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教學設計之二

          時間:2021-02-23 09:22:56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寓言兩則》教學設計之二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編寫教學設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我們應該怎么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寓言兩則》教學設計之二,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寓言兩則》教學設計之二

          《寓言兩則》教學設計之二1

            【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對生詞的釋義讀懂文章內容。

            2、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能初步領會寓言的含義。

            3、學生在討論與思考中對這兩則寓言能有一些自己的思考。

            【教學過程】

            《白兔與月亮》

            一、學生根據注解與工具書自學生詞

            審美 風韻 慷慨 閑適 金窖

            險象迭生 得失之患 慧心未泯

            二、在熟讀、預習的基礎上,以上述生詞為提示,請學生復述這個寓言

            三、學生思考并討論

            1、兔的心情為什么會有前后的變化?

            (白兔和月亮的關系不同:欣賞──擁有。)

            2、為什么能夠“擁有”,反而不快樂?能用文中的一個詞語來概括嗎?

            (得失之患。)

            3、請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用簡短的話概括寓言的寓意。

            (我們要能夠發現和欣賞對象的美,就不可抱一種占有的態度。)

            四、老師提問

            在生活中,什么是你的“月亮”,你又應該如何去對待你的“月亮”?

            五、作業

            請你仿照課文的樣式,仿寫一則寓言(在理解寓意的基礎上可加入自己的感悟)。

            《落難的王子》

            一、導入

            “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當我們面對“不測風云”、“旦夕禍福”時,應該怎么想,怎么做呢?相信大家在學了這則寓言后,應該有了自己的選擇。

            二、學生根據注解與工具書自學生詞

            多愁善感 稟告 厄運 突如其來 行乞 正色

            三、在熟讀、預習的基礎上,以上述生詞為提示,請學生復述這個寓言

            四、針對導入部分,請學生回答

            寓言里的王子落難時,他是怎么做的,怎么說的?請在文中找出相應的文字。

            (做:逃出虎口,流落異國他鄉,靠行乞度日。)

            (說:“凡是人間的災難,無論落到誰頭上,誰都得受著,而且都受得了──只要他不死。至于死,就更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五、王子在落難時的所做所說,和文中哪處的描述行成對比

            (課文第一節)

            六、王子為什么會有前后兩種不同的想法與說法,你更喜歡哪一種

            (遭受了厄運;后一種。)

            七、小組討論

            1、請用簡短的話概括寓言的寓意:

            (凡是人間的災難,無論落到誰頭上,誰都得受著,而且都受得了。”因為最低限度,生命本能會迫使你正視和迎戰災難,不讓自己被災難打倒。)

            2、請思考:在寓言里,如果沒有“厄運”,王子的想法和命運會是怎樣?

            那么你認為,這樣的“厄運”,對王子來說,是好還是壞?

            3、在文中,“天哪,太可怕了……”出現幾次?有什么作用?

            (在課文中反復出現三次,揭示了它在現實中的普遍性。)

            八、作業

            你在生活中,有過類似的“厄運”嗎?你是怎么對待的?是逃避還是勇敢面對?聯系課文,請寫出你的感受。

          《寓言兩則》教學設計之二2

            一、 教材分析

            1、 本課的`兩則寓言,是兩個成語故事。每則寓言的題目,各是一條成語。《南轅北轍》選自《戰國策·魏策四》。這則寓言按內容可分兩層。第1層是故事部分。那個要到楚國去的人,明明知道楚國在南邊,他卻坐著馬車往北“飛跑”,說明他的行動和目的相反。當朋友提醒他的時候,他卻邊說了3個“沒關系”,表明那個人極不虛心。自恃有3個優越條件,忽視“方向”這個根本問題。第2層是作者的議論。“楚國在南邊,他硬要往北跑。”“硬要”一詞,點出了那個人不顧客觀實際,堅持錯誤。“誰者知道”,表明事情很清楚,人人皆知,無可懷疑。“越……越……越……也就越……”前面3個是條件,后面是必然產生的結果。整個方向錯了,好的條件也就會轉化為不利因素,條件越好,離他要達到的目標楚國會越遠。

            2、 《濫竽充數》選自《韓非子·內儲說上》,講的是戰國時候,齊宣王用300人吹竽,南郭先生不會吹,混在中間充數。“鼓著腮幫捂著竽眼兒”寫出南郭先生裝腔作勢的樣子。人們常常用這個寓言故事比喻沒有真才實學而混在行家里面湊數,或不好的東西混的好的里面湊數,有時也用來表示自謙。

            二、 教學目標

            1、 初步學會抓住人物言行概括人物特點的閱讀方法。

            2、 理解兩則寓言的寓意。

            3、 會復述《濫竽充數》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了解什么是寓言;初步掌握學習寓言的基本方法是先讀懂故事,然后抓住人物的言行分析人物的特點,從中概括出故事包含的道理。

            教學難點:揭示寓意對小學生來講是有一定難度的,只要求說得對。

            四、教學準備

            課文錄音,小黑板。

            五、教學時間:

            2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 教學目標

            初步了解“寓言”這種文學樣式的特點,理解第1則寓言。

            (二) 教學過程

            1、 揭示課題,理解“寓言”。

            “寓”是“寄托、隱含”的意思。“寓言”是用一個簡短的故事來說明某人道理或某種教訓的文學作品,常帶有諷刺或勸戒的性質。學習寓言,先要讀懂故事,尤其要注意故事中人物的言行,然后抓住人物的言行,分析人物的特點,從中概括故事中所包含的道理。

            2、 出示第1則寓言:南轅北轍

            這則寓言選自《戰國策·魏策四》。

            “轅”和“轍”各是什么意思?

            (轅:車前頭夾牲口的兩種長木。轍:車輪碾過的痕跡。)

            “南轅北轍”就是說車頭向南,但車輪向北行。這是怎么回事呢?

            3、 自學課文,找出寫人物言行的句子,概括人物特點。

            (1)《南轅北轍》寫了人物的幾問幾答?

            朋友 坐車人。

            上哪兒去? 到楚國去。

            怎么不是往北走? 我的馬跑得快。

            離楚國不是越遠了嗎? 我的車夫是個好把式!

            你哪一天才能到楚國呀? 我帶的盤纏多。

            (2)朋友是什么情況下提醒坐車人的?

            (3) 坐車人為什么下聽勸告?

            (4) 這三個“沒關系”說明什么?從他的四次回答中,可以看出他是個怎樣的人?

            (5) 指導朗讀。

            4、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1) 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2) 坐車人錯在哪里?(楚國在南邊,他硬要往北跑。)“硬要”一詞說明什么?(說明哪個人不顧客觀實際,堅持錯誤。)

            “誰都知道”表明了什么?(表明事情很清楚,人人皆知,無可懷疑。)

            “越……越……越……也就越……”前三個“越”是條件,后一個“也就越”是必然產生的結果。坐車人的恃擁有三個優越的條件,卻忽視了應向哪個“方向”跑的最根本的問題。整個方向錯了,好的條件也轉化為不利的因素,條件越好,離他要達到的目標也就越遠。

            (3) 這則寓言說明了一個什么首理?

            5、 齊讀這則寓言。

            第2課時

            (一) 教學目標

            運用學習寓言的方法,理解第2則寓言。

            (二) 教學過程

            1、 復習《南轅北轍》

            2、 學習《濫竽充數》

            自讀課文,想想:

            (1)“充”是什么意思?

            (2)齊宣王時,南郭先生為什么“充”得了?齊泯王時,他為什么“充”不下去了?

            結合理解“講排場”是什么意思。

            (3)從課文中找出寫南郭先生行動的語句,說說他是一個怎樣的人。(每次吹竽,他也鼓著腮幫捂著竽眼兒,裝腔作勢,混在隊里序數。)

            結全理解“裝腔作勢”。

            (4) 人們常這個寓言故事比喻沒有真才實學而混在好的東西里面湊數。有時也用來表示自謙。

            3、 說說,學了這則寓言,你懂得了什么?

            4、 想想,南郭先生逃回家以后,他會怎么想,怎么做?

            5、 作業:續寫。

          【《寓言兩則》教學設計之二】相關文章:

          《日記兩則》教學設計2篇02-25

          《文言文兩則》教學設計3篇02-23

          日記兩則課件設計05-08

          《伊索寓言》課件設計05-18

          寓言故事自相矛盾優秀教學設計范文12-28

          《世說新語》兩則教學反思12-16

          小學語文一年級教案——《好事情》教學設計之二12-22

          人生寓言教案設計03-16

          四年級語文課文《寓言兩則》原文欣賞12-14

          《寓言》教學反思15篇01-10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手机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在线中文乱码不卡24 | 欧美国产日韩久久mv | 伊人狠色丁香婷婷综合尤物 | 亚洲精品国产官网 | 久久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