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錐的認識》教學設計

          時間:2021-02-09 14:32:31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圓錐的認識》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圓錐的認識》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圓錐的認識》教學設計

          《圓錐的認識》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23-24頁的例1和“做一做”,練習四的第1、2題。

            教學目標:

            1、認識圓錐,掌握圓錐的特征。

            2、認識圓錐的高,會正確測量圓錐的高。

            3、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和一定的空間想象能力。以及熱愛數學學習的情感、態度。

            教學重點:掌握圓錐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稱。

            教學難點:圓錐高的測量方法。

            教具準備:一個圓錐形物體、一個圓錐形模型、一塊平板,一把直尺,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同學們,前面我們認識圓柱體了,誰能說一說圓柱各部分名稱及特征。

            二、探求新知

            (一)、認識圓錐的特征

            1、引出新知

            (1)出示主題圖(課件)觀察這些非物體的形狀

            質疑:①孩子堆成的沙堆是什么形狀?

            ②小丑的帽頂什么形狀?

            ③建筑用的鉛錘是什么形狀?

            ④觀察這些物體的形狀有什么共同點?

            學生思考后回答

            (2)通過課件了解圓錐的形狀

            課件展示:藍色圓錐形積木,圓錐形沙堆,鉛垂。(仔細觀察他們的形狀)移走實物剩下輪廓,抽象出圓錐形的幾何圖形。

            (3)教師小結

            像這樣的物體就叫做圓錐體,簡稱圓錐。

            (4)列舉生活中的圓錐

            你還見過哪些圓錐形物體?

            (錐形漏斗、錐形吊燈、鉛筆筆尖)

            看來圓錐形物體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的方便,我們只有對它的了解的更多,才能更好的利用它。那么,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圓錐。

            (板書課題:圓錐的認識)

            2、圓錐的基本特征

            請大家拿出準備好的圓錐形,看一看,摸一摸觀察一下它有什么特點?(同桌討論,全班交流)

            課件展示:閃爍的兩個點是圓錐的頂點和圓錐底面的圓心用字母0表示,閃爍的底面是一個圓,側面是一個曲面。

            3、圓錐側面的展開圖

            圓柱的側面展開是一個長方形,想象一下,圓錐的側面展開是什么形狀?(學生討論交流)

            出示課件:動態演示繞圓錐側面轉一周和圓錐側面展開過程

            學生觀察發現得到:圓錐有一個頂點,它的底面是一個圓,側面是一個曲面,側面展開是一個扇形。

            4、圓錐的高

            大家知道圓柱的高是兩底面之間的距離,它有無數條高。那么,圓錐的高呢?它幾條高?

            (小組討論、交流、匯報)

            課件演示:底面直徑和高的產生過程

            圓錐只有一條高,在圓錐的內部

            5、測量圓錐的高

            由于圓錐的高在它的內部,我們不能直接量出它的長度,怎樣測量圓錐的高呢?學生在小組內動手操作演示。學生匯報后教師總結

            測量步驟:

            (1)先把圓錐的底面放平;

            (2)用一塊平板水平地放在圓錐的頂點上面;

            (3)豎直地量出平板和底面之間的距離。

            注意的事項:

            (1)圓錐的底面和平板都要水平地放置。

            (2)讀數時一定要讀平板下沿與直尺交會處的數值。

            三、鞏固練習

            1、第24頁“做一做”。

            讓學生拿出課前準備好的硬紙,先做成圓錐,然后讓學生試著獨立量出它的底面直徑和高,對有困難的學生及時輔導。

            2、練習四的第1題。

            (1)讓學生觀察,只要是接近于圓柱、圓錐的都可以指出。

            (2)讓學生說說自己周圍還有哪些物體是由圓柱、圓錐組成的。

            3.練習四的第2題。

            學生先動手操作,然后連線

            四、總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圓錐,想一想:圓錐有什么特征?側面展開后是一個什么圖形? 你能向同學介紹一下你手中的圓錐嗎?

          《圓錐的認識》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圓錐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稱。

            2、使學生掌握測量圓錐的高的方法。

            教學重點、 難點:

            認識圓錐體,掌握圓錐體體積的計算方法。 圓錐體體積的計算方法的推導。

            教具準備:

            圓錐體物品、生活中圓錐體的應用圖片、資料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來認識一種形狀的物體——圓錐(板書課題) 什么形狀的物體是圓錐形的呢?

            (實物呈現)

            我們把象這樣的幾何形體叫做圓錐體,簡稱圓錐。

            二、探究體驗。

            1、觀察圓錐的特征

            師:請同學們拿出圓錐體模型,看一看、想一想,你都想知道有關圓錐的哪些知識?

            生可能提出:

            a、我想知道圓錐的特征。

            b、我想知道圓錐有幾條高?它的高指的是什么?

            c、我想知道圓錐的側面展開是什么形狀的?

            師:請同學們拿出圓錐體模型,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也可以猜一猜你能發現什么?

            a我們發現圓錐上面細,下面粗。

            b圓錐有一個尖尖的部分,摸起來很扎手。我們把它叫做頂點。 c圓錐有一個彎曲光滑的面,我們可以把它叫做側面。這個面是曲面。 d圓錐有一個圓形的面,我們可以把他叫做底面。

            e我們還發現圓錐的底面朝下立者,尖朝下不立者。

            歸納:圓錐的底面是個圓,側面是個曲面,有一個頂點。

            2、圓錐的高

            師:這個圓錐高多少?

            學生就會想高在哪里??

            師再說明什么是圓錐的高:

            圓錐的高是從圓錐的頂點到底面圓心的距離。

            師:圓錐的高有幾條呢?(1條)

            畫圖表示

            3、測量圓錐的高。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掌握了圓錐的特征及圓錐各部分的名稱,我們知道圓錐的高是從圓錐的頂點到底面圓心的距離,那怎樣來測量圓

            錐的高呢?

            學生自由測量??匯報

            師再課件演示測量圓錐高的方法、過程 。

            三、課堂總結

            圓錐的認識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在學生認識了圓和圓柱的相關知識的基

            礎上進行教學的,教學立足于促進學生的發展,緊密聯系生活實際,在對教材進行了充分地分析后,教學設計我注重了以下幾點:

            1、 注重聯系生活實際,提高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與能力。

            課前安排學生收集、整理生活中應用圓錐的實例和信息資料。教學時首先列舉生活中大量的圓錐實物,在學生觀察思考這些物體形狀的共同特點,并從實物中抽象出幾何形體的基礎上引入。再引導學生對照模型和圖形,互說圓錐的特征,加深對圓錐的認識。課后讓學生創作一個圓錐的物品,進一步感受幾何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同時提高學生運用數學為生活服務的意識和能力。

            2、給學生提供充足的與學習的時間和空間 。

            本節始終以學生的'發展為本開展課堂有效教學,體現了學生為學習的主體,我們知道學生的數學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主體意識的形式和主體參與能力的培養。要實現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應該注意讓學生學習自行獲得數學知識的方法,學習主動參與數學實踐的能力,獲得終生受用的數學創造才能。在本課中,無論問題的引入,圓錐概念的定義,高的尋找及測量方法的探索,老師都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嘗試、研究和討論中進行,讓學生以不同的方式進行合作、交流,這樣的過程,不僅提供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也提高了學生自主參與學習的意識和信心,大家積極發言,爭先操作,參與率很高。

            3 、加強學生在操作中對空間與圖形問題的思考。

            從建構主義理論的基本理念來看: “知識不是被動接受的,而是由認知主體主動建構的 ”。教師的任務是引導和幫助學生進行再創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現有的知識灌輸給學生. 學生的能力可能比不上數學家,但通過類似的數學活動,也可以很好的獲得數學或理解數學。在本課例中,老師積極地創造機會讓學生自己去學習或者去探究問題.通過 “看一看 ”, “摸一摸 ”, “想一想 ”,“玩一玩”, “猜一猜 ”等問題情境,讓學生親身感受數學,在 “找 ”中學,在 “測 ”中學,在 “思 ”中學,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直觀思維和抽象思維能力,使數學課堂教學 “動 ”起來、 “活 ”起來,讓學生在 “做 ”中學,使數學課堂煥發出生命活力。

            4、 合理運用傳統教具、學具和現代多媒體輔助教學。

            本課中,將傳統教具、學具和現代多媒體網絡技術有機的結合起來,直觀、形象地展示大量圓錐形圖片幫助學生建立圓錐的表象,以及動態演示圓錐側面的展開過程、圓錐高的測量方法等,有效地突

            破教學中的難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圓錐的認識》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認識自己》教學設計12-29

          幼兒認識顏色教學設計02-15

          倒數的認識教學設計13篇03-15

          倍的認識教學設計(14篇)02-23

          倍的認識教學設計14篇02-23

          《倍的認識》教學設計(14篇)02-10

          《倍的認識》教學設計14篇02-10

          小學課件《7的認識》教學設計02-24

          《認識自己》教學設計7篇12-29

          小學課件《認識鐘表》教學設計02-23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精品少妇久久久久久 | 婷婷六月综合缴 |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综合 | 亚洲成a人v电影在线观看 | 性饥渴一区二区三区1 | 午夜福利国产在线观看1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