順序,正確地列脫式進行計算,理解運算算理及運算方法。

            2.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掌握運算順序并準確計算,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3.培養學生勤于思考的良好習慣,激發學生樂于探究數學奧秘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1.掌握加減混合、乘除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能按從左到右的順序進行計算。

            2.知道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學情分析:

            二年級學生已經學會了加、減、乘、除的基礎知識,懂得簡單的連加、連減、加減混合的計算方法,有一定的計算基礎,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復習導入】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先來復習一下!

            說出各題的運算順序,再計算。

            16+9+8=

            32-10-6=

            25+20-10=

            48-8+17=

            學生先獨立完成,再集體訂正。訂正時,讓學生說說每個算式里含有哪些運算,是按怎樣的運算順序進行計算的。

            【新課講授】

            1.仔細觀察,收集信息,解決問題。

            圖書閱覽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來了38人,閱覽室里下午有多少人?

            問題:

            (1)同學們在做什么呢?

            (2)從圖中你獲得了哪些和讀書有關的信息?

            (3)要求“閱覽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該怎樣列式?

            2.反饋交流,總結加減運算的順序。

            分步算式 綜合算式

            53-24=29 53-24+38=67

            29+38=67

            問題:像53-24+38這樣的算式是綜合算式,能說說你是按怎樣的運算順序進行計算的嗎?

            小結: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只有加法、減法運算時,要按從左往右的順序計算。

            3.學習脫式計算格式。

            問題:

            (1)這道題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說明:(在“53-24”的下面畫上橫線)為了清楚地看出運算的順序,可以脫式進行計算,呈現出運算的順序和每次計算的結果。在算式的下面寫出第一步計算的結果(29),還沒有參加計算的數照抄下來(+38),在算式的下面再寫出第二步計算的結果(=67)。注意:把等號上下對齊。

            (2)在書寫時,我們應該注意什么?

            (3)誰能完整地說說這道題我們是怎么算的?

            4.鞏固脫式計算格式,體會同級運算的順序。

            48-8+17 15÷3×5

            問題:

            (1)你能把這兩道題寫成脫式計算的格式嗎?

            (2)這個算式“15÷3×5”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這樣的題我們是按什么順序計算的?

            【課堂作業】

            1.教材第47頁“做一做”。

            2.教材第50頁練習十一第1~3題。

            【課堂小結】

            師生共同總結本節學習的內容和應注意的問題。

          《混合運算》教學設計4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59頁例1、例2及“做一做”,練習十五第1~5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掌握分數四則混合計算的運算順序,會正確進行計算.

            2.培養學生知識的遷移類推及計算能力.

            3.通過數學活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及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一套.

            教學過程:

            一、設疑導入

            出示一組算式.(課件出示.)

            觀察以上6個算式,討論.

            1.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之處?(都是四則混合運算式題.)

            2.根據算式的特點,可以分為哪幾類?

            二、新課(小組合作,研討新課.)

            第2個問題可以先讓學生小組討論,然后派代表匯報.

            學生的分類大致有以下幾種:

            1.依據計算步驟分為:

            兩步計算的有:

            三步計算的有:

            2.按算式中數的特征可以分為:

            屬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的有:

            屬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有:

            ……

            3.教師重點依據學生的第2種分類,先讓學生說說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再具體說出下面各題應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在算式的下方標上運算步驟.(可用課件演示.)

            4.出示下面一組算式.

            (1)讓學生仿照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分小組試著說出上面4道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分組進行匯報.

            (2)學生匯報運算順序時,仿照上面題的方法用紅線標出運算步驟.

            (3)讓學生分小組試做,每人試做兩題(一題有括號,一題無括號的).可協助完成.

            (4)請其中一個小組派一名代表匯報每題的運算過程及結果,其他組進行核對.

            5.讓學生把整數四則混合運算式題與分數四則混合運算式題進行對比,找出它們的共同點,進而總結出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三、反饋練習

            1.先說出下面各題的運算順序,再計算.

            +3÷ 2-×

            23-×× ×+÷

            2.請你用、1、、、、等數編幾道分數四則混合運算式題.

            (1)小組協助完成.

            (2)每個小組成員選2題,先說運算順序,再計算.

            (3)各小組匯報編題及計算情況,對編得合理,計算準確的小組給予獎勵.

            四、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十五第4題.

            先獨立做,再集體訂正.

            2.課堂作業:練習十五第5題.

            板書設計

            例1:+÷ 20-×

            =+=20-

            =1=20-

            =19

            先算二級運算,再算一級運算

            例2:÷[(+)×][4-(-)]×

            =÷[(+×]=[4-(-)]×

            =÷[]=[4-]×

            = =3×

            =3=

            =

            有括號的,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算中括號里面的.

            教學設計說明

            分數四則混合運算是在整數四則混合運算之后教學的.依據兩者之間的聯系,利用知識的遷移類推,讓學生自主探索掌握新知識.

            本課的教學分三個層次:第一層是通過給一組算式進行分類,設置疑問,導入新課.第二層,重點依據學生的第二種分類方法,即把算式依據數的特征分為整數四則混合運算和分數四則混合運算.在教師的引導下,利用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及知識的遷移類推的方法得出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即一個算式中有兩級運算,先算二級運算,再算一級運算.如果算式中有括號的,應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算中括號里面的.第三層在學生掌握了分數四則混合運算之后,讓學生根據教師給出的分數任意編出二、三步的分數四則混合運算式題.這樣,通過數學實踐活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他們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通過小組協作,共同學習新知識.第四步:讓學生通過進一步練習,鞏固所學的知識.

            此教學以學生發展為本,以引導學生通過分類發現問題、分析問題,進而解決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方法.從而深刻地理解舊知與新知之間的聯系.

          《混合運算》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學習分數乘除混合運算的順序,能正確進行分數乘除混合運算,并用分數乘除混合運算解決問題。

            2.指導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完成對計算方法的探索。

            3.能積極參加數學學習活動,對數學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并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習數學的信心。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課前口算練習

            二、交流匯報導學本的第一個問題;整數四則運算的運算順序是怎樣的?

            三、印證導學本的第二個問題:分數乘除混合運算的運算方法是什么?與整數乘除混合運算有什么區別?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談話:同學們,今天布藝小組的同學要給幼兒園的小朋友們準備節日禮物,我們一起去看看吧!(出示情境圖)

            【設計意圖】通過創設生活化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自主探索,獲取新知

            1.提出問題,明確目標

            談話:仔細觀察畫面,你能發現哪些數學信息?根據這些數學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學生觀察畫面,從中尋找數學信息。

            學生可能會提出一步計算的問題,如:這些布能制作多少頂帽子?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列式。

            教師并進一步啟發學生:還有什么數學問題?

            【設計意圖】如果學生沒有提出兩步計算的問題,可以鼓勵引導他們提出來,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

            2.交流,明確解題思路

            學生會提出“送給幼兒園多少頂帽子?”這個問題,重點解決這個問題。

            談話:想一想,我們應該怎樣來解決這個問題?你有什么解題思路呢?

            學生思考后交流自己解決問題的思路。

            因為送給幼兒園的帽子占這些帽子的,所以,要求送給幼兒園多少頂帽子,應先求出6米布能做多少頂帽子。求6米布能做多少頂帽子,就是求6米里面有幾個米應該用除法來算。而求送給幼兒園的帽子有多少,就是求帽子總數的是多少,應該用乘法來算。

            可以分步來求,也可以列綜合算式求。

            【設計意圖】在這里盡量先給學生自主探索的空間,讓他們嘗試自己來解決問題,同時注意尊重學生的想法,給他們相互交流的機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解決問題

            談話:明確了解題思路,同學們能不能自己列式計算呢?

            給學生時間讓他們進行獨立列式。

            【設計意圖】讓學生根據剛才的交流結果進行獨立的列式,教師進行巡視,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4、組織交流。

            談話:誰能給大家講解一下你的求法?

            分別選擇分布求法和綜合算式的學生進行講解。

            在你自己經過計算以后,你有什么經驗要和同學們分享?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引導學生對比分步式與綜合式,體會乘除混合運算的順序。

            【設計意圖】盡量把解決問題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進行講解、討論、對比、分析。

            5、討論:分數乘除混合運算應該怎樣計算?

            引導學生歸納:分數乘除混合運算或分數連除中,遇到除以一個數時,只要乘以這個數的倒數,就可以把乘除混合運算轉化為分數連乘。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對比、交流,找到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

            三、鞏固練習,加深理解

            1.自主練習1、4

            出示題目:小林騎自行車去郊游。去時平均每小時行12千米, 小時到達。原路返回時只用了 小時,返回時平均每小時行多少千米?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上黑板列式計算。

            全班交流,根據出現的問題及時進行糾正。

            2. 自主練習5

            出示題目:用10米長的彩綢做小旗,平均每面小旗用彩綢米,這些小旗的 用來裝飾教室,裝飾教室的小旗有多少面?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到黑板列式計算。

            全班交流,與例題進行對比。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認為解決分數乘除混合運算的題目最關鍵的是什么?

            《分數乘除混合運算》教學反思

            本課的教學內容比較簡單,學生又有了預習作業的練習與嘗試,因此教學時我放手讓學生獨立解答,思維快的學生要求用兩種方法解答。學生在獨立解答時,我巡視到許多學生已經用綜合算式在計算,因有了分數乘除法計算方法的基礎,分數乘除混合運算的計算正確率較高。在全班交流時,我適時出示學生中的另一種計算方法:逐步計算逐步約分的方法,組織學生進行比較,從而優化方法,理解混合運算轉化的算理。學會了分數連除和分數乘除法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但在課上的計算練習中還是發現少數學生計算時錯誤較多:有些學生沒有把除法轉化成乘法就約分,有些學生把乘數也寫成倒數等。小結算法時我特意指名讓這部分學生說說在類似的計算練習中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嗎?通過這樣的交流,這些學生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對其他學生也起到了警醒的作用。

            我感覺亮點之處有:1.自學指導為學生自學指引方向。本節課主要是讓學生在自學指導的指引下進行自學,在自學過程中,重點解決分數乘除混合運算的問題,“送給幼兒園多少頂帽子”,這個問題實質上是先求“6米里有幾個2/5 米(即一共制作了多少頂帽子)”,再求“15的2/3 是多少”,由于學生前面已經學過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因此在解決這一問題時我完全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引導學生結合自學指導中的問題進行自學,在自學過程中只要將自學指導中的問題解決了,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就達到了,所以說自學指導是學生自學的領航者。2.充分發揮多媒體在數學教學中的重要作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數學學習有時很是枯燥乏味的,尤其是計算教學,但是我在教學活動中,充分利用了多媒體。用課件出示學習目標、自學指導、計算方法等,非常醒目;用實物展臺展示學生做的題,尤其是典型錯誤,既起到了重點強調的效果,也促進了學生的書寫。因為自己做的題隨時都有被展示的可能,全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書寫也較以往更認真。3.教學過程中前后呼應。本節課不管是學習目標還是自學指導都做到了前后呼應。自學指導中的問題首先是學生在自學過程中初步解決的,接著在全班匯報交流中達到深入理解的程度,最后歸納整理計算方法及注意事項;引導學生明確本節課要達到哪些目標,再在“課堂小結”這一環節出示,引導學生對照自己還有哪個目標沒達到。這樣前后呼應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思路清晰,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自學能力。

            2.建議。

            建議在教學應用題時,一定讓學生認真讀題,分析數量關系,理解每一步求的是什么;在做乘除混合運算時,要提醒學生將除法轉化為乘法計算。

            3.需破解的問題

            在進行分數乘除混合運算時,如何才能避免學生忘記將除法轉化為乘法,以及約分不能約到最簡分數的現象?

          《混合運算》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聯系生活情境,理解加減混合的含義和計算順序,能正確地進行口算。

            2、發展學生初步的計算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

            3、培養學生認真傾聽和認真書寫的習慣。

            4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數學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讓學生掌握正確的計算方法和培養學生看、聽、說、寫等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難點:讓學生理解加減混合的含義和計算順序。

            教具、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小木棒、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同學們,你們喜歡聽兒歌嗎?(喜歡)好,我們一起來聽一首《數鴨子》的兒歌吧,播放兒歌,好聽嗎?你們聽到了那些數學數字呀?(1、2、3、4、6、7、8)你們真厲害!

            你們能用這些數字組成連加連減的算式嗎?(能)

            生1: 1+2+3=6、 6-3-2=1

            生2: 1+2+4=7、 7-1-2=4

            生3: 1+3+4=8 、 8-4-3=1

            你們知道是怎么算的嗎?

            生:都是先算前面的再算后面的。

            二、主動探索,體會領悟。

            1、提出問題。

            多媒體出示例題圖:車上有7人,先下車2人,接著上3人。

            提問:

            從剛才的畫面中,你們看到了什么?先在小組里說一說。(學生在小組內交流)

            誰愿意在班上說一說?指名說,真棒!

            你們能把剛才看到的列成算式嗎?學生列算式:7-2+3

            (板書:7-2+3)

            (4)哪位同學試著讀讀看?(7減2再加3)

            老師領讀,學生齊讀,同桌互讀。

            2、揭示課題。

            這道題跟我們前面學習的連加、連減有什么不同?

            指出:像這樣有加又有減的算式,叫加減混合,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

            (板書:加減混合)

            3、探究算法。

            (1)怎么算呢?能擺一擺你們的小木棒嗎/?請同學們一邊擺一邊說。

            (2)擺完小木棒,你們知道怎么算了嗎?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板書:7-2+3=8

            5指名再說說計算過程,同桌互相說說。(先算7-2=5,再算5+3=8,所以7-2+3=8)

            小結。

            像“7-2+3”這樣有加又有減的加減混合題,計算方法與連加連減一樣:都是先算前面的,再算后面的。(板書:先算前面的,再算后面的)

            三、鞏固深化,應用拓展

            1、表演

            (1)你們愿意把剛才看到的上下車情境演一演嗎?指名表演。

            (2)誰愿意把剛才看到的表演說一說?指名說:車上原來有7人,先下車2人,又上車3人,現在車上還剩8人。

            (3)請同學們把剛才看到的聽到的列出算式。學生列式計算:7-2+3=8,再說出計算過程。

            2、老師也來說一道題,你們一邊聽一邊寫出算式,看誰聽得最認真:樹上原來有5只小鳥,飛來了4只,又飛走了2只,現在樹上還有幾只?學生列式計算:5+4-2=7

            3、誰也想來說一道?先后讓幾位學生說說,其他的邊聽邊列式計算,并指名說說計算過程。

            4、第1、2題。

            指導學生認真觀察圖畫,幫助學生弄清題意,列出算式,再說出計算過程。

            5、聽算。(8道)

            (1)老師說出算式,學生邊聽邊寫邊算。

            (2)集體校對。

            6、看算。(10道)

            老師出示口算題,學生伸出十指,邊看邊說邊屈手指算。

            7、唱兒歌。

            現在我們來休息一會,唱一首《找朋友》的兒歌,好嗎?(好)

            8、做游戲。(第4題)

            除了喜歡唱歌,你們還喜歡做游戲嗎?好,現在我們就來做一個《找朋友》的游戲,游戲也是要通過認真計算才能找到好朋友的哦,準備好了嗎?請拿出你們手中的小卡片,(答案)老師手中有你們的好朋友,(題目)看誰找得又對又快。同學們都找到了好朋友,高興嗎?

            9、第6題。

            比一比,看誰寫得最端正,算得最認真。

            四、作業。

            第3題:比一比,看誰寫得又快又對。

            五、課堂總結。

            今天這節課你們學到了什么本領?

            以上就是數學網小編分享加減混合運算的教案的全部內容,教材中的每一個問題,每一個環節,都有教師依據學生學習的實際和教材的實際進行有針對性的設置,希望大家喜歡!

          《混合運算》教學設計7

            教材分析:

            本課是人教版數學二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三課時的一節課,前兩節學了乘除混合,加減乘除混合,兩節的鋪墊,本課內容偏重于綜合應用,計算難度不小。

            學生分析:

            二年級學生已經經過了乘除法的簡單混合運算,加上小括號后計算順序完全不一樣,學生計算起來容易把括號丟掉,因此,本課的教學難度較大。

            教學內容:教材49頁例3

            教學目標:

            1. 用遷移類推的方法,對含有小括號的兩級混合運算進行脫式計算。

            2.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含有兩級運算(有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運用運算順序進行計算。

            3.培養學生養成先看運算順序,再進行計算的良好習慣,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

            教學重點:正確理解和運用含有兩級混合運算(有括號)的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理解規定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的必要性。

            教學用具: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說出各題的運算順序并計算。

            10-5+3= 7+(7-6)=

            10-(5+3)= 7+7-6=

            問題:

            1. 每組中上、下兩題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2. 為什么數字相同,運算符號相同,可運算順序不一樣呢?

            小結:我們在一年級時就知道一個算式里有括號,要先算括號里面的。同樣,在混合運算里,如果一個算式里有括號,我們要先算括號里面的。

            【設計意圖:通過簡單的對比,讓孩子們認識括號的作用,開門見山,一目了然】

            二、探究新知

            (一)獨立嘗試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

            7×(7-5) (77-42)÷7

            問題:上面的題你們能用脫式做一做嗎?

            (二)反饋交流,有小括號的算式的運算順序

            7×(7-5) (77-42) ÷7

            =7×2 =35÷7

            =14 =5

            問題:

            1. 這兩道題你們是怎么算的?2.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 在有小括號的混合算式中,按怎樣的運算順序進行計算呢?

            小結:算式里有小括號的,我們要先算括號里面的。在脫式計算時要注意在算式下面第一行抄下沒有參加計算的數和運算符號,在第二行寫出第二步計算的結果。等號要對齊。

            【設計意圖:通過探索交流讓孩子們掌握帶括號計算的真諦,也讓孩子們體會到合作探究的樂趣,為孩子將來團隊意識的建立提供幫助】

            三、鞏固練習

            (一)計算

            34-(28-13) 6×(7+2) (88-56)÷8

            76-(12+25) (12-5)×3 48÷(8-2)

            問題:1. 這6道題有什么相同點? 2. 有小括號的算式,按怎樣的運算順序進行計算?

            (二)說出各題的運算順序并計算

            4+5×7 (72-18)÷9 24÷4+2

            (4+5)×7 72-18÷9 24÷(4+2)

            問題:每組中上、下兩題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小結:算式里有括號的,要先算括號里面的。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進一步熟練帶括號計算的順序,體會括號的作用】

            拓展:在數字間填寫適當的運算符號使等式成立

            2 2 2 2 = 2

            問題:

            1. 你看見什么了?

            2. 你能在前三個“2”之間填上合適的運算符號,使這個算式的運算結果等于第四個“2”嗎?

            【設計意圖:通過拓展,讓孩子們將前面學過的知識練習起來,從而達到孰能生巧的效果,各知識之間建立起聯系,不再是孤立的片面的知識】

            四、全課總結:

            在混合運算中,算式里有括號的,要先算括號里面的。

            反思:本課教學學生在學的過程中極容易把括號丟掉,因此讓孩子們理解括號的含義以及用法就特別重要,只有在理解的基礎上才能做到熟練應用,所以我設計了大量的多種形式的練習以幫助孩子們理解括號含義,只有這樣才能逐步提高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讓孩子們愛上計算題。

          《混合運算》教學設計8

            教材分析

            1.本節課之前,學生已經掌握了整數的四則計算,能進行連加、連減、加減混合以及連乘、連除、乘除混合等同級的兩步運算的基礎上來學習本節課的算式中沒有括號只有乘法和加、減法的四則混合運算順序和列綜合算式解答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這兩部分的內容是相輔相成、有機結合的。

            2.計算工具在當今社會和現實生活中已經普及了,人們已經不大需要使用紙筆進行大數目、多步數的計算。但是四則計算的原理與方法、混合運算的順序、步驟仍然是本節課的重要教學內容。同時在學習中感受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

            學情分析

            本節課之前,學生已經掌握了整數的四則計算,能進行連加、連減、加減混合以及連乘、連除、乘除混合等同級的兩步運算的基礎上來學習本節課的算式中沒有括號只有乘法和加、減法的四則混合運算順序和列綜合算式解答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在教學中學生比較難掌握的是列綜合算式解答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通過分析解決問題的思路結合解決問題的過程來突破含有乘法和加、減法的兩步的運算順序與書寫格式,在學生交流中根據題意來理解和明確運算的順序。

            教學目標

            理解綜合算式的含義,掌握含有乘法和加、減法的兩步的運算順序與書寫格式。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含有乘法和加、減法的兩步的運算順序與書寫格式。

            教學難點:列綜合算式解答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

          《混合運算》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精力解決問題的完整過程,學會用找出中間問題的方法解決需要兩步解決的問題,豐富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

            2.再分步列式解決問題的基礎上,逐步學會列綜合算式解決問題,會合理運用小括號改變運算順序。

            3.運用小組合作逐步培養孩子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解決需要兩步解決的問題的步驟和方法。

            教學難點:會找出隱藏的中間問題,并合理利用小括號列綜合算式解決問題。

            教學過程:

            一、準備練習

            在昨天的衛生中,由于大家的分工明確,團結協作,所以教室被打掃的干干凈凈,整整齊齊,看,小組的力量多大,只要我們每個人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我們小組就會越來越強大,想不想讓自己的小組成為最棒的小組,一個優秀的小組離不開每個人的付出,只有每個人在紀律、學習上嚴格要求自己,我們的小組才會越來越好,每個組都有可能成為最優秀的小組,接下來就看你的表現了!上課!

            (出示練習題)讀題,說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每組6號回答,答對加1分。

            每個小組的表現都很棒,而且精神飽滿,我們繼續往下看。

            二、自主嘗試,探索新知

            1.(1)自學課本

            今天我們請了兩位手藝高處的廚師為大家做美食,看,(出示例題情境圖)原來他們帶來了美味面包,先別急,請同學們看書P53,仔細觀察這幅圖,讀一讀上面的文字,你知道了什么?請你用自己的話把你知道的完整地說出來。(教師板書:知道了什么?)(1分鐘)如果看明白了可以把你的想法和同組的同學說一說,一會兒請每組派一名代表回答,幾號加幾分。

            (2)小組交流答案,抽組號,幾號加幾分。

            2.(1)自學課本

            下面問題變多了,難度也變大了,敢不敢挑戰?繼續出示課件呈現問題:1.根據題意,你還能提出一個其它的數學問題嗎?2. 要求“剩下的還要烤幾次”需要知道哪些信息?3.可以怎樣列式計算?你是怎么想的?請仔細看書P53“怎樣解答”部分,思考這三個問題。

            (2)小組交流答案,每組選三名代表共同匯報,每人回答完整得全分,不完整的小組幫助補充的得一半分,不正確不得分。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算式。這三個問題實際上就是我們解決問題的第二部分(板書:怎樣解答?)

            3.(1)自學課本

            解答完,還有一步是什么?(板書:解答正確嗎?)請你自己看書P54檢驗正不正確?看書中是用什么方法檢驗的?

            (2)誰找到了,讀給大家聽(+1分)把問題當作已知條件,把第一個已知條件當做問題,由問題推出已知條件,和原題相符,說明我們的解答是正確的。

            三、教師講解

            就像同學們所說的,(出示線段圖)解決一個問題需要兩個和它有關的信息,如果其中的一個信息直接給了,另一個信息沒有直接告訴我們,我們要先求出它來,再解決最后的問題。

            四、鞏固練習

            1.這道題我們解決了,下面這道題更有難度,你們有沒有信心迎接挑戰?(出示做一做要求)

            2.P55 4題

            各組統計分數,評出優勝小組。

          《混合運算》教學設計10

            一、復習導入:

            1.你能計算并說一說出這些算式的運算順序嗎?

            12+5-7= 25-4+9=

            18-8+3= 45+5-10=

            教師:為什么這些算式都是從左往右按順序計算呢?(學生:因為這組算式沒有括號,而且只有加減法。)

            2.揭示課題:

            教師:在一個混合運算的算式里,如果有乘法和除法或者有其它運算我們又如何計算呢?從今天開始我們就來研究——混合運算(同級運算)。今天,我們來研究只有同級的混合運算。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3.釋題:

            教師: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要問的嗎?(學生:什么是同級運算?教師:在數學上規定加法和減法為同級運算,是一級運算;乘法和除法為同級運算,是二級運算。)

            二、探究新知:

            1.學習只有加減法運算的運算順序。

            同學們,在以前的學習中,如果遇到新的知識無法解決的時候,我們就把它轉化成我們學過的知識。今天我們還是從我們學過的知識入手。

            (1)出示例1①(這是我們以前學過的一道題)

            圖書閱覽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來了38人,閱覽室里下午有多少人?

            (2)指名讀題。

            說一說你獲得了哪些數學信息?問題是什么、

            (3)列式、總結計算方法

            教師:要想求閱覽里下午有多少人?要先求什么?(學生:要先求中午走了24人后,還剩多少人?)列式為53-24=29 29+38=67,還可以列成綜合算式53-24+38=67,在這個綜合算式里,我們按什么順序進行計算呢?(學生:要從左往右按順序計算。)

            同桌交流計算方法:

            從剛才這個實際問題和以往我們的計算經驗,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只有加、減法我們要怎樣計算呢?

            學生匯報: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只有加、減法,要從左往右按順序計算。為什么要強調沒有括號呢?(因為有括號就會改變運算順序。)只有加、減法是什么意思?出示:53-(24+38),這樣的算式只有加、減法,能從左往右按順序計算嗎?

            學生齊讀總結出的規律。

            因為加法和減法是同級運算,所以這個規律還可以說成是 :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只有同級運算,要從左往右按順序計算。

            (4)學習脫式的寫法

            為了便于看出運算順序,我們可以寫出每次計算的結果。在這個綜合算式里,先算53-24=29,我們可以在算式的左前方寫上等號,在等號的后面寫出53減24的結果29。在29的后面把沒有參加運算的加號和38照抄下來,和上一個等號對齊在下面再寫一個等號,再算出29+38的結果67。像這樣的寫出每次運算結果的計算方法叫脫式計算。(注意等號的寫法:要用尺畫,大約5毫米長;上下兩個等號之間的距離要適當,不要太近也不要太遠。)

            2.學習只有乘除法運算的運算順序。

            同學們,剛才我們總結出了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同級運算的計算規律。除了加、減法,還有哪兩種運算也是同級運算呢?根據我們總結的規律,類推一下,如果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只有乘、除法,該怎樣計算呢?

            (1)出示例1②

            同桌交流:(老師:和你的同桌說一說。)

            (2)學生匯報(多指幾名同學說)

            (3)計算例1②

            掌握了運算規律,你們能試著算一算嗎?

            (5)展評

            (6)讀計算法則。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總結出了只有同級運算的混合運算的規律,讓我們一起把總結的規律讀一讀吧!

            三、鞏固練習

            1.哪些算式按從左往右的順序進行計算的?在( )里畫“√”。

            32-30+16( ) 12÷(2×3)( ) 21÷3×8( )

            45+10-25( ) 42-(6+7)( ) 6×6÷4( )

            2.小法官,判一判。

            3.用脫式算一算。

            23+6-11 2×8÷4 72÷8÷3

            4.計算

            32+14-8 25-12+45 35-6-12

            3×6÷2 4×6÷8 48÷8×9

            四、全課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

            (比較脫式與直等式的優缺點。)

          《混合運算》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能結合具體情景,理解和掌握分數四則混合運算順序,并能夠正確計算;理解整數運算律在分數運算中同樣適用,體驗運算律的作用。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注重數學學習方法的指導和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教學重點】

            教學重點:理解和掌握分數四則混合運算順序以及運算定律。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談話導入

            談話:元旦節快要到了,我們班的同學打算做一些小飾品來裝飾教室,請看老師帶來的數學信息。

            出示信息:同學們做了24朵紅花,做的黃花比紅花朵數的1/3多2朵。

            二、自主探究獲取新知

            (一)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

            (1)結合情景理解算理

            師: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學生自由提問題。

            師:我們首先解決做黃花多少朵?這道題已知什么?求什么?請你根據題中的信息,分析數量關系,獨立列式解答。

            生匯報:241/3+2

            師:你是怎么想的?說說你的解題思路?

            該如何計算呢?師板書過程。

            為什么先算241/3?

            師:觀察這個算式,有乘有加,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深化運算順序

            3/8(3/4-1/6) 5/6-4/92/3 7/123/14+7/8

            師:運算順序都能掌握,選擇其中的兩個快速得算出結果來。

            做完后集體訂正。

            師:做這類計算題時,我們注意什么呢?

            教師總結看想算查

            (3)抽象運算順序

            師:觀察這幾個算式,他們都是有關分數的計算,里面包含了加減乘除還有小括號,想一想,它們的運算順序是這樣的?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獨立思考,分組討論,師生小結:由此得出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與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相同。

            (4)體驗應用,內化知識

            看一看算式中有哪些運算?想一想運算順序是怎樣的?

            1/2+2/35/63/5 (1/2+2/3)5/63/5

            (1/2+2/3)(5/63/5) (1/2+2/35/6)3/5

            思考:算式中的運算都是一樣的。為什么運算順序不同?

            (二)整數運算律在分數運算中同樣適用

            (1)情景引出問題

            師:同學們不僅做了紅花、黃花裝飾教室,還做了漂亮的中國結,請看老師帶來的信息。

            出示:同學們買了60米的彩繩,做大中國結用了彩繩的1/3,做小中國結用了彩繩的1/2,一共用了多少米的彩繩?

            學生獨立解決。師巡視。

            (2)全班交流,展示做題方法。

            (1)601/3+601/2 (2)60(1/3+1/2)

            =20+30 =605/6

            =50(米) =50(米)

            方法(1):先分別算出算大中國結和小中國結各有多少個,再算一共有多少個。

            方法(2):先算大中國結和小中國結一共占總數的幾分之幾,再算一共有多少個。

            (3)總結運算定律

            師:這兩種方法有什么聯系?結果相同,可以用什么符號把這兩個等式連接起來,(=)仔細觀察這個等式,你有什么發現?這說明什么?

            師小結:整數的運算定律對于分數也同樣適用。

            (4)練習

            3/420/17-3/43/17 6-6/13-7/13 (5/6+3/4) 12

            師:如果把最后一個算式的字母6換成7,4換成5,運用乘法的分配律還簡便嗎?為什么?這就要求我們做此類計算題要注意什么?也要按照怎樣的步驟?

            三、鞏固練習,深化理解。

            剛才我們一起學習了分數四則混合運算,你會解決這類問題了嗎?現在老師想考考大家,敢不敢接受挑戰?

            1.火眼金睛辯對錯。

            師:為什么錯,如果錯了應怎樣改正。

            2.拓展提升

            我們班準備拿出300元錢買糖果,買水果糖的錢數占總錢數的 1/3,買奶糖的錢數比水果糖的 1/2 多30元,買酥糖的錢數占總錢數的 2/5,買奶糖多少元。

            3、談收獲

            這節課學到這里,你有什么收獲?

            最后送給大家一首運算歌,希望謹記運算中應注意的事項,提高計算的效率和正確率。

            四則混合運算歌

            認真計算很重要,日常生活少不了;

            細心審題是關鍵,對快兩字要牢記;

            先算什么要看好,沒有算到要照抄;

            步步過程要對照;心平氣和不煩燥,

            【教后反思】

            《分數四則混合運算》是青島版五年級上冊第八單元信息窗1的內容,本節課是學生在熟悉了整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分數的意義和四則運算的基礎上學習的,是繼續學習百分數、比和比例等知識的重要基礎,本節課是本單元的起始課,為學習稍復雜的有關分數的問題打下基礎。

            要想上好計算課,一定要熟悉教材,從學生感興趣的情景開展教學,從而感染學生,這樣的計算課堂一定會告別枯燥,煥發課堂的活力,通過研讀教材,把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位如下:1.能結合具體情景,理解和掌握分數四則混合運算順序,并能夠正確計算;理解整數運算律在分數運算中同樣適用,體驗運算律的作用。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3.注重數學學習方法的指導和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其中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理解和掌握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理解整數運算律在分數運算中同樣適用,體驗運算律的作用是本節課的重點。

            下面我就從三個方面談談我對本節課的感想:

            1.理解教材,把握目標,扎實落實目標。

            本課時是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理解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體會運算律在分數運算中同樣適用,所以本課時共設計了兩個問題。首先,問題一,讓學生獨立完成,交流時重點說清自己的思路,明確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然后結合思路說清算式中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因為先求紅花朵數的1/3是多少,所以計算時應先算241/3,初步體會有乘有加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然后獨立完成小練習,引導學生總結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與整數的相同。其次,首先放在不同思路的不同列式方式,再結合思路理解運算順序,所以我引導學生從算式結果相同上分析,可以用等號連結兩個算式,這樣再讓學生觀察等式兩邊算式特點,才會讓學生明白它符合乘法分配律的特點,發現整數運算律同樣適用于分數,這樣處理,有效地落實了目標,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

            2.在學生掌握知識的同時,注重學習方法的培養。

            看想算查這四個字可以說是提高計算正確率的法寶,在教學中,我分兩個層次滲透了這種方法:在試一試小練習環節中,重在讓學生說清,看的是運算符號想的是運算順序;而在怎樣簡便就怎樣計算時,強調不僅要看運算符號還要看數字特點,能不能用簡便算法,還讓學生分析在什么情況下運用簡便算法,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從而使學生逐步理解和掌握該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突出學生主體地位,關注學生差異。

            對于每個問題的解決與思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在獨立思考與交流中完善自己的想法,不斷地獲取知識與方法,同時也關注學生差異。對于計算,要求快的同學可以全部完成,在解決中國結的問題上,出示線段圖就是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理解第二種思路,使不同程度的孩子得到不同的發展。

            教學是一門有缺憾的藝術,在這節課上,感覺有許多不足之處:

            1.在分析問題思路時,思路不太清晰,放手不夠,沒有讓學生完整的思路。

            2. 由于我感覺本節課的內容較多,為了趕進度,留的時間過于少,使學生的交流留于形式。

          《混合運算》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通過學習使學生理解帶中括號的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熟練習的進行運算。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理解帶中括號的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教學用具:

            幻燈、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提出學習要求

            二、學與教大比武

            1、出示60+240÷[(30-10)×2]

            ⑴區分會與不會

            ⑵開始學與教大比武

            ⑶匯報學與教的情況

            自己學會了嗎?教會了幾個徒弟?

            2、考核(過五關)

            請徒弟們接受老師的提問,同學們當評委,指出講的不好的地方,和精彩之處。

            ⑴提問:

            []是什么括號?

            在一個算式里既有小括號又有中括號,要先算里面的,再算里面的。

            ⑵劃運算順序

            ⑷實力比拼

            用遞等式計算

            ⑸評選先秀師傅出色徒弟

            三、課堂練習

            課本練一練第14頁第3、4題

            四、課堂總結

          《混合運算》教學設計13

            【教學要求】

            知識與技能:讓學生初步理解綜合算式的含義,掌握含有乘法和加、減法混合運算的順序。

            過程與方法:通過適當練習,使學生及時鞏固新學的運算順序,并能列綜合算式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以進一步理解相應的運算順序。

            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計算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教學目標的依據:學生學過一些含有兩級運算(如乘加、乘減但都是乘在前面的)兩步試題,這些式題由于乘法在前,所以運算順序都是從左向右的。學生已經習慣這種運算,為了分散難點在學生列出分步算式的基礎上,在引導學生把兩個一步計算的算式合成綜合算式,并根據綜合算式的含義,理解運算順序。

            教學重難點:1、掌握含有乘法和加、減法混合運算的順序,并進行正確的計算。

            2、通過技能的生成解決實際問題;把分步和成綜合算式。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口答列式解答:

            1、 出示:每本筆記本5元,買3本這樣的筆記本要多少錢?學生口答列式。老師問:5、3、15分別表示什么?單價、數量、總價之間有什么關系?

            2、出示:買筆記本用去15元,買水彩筆用去20元,一共用去多少元?學生口答列式,指名說數量關系。

            3、出示:買筆記本用去15元,付了20元,應該找回多少元?學生口答列式,指名說數量關系。

            二、教學新課

            ⒈教學例題1。

            ⑴出示例題圖:提問:這家文具店出售哪些商品?每件商品的單價分別是多少?

            ⑵出示問題:小明買了3本筆記本和1個書包,一共用去了多少錢?請同學們試著自己解答。

            ⑶分析:數量關系;2、那3、根據數量關系式那我們能不能把剛才兩個算式合并成一個算式呢?

            提問:你們是怎樣解答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

            提問:15+20中的15表示什么?是怎樣得出來的?20呢?

            提問:要求一共用去多少錢,必須要知道什么?解決這個問題的數量關系是什么?【3本筆記本的錢+1個書包的錢=總共用去的錢】

            ⑷根據數量關系式那我們能不能把剛才兩個算式合并成一個算式呢?請同學們試著將兩道算式合在一起,列出一道綜合算式。

            ⒉教學例2。

            ⑴出示問題:小紅買2盒水彩筆,付了50元,應找回多少元?

            ⑵請同學們列出綜合算式,并想一想綜合算式應按怎樣的運算順序計算。集體訂正。提問:算式中50、18、2分別表示什么意思?這個算式應先算什么?為什么?

            ⒊總結運算順序。

            ⑴比較算式。提問:這兩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解答時,這兩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⑵提問:如果題目中同時出現了乘法和加、減法,你應先算什么?

            ⑶揭示課題:這節課我們通過解決問題,發現了一個什么規律?揭示課題:這節課我們通過解決問題,發現了一個什么規律?

            三、組織練習

            ⒈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1)先讓學生說說每題的運算順序。

            (2)再在課本上寫出計算的過程。要提醒學生注意每一步的書寫格式。

            (3)最后交流結果,并指名學生說說為什么這樣算。

            ⒉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1)仔細觀察第2題找出其中的錯誤。

            (2)進行訂正。

            (3)指名學生說說每題錯在什么地方,應該怎樣改正。

            (4)提問:在計算這樣的綜合算式時要注意些什么?

            ⒊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

            (1)提醒:在計算時,要看清運算符號,按運算順序進行計算。

            (2)學生獨立計算。

            (3)組織比較:每組中兩題有哪些相同?哪些是不同的?想一想,為什么計算結果會不同?

             四、全課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

             五、布置作業:

          教材第31頁想想做做第4題。

          《混合運算》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初步掌握沒有括號的兩步運算式題的運算順序。

            2、掌握脫式計算的書寫要求,并會正確地進行脫式計算。

            3、通過學習,培養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及書寫規范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掌握沒有括號、含兩級運算的兩步式題的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

            正確進行計算。

            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儀、投影片。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口算。

            24+832-63×618÷947-10

            37+528÷74×647-254÷9

            2、計算。

            24+8-6 3×6÷9

            47-21+528÷7×6

            訂正時,讓學生說說每個算式里含有哪些運算,是按怎樣的運算順序進行計算的。

            教師小結: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只有加、減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從左往右按順序運算。

            二、探究新知。

            我們計算的兩步式題,都是直接寫出得數、為了看清楚運算的步驟,便于檢查運算過程,可以寫出運算的步驟和每次計算的結果,用一種新的格式來表示,即脫式。

            1、教學例1。

            (1)板書: 47-12+5

            教師提問:觀察算式發現什么?

            引導學生明確:算式中只有減法和加法,按從左往右的順序,依次運算、

            教師講述:用脫式計算兩步式題時,要先在原題下面的左邊寫“=”,再在“=”后面寫第一步運算的結果,還設計算的部分要照抄下來,接著對齊上面的“=”,在下一行寫“=”,在“=”后面寫第二步運算的結果、(邊說邊板演)

            教師板書:

            47-12+5

            =35+5

            =40

            (2)學生試算:

            48+16-3754÷9×7

            指定兩名學生板演、訂正時再強調書寫格式。

            2、教學例2。

            (1)板書:6×3+50 50-6×3

            教師提問:觀察這兩個算式,你發現了什么?

            教師說明: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有乘法和加、減法,不管乘法在前在后,都要先算乘法。

            觀察左邊的算式,引導學生說明先進行什么運算,教師在乘法算式下面用彩色筆畫上橫線、表示要先做乘法運算、然后明確再算什么。

            觀察右邊的算式、引導學生說明在這個算式里先算哪一步,教師也在乘法算式下面用彩色筆畫上橫線,表示要先做乘法運算。

            強調:沒有參加運算的部分要照抄下來。

            讓學生試著計算,指定兩名學生板演。

            (2)指導學生看教科書第9頁下面的法則。

            勾畫出法則并齊讀,然后指名復述。

            (3)反饋練習

            完成例2下面的“做一做”。

            19+5×3 7×8-29

            提問:在有乘法和加、減法的算式里,先算什么?

            學生計算,指定兩名學生寫在投影片上、訂正時要注意書寫格式。

            3、教學例3、

            (1)板書54÷6-7 7+54÷6

            提問:觀察這兩個算式,你又發現了什么?

            教師說明: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有除法和加、減法都要先算除法。

            引導學生明確:左邊的算式,先算除法運算,再算減法運算。

            右邊的算式,也是先算除法運算,再算加法運算。

            啟發學生試算,指定兩名學生板演。

            (2)指導學生看課本例3上面的法則。

            (3)反饋練習:

            45÷5-836+49÷7

            先讓學生說一說:有除法和加、減法,應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再計算。

            4、師生小結。

            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有乘法和加、減法,要先算乘法、有除法和加、減法,要先算除法。

            三、全課小結。

            師生共同總結本節學習的內容和應注意的問題。

          《混合運算》教學設計15

            1、通過二次根式混合運算的學習,進一步了解二次根式運算法則,知道二次根式混合運算順序,會進行二次根式的混合運算。

            2、在進行二次根式混合運算的過程中,體會類比思想,逐步養成認真仔細的學習品質,進一步提高運算能力。

            教學重點:二次根式混合運算算理的理解。

            教學難點:類比整式運算準確快速的進行二次根式的混合運算。

            教學過程:

            一、情境誘導

            《二次根式混合運算習題課》教學設計-楊桂花

            二、練習指導

          (學生完成練習提綱,可以討論,老師做必要的板書準備,然后巡回指導,了解情況、)

            練習提綱:《二次根式混合運算習題課》教學設計-楊桂花

            三、展示歸納

            1、學生匯報解題過程,生說師寫;

            2、發動其他學生評價補充完善;

            3、師畫龍點睛強調:

          (1)二次根式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跟有理數運算順序一樣,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減。

            (2)二次根式混合運算與整式的運算有很多相似之處,因此可類比整式的運算進行二次根式的混合運算。

            四、變式練習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老師做必要的板書準備后巡回指導,了解情況; 然后讓有一定問題的學生匯報展示,發動學生評價完善,老師強調關鍵地方,總結思想方法。)

            《二次根式混合運算習題課》教學設計-楊桂花

            五、小結

          本節課你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要提醒同學們注意的。(學生總結,百花齊放,老師不做限定,沒說到的,老師補充。)

            六、布置作業

            《二次根式混合運算習題課》教學設計-楊桂花

          【《混合運算》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分數混合運算教學反思15篇12-26

          分數混合運算教學反思15篇12-26

          《混合運算解決問題》教學反思范文05-14

          小數加、減混合運算03-16

          分數加減混合運算說課稿11-04

          手拉手(小數的混合運算)說課稿11-05

          《四則運算》教學設計03-03

          《數和字母的運算》的教學設計12-22

          北師大版五年級下冊分數混合運算(一)說課設計11-25

          二年級數學下冊《混合運算》教學反思(精選6篇)12-26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久久国产精品系列 | 亚洲欧美在线综合图区 | 日本免费人成视频播放120秒 |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 | 精品亚洲不卡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