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教學設計

          時間:2021-04-16 14:34:28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教學設計6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你知道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教學設計6篇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

            蘇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十冊第119-120頁。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理解并掌握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結合教學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和方法。

            3、進一步培養學生

            自覺驗算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理解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

            教學難點:

            理解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計算時必須先通分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1、口算:4/7+2/75/11-4/117/12-5/12

            1/2+1/28/9-5/915/16+5/16

            學生口答得數后,說一說:這一組題目有什么共同特點?(板書:同分母分母加、減法)

            怎樣計算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猜一猜:這一節課我們將學什么?

            (如學生猜測有困難,教師提示:能找一個與“同”意思相反的詞嗎?)

            板書課題:異分母分數加、減法。

            2、學生讀課題,舉例說出幾道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算題。

            教師板書學生所編擬的算題,再請學生辨析教師出示的兩題:1/2+1/3、8/9-5/6(即課本中例1、例2),這兩題與今天學習的內容相符嗎?

            引導學生看板書,說一說想到了什么?

            二、新課展開

            1、教學例1

           。2)怎樣計算1/2+1/3,請同桌先討論算法,再試算。

            教師巡視,選擇不同算法的學生板演。

           。2)評析板演:看這些不同的算法,說說你們的想法?

            討論: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為什么不能像同分母分數加減法那樣,把分子直接相加呢?

            在學生討論后匯報的基礎上,教師教具示范。(圖略)

            師:1/2+1/3,把這兩個陰影部分合在一起,你能不能直接說出結果是多少?

            教師指著合并后的圖形問:把圓平均分成幾份,就可以看出1/2+1/3等于多少呢?

            學生回答后,教師教具示范,進行驗證。(圖略)

            教師引導學生發現:這樣,平均分的份數相同,分數單位相同,3份與2份合起來是5份。

           。3)小結:通過學習計算1/2+1/3,你知道了什么?

            學生發言交流,得出:分母不同,就是分數單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要把它轉化為同分母分數才能計算。

            完成板書:異分母分數加、減法

            轉化

            同分母分數加、減法

            師追問,可以通過什么辦法把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轉化同分母分數加、減法?(板書:通分)

           。4)1/2+1/3=5/6,算得對不對呢?怎樣驗算?

            學生匯報用交換加數位置的驗算方法時,教師讓學生在作業本上做一做。

            學生匯報用減法驗算時,教師啟發學生想一想:減法怎么算呢?學生試做,指名板演。評析時,讓板演的學生說一說他是怎么想的。

            2、教學例2

           。1)8/9-5/6,學生試算并驗算,指名板演。

            (2)評析板演

            3、總結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4、閱讀課本,質疑。

            對于異分母分數加、減法你有什么疑問呢?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三、新課鞏固

            1、專項練習

            師:你認為計算異分母分數加、減法需要哪些知識基礎?

            學生回答“通分”時教師指出:通分是關鍵。并練習:

            把下面每組中的兩個分數通分。

            2/3和2/5,1/5和3/10,1/6和3/8

            學生回答“同分母分數加、減法”時,教師指出:對!我們是把新學的知識轉化為已學的知識來解決問題的,這是我們學習中一種很好的方法。

            2、強化練習

            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3分鐘)選擇課始編擬的異分母分數加、減法題目進行計算。比一比,看誰做得既對又多。

            指名匯報。匯報時先匯報做的是哪幾題,怎么做的,其他學生判斷他算得對不對。

            3、發展練習

            師:今天這節數學課,我們一起學習了異分母分數加、減法。大家理解并掌握了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出示:今天的數學課,探究新知大約用了()/()小時,新知練習大約用了()/()小時。

            學生先聯系實際填空,再想一想:可以提出什么問題?怎樣計算?

            4、課堂作業

            5、選做題:()/()+()/()=11/12括號中是兩個異分母的最簡分數,這兩個分數各是多少?(答案不唯一)

            設計意圖:

            1、精心設問,激思導入

            舊知,一般是后繼新知的生長點。新課開始,通過幾道同分母分數加、減法口算題,習舊引新、承前啟后。此時,教師再巧妙地以符合兒童心理特點的“猜”的方式揭示課題,引起學生對新課學習內容的關注。接著

            ,共同對課題進行例釋性“解讀”,凸現了本課要探究的新課題的特點,又為學生下繼的探究性學習、自式練習準備了材料。在學生所編擬的算題與課始的口算題表層現象(分母不同)的對比中,暗示了解決新問題的方案。教師隨之的一句“說一說想到了什么”,看似平談,實則在學生的頭腦中激起了問題的波瀾。學生自己生成問題,為探索、思考、創造提供了動力與方法。

            2、遵循規律,自主探索

            北師大周玉仁教授曾精辟地指出:在課堂教學中,凡是學生能探索得出的決不替代。例1的教學,教師改變以例題、示范,講解為主的教學方式,大膽放手,把嘗試與交流討論融合一體,給學生的“探索”提供開放的、廣闊的舞臺。在學生形式地認識了同分母分數加法計算之后,組織全班學生理性地探索討論,并結合動態的教具演示,促使學生的認識從朦朧走向清晰,從感性走向理性,從具體走向抽象。這樣,學生不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不僅獲得內容性知識,而且獲得方法性認識;不僅在知識方面獲得長進,而且在情感、態度方面得到發展。這樣的學習,才是全面的,才有“味道”,才有深度。

            從例1異分母分數驗算的教學,自然、巧妙地過渡到減法的教學,是由于有加法算法的遷移,對減法教學采取了略處理。如果說計算5/6-1/2、5/6-1/3倘有少數學生有一些困難的話,那么計算并驗算8/9-5/6則對他們的學習有“補償”作用,相信減法計算問題全班學生都能迎刃而解。教師的心中要想到的是全班所有學生,“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閱讀課本、質疑環節的安排,又為學生在回顧與反思中內化新知,提供平臺。

            3、形式豐富,分層鞏固

            計算課教學的練習,很容易由于機械操練導致學生學習生活的枯燥乏味。如何克服這一弊端?本課進行了一些探索。在學生質疑之后,教師拋出問題:“你認為計算異分母分數加、減法需要哪些知識基礎?”從而使專項練習具有思考性和研究性。強化練習,以學生編擬的題目作為內容,讓學生自主選擇,并采用限時的方式,學生計算的“感覺”一定與往日不同。發展練習,既對這節課學習內容、學習方式進行了總結,又將計算問題還原到實際生活的情境中。學生在興趣盎然中把課堂教學再一次推向高潮,隨之選做題的練習,它不是給這節課劃上句號,而是添加了一個問號,使學生的思考從課內延展到課外。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理解異分母分數加減法必須先通分的道理,掌握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進一步培養學生自覺驗算的良好習慣。

            3、讓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意識。

            教學重點: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為什么先通分的道理。

            教學準備:課件、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1、出示卡片口算

            4/5-2/5=3/4-1/4=2/7+3/7=8/9+2/9=16/18-15/18=

            2、說一說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板書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

            3、為什么計算同分母分數加減法可以分母不變,只把分子相加減?(因為分母相同,也就是分數單位相同,單位相同的數可以直接相加減。)

            二、創設情境,導入新知。

            1、根據情境提問題并列式。

            向學生介紹什么是生活垃圾,以及生活垃圾對環境的污染情況。滲透不亂扔垃圾,自覺把垃圾分類處理的環保教育。

            用課件出示例1的垃圾分類圖,請學生仔細觀察,說一說,從圖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根據情境中的數據,提出問題:(1)廢金屬和紙張垃圾是垃圾回收的主要對象,它們在生活垃圾中共占幾分之幾?(2)危險垃圾多還是食物殘渣多?多多少?

            引導并指名學生列式:1/4+3/103/10-3/20(板書算式)

            2、比較不同,導入新課

            教師:黑板上這兩道題,同學們能直接算出結果嗎?(不能)剛才那些題你們算得特別快,為什么這兩道不行呢?它們有什么區別嗎?(指名回答)

            教師:是的,像黑板上這樣,由不同分母分數組成的加減法,叫異分母加減法。與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不同。這一節課我們就來研究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板書課題:異分母分數加減法)

            三、新課

            <一>例1(1)1/4+3/10

            1、理解分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

            教師:我們先看第一道加法題:1/4+3/10,為什么分母不同,就不能直接相加呢?(指名回答:分母不同,也就是分數單位就不同,就不能相加)

            看扇形圖加深理解。圖片出示:

            教師:我們再從圖上看一下,用兩個大小相同的圓表示單位1,根據分數的意義,涂色的部分分別表示1/4和3/10。1/4的分數單位是1/4,用這樣的一個大扇形表示,3/10的分數單位是1/10,用這樣的一個小扇形表示,它們的大小不同。1/4+3/10就是用一個大扇形加上三個小扇形,能直接相加嗎?所以,1/4+3/10因為分母不同,也就是分數單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

            2、引導學生合作交流

            教師:只要解決了什么問題,1/4和3/10就可以直接相加了?(轉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數)

            用什么方法可以轉化呢?同學們能用學過的知識解決嗎?

            你們可以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再和小組同學一起討論研究。

            學生分組討論、試算,教師巡視指導。

            3、集體交流

            教師:都研究的差不多了,我們一起交流一下。哪個小組同學愿意到前邊談談你們的想法?

            各小組介紹各自的計算和思考過程,引導學生比較評價,選出最好的方法。

            板書:1/4+3/10=5/20+6/20=11/20

            4、課件演示

            教師:為了加深理解,我們再從圖上看一看1/4+3/10的過程。課件出示:

            教師:1/4和3/10因為分母(不同).也就是分數單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所以同學們就用通分的方法,把它們轉化為分母相同的分數5/20和6/20。這樣分數單位就相同了,都是1/20。你看表示1/4和3/10的兩個圖形都變成了由許多個大小一樣的小扇形組成的圖形,就可以直接相加減了。

            <二>例1(2)3/10-3/20

            1、引導學生用剛才探索出來的方法,計算3/10-3/20。請一名學生板演,其余學生在練習本上試算。

            2、請板演的學生說說是怎樣計算這道題的。

            <三>總結計算方法

            1、教師:我們已經計算出兩道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題了,你們考慮過沒有,我們計算這類題的關鍵是什么呢?(通分)結合以上的計算,同學們能試著總結出異分母分數的計算方法嗎?可以跟同桌交流一下。

            2、指名學生回答,教師把這個計算方法寫在黑板上。(板書: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方法計算)齊讀一遍。

            <四>、閱讀課本

            教師:今天我們所學的是課本110頁和111頁的內容,請同學們打開書,自由閱讀一下這兩頁,再回顧反思一下新知識,如果有什么疑問還可以提出來和大家交流。

            四、鞏固練習

            1、計算1/3+5/6=5/8-5/10=(黑板)

            教師:剛才我們通過研究黑板上的2道例題,總結出了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按照這個計算方法同學們能把這兩道題又對又快的算出來嗎?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感受計算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必要性。

            2、通過動手操作折紙,理解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

            3、能正確計算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解決簡單分數加減法的實際問題。

            4、滲透轉化思想,培養遷移、類推和歸納概括的能力。

            教學重點:能正確計算異分母分數加減法。

            教學難點:理解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和法則。

            教學準備:PPT課件、同樣大的長方形紙片若干張。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填一填。

            1/2=()/4=4/()

            2、找出下列各組數的最小公倍數。

            6和87和1411和9

            3、將下列各級分數通分。

            1/4和3/87/10和5/6

            4、搶答:

            1/5+2/53/7+2/74/9+5/9

            5/8-3/811/15—11/157/12—5/12小結:同分母分數相加減,分母不變,只把分子相加減。

            二、探究新知:

            1、創設情境。

            PPT出示:同學們在手工課上折紙。淘氣用一張紙的1/2折一只小船,笑笑用同一張紙的1/4折一只小鳥。

            師: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問題?你會解決這些問題嗎?(學生列出算式。)

            先估一估它們的和(差)是多少?

            PPT出示:

            1/2+1/4在()之間。

            A、0—1/2B、1/2—1C、1—2

            2、嘗試探索,操作驗證。

            師:大家估計的正確嗎?我們可以用折紙的方法進行驗證。

            出示操作提示:

           。1)在長方形紙上用自己喜歡的顏色涂出它的1/2;

           。2)再用不同的顏色涂出它的1/4;(不重復)

            (3)觀察兩種顏色一共占這張紙的幾分之幾。

            學生動手操作后,反饋估算結果。指名說說3/4是怎么得出的。

            3、異分母分數相加,能直接計算嗎?

            同桌交流。小結:異分母相加,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數加法的方法進行計算。(板書)

            4、自主嘗試:1/2—1/4。全班交流計算結果及異分母分數減法的計算方法。

            5、試一試:

            完成課本“試一試”。(3/4+5/89/10—1/6)

            獨立完成,同桌檢查。

            6、小結:異分母分數加減法如何計算?(PPT出示)

            三、鞏固練習:

            1、課本“練一練”第1題。(讓學生鞏固異分母分數加法的算理。)

            2、課本“練一練”第3題。

            獨立完成,全班交流。

            3、大家對異分母分數加減法已經掌握得較好了,接下來同學們來當一次小老師,幫小馬虎看看他的計算是否正確。

            2/3+1/4=2/12+1/12=3/12=1/4

            11/14—5/7=11—5/14—7=6/7

            (1)先獨立思考。

            (2)誰來當老師,幫他指出問題?

            (3)通過這道題的練習,你想給小馬虎提點什么建議呢?

            4、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走進生活中的數學世界來解決問題。

            我們每天都制造很多的生活垃圾,環衛工作人員對我們在生活中所產生的垃圾進行分類整理,得出以下結論:

            廢金屬占生活垃圾的1/4;

            廢紙張占生活垃圾的3/10;

            塑料袋占生活垃圾的2/5;

            其它垃圾占生活垃圾的1/20。

            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并嘗試解決。

            四、拓展延伸:

            1、有紅、黃、藍三根彩棒,紅棒比黃棒長3/4米,藍棒比黃棒短1/6米。

           。1)紅棒與黃棒相差多少米?

            (2)如果藍棒比黃棒長1/6米,紅棒與藍棒相差多少米?

            引導學生用畫線段圖的方法嘗試解決。

            2、(1)1/2+1/3=1/3+1/4=1/4+1/5=1/3+1/5=

            (2)1/2-1/3=1/3-1/4=1/4-1/5=1/3-1/5=

            A.觀察特點;B.計算,找規律;C.舉例應用。

            五、課堂總結: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問題?

            2、師:在我們的身邊數學無處不在,希望同學們能運用今天所學數學知識去解決實際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板書設計: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

            1/2+1/4=2/4+1/4=3/4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則: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數加減法則計算

            1/2—1/4=2/4—1/4=1/4

            教學反思:

            《折紙》這一課主要是學習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反思本課節從如下幾個方面來談。

            1、根據學生學習的需要靈活使用教材。

            教材為孩子們創設了一個生活化的情境,兩個小同學在手工課上進行折紙。分別用去了張紙的1/2和1/4。通過比較兩個人用紙的多少,引發了學生對如何計算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的思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利用數學信息學生提出了一些問題并進行了解答。在解答中,學生們遇到了困惑,正是因為這一困惑的出現引起了學生對這種算式該如何計算思考。通過觀察、分析、估算和討論交流,使學生認識到異分母分數相加減,因為分數單位不同必須要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法則進行計算。學生的探究計算法則的過程中,體會一步步推理,理解算理。

           。、結合生活實際,幫助學生在實際操作、感知的過程中建立數學技能。

            本課教學中借助折紙情境,使學生在觀察分析、提問解答的活動中,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在學生猜測、驗證算式結果并歸納總結出法則的過程中,幫助學生建立分數知識相關的數學模型,激發并滿足他們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欲望。

           。、進行估算,注重對學生估測能力的培養。

            本課教學中在合作探究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計算方法前都設計了讓學生先估一估的環節,引導學生認真思考并充分調動感官,結合自己已有的學習經驗對加減法算式結果進行估算。這樣的設計有助于促進學生自覺地運用所學的估測知識對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解決方法進行初步感知。

            本堂課也出現一些不足,如:個別學生以往的“找兩個數的公倍數、通分”知識中間有缺漏。折紙過程中,時間過多導致學生練習時間少,練習量不足。以后在新課前事先準備一些舊知識,以利于新舊知識間的遷移,學生容易走進新課堂,容易掌握知識。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整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相同

            (2)使學生知道分數加減混合運算也可以一次通分,再計算。

           。3)培養學生細心認真的計算習慣。

            教學重點:

            掌握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

            教學準備:

            小黑板,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旅游嗎?今天,老師帶同學們一起去云夢森林公園參觀。

            用多媒體出示表格,問:從表中你能獲得哪些數學信息?

            根據這些數學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二、合作探究,學習新知:

            1.根據學生提出的數學問題,選擇“森林部分比草地部分多幾分之幾”這一問題。

            (1)學生先獨立解答,再在小組內交流算法。

            (2)小組派代表匯報算法:

            (3)教師問:這兩種算法有什么不同?你喜歡哪種算法?你發現了什么?學生思考并回答。

            師生共同總結:

            三個分數是異分母分數,先算前面兩個,再算最終結果;也可以先一次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數運算法則計算結果,比較簡便。

            2.課件出示下表:

            森林和裸露地面降水量轉化情況對比

            地控類別蓄存為地下水地表水其他

            森林7/201/42/5

            裸露地面?11/202/5

            師:從表中你能發現那些數學信息?看到這些信息你有什么感想?你能幫老師解決這個問題嗎?

            學生獨立列式解答。

            展示學生不同的解答方法:

            提問:這兩種方法有什么不同?

            師生總結:加減混合運算中有小括號時,要先算小括號里的。

            3.結合以上兩個問題,總結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師:你能說說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嗎?

            學生先在小組內互相說一說,再在全班交流。

            課件出示: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與整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相同。

            三、鞏固運用,實踐創新:

            1.由小組派代表評比。

            出示教材第118頁“做一做”。比一比,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2.列式計算:

           。1)從6/7里減去1/2和1/7的和,差是多少?

           。2)4/5加上3/5減去1/3的差,和是多少?

            3.小華看一本故事書,第一天看了1/3,第二天看了3/5,還剩下多少沒有看?

            4.水果店運來5/8噸水果,其中梨占1/4,蘋果占1/5,其他水果占這批水果的幾分之幾?

            四、課堂小結:

            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發言)

            師:看來大家的收獲可真不少,希望同學們平時多留心多觀察,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你身邊的數學問題。

            五、布置作業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教學設計5

            教學內容:

            教材80頁例1,練習十四1~4

            教學目標:

            1、讓學生探索并掌握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簡單的異分母分數加、減法。

            2、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感受轉化思想在解決新的問題中的價值,發展數學思維。

            3、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進一步體驗數學學習過程的探索性,獲得成功的樂趣。

            教學重點:

            探索并掌握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我們在三年級已經學過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你會計算下面的題目嗎?

            出示口算題:

            2/4+1/47/9-5/94/8+3/88/10-7/10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導入: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分數的加、減法。

            二、教學例1

            1、出示例1

            指名讀題。

            提問:怎樣列式?為什么?

            這道算式與我們以前學過的分數計算有什么不同呢?

            揭示課題

            2、探索計算方法

            談話:我們可以用一張長方形紙表示這塊試驗田,折一折、涂一涂,在這張長方形紙上分別表示出它的1/2、1/4

            學生操作,教師適當指導。

            交流:根據你的操作,說說1/2+1/4的得數是多少?

            你是怎樣看出得數是3/4的?把涂色部分看成3/4時,原來的1/2被看作了幾分之幾?

            想一想,如果不看圖,計算1/2+1/4時,先要做什么?

            提問:把異分母分數轉化成同分母分數的過程,我們應用了什么知識?這個過程也叫什么?想一想,計算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時,為什么要先通分?

            完成書上的填空。

            3、把例1的問題改成:黃瓜的面積比番茄多這塊地的幾分之幾?

            學生嘗試解答

            評講。

            重點提問:計算時,要先做什么?

            三、教學“試一試”

            1、指名讀題。提問:除了計算之外,題目還有哪些要求?

            2、學生獨立計算并驗算。

            3、講評。

            提問:5/6-1/3的得數是多少?作為得數,3/6和1/2哪個更簡潔?

            指出:計算結果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

            提問:你是怎樣計算1-4/9的?為什么要把1轉化成9/9?

            你是怎么進行驗算的?

            4、總結方法:

            計算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要注意什么?小組交流。

            總結:計算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時,要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數加減法進行計算;計算結果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計算后要自覺驗算。

            四、完成“練一練”

            學生計算,并選擇一題進行驗算。

            交流。

            五、診斷練習

            下面的計算對嗎?不對的,請幫助改正。

            2/5+1/4=3/9=1/3

            1/6-1/24=4/24-1/24=3/24

            3/5+3/10=6/10+3/10=9/10

            1/6+1/8=1/14

            六、鞏固練習

           。、做練習十四1

            學生各自涂色,并寫出得數。

            同桌互相檢查。

            2、做練習十四3、4

            指名讀題后,學生獨立解答。

            其中第4題提醒學

            生根據要求的問題正確選擇條件。

            集體交流。

            七、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新的收獲?

            八、作業

            練習十四2

            教后反思:

            本節課的教學體現了“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教學理念,主要有以下的特點:

            把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放在重要的位置,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

            通過已學知識的遷移,為學生探究方法提供可能,課堂中有效滲透轉化的思想。

            習題的練習既能突出本節課的重點,起到鞏固深化的作用,又能發展學生的思維,增長學生的智慧。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教學設計6

            一、教學目標:

            1、讓學生探索并掌握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簡單的異分母分數加、減法,并能用來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感受轉化思想在解決新的計算問題中的價值,發展數學思考。

            3、讓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喜悅,提高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二、教學重點:

            探索并掌握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三、教學難點:

            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四、教學過程:

           。ㄒ唬﹦撛O情景,以舊引新:

            1、今天×××同學過生日,你準備怎么過?你想請哪些人來參加你的生日聚會?

            2、請你分蛋糕,你怎么分?

            3、這些分法都可行嗎?如果都可行的話,怎樣比較合理?

            4、我們怎樣才能知道那種最合理?

            5、計算,算式怎么列?

            6、這些算式與我們以前學過的有什么不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異分母分數加減法》。

            7、我們前面學過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怎么計算?為什么?

            那么,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能不能直接相加減,怎么辦?下面我們一起來研究。

           。ǘ﹦邮植僮鳎剿餍轮

            1、這些算式都是連加的,比較麻煩,我們先來研究兩個分數相加的,根據黑板上這些數,可以有哪些算式供我們研究。

            2、請你任選一個算式來進行研究。

            3、請你先將你選中的兩個分數用陰影表示在老師發給你的'兩個圓紙片上,然后把它們合起來,通過剪一剪,畫一畫,折一折的方法,找到它們的和,F在以四人為一個小組,開始研究。

            4、生匯報結果。

            5、怎么知道的?把你的操作過程向大家介紹一下。

            6、這個過程其實就是一個什么樣的過程?

            7、練習。

            8、這幾道題怎樣進行驗算?請大家試一試。

            9、這幾道題其實就是異分母分數的減法,他們做的時候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為什么要先通分?

            10、總結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以及注意的地方。

           。ㄈ、練習應用:

           。ㄋ模⒆詫W書本。

            (五)、提高練習:口算

           。、發展練習:找規律

            (七)、課堂小結。

            五、反思: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是小學數學第十冊的一個教學內容,教材上的教學材料是這樣安排的:明橋小學有一塊長方形試驗田,其中1/2種黃瓜,1/4種番茄。種黃瓜和番茄的面積一共占這塊地的幾分之幾?1/2+1/4=

            想:分母不同,就是分數單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減,要把它們轉化為同分母分數,然后再相加。

            一、教材的局限性:

            1、教學材料過于呆板,遠離學生的生活,無法激發學生興趣。

            2、沒有為學生主動探究創設情景,學生無法進行主動探究。

            二、改為現在的教學方案,有以下幾點想法:

            1、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變傳統的接受學習為主動探究的學習。

            這節課如果按照傳統的教學方法去上,大概是這樣的一個過程:先復習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讓學生明確兩個分數相加,一定要分數單位相同才行。然后告訴學生,異分母分數相加,分數單位不同,要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方法進行計算。最后安排一定量的練習。

            本節課的教學完全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方法,在情境中讓學生發現問題,并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動手操作,學生在操作中發現:分數單位不同,無法相加,于是他們通過操作,把兩個分數重新平均分,使他們的分數單位相同,再相加。上述過程,完全是學生自主探究的成果,在這一過程中,每一個小組的學生

            都在進行合作,每一個學生都在主動的探究,“異分母分數相加要先通分”這一知識點完全是由學生自己發現的。而且,在整個的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主動探究的能力、發現問題的能力都得到了培養。在整個的過程中,教師始終沒有以知識權威的身份出現在課堂中,而是以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的身份出現。

            2、讓學生在探究中體驗,進一步深刻理解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要先通分的道理。

            新課標中不僅使用了“了解、理解、掌握、運用”等刻畫知識技能的目標動詞,而且使用了“感受、體驗”等刻畫數學活動水平的過程性目標動詞,可見新課標對學生在數學思考、解決問題以及情感與態度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教學過程既是一個探究過程,同時也是學生主動參與的一個特定的數學活動過程,作為一個活動過程,那就要特別關注學生的體驗,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認識比的性質,獲得一些經驗。

            3、聯系生活實際,利用情境貫穿整堂課。

            好的課題導入能引起學生的知識沖突,打破學生的心理平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好奇和求知欲,能引人入勝,輝映全堂。新課導入的藝術之一在于能把生活中的問題作為例題,使學生切實體會到學習數學知識的必要性,從而積極主動地學習。課的一開始,引出學生很熟悉的過生日的話題,一下子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緊接著讓學生說說分蛋糕的方案,并在猜想這些方案是否可行的基礎上,引出今天要研究的問題:“異分母分數加減法”。

            最后,提出課外延伸題:今天我們學習了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請你用今天學到的知識,再去思考一下,前面幾種分蛋糕的方案,哪種是可行的,哪種是不可行的?既擴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也培養了學生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同時也起到了首尾呼應的作用。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教學設計6篇】相關文章: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教學反思03-04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說課11-12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教學反思15篇03-04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優秀教學設計模板(通用8篇)12-28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說課稿(10篇)11-13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說課稿10篇11-13

          《異分母分數的大小比較》教學反思范文12-23

          同分母分數加減法說課稿11-04

          《小數的加減法》數學教學設計03-03

          分數除以整數教學設計02-09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香蕉国产人午夜视频在线 | 中文字幕玖玖资源亚洲精品 | 尤物萝控精品福利视频的 |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视频网站 | 亚洲视频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不卡久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