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蟬的教學設計

          時間:2021-04-25 14:18:35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螳螂捕蟬的教學設計范文

            作為一名老師,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螳螂捕蟬的教學設計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螳螂捕蟬的教學設計范文

            螳螂捕蟬的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能聯系實踐和語言環境理解運用“乘虛而入”“不堪設想”“恍然大悟”“自由自在”“毫不介意”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給課文分段,并擬定小標題。

            4、學習課文第一段,了解大王與大臣們看待問題的不同。

            重難點: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給課文分段,并擬定小標題。

            教學過程:

            一、 由圖及文,導入新課。

            1、 分別出示螳螂和蟬的圖片。生觀察:圖上畫的是什么動物?

            2、 板書并簡介、認讀生字“螳螂” “蟬”(預習準備:了解螳螂和蟬)

            3、 螳螂捕蟬是一個寓言故事,整個故事可用八個字概括:螳螂捕蟬 黃雀在后 課文寫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告訴了我們一個怎樣的道理呢?

            二、 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要求: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邊讀邊想,理解詞語意思。

            3、想想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2、檢查自學:

            (1)文章中有些字一字多音,在下列詞語中,你能讀準嗎?

            打著鳥 轉來轉去 稟報大王

            彈弓 舉起前爪 乘虛而入

            (2)想想下列詞語的意思,有感情地讀一讀。

            乘虛而入 不堪設想 毫不介意 恍然大悟

            (3)指名說一說故事的主要內容。(少年用“螳螂捕蟬”的故事讓吳王取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

            3、明明是一個歷史故事,卻為何用“螳螂捕蟬”作題?這是一個歷史故事中蘊含一個寓言故事,是一個大故事套小故事,我們把他稱為歷史寓言故事。

            4、讓我們先走進寓言版的“螳螂捕蟬”。

            三、了解故事

            1、指句讀。出示語段,再指名讀,讀出“精彩”“有趣”

            2、蟬、螳螂、黃雀有什么共同之處?(他們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卻沒有顧及到自己的身后正隱伏著禍患呢!)

            蟬眼前的'利益是: ,隱伏的禍患是:

            螳螂眼前的利益是: ,隱伏的禍患是:

            黃雀眼前的利益是: ,隱伏的禍患是:

            3、可是為什么蟬、螳螂、黃雀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卻不知道自己身后隱伏的禍患呢?讓我們一起再來細讀這段文字。

            4、交流

            生:我覺得蟬非常悠然自得,只顧喝自己的露水,因為它自由自在,也就沒有意識到身后的危險。

            師:不錯,你是從哪個詞看出蟬很悠然自得的?

            生:“蟬高高在上,悠閑地叫著,自由自在地喝著露水”,“悠閑、自由自在”表明蟬很悠然自得。

            生:那螳螂的眼里只有蟬,所以它一心只想如何把蟬捕到手。

            師:你是從哪個詞看出來的?

            生:那螳螂拱著身子,舉起前爪,要去捕蟬,卻不知道有只黃雀在它的身后。從這個“拱”字我感受到螳螂勢在必得的心態。

            師:說得很好,有誰來說說黃雀的?

            生:黃雀伸長脖子正要啄食螳螂,卻不知道我拿彈弓在瞄準它呢。“伸長脖子”表明黃雀對螳螂的渴望,急切地想要吃到螳螂。

            師:說得真好!因為黃雀對螳螂的渴望,所以黃雀也就對身后的危險放松了警惕。接下來讓我們走進歷史版的“螳螂捕蟬”。

            5、齊讀第一自然段,。

            (1)引讀:吳王準備出兵攻打楚國,大臣們勸阻的理由是—— (師述:當時楚國國力確實較吳國弱,吳王又有稱霸的雄心。可當時的地理位置是吳國南面是越國,西邊是楚國且較遠,北方其他諸侯國還有很多,攻打楚國對吳國是極為不利的。因此,大臣的反對是非常有道理的。)

            (2)可是吳王呢?——這句話該怎么讀?(讀出吳王的固執、權威)

            (3)吳王為什么會如此固執呢?難道他不明白如果其他國家乘虛而入偷襲吳國的慘重后果嗎?

            生:吳王之所以執迷不悟,是因為他利令智昏,在利益面前喪失了理智。

            師:說得真好。如此看來,吳王之所以執迷不悟,是因為他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他只覺得勝券在握,因此下了死命令,這樣當然就不再有人敢冒死相諫了。

            6、那么,少年是如何改變吳王的決定的呢?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

            螳螂捕蟬的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過程與方法:能聯系上下文說出“自由自在”、“恍然大悟”的意思,并能用這兩個詞語造句。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能憑借課文語言文字,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視身后隱患的道理。

            教學重點:理解語言文字,熟悉課文內容,理解文中的寓意。

            教學難點:讓學生憑借課文內容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視身后隱患的道理。

            教學準備:圖片、動畫、

            一、板書課題,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都知道螳螂和蟬和兩種不同的昆蟲,它們之間會發生什么故事?讓我們一起來看課文。

            二、自讀課文

            要求: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師投影出示生字詞)

            2、邊讀邊想,弄清上面的問題。

            3、遇到比較難讀的句子,難懂的句子,多讀幾遍,實在不明白的一會兒可以提出來。

            三、檢查自讀情況。

            1、指名分段課文,注意糾正學生讀錯的字音。

            2、檢查有關詞語的理解。

            投影出示:如果其它諸侯國乘虛而入,后果將不堪設想。

            蟬高高在上,悠閑地叫著,自由自在地喝著露水。

            聽了少年這番話,吳王恍然大悟。

            (1)指名讀句子,聯系句子理解詞義。

            (2)指名說說,集體討論。(其實從這幾個句子這幾個詞語中,我們已經可以把整個故事串連起來)

            3、針對前面的幾個問題,說說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四、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默讀課文,看看這個故事中寫起因的是哪些自然段、經過結果又是哪些?

            2、組成小組分別交流討論。

            3、集體交流,討論。

            4、分段讀課文,爭取能利用剛才出示的詞語講清故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五、指名書寫生字。

            1、出示幾個比較難寫的生字:侯、稟。

            2、指名讀。

            3、說說這兩個字為什么容易出錯。

            4、學生描紅,臨寫。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過程與方法:能聯系上下文說出“自由自在”、“恍然大悟”的意思,并能用這兩個詞語造句。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能憑借課文語言文字,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視身后隱患的道理。

            教學重點:理解語言文字,熟悉課文內容,理解文中的寓意。

            教學難點:讓學生憑借課文內容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視身后隱患的道理。

            教學準備:圖片、動畫、

            一、復習

            1、齊讀課文。

            2、簡要說說螳螂和蟬之間發生了什么故事?

            3、這節課,我們再次走進這個故事,看看你又會有什么收獲?

            二、指導精讀課文。

            1、精讀課文第一段。

            (1)精讀第一段,注意讀好吳王的話。

            (2)你認為吳王應該出兵嗎?為什么?

            (3)從文中哪些詞可以看出吳王考慮問題不太周全?

            (4)如果你是大臣,會想什么方法勸阻?

            2、精讀課文第二、三段。

            (1)輕聲讀課文,自己復述故事。

            (2)同桌互說。

            (3)指名說,同學評議。

            (4)討論:少年為什么要講這個故事?他的故事為什么能打消吳王攻打楚國的念頭?

            出示:大臣們認為,攻打楚國雖然取勝的希望很大,得如果其它諸侯乘虛而入,后果將不堪設想。

            蟬、螳螂、黃雀它們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卻沒顧到自己身后正隱伏著禍患呢?

            你認為這兩句話之間存在著什么樣的聯系?

            3、運用詞語“自由自在”、“恍然大悟”說話。

            相機出示:蟬高高在上,悠閑地叫著,自由自在地喝著露水。

            聽了少年這番話,吳王恍然大悟。

            三、復述練習。

            1、指名復述,師出示復述用的關鍵詞語。

            2、結合對學生的評議,指導學生掌握復述的基本要求,既要把起因、經過和結果簡明扼要地交代清楚,又要能把關鍵的地方講生動。

            四、學生質疑,結合質疑小結課文。

            五、作業:

            1、補充習題第10課。

            2、復述課文。

          【螳螂捕蟬的教學設計范文】相關文章:

          教學設計范文03-03

          觀潮的教學設計范文11-04

          《離騷》的教學設計范文12-25

          蘇教版六下《螳螂捕蟬》說課設計12-16

          觀潮教學設計范文11-13

          《觀潮》教學設計范文11-04

          《離騷》教學設計范文12-25

          離騷教學設計范文10-29

          《搭船的鳥》教學設計范文12-21

          《故鄉》優秀的教學設計范文12-27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国产性色AⅤ | 免费激情小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欧洲日韩中文字幕 | 亚洲性爱之国产精品 | 亚洲污码欧美激情h动漫在线 |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蜜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