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下冊《三角形的認識》教學設計

          時間:2021-02-07 19:00:06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四年級下冊《三角形的認識》教學設計范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四年級下冊《三角形的認識》教學設計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四年級下冊《三角形的認識》教學設計范文

            四年級下冊《三角形的認識》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和觀察比較,體會三角形的本質特征,理解三角形的含義,認識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稱,了解三角形的特性。認識三角形高和底的含義,會在三角形內畫高。

            2、通過實驗,使學生知道三角形的穩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應用。

            3、在觀察、操作等活動中,發展觀察操作能力和比較、抽象、概括等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三角形的概念,感知穩定性

            教學難點:高的畫法和意義

            教學過程:

            一、三角形的概念

            1、在畫中建立概念

            其實三角形大家并不陌生,現在請你把心目中的三角形畫下來。

            展示作品。

            2、交流中完善概念

            三條線段怎樣畫才會是三角形?

            由3條線段圍成(每相鄰兩條線段的端點相連)的圖形叫做三角形。

            3、延伸中強化概念

            不在一條線上的三個點就能確定一個三角形。

            4、介紹各部分名稱

            二、三角形的穩定性

            1、設疑

            為什么要把籬笆圍成這種形狀?

            2、操作

            圍一圍、拉一拉、比一比小結:當三角形的三條邊長確定后,三角形的形狀和大小也就確定了,所以在拉的時候,三角形才不會變形,這就是三角形的穩定性。

            3、欣賞

            三、三角形的高

            1、初認高

            回憶點到直線的垂直線段。

            其實在三角形中,像這樣,從三角形的一個頂點到它的對邊所作的垂直線段就是三角形的高,這條對邊叫做三角形的底。

            2、再識高

            移動頂點,找高。

            旋轉三角形,辨高。小結:只要是從頂點向對邊做的垂直線段就是三角形的高。

            三角形還有其他高嗎?

            3、畫高

            ① 畫AB邊上的高。

            展示學生作品。

            畫高時,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小結:看來我們的高不僅要垂直、要從頂點出發,還要注意所畫的高與底要對應。

            ② 再畫出AC邊上的高。

            ③ 在指定底上畫高。

            四、課堂總結

            四年級下冊《三角形的認識》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通過探究、討論發展三角形是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

            2、知道三角形各部分名稱及三角形的字母線表示法,知道什么是三角形的底和高,并會做出三角形的一條高;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現三角形具有穩定性,知道三角形的穩定性在實踐中有廣泛的應用。

            教學重點:理解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高的畫法

            教學難點:三角形高的畫法

            教學過程:

            一、 聯系生活

            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體的形狀或表面是三角形?請收集和拍攝這類的圖片。

            二、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讓學生說說生活中有哪些物體的形狀是三角形的。展示學生收集的有關三角形的圖片

            2、播放錄像

            師:接下來來看老師收集的到的一組有關三角形的錄像資料。

            3、導入新課。

            師:我們大家認識了三角形,三角形看起來簡單,但在工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中有許多用處,看來生活中的三角形無處不在,三角形還有些什么奧秘呢?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這個問題。(板書:三角形的認識)

            三、 師生互動引導探索

            (一)三角形的意義:

            1、活動。

            要求:(1)每個小組利用教師事先為其準備的三根小棒,把小棒看成一條線段,利用這三條線段擺一個三角形。比一比,看哪一個小組做得最快!

            (提供的小棒有一組擺不成的。)

            2、學生拼圖時可能會出現以下幾種情況:

            請同學一起來觀看做得有代表性和做得有特色的圖案 (展示學生所擺的圖)

            請同學們一起做裁判,看看哪些是三角形?[學生會認為(1)、(2)、(3)(4)為三角形,但對(2)、(3)(4)有爭議]

            師:那你認為怎么樣的圖形才是三角形?到底這幾個圖是不是三角形呢?同學們可以從書上找到答案!請學生閱讀課本的內容。

            板書:三條線段圍城的圖形叫做三角形。

            因此判斷圖案(2)(3)(4)不是三角形。

            判斷:下面圖形,哪些是三角形?哪些不是三角形?

            3、教師問:除了三角形概念,書中還向我們介紹了什么?

            (1)三角形的邊、角、頂點

            (2)三角形表示法;

            (3)三角形的高和底

            (二)三角形的特性:

            1、課件出示自行車、屋檐、吊架等三角形的圖片,為什么這些部位要用三角形?

            2、解決這個問題,下面我們先做個試驗:

            出示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的教具,讓學生試拉它們,并思考,你發現了什么?

            3、要使平行四邊形不變形,應怎么辦?試試看。

            4、那些物體中用到三角形,你知道為什么了嗎?三角形的這種特性在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在今后學習數學的時候,我們應該多想想,怎樣把數學中的有關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

            (三)三角形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

            1、師:在我們圍三角形的時候,有一組同學的三條線段圍不成三角形, 看來不是任意三個小棒就可以圍成三角形,這里面也有奧秘。

            這與它三條線段的長短有關。現在我們就來討論這個問題——到底組成三角形的這三條線段有什么特點?

            2、學生小組活動:(時間約6分鐘)。

            下列每組數是三根小木棒的長度,用它們能擺成三角形嗎?(學生每回答一題后就利用電腦動畫進行演示:三條線段是否能組成三角形)

            (1)6,7,8; (2)5,4,9; (3)3,6,10;

            你發現了什么?

            3、學生探討結束后讓學生代表發言,總結歸納三角形三邊的不等關系。學生代表可結合教具演示。

            教師問:我們是否要把三條線段中的每兩條線段都相加后才能作出判斷?有沒有快捷的方法?(用較小的兩條線段的和與第三條線段的大小關系來檢驗)。

            4、得到結論: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電腦顯示)。

            教師問:三角形的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那么,三角形的兩邊之差與第三邊有何關系呢?

            感興趣的同學還可以下課繼續研究。

            5、鞏固練習:為了營造更美的城市,許多城市加強了綠化建設。這些綠化地帶是不允許踩的。(電腦動畫演示有人斜穿草地的實踐問題)。他運用了我們學習過的什么知識?

            6、(1)有人說自己步子大,一步能走兩米多,你相信嗎?為什么?

            (由學生小組討論后回答。然后電腦演示籃球明星姚明的身高及腿長,以此來判斷步幅應有多大?)

            7、有兩根長度分別為2cm和5cm的木棒

            (1)用長度為3cm的木棒與它們能擺成三角形嗎?為什么?

            (2)用長度為1cm的木棒與它們能擺成三角形嗎?為什么?

            (3)在能擺成三角形,第三邊能用的木棒的長度范圍是

            四、反思回顧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四年級下冊《三角形的認識》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三角形的意義,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能按角的不同給三角形分類。

            2、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

            正確認識三角形及其分類。

            教學難點

            正確掌握畫三角形高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聯系生活,課前調查

            課前調查: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體的外形或表面是三角形?請收集和拍攝這類的圖片

            二、創設情境,導入 新課

            1、讓學生說說生活中見到的三角形。

            投影展示:學生展示收集到的有關三角形的圖片。

            2、出示下圖:

            3、導入 新課。

            教師導入 :看來生活中的三角形無處不在、關于三角形你還想了解它什么?

            整理學生發言,并提出以下學習目標:

            (1)什么叫三角形?

            (2)三角形有哪些特征?

            (3)三角形具有什么特性?

            (4)三角形怎樣分類?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三角形、(板書課題:三角形)

            三、師生互動,引導探索、

            1、教學三角形的意義、

            (1)教師:請同學們拿出三根小棒,如果把每根小棒看做是三角形的一條邊,你們分組擺一擺,并互相交流一下,知道了什么?

            (2)繼續演示課件“三角形”。

            教師:看一看哪組和你擺的一樣,它們是三角形嗎?

            (3)分組討論:如果我們擺三角形用的三根小棒看作三條線段,那么什么樣的圖形叫做三角形呢?

            (4)教師演示三根小棒是怎樣擺的,從而使學生知道一根接著一根連在一起的,隨后明確這是圍成的。(板書:圍成)

            (5)揭示概念

            教師啟發同學互相補充,口述三角形的含義。(教師板書)

            (6)練一練:繼續演示課件“三角形”。

            2、教學三角形的特征:

            (1)自學:

          ①三角形各部分名稱叫什么?

            ②三角形有幾條邊、幾個角、幾個頂點?

            (2)繼續演示課件“三角形”出示三角形各部分名稱、

            教師提問:什么叫三角形的邊?三角形有幾條邊?

            同桌討論:這些三角形都有哪此共同的特征?

            引導學生用一句話概括三角形的特征。

            (3)結合手里三角形學具、邊摸邊說出它的.特征。

            3、三角形的特性。

            (1)用三角形木框實驗。

            學生嘗試:讓學生用手拉一拉這個三角形,感覺怎么樣?你發現了什么?同桌互相拉一拉。

            引導學生得出結論:三角形的木框不易變形。

            提問:為什么這些部位要制成三角形呢?

            (2)實驗:出示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用木條釘成的)教具,讓學生試拉一拉它們、感覺如何?你發現了什么?

            提問:要使平行四邊形不變形,應怎么辦?(加一條邊構成一個三角形)

            (3)揭示特性、

            (4)師小結:房架、自行車架等之所以制成三角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利用了三角形的穩定性,使其結實耐用、

            (5)你還能舉例子說明嗎?

            4、三角形的分類、

            (1)讓學生任意畫一個三角形(或剪一個三角形)

            (2)對三角形進行分類、

            ①學生猜測:三角形按角的特點可以分為哪幾類?

            ②教師揭示:通常我們根據三角形角的特點分成三類、分別是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

            ③小組討論:你畫或剪的三角形屬于哪一類?找同學代表把三角形貼在黑板相應的集合圖中。

            ④組織學生觀察并分組討論:這些角有什么特點,可以分成幾類?

            ⑤教師小結:三個角都是銳角的三角形叫做銳角三角形;

            有一個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有一個角是鈍角的三角形叫做鈍角三角形。

            ⑥認識三角形之間的關系、繼續演示課件“三角形”。

            教師提問:如果我們把所有的三角形看作一個整體,這個整體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呢?

            (3))三角形按邊進行分類。

            全班同學共同測量課本137頁上部的三角形。

            教師提問:通過測量你發現這些三角形邊、角各有什么特點?

            引導學生得出:每個三角形的三條邊長度都相等,每個三角形的三個角都相等。

            教師指出并板書:三條邊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邊三角形,又叫做正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的三個角都相等。

            引導學生比較等邊三角形與等腰三角形,使學生明確:等邊三角形是特殊等腰三角形。

            5、認識三角形的底和高,并畫高。

            (1)畫銳角三角形,教師邊作圖邊說明。

            教師說明:我們已經學過從直線外一點向直線作垂線的方法、現在利用這個知識來認識三角形的高。

            教師提問:銳角三角形有幾條高?如果從B點畫高,它的底邊是哪條線段?如果從C點畫高,它的底邊是哪條線段?

            引導學生明確:銳角三角形的底和高不止一個,從任何一個頂點都可以向它的對邊作高、這樣三角形就有3個底和3個高、

            (2)畫直角三角形。

            討論:直角三角形的高應該怎樣畫?

            使學生明確:因為直角三角形兩條邊成直角,所以夾直角的一條邊是高,另一條邊就是底。

            教師提問:再找一找另外一條高在哪兒?

            使學生明確:從直角的頂點向斜邊作一條垂線,所以直角三角形的另一條高在斜邊上。

            (3)教師演示怎樣畫鈍角三角形的高。

            (4)教師強調說明:每畫完一條高,要標上垂足。

            6、教學三角形的內角和、演示動畫“三角形內角和定理”

            (1)量一量下面每個三角形中三個內角的度數、算一算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和是多少度。

            教師:怎樣能知道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和的準確度數呢?

            (2)實驗:

            指導學生拿一個直角三角形,按下圖的順序,把∠1和∠2沿虛線折過來、觀察一下,知道了什么?

            使學生明確:∠1+∠2=∠3=90°

            指導學生拿一個銳角三角形,按下圖的順序,把∠1、∠2、∠3沿虛線折過來、觀察一下,知道了什么?

            使學生明確:∠1+∠2+∠3=180°

            ③指導學生用一個鈍角三角形再試一試

            (3)引導學生總結: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4)根據三角形內角的是180°,如果知道三角形是兩個角的度數,就能求出第三個角的度數

            出示例題,引導學生讀題,分析題意

            列式計算

            (5)練習:“做一做”

            在三角形中,已知∠1=140°,∠3=25°,求∠2

            四、鞏固練習

            1、在信封中藏一個三角形,只露出一個銳角,請同學們猜一猜是什么三角形?

            提問:為什么不能確定?

            2、判斷

            ①由三條線段組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

            ②三角形有三條邊、三個角、三個頂點

            ③有兩個角是銳角的三角形一定是銳角三角形

            ④直角三角形只有一個直角

            3、操作題

            在下面的圖形中畫出一個條線段

            (1)把這個三角形分成兩個銳角三角形?

            (2)把這個三角形分成兩個鈍角三角形?

            (3)把這個三角形分成兩個直角三角形?

            4、實踐題

            小紅家的椅子用了很多年了,有點搖搖晃晃了、請同學們幫她想想辦法,該如何修理?

            5、說出下面每個三角形的名稱,并畫出每個三角形的高

            五、教師小結

            通過學習,你掌握或學會了什么?

            六、布置作業

            140頁10題

            下圖是一塊菜地,它外面的籬笆圍成了一個等邊三角形、這個籬笆的周長是多少?

            140頁11題

            用七巧板拼三角形

            用兩塊拼一個三角形,你想出幾種拼法?

            用四塊拼一個三角形,你想出幾種拼法?

            用七塊拼一個三角形,你想出幾種拼法?

            141頁14題

            已知∠1和∠2是直角三角形中的兩個銳角

            (1)∠1=50°,求∠2

            (2)∠2=48°,求∠1

            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聽指揮

            游戲地點

            操場

            游戲用具

            皮筋(封閉的)

          【四年級下冊《三角形的認識》教學設計范文】相關文章:

          《認識自己》教學設計12-29

          《認識自己》教學設計12-29

          幼兒認識顏色教學設計02-15

          四年級下冊語文的教學設計12-31

          四年級下冊語文的教學設計12-31

          倒數的認識教學設計13篇03-15

          倍的認識教學設計(14篇)02-23

          倍的認識教學設計14篇02-23

          《倍的認識》教學設計(14篇)02-10

          《倍的認識》教學設計14篇02-10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夜夜天天狠狠偷偷青青久久 | 亚洲V国产欧美V在线 | 亚洲成成熟女人专区 | 日本久久久久中文视频字幕 | 日本精品中文字幕阿v免费 中文字幕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日本中文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