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自行車里的數學

          時間:2021-04-10 10:06:25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教學設計:自行車里的數學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我們應該怎么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教學設計:自行車里的數學,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學設計:自行車里的數學

          教學設計:自行車里的數學1

            教學內容:

            人教版教材六年級下冊第67頁及相關內容。

            教學目標:

            1.綜合知識解決生活中常見的有關自行車里的數學問題。

            2.經歷“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建立數學模型——求解——解釋與運用”的問題解決的基本過程。

            3.感受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激發學習知識的熱情。

            教學重點:通過實踐活動,研究普通自行車的速度與其內在結構的關系,研究變速自行車能變化出多少種速度的組合數

            教學難點:研究普通自行車的前、后齒輪數與它們的轉數的關系。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來探究自行車里的數學。

            二、研究普通自行車的速度與內在結構的關系

            提出問題

            自行車蹬一圈,走多遠?

            分析問題

            方法一:直接測量(誤差大)

            方法二:計算法

            解決問題

            自行車行進原理

            探究車輪轉動的圈數與什么有關?

            探究前齒輪轉一圈,后齒輪轉幾圈

            合作探究

            前齒輪轉動一個齒,后齒輪轉動幾個齒?前齒輪走過2個齒呢?5個齒呢?

            你發現了什么規律?

            匯報交流

            前后齒輪轉動的什么數是相等的?

            結論:前齒輪齒數×前齒輪轉數=后齒輪齒數×后齒輪轉數

            后齒輪轉數=前齒輪齒數/后齒輪齒數

            建立數學模型

            自行車蹬一圈走的距離=前齒輪齒數/后齒輪齒數×車輪周長

            運用知識

            自行車車輪直徑是0.8米,前輪是48個齒,后輪是16個齒,蹬一圈自行車跑多少米?(

            三、研究變速自行車能變出多少種速度

            觀察變速自行車

            變速自行車一般有多個前齒輪多個后齒輪,例如這款變速自行車有2個前齒輪,6個后齒輪。

            合作探究

            出示書上表格,小組合作交流,并完成表格填寫

            思考:蹬同樣的圈數,前、后齒數比是( )的組合使自行車走得最遠,為

            什么?

            匯報交流

            自行車蹬一圈走的距離= 齒數比 ×車輪的周長,當車輪周長一定時,前齒輪數齒數:后齒輪數齒數的比值最大時,自行車走的最遠。

            四、課堂小結師: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實踐活動,你又有哪些新的收獲呢?

          教學設計:自行車里的數學2

            教材分析:

            綜合應用《自行車里的數學》是小學數學六年級下下冊中在第三單元“比例”之后安排的。旨在讓學生運用所學的圓、排列組合、比例等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通過解決生活中常見的有關自行車里的問題,了解數學與生活的廣泛聯系,經歷“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建立數學模型—求解—解釋與應用”的解決問題的基本過程,獲得運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思考方法,并加深對所學知識及其相互關系的理解。

            《自行車里的數學》主要研究兩個問題:普通自行車的速度與其內在結構的關系;變速自行車的能變化出多少種速度。

            教學理念:

            數學是對客觀世界數量關系和空間關系的一種抽象。可以說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教師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環境,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創設生動的數學情境……。” 在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實施過程中,“數學生活化”問題受到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關注和肯定。《數學課程標準》明確要求“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歷數學過程。”在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小到日常購物,大到航空航天工程等數據的處理。學生學習數學是“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的,必要的`日常生活的工具。”引導學生把所學知識聯系,運用于生活實際,可以促進學生的探索意識和創新意識的形成,培養學生初步的實踐能力。

            新課程標準數學教材突出了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許多教學內容都建立了形象的生活情境,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應用數學。《自行車里的數學》就是讓學生運用所學的圓、排列組合、比例等知識來解決生活中常見的有關自行車里的實際問題。在傳授數學知識和訓練數學能力的過程中,教師要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內容,引導學生學會運用所學知識為自己生活服務。這樣的設計,不僅貼近學生的生活水平,符合學生的需要心理,而且也給學生留有一些瑕想和期盼,使他們將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聯系得更緊密。讓數學教學充滿生活氣息和時代色彩,真正調動起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的自主創新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運用所學的圓、排列組合、比例等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2、讓讓學生了解數學與生活的廣泛聯系,獲得運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思考方法,并加深對所學知識及其相互關系的理解。

            教學重難點:

            1、普通自行車的速度與其內在結構關系的數學模型;

            2、變速自行車的能變化出多少種速度。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師:同學們,我們學數學用數學,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你看我們這自行車里就有許多數學知識。今天我們就一起研究自行車里的數學

            二、新課教學:

            1、了解自行車的結構和行進原野

            (課前在講臺上擺放3輛自行車,一輛普通自行車,一輛變速自行車,一輛兒童自行車。)

            師:同學們,誰知道自行車是怎么行進的?(教師邊說邊推動一輛自行車,請學生仔細觀察、討論、回答。)

            生:靠車把推動的。

            生:靠車輪流動的。

            生:靠腳踏推動齒輪轉動,齒輪帶動車輪前進的。

            師:齒輪是怎樣帶動車輪的?請同學們仔細觀察。(教師轉動腳踏,讓學生仔細觀察。)

            通過學生觀察回答,教師總結提出結論:

            ①腳趾蹬一圈,前齒輪轉一圈,

            ②鏈條跟著前齒輪轉動,后齒輪跟著鏈條轉動,后輪跟著后齒輪轉動。鏈條間的孔與前后兩個齒輪的每個齒對應,前齒輪轉過一個齒,后齒輪也一定轉過一個齒。前齒輪轉多少齒,后齒輪也轉多少齒。

            ③后齒輪轉一圈,車輪轉一圈。

            [教學時,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推理等活動,獲得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

            2、研究普通自行車的速度與內在結構的關系

            ①提出問題

            師:我們剛才了解了自行車行進的原理,哪么誰知道腳踏噔一圈,自行車能走多遠呢?

            ②分析問題

            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研究解決問題的立案。

          教學設計:自行車里的數學3

            [教學目標]:

            1、運用所學的圓、比例等知識解決問題;了解普通自行車和變速自行車的速度與其內在結構的關系,知道變速自行車能變化出多少種速度。

            2、通過解決生活中常見的有關自行車的問題,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經歷解決問題的基本過程,了解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

            [教學重點難點]:

            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說一說你了解到的有關這兩種自行車(普通自行車和變速自行車)的知識。

            2、自行車里會有數學問題嗎?想一想。

            二、研究普通自行車的速度與內在結構的關系

            1、提出問題:兩種自行車,各蹬一圈。能走多遠?引出學生對自行車里的數學的研究。

            2、分析問題

            (1)學生討論如何解決問題。

            方案一:直接測量,但是誤差較大。

            方案二:根據車輪的周長乘以后車輪轉的圈數,來計算蹬一圈車子走的距離。

            (2)討論:前齒輪轉一圈,后齒輪轉幾圈?

            前齒輪轉的圈數×前齒輪的齒數=后齒輪轉的圈數×后齒輪的齒數

            建立數學模型,收集數據并求解。

            (1)蹬一圈車子走的距離=車輪的周長×(前齒輪的齒數:后齒輪的齒數)

            (2)分組收集所需要的數據,帶入上述模式,求出答案。

            4、匯報結果。各小組展示并解釋本組的研究過程和結果,在比較結果。

            三、研究變速自行車能組合出多少種速度?

            1、提出問題:變速自行車能組合出多少種速度?

            (1)了解變速自行車的結構。(有2個前齒輪,6個后齒輪。)

            (2)根據這個結構,可以組合出多少種速度?

            2、分析問題,求解,匯報。

            3、蹬同樣的圈數,哪種組合使自行車走得最遠?

            四、課堂作業

            1、一輛自行車的車輪直徑是0.7米,前齒輪有48個齒,后齒輪有16個齒,蹬一圈自行車前進多少米?

            2、一輛前齒輪有28個齒,后齒輪有14個齒,蹬一圈自行車前進5米。求自行車的車輪直徑。(保留兩為小數)

            五、課堂小結

            自行車里的學問可真大,你還能提出一些數學問題并解決嗎?

            [自行車里的數學]

            1、踏板蹬一圈,是不是車輪也走一圈?

            2、踏板蹬一圈,所走的路程與什么有關?

            最佳答案

            踏板蹬一圈,是不是車輪也走一圈?

            不是,因為踏板所帶動的大輪與自行車后輪上的飛輪大小是不同的,所以當踏板轉一圈時,后輪要輪上5-6圈.

            踏板蹬一圈,所走的路程與什么有關?

            與自行車的輪胎直徑有關,就是我們說的20、24、26、28寸

          【教學設計:自行車里的數學】相關文章:

          初中數學教學設計03-03

          幼兒數學教學設計02-15

          數學必修五教學設計、12-29

          數學分數教學設計12-22

          數學教學設計(15篇)12-27

          數學分數教學設計12-22

          數學圖形教學設計案例02-15

          小學數學方程教學設計12-30

          最新數學必修一的教學設計01-05

          數學教學設計合集15篇12-28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先锋影音ⅴa中文资源 | 中文字幕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不卡一区综合视频 | 中文字幕乱码AV电影 | 亚洲精品熟女国产国产老熟女 | 日韩在线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