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太陽》教學設計

          時間:2021-02-28 17:28:17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三個太陽》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教學設計以計劃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個太陽》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三個太陽》教學設計

          《三個太陽》教學設計1

            創意說明:

            歌頌“南極精神”是壁畫“三個太陽”的主題,也是本文的主題。認識女畫家感悟“南極精神”的心路歷程,直接與女畫家進行心靈的對話。

            教學步驟:

            1、在熟悉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討論下列問題:①課文為什么以“三個太陽”為題?②畫家創作“三個太陽”時,要表現什么主題?

            2、進一步探究主題在文中的表現:①文中還有哪些句段提及“南極精神”?②寫“父親”的內容有什么作用?③“南極人”的哪些言行像“父親”那樣“為事業……什么都可以拋棄”?④你認為“南極精神”的含義是什么?⑤女畫家具有“南極精神”嗎?表現在哪里?

            3、品味、感悟人物描寫的妙處:凝練的筆法,個性化的語言,細膩的心理,景物描寫的烘托(可側重一二點,讀書、討論)。

            4、以《“南極精神”贊》為題,寫一篇讀后感。

          《三個太陽》教學設計2

            一、教材簡析

            本文是一篇通訊,報道了中國女畫家經過執著努力來到南極,戰勝生理和自然條件造成的困難,為中國南極長城站建設出力并為之作畫立傳的經過,表現了南極考察隊員為祖國、為科學事業艱苦卓越的奮斗情景,贊頌了我國科學工作者的民族氣概和非凡膽略。文章構思巧妙,線索清晰。在組材時,沒有逐年逐月地悉數照錄女畫家生活的全過程,而是抓住那些最能表現中國婦女的堅強意志和高尚品質,中國科學工作者的獻身精神和民族氣概的事例。以女畫家的切身感受這一強烈感情為線索,將南極戰斗生活中的一幕幕特寫鏡頭組合有序地展現在觀眾面前。四個動作性很強的小標題揭示了各部分的主要內容,突出了各自的側重點。本文修辭手法運用巧妙得體,如寫南極的冰雪世界,記敘,描寫,抒情,議論綜合運用,描繪女畫家眼中的南極冰原壯觀,或生動形象,或情滿行間,或深化中心,極富表現力和感染力。

            二、教學目標:

            1、能說出文中“南極精神”的內涵;理解“三個太陽”的含義。

            2、感受南極人的民族膽識和氣概,培養學生科學探索的意志品質和創造精神。

            3、能結合文中具體內容分析本通訊在選材和構思上的特點以及語言的特點。

            三、教學重點:

            1、感受南極人的民族膽識和氣概,培養學生科學探索的意志品質和創造精神。

            2、理解本通訊在選材和構思上的特點以及語言的特點。

            四、教學難點:

            理解這則通訊“南極精神”的內涵和創造性的體會“三個太陽”的含義。

            五、課時安排:

            兩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了解南極洲:

            1、設題討論:依據教材和你所收集的資料,談談你所了解的“南極”有哪些特點?

            (最孤立的大陸、最寒冷的大陸、風最大的大陸、最高的大陸、最干燥的大陸、河流最少的大陸……海浪、冰山、雪原、暴風雪:極其惡劣、艱苦)

            2、觀賞南極探險記錄片

            二、本課時學習目標

            1、感受南極人的民族膽識和氣概,培養學生科學探索的意志品質和創造精神。

            2、把握本文作者構思、選材上的巧妙之處。

            3、創設情境,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

            三、標題與作品

            1、觀賞圖片:南極的雪、山和中國南極科學考察站-長城站。

            2、這是一篇通訊,一篇以描寫一位向往南極的女畫家和我國南極考察隊員的生活為內容,以歌頌南極精神為主題的文藝通訊。

            四、初讀識音義

            1、填字:吞shìcù眉步lǚ翩xiān

            2、注音:亙()古佇()立粗獷()俯瞰()

            3、改錯別字:喜出忘外漚心瀝血晶熒剔透

            五、再讀知人事

            1、本文主要寫的.是女畫家,而敘事線索是什么?(屬人、物、事、情的哪一種)

            2、記敘順序是什么?

            [提示:線索---畫家的切身感受。時間順序,部分結合插敘。]

            六、感知品標題

            瀏覽全文,找出并概括有關女畫家的主要經歷事情;并與文中小標題比較優劣。

            1、歷盡周折,申請成功。

            2、投放漂流瓶。

            3、踏上南極,參加建設。

            4、生日之夜,感慨良多。

            5、艱苦創作“三個太陽”壁畫。

            領起緊密聯系又相對獨立的四個部分的文字。抓住那些最能表現中國婦女的堅強意志和高尚品質,中國科學工作者的獻身精神和民族氣概的事例,以女畫家的切身感受這一強烈感情為線索,將南極戰斗生活中的一幕幕特寫鏡頭組合有序地展現在觀眾面前。四個動作性很強的小標題揭示了各部分主要內容,突出了各自的側重點。

            七、探究課題義

            “三個太陽”既緊扣女畫家的長城站壁畫內容,又突出南極的特點:這里沒有黑夜,正如南極考察隊員開拓事業的忘我獻身精神。

            作用:這樣命題,新穎醒目,含義深長,給讀者以想像、思考的空間。

            八、想像與創造

            朗讀第15、16段,體會女畫家臨近南極后,向大海投下一個漂流瓶的情景;請你以此為開頭,展開想像,創作一個故事。比一比,看誰的更精彩。

            九、課后作業題

            1、筆頭完成續寫《漂流瓶的故事》。

            2、用復述的方法完成練習三。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復述課文內容。

            2、本文體裁是什么?敘事線索是什么?

            二、出示目標:

            1、理解這則通訊“南極精神”的內涵。

            2、領會“三個太陽”的含義。

            3、理解本通訊在選材和構思上的特點以及語言的特點。

            三、閱讀品味

            (一)品味內容:

            1、踏上雪原,女畫家看到了什么樣的南極?為什么“遲遲不敢邁步”?

            [提示:純潔、寧靜、可愛的南極。不敢相信自己真到了南極。]

            2、第44段描寫南極雪原的文字,你認為寫得好不好?好在哪里?

            [提示:運用三個比喻,生動地寫出了南極這個雪世界的奇異風光。]

            (二)品味南極人

            1、仔細閱讀第24--27段對南極考察隊員的描述,小組討論、分析他們各有什么樣的性格、品質。

            (1)隊長-有強烈的民族自尊心

            有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感

            有巧妙的鼓動藝術

            有豐富的情感世界(40段)

            其他隊員也各具以苦為樂、幽默、自豪的良好品質。

            (2)文章為什么不更具體地寫這些人物呢?

            ①本文是寫女畫家的南極之行;

            ②每個南極人身上都有著太多的動人故事,一篇文章無法完成。

            2、課文的哪些描寫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怎樣的女畫家

            獻身事業的執著追求,吃苦耐勞、自我砥礪的高貴品格,熱愛生活、充滿激情的良好氣質,(從漂流瓶中字條的語言描寫,從她同暴風雪搏斗后的心理活動,從她過生日接受同伴們祝賀時的情感流露……都可見一斑。)

            四、深入探究:

            (一)仔細研讀第57-59段,小組討論南極精神的內涵。

            1、艱苦卓絕、不怕犧牲的團隊精神

            2、獻身事業、代代追求的民族膽略和氣概。

            (二)探究“三個太陽”的含義

            讀了這篇通訊,你對畫中的“三個太陽”作何理解?小組討論、交流。

            言之有理即可。

            五、寫作特點

            學生討論、歸納:

            1、線索清楚,構思巧妙

            問:四個動作性很強的小標題有什么作用?〔提示:組材沒有逐日逐事地悉數照錄,而是抓住典型事例--最能表現中國婦女的堅強意志和高貴品質,中國科學家的獻身精神和民族氣概的事例。

            示各部分的主要內容。〕

            2、多處運用比喻,并綜合運用記敘、描寫、抒情等表達方式,富有表現力。

            3、語言準確、凝練,富有感情,表現力很強。

            (1)對考察隊長用個性化的描述

            (2)善于運用女畫家的真情流露、畫畫前的心理描寫,來表現人物。

            (3)還借助景物描寫來烘托女畫家的心理感受。

            六、總結全篇

            這篇通訊記敘了中國女畫家經過執著努力來到南極,戰勝生理和自然條件造成的困難,為中國長城站建設出力并為之作畫立傳的經過,表現了南極考察隊員為祖國、為事業艱苦卓絕的奮斗情景,贊頌了我國科學工作者的民族氣概和非凡膽略

            七、布置作業

            閱讀課文53-61段,回答下列問題:

            1、女畫家創作壁畫運用了哪些手法?

            2、你認為她賦予了這幅畫什么內涵?

            3、作畫之前,女畫家有哪些構思上的表現?你在創作詩、文、畫等之前有沒有類似經歷?請舉一個親身事例談談。

          《三個太陽》教學設計3

            創意說明:

            這篇人物通訊用概括的筆墨,寫了幾個南極人的形象。四個小標題揭示了各部分的主要內容。對“南極精神”的理解、概括,應引導學生重點討論、感悟。

            教學步驟:

            1、導入:介紹南極風光的影視資料(圖片)或地理課本中相關章節(七年級第十章)。

            2、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結構:①詞語積累。②概括全文內容,作為標題新聞(如:探訪南極的第一位中國女畫家)。③課文為什么以“三個太陽”為題?④四個小標題有什么特點?

            (學生自主討論過程中有不能明確的問題,暫可存疑)

            3、再讀課文,思考、討論下列問題:

            第一部分:①女畫家為什么要去南極?(提示:從全文看,還有完成先父遺愿的情愫)補敘有什么作用?②女畫家投漂流瓶的動作和瓶內字條,反映了畫家怎樣的心情?

            第二部分:①為什么寫女畫家“連續七天”“一直戰斗在建設工地”?②文中從女畫家的視覺寫幾個“南極人”的形象,有什么好處?為什么不寫得更具體些?

            第三部分:①重點讀7一10小段,體味描寫的象征性、生動性。②討論、體會寫“父親”的相關內容的好處。(安排巧妙,豐富了“南極精神”的內涵,也使女畫家的行為更合理可信)

            第四部分:①劃分層次,②重點閱讀8—21小段,思考、討論下列問題:a、畫家為長城站作一幅畫,為什么那么難以下筆?b、文中還有哪些地方出現過“南極精神”?c、為什么想起父親,她會妙筆生花?d、你以為“南極精神”“三個太陽”的含義是什么?

            4、熟讀課文后,引導學生整體感悟:①選材獨特,構思巧妙;②多種表達方式的綜合運用及其作用;③通訊與消息的區別。

            5、拓展練習:請你根據課文內容,寫一篇女畫家勝利歸來的消息作報道。

          《三個太陽》教學設計4

            學習目標:

            1.知識與能力:了解通訊的特點。

            2.過程和方法:體會準確凝練的語言,感受生動的人物形象。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培養學生的事業心和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學習重點:

            1.理解本文中心。

            學習難點:

            記敘、描寫、議論等表達方式的綜合運用。本文教學的關鍵點在于運用精讀文本的方法分析科考隊員在南極的表現,從而感悟南極精神,領會“三個太陽”的含義。

            方法過程

            一、預習●導學

            1、了解通訊

            通訊是廣義的新聞,一般是記敘文,用敘述、描寫等多種方法報道現實生活中的人物或事件。通訊不同于消息,它的實效性不及消息,但內容比消息更詳盡、更具體、更形象。通訊允許作者有較充裕的時間搜集材料,從而選擇更典型的事例,更全面深入的反映事物的本質;同時作者還可以綜合運用敘述、描寫、議論、抒情等多種表達方式,把事實報道得更加生動形象。通訊是報刊宣傳的基本題材之一,具有內容真實,詳細具體、形式自由靈活、表達方式多樣、語言生動形象等特點。通訊的類型有:人物通訊、事件通訊、工作通訊、文藝通訊等;最常見的是:人物通訊和事件通訊。

            《三個太陽》是以寫人為主的文藝通訊。

            本篇通訊的標題“三個太陽”,直接取自女畫家為中國南極長城站所畫壁畫的內容,既緊扣畫家的畫,又突出南極的特點:沒有黑夜,正如南極考察隊員開拓事業的忘我獻身精神。這樣命題,新穎醒目,含義深長,給讀者以充分想象、深入思考的余地。

            給加點生字注音或根據拼音寫字

            亙古( )欽佩( )船舷( )真摯( )踮腳( )混沌( )

            暴虐( )吞噬( )鎧甲( ) 抿住( )佇立( )剔透( )

            翩躚( )驀地( )緊蹙( )粗獷( )俯瞰( )步履()蹣跚( )嘔心瀝血( )驚心動魄( )

            (1)本文采用了小標題,請你仔細閱讀課文的每一部分小標題,是否是本部分內容的概括,為什么?如果不是,你如何概括?

            (2)想一想,作者為什么選取這些事件?在這些材料的組合上有怎樣的特點?

            文章以女畫家赴南極體驗生活的全過程為線索,通過女畫家的切身感受將南極戰斗生活中的一幕幕特寫鏡頭組合有序地展現在讀者面前,從而表現中國科學工作者的獻身精神和民族氣概。

            2.討論人物。

            (1)你對文中所寫到的南極人有著怎樣的認識?

            (引導學生認真探究,體會感悟南極人的精神風貌。閱讀思考,勾畫批注。交流閱讀感悟。

            (2)討論:誰是主人公?(注意引導學生找到根據)

            明確:文章的主人公是南極考察隊員群體。

            (3)為什么沒點出女畫家的名字?

            3.試著用一句話概括全文。

            【二】、賞析語言,感受人物精神

            1.學生朗讀相關的句段,畫出自己喜歡或感動的句子并說出理由。

            2.交流。讀出一兩處你認為最精彩的描寫部分并說明理由。讀出一兩處你認為用得比較好的語言并作簡要分析。

            【三】、問題討論,探究南極精神

            1.你認為文中所指的“南極精神”是一種什么精神?

            2.你是如何理解壁畫中的三個太陽的含義的?

            (沒有標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三、拓展●延伸

            1.女畫家來到南極后曾將一個漂流瓶投進大海。請你展開想象,以這個情節為開頭創作一個故事。

            2.如果你是一位藝術家(畫家、攝影家、詩人、音樂家……),你會為南極留下一件怎樣的藝術品?請你設想或創作。

            四、課堂●總結

            五、板書設計初到南極

            觀察南極,體驗生活艱苦卓絕不怕犧牲

            女畫家的

            見聞感受觀察南極人,感受南極精神

            離開南極

            熱愛祖國,現實生活,學習目標,表達方式!

          【《三個太陽》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太陽教學設計12-22

          《太陽鐘》教案課件優秀教學設計04-20

          《太陽》課件設計05-05

          太陽是大家的課件之教學設計11-20

          《三個兒子》導學案教學設計04-20

          《三個兒子》教學設計15篇12-23

          《太陽》的課件設計05-04

          《三個兒子》教學設計(通用15篇)12-23

          《三個兒子》教學設計(集錦15篇)12-23

          太陽是大家的教學設計精選15篇02-28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性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波多野结衣 | 中文字幕天堂资源网最新版 | 小泽玛丽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 色香欲亚洲天天综合网 | 日本免费高清一区二区三区最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