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正比例》的教學設計

          時間:2021-05-09 18:59:57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小學《正比例》的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正比例》的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正比例》的教學設計

            小學《正比例》的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正比例的意義,能根據正比例的意義判斷是不是成正比例。

            2、培養學生概括能力和分析判斷能力。

            3、培養學生用發展變化的觀點來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

            成正比例的量的特征及其斷方法。

            難點:

            理解兩個變量之間的比例關系,發現思考兩種相關聯的量之間的變化規律。

            【教學過程】

            一、四顧舊知,復習鋪墊

            商店里有兩種包裝的襪子,一種是5雙一包的,售價為25元,一種是8雙一包的,售價為32元。哪種襪子更便宜?

            學生獨立完成后師提問:你們是怎樣比較的?

            生:我先求出每種襪子的單價,再進行比較。

            師:你是根據哪個數量關系式進行計算的?

            生:因為總價=單價×數量,所以單價=總價÷數量。

            師:如果單價不變,商品的總價和數量的變化有什么規律呢?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正比例。(板書:正比例)

            二、引導探索,學習新知

            1、教學例1,學習正比例的意義。

            (1)結合情境圖,觀察表中的數據,認識兩種相關聯的量。師出示自學提示:表中有哪兩種量?總價是怎樣隨著數量的變化而變化的?學生自學并在組內交流。全班交流。

            (2)認識相關聯的量。明確:像這樣,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這兩種量叫做相關聯的量。

            2、計算表中的數據,理解正比例的意義。

            (1)計算相應的總價與數量的比值,看看有什么規律。3、5,每一組數據的比值一定。

            (2)說一說,每一組數據的比值表示什么?(彩帶的單價,也就是彩帶的單價是一個固定的數)

            (3)請學生用公式把彩帶的總價、數量、單價之間的關系表示出來。

            (4)明確成正比例的量及正比例關系的意義。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如果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一定,這兩種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們的關系叫做正比例關系。如果用字母y和x表示兩種相關聯的量,用字母k表示它們的比值(一定),正比例關系可以用下面的式子表示:

            3、列舉并討論成正比例的量。

            (1)生活中還有哪些成正比例的量?預設:速度一定,路程與時間成正比例;長方形的寬一定,面積和長成正比例。

            (2)小結:成正比例的量必須具備哪些條件?哪個條件是關鍵?

            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一定,這是關鍵。

            4、認識正比例圖象。(課件出示例1的表格及正比例圖象)

            (1)觀察表格和圖象,你發現了什么?

            (2)把數對(10,35)和(12,42)所在的點描出來,再和上面的圖象連起來并延長,你還能發現什么?

            無論怎樣延長,得到的都是直線。

            (3)從正比例圖象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1:可以由一個量的值直接找到對應的另一個量的值。

            生2:可以直觀地看到成正比例的量的變化情況。

            (4)利用正比例圖象解決問題。

            不計算,根據圖象判斷,如果買9m彩帶,總價是多少?49元能買多少米彩帶?

            小明買的彩帶的米數是小麗的2倍,他花的錢是小麗的幾倍?預設生:因為在單價一定的情況下,數量與總價成正比例關系,小明買的彩帶的米數是小麗的2倍,他花的錢也應是小麗的2倍。設計意圖:先從觀察圖象入手,引導學生直觀認識相關聯的量,再結合表中的數據,引導學生發現總價與數量的比值一定,使學生理解正比例的意義,最后結合正比例圖象,把數據與點聯系起來,根據圖象,不用計算就能找到一個量的值所對應的另一個量的值,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同時,感受數形結合思想。

            三、課堂練習:

            1、P46“做一做”

            2、練習九第1、3~7題

            小學《正比例》的教學設計2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54頁例3,練習十二5,6,7題。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正比例的意義,會運用正比例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通過運用正比例解決實際問題的活動,讓學生體驗數學的應用價值,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3.滲透函數思想,使學生受到辯證唯物主義觀念的啟蒙教育。

            教學重、難點

            運用正比例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教具:多媒體課件。

            學具:作業本,數學書。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判斷下面各題中的兩種量是不是成正比例?為什么?

            (1)飛機飛行的速度一定,飛行的時間和航程。

            (2)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不變,梯形的面積和高。

            (3)一個加數一定,和與另一個加數。

            (4)如果y=3x,y和x。

            2.揭示課題

            教師:我們已經學過正比例的一些知識,應用這些知識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正比例的應用"。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用課件出示例3

            教師:這幅圖告訴我們一個什么事情?需要解決什么問題?

            教師:先獨立思考,再小組合作交流,看能想出哪些方法解決這個問題。

            2.全班交流解答方法

            指導學生思考出:

            (1)195÷5×8=312(元),先求每份報紙的單價,再求8份報紙的總價,就是李老師應付給郵局的錢。

            (2)195÷(5÷8)=312(元),先求5份報紙是8份報紙的幾分之幾,即195元占李老師所付錢的幾分之幾,最后求出李老師所付的錢。

            (3)195×(8÷5)=312(元),先求出8份報紙是5份報紙的幾倍,再把195元擴大相同的倍數后,結果就是李老師所付的錢。

            3.嘗試用正比例知識解答

            如果有學生想出用正比例方法解答,教師可以直接問:"你為什么要這樣解?"讓學生說出解題理由后再歸納其方法;如果學生沒想到用正比例知識解答,教師可作如下引導。

            教師:除了這些解題方法外,我們還會用正比例方法解答嗎?請同學們用學過的有關正比例的知識思考:

            (1)題中有哪兩種相關聯的量?

            (2)題中什么量是不變的?一定的?

            (3)題中這兩種相關聯的量是什么關系?

            引導學生分析出:題中有所訂報紙份數和所付總錢數這兩個相關聯的量,它們的關系是所付總錢數÷所訂報紙份數=每份報紙單價,而題中的每份報紙單價一定,因此所付總錢數和所訂報紙份數成正比例關系。

            隨學生的回答,教師可同步板書:

            教師:運用我們前面所學的正比例知識,同學們會解答嗎?準備怎樣列比例式?

            引導學生討論后回答,先要把李老師應付的錢數設為x元,再根據所付總錢數所訂份數=每份報紙單價的關系式,列式為1955=x8。

            教師:同學們會計算嗎?把這個比例式計算出來。

            學生解答。

            教師:解答得對不對呢?你準備怎樣驗算?

            學生討論驗算方法,教師引導:把求出的312元代入等式,左式=1955=39,右式=3128=39,左式=右式,也就是它們的比值相等,與題意相符,所以所求的解是正確的。

            三、課堂活動

            1.出示教科書第49頁的例1圖和補充條件

            竹竿長(m)26…

            影子長(m)39…

            教師:在這個表中有哪兩種量?它們相關聯嗎?它們成什么關系?你是根據什么判斷的?

            教師出示問題:小明和小剛測量出旗桿影子長21m,請問旗桿有多高呢?根據剛才我們判斷的比例關系,你能列出等式嗎?

            學生獨立思考解答,討論交流。

            2.小結方法

            教師:你覺得我們在用正比例知識解決上面兩個問題的時候,步驟是怎樣的?(初步歸納,不求學生強記,只求理解。)

            (1)設所求問題為x。

            (2)判斷題中的兩個相關聯的量是否成正比例關系。

            (3)列出比例式。

            (4)解比例,驗算,寫答語。

            四、練習應用

            完成練習十二的5,6,7題。

            五、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正比例》的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理解什么是相關聯的量。

            2、 掌握正比例的意義及字母表達式。

            3、 學會判斷兩個量是否成正比例關系。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板書:關聯):知道關聯是什么意思嗎?

            生:指事物之間有聯系。

            生:也可以指事物之間相互影響。

            師:對,關聯就是指事物之間發生牽連和影響。

            師:能舉一些生活中相互關聯的例子嗎?

            生:天氣熱了,我們身上穿的.衣服就少一些;天氣冷了,穿的衣服就會多一些,氣溫與我們穿的衣服是相關聯的。

            生:我的考試分數多了,爸爸媽媽就很高興;如果少了,他們的臉上就會陰云密布,所以我的考試分數與家長的臉色也是相關聯的。(其他學生大笑)

            生:我想姚明打球時,姚明的動作與防守他的對方隊員的動作也是相關聯的,即姚明怎么動,對方總有一個相應的對策,不可能永遠不變。

            這時,一名學生干脆帶著他的同桌走到講臺上,兩個人當著全班學生的面,做起了學生經常玩的推手游戲,即一人推手,另一人立刻向后閃開。然后這位學生說:“我們剛才的動作也是相關聯的。”

            生:上星期,我們班舉行智力競賽,每個小組每答對一題就得到10分,答對兩題得到20分……答對的題目越多,分數也就越高。因此,我認為答對的題目與最后的成績也是相關聯的。

            二、新授

            師:好一個答對的題目與最后的成績相關聯!我們把它們的情況列成下面的表格,可以嗎?

            師:從這個表格中。你還知道什么?

            生:答對一題得10分,答對兩題得20分,答對三題得30分……

            師:表中有哪兩個量?它們的關系怎樣?

            生:答對的題目與最后的成績,它們是兩個相關聯的量。

            師:你們能夠從中發現什么規律?

            生:從左向右看,答對的題目越多,分數就越高;從右向左看,答對的題目越少,成績就越低。

            師:還能發現什么呢?

            生:答對的次數擴大多少倍,得分也隨著擴大多少倍;反之,答對的次數縮小多少倍,得分也隨著縮小多少倍。

            師(小結):也就是說,成績隨著答對的次數變化而變化,像這樣的兩個量也叫做相關聯的量。

            師:你能在這兩種量中,找到一組對應的數嗎?誰能說說在成績和答對的次數兩種量中,相對應的數的比嗎?比值是多少?

            (隨著學生的回答,師板書:10/1=10、20/2=10、30/3=10、40/4=10……)

            師:剛才這位同學在算出比值的時候,你們發現了什么?

            生:不管怎樣,它們的比值不變。

            師:這個比值實際上就是什么呀?(板書:每題的分數)

            師:你能用一個關系式表示嗎?

            板書關系式:成績/答對的題目=每題的分數(一定)

            師:我們再來看一道題目。請每個小組的小組長,將桌上信封中的信息單分給每一位同學。同學們可以根據上面的四個問題進行分析,在小組內討論交流。如果你們遇到了什么問題,可以舉手,老師非常樂意幫助你們。(投影出示例1)

            1、表中有( )和( )兩種量。

            2、 路程是怎樣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的?

            3、 任意寫出三個相對應的路程和時間的比,并算出它們的比值。

            4、 比值實際上表示( ),請用式子表示它們的關系。

            (學生交流匯報,師板書關系式)

            師(指著剛剛學習的兩個表格):這是我們剛才分析過的兩個表,它們有什么共同點嗎?(板書:兩個相關聯的量)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呢?

            (結合學生的發言,教師逐一板書,最后由學生通過看書,歸納出正比例的意義,由此完成概念教學)

            反思:

            從學生感興趣的事情入手,關注學生已有的知識與經驗,并通過現實生活中的生動素材引入新課 ,使抽象的數學知識具有豐富的現實基礎,為學生的數學學習創設了生動活潑的情境,課堂氣氛活躍。

            以往教學此內容時,學生理解相關聯的量僅僅局限于“比值一定”,與后面學習“反比例的意義”教學未能形成有效的聯系,因而教學收效不大。此次教學,首先從教學目標上進行修改,增加了第一個教學目標,即“理解什么是相關聯的量”。教學設計大膽開放,真正關注學生的經驗和興趣。教材的重點并不一定是學生學習的難點在這里得到了充分的體現,給抽象的數學知識賦予了濃厚的現實背景,體現了新課程標準的教學理念,改變了傳統教學強調接受、機械訓練的學習方式。最后,由學生獨立得出結論,培養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看似在新授之前浪費了不少時間,實則高效地完成了教學任務,使學生有了更多自主、個性探究的機會,值得借鑒與提倡。

            小學《正比例》的教學設計4

            教學要求:

            1、使學生認識正比例關系的意義,理解,掌握成正比例量的變化規律及其特征,能依據正比例的意義間斷兩種相關聯的量成不成正比例關系。

            2、進一步培養學生觀察、分析、綜合和概括等能力,讓學生掌握判斷兩種相關聯量成不成正比例關系的方法,培養學生判斷、推理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1、說出下列每組數量之間的關系。

            (1)速度時間路程

            (2)單價數量總價

            (3)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

            2、引入新課

            我們已經學過的一些常見數量關系,每組數量中,數量之間是有聯系的,存在著相依關系,這節課開始,我們就來研究和認識這種變化規律。今天,我們先認識正比例關系的意義。

            二、教學新課

            1、教學例1。

            出示例1。讓學生計算,在課本上填表。

            讓學生觀察表里兩種量變化的數據,思考。

            (1)表里有哪兩種數量,這兩種數量是怎樣變化的?

            (2)路程和時間相對應數值的比的比值各是多少?這兩種量變化有什么規律?

            引導學生進行討論。

            提問:這里比值50是什么數量?(誰能說出它的數量關系式?)

            想一想,這個式子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2、教學例2

            出示例2和想一想

            要求學生按剛才學習例1的方法學習例2,然后把你學習中的發現綜合起來告訴大家。

            學生觀察思考后,指名回答。然后再提問,這兩種數量的變化規律是什么?你是怎樣發現的?

            比值1.6是什么數量,你能用數量關系式表示出來嗎?

            誰來說說這個式子表示的意思?

            3、概括正比例的意義。

            像例1、例2里這樣的兩種相關聯的量是怎樣的關系呢?請同學樣看課本第40頁最后一節。

            4、具體認識

            (1)提問:例1里有哪兩種相關聯的量?這兩種量成正比例關系嗎?為什么?

            例2里的兩種量是不是成正比例的量?為什么?

            (2)做練習八第1題。

            5、教學例3

            出示例3,讓學生思考/

            提問:怎樣判斷是不是成正比例?

            請同學們看一看例3,書上怎樣判斷的,我們說得對不對。

            強調:關鍵是列出關系式,看是不是比值一定。

            三、鞏固練習

            1、做練一練第1題。

            指名學生口答,說明理由。

            2、做練一練第2題。

            指名口答,并要求說明理由。

            3、做練習八第2題(小黑板)

            讓學生把成正比例關系的先勾出來。

            指名口答,選擇幾題讓學生說一說怎樣想的?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學習了什么內容?正比例關系的意義是什么?用怎樣的式子表示Y和X這兩種相關的量成正比例?判斷兩種相關聯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關鍵看什么?

            五、家庭作業。

          【小學《正比例》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正比例教學反思02-14

          小學語文的教學設計02-17

          小學英語教學設計02-23

          小學語文畫教學設計02-15

          小學語文老師教學設計12-28

          小學語文板書教學設計02-23

          小學美術《黑與白》教學設計12-20

          小學安全教育教學設計02-16

          小學體育教學設計(15篇)01-05

          小學美術課教學設計02-16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免费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免费激情视频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精品不卡 | 亚洲第一影院在线播放 | 久久人人精品视频97 | 中文字幕乱在线伦视频中文字幕乱码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