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在哪里》教學設計

          時間:2021-05-16 10:49:50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幸福在哪里》教學設計 3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么的問題。那么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幸福在哪里》教學設計 ,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幸福在哪里》教學設計 3篇

          《幸福在哪里》教學設計 1

            教材分析

            《幸福在哪里》是一篇童話故事。主要寫了三個牧童把一口噴泉挖成一口泉井,得到了智慧女兒的祝福;十年后,通過他們自己的勞動,親身找到了幸福的事,說明了幸福就在有益于人類的勞動中的道理。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懂得“幸福就在有益于人類的勞動中”。

            2、學習本課生字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合作表演課文內容。理解智慧的女兒兩次話語中的深刻含義,培養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課件。

            學生:預習課文。搜集有關幸福的名言警句,拓展對幸福的認識,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一、審題入手,設疑激趣。

            1、板書“幸福”,什么是幸福?你有過幸福的感受嗎?

            板書“在哪里”,幸福在哪里?怎樣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呢?今天就讓我們一同走進保加利亞埃林·彼林的童話故事,找尋其中的答案吧!

            二、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1、自由讀文,把字音讀準,句子讀通順。

            2、出示生字詞,檢查學生預習情況。

            3、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分別找出寫三個牧童童年挖泉井的經歷及十年以后他們再次相聚經歷的相應段落。

            三、入情入境,精讀課文,領悟幸福的真諦。

            (一)課文的前19個自然段向我們展示了三個牧童挖泉井的經歷,指導學生從三個牧童挖泉井的語言、動作、神情及智慧的女兒說的話中領悟幸福在哪里。

            1、自讀這部分內容:

            讀懂了什么?把讀不懂的地方用筆畫出來。

            2、重點研讀三個牧童挖泉井的段落(1-5自然段)

            三個牧童是怎樣挖泉井的?

            他們的心情是怎樣的,劃出文中的有關詞語、語句。(愉快,高興極了,心滿意足)

            他們為什么這么快樂?(渾濁的泉水變成了清潔透明、清澈的、如同鏡子一般的泉水)

            3、孩子們為什么這么快樂呢?從文中的6-19自然段中找尋答案。

            ①朗讀孩子們說的話“我們把它弄干凈了,就是供大家喝的”,領會其中的意思。

            ②出示智慧女兒的話。

            從“代表……代表……代表……代表……”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智慧女兒是這么說的,你會怎么對牧童說呢?請用四個“代表”說一句話。

            4、回歸整體,從三個牧童挖泉井的經歷中,領悟到幸福在有益于人類的勞動中。

          《幸福在哪里》教學設計 2

            教學目標:

            指導學生運用已掌握的識字方法來學習9個生字,積累好詞佳句。

            弄明白“幸福”的真正含義。

            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練習講故事。

            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和熱愛勞動的思想。

            教學重難點:

            感悟幸福的真正含義。

            教具準備:

            1、《幸福在哪里》歌曲磁帶。

            2、表演頭飾。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導入。

            播放“幸福在哪里”歌曲,請學生們欣賞。

            談談歌曲中唱的幸福在哪里呢?

            說說你對幸福的理解:那么真正的幸福到底在哪里呢?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關于幸福的文章,幸福在哪里?它告訴了我們答案。請同學們帶著這樣的問題自讀課文。

            學習課文第一部分,弄懂“幸福在哪里”問題是怎樣出現的。

            課文中的三個牧童也和咱們一樣要尋找“幸福在哪里”的答案,那么是什么事情引出的這個問題呢?

            生匯報:三個牧童清理泉眼,砌了一口泉井,智慧女兒贊揚他們須知了好事,并引導他們自己去找幸福,弄明白幸福是什么。

            3 、討論:三個牧童為什么那么做?

            學習課文第二部分,弄懂三個牧童尋找的幸福答案。

            個牧童分頭支尋找幸福的答案,他們找到了嗎?答案是什么?分角色朗讀課文第二部分。

            三個牧童是怎樣找到幸福的?

            三個孩子各從事了哪些“有益于人類的勞動”?畫出相關的語句,在旁邊寫出自己理解的批注。

            聯合課文內容讀讀從中他們都得到了怎樣的幸福。

            學習第三部分,提示幸福的真正含義。

            智慧女兒肯定三個孩子領悟了幸福的真正含義,領悟是什么意思?

            齊讀課文第三部分,領悟幸福的真正含義。

            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來讀一讀自己對“幸福”有怎樣的理解,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幸福觀。

            課文表演:我們中的每一個人尋找到了自己的幸福都非常高興,文中的三個牧童尋找到了幸福也非常高興,我們懷著幸福、高興的心情把這個童話故事表演出來好嗎?(學生分組表演)

          《幸福在哪里》教學設計 3

            教材分析

            《幸福在哪里》是一篇童話故事。主要寫了三個牧童把一口噴泉挖成一口泉井,得到了智慧女兒的祝福;十年后,通過他們自己的勞動,親身找到了幸福的事,說明了幸福就在有益于人類的勞動中的道理。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懂得“幸福就在有益于人類的勞動中”。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復述課文內容。

            課前準備

            教師:課件。

            學生:搜集有關幸福的名言警句,拓展對幸福的認識,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教學活動設計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

            1、板書“幸福”,什么是幸福?你有過幸福的感受嗎?

            2、板書“在哪里”,幸福在哪里?怎樣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呢?

            讓我們一同走進保加利亞作家埃林·彼林的童話故事,找尋其中的答案吧!

            二、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1、自由讀文,把字音讀準,句子讀通順。

            2、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三、入情入境,精讀課文,領悟幸福的真諦。

            (一)學習課文的一、二部分

            1、課文的前兩部分向我們展示了三個牧童挖泉井的經歷,請大家再讀課文,找出課文中描寫三個牧童挖泉井的`語言、動作、神情的詞句及智慧的女兒說的話,用筆畫起來。

            2、自讀這部分內容,說說你讀懂了什么?把讀不懂的地方用筆畫出來,在小組里討論。

            3、重點研讀三個牧童挖泉井的段落(1-5自然段)

            (1)三個牧童是怎樣挖泉井的?

            (2)他們的心情是怎樣的,劃出文中的有關詞語、語句。(愉快,高興極了,心滿意足)

            (3)他們為什么這么快樂?(渾濁的泉水變成了清潔透明、清澈的、如同鏡子一般的泉水)

            4、孩子們為什么這么快樂呢?從文中的第二部分(6-19自然段)中找尋答案。

            (1)朗讀孩子們說的話“我們把它弄干凈了,就是供大家喝的”,領會其中的意思。

            (2)出示智慧女兒的話。

            從“代表……代表……”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3)智慧女兒是這么說的,你會怎么對牧童說呢?

            5、三個孩子做了一件好事,可是他們知道幸福在哪里嗎?(不知道,當時他們還小,不能真正理解幸福的含義,他們和智慧的女兒約定十年后再到這里見面,如果到那時他們還不知道幸福在哪里,智慧的女兒就告訴他們。)

            過渡:同學們可以想象一下三個孩子在分手后的十年里,可能會有那些經歷呢?

            (二)學習課文的三、四部分

            1、課文的后兩部分向我們再現了十年后,他們再次相聚的經歷,放手讓學生用心讀書,從人物的話語中領悟幸福的真諦。

            (1)、三個孩子分手后,各從事了哪些“有益于人類的勞動”?

            從中得到了怎樣的幸福?為什么說他們的勞動是有益的?

            (2)、出示智慧的女兒的話,討論:

            ①“領悟”一詞什么含義?

            ②你能談談怎么理解“智慧的女兒”嗎?

            ③匯報

            Ⅰ “領悟”的意思是“領會、理解”。在文中,智慧的女兒肯定了三個孩子已經領會(理解)了幸福的真正含義,三個孩子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領會(理解)了幸福就在于有益于人類的勞動中。

            Ⅱ 因為這個姑娘像一位良師益友,引導三個孩子去領會幸福的含義,幫助他們健康地成長,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所以說她是智慧的女兒。

            2、三個人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領悟了幸福就在有益于人類的勞動中,此時他們感到十分快樂,幸福。下面我們分角色朗讀此部分,感受三個青年的幸福經歷。(先分組練習,在指名讀。)

            四、復述故事

            1、小組分述故事。

            2、指名復述故事。

            五、總結全課

            1、同學們,生活中到處都有幸福,你知道爸爸媽媽眼中的幸福是什么嗎?

            兒女的長大

            依據貼心的關懷

            下班后我們送上的一杯熱茶

            我們優秀的學習成績

            2、你眼中的幸福是什么呢?

            3、學習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收獲呢?

            4、出示收集到的和幸福有關的名言警句,學生交流談感受。

            舉例:“能使大多數人幸福的人,他自己本身也是幸福的——馬克思”

            “幸福要靠勞動,要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

            “虧了我一個,幸福十億人”

            “我們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都是由勞動、由人的聰明的手創造出來的——高爾基”

            結束語:同學們,那你們想知道老師眼中的幸福是什么嗎?(學生:想!)看到同學們在這節課上學到了很多知識,又懂得了幸福的含義,看到你們一張張幸福的笑臉,這就是老師最大的幸福!祝同學們永遠幸福。

            板書設計:

            幸福在哪里

            三個牧童:(小時候): 清理泉眼、砌泉井

            (十年后): 甲當了醫生

            乙做多種工作

            丙當農民

          【《幸福在哪里》教學設計 3篇】相關文章:

          《垃圾在哪里》教學設計12-22

          《生命從哪里來》教案課件教學設計04-02

          幸福在哪里_950字02-11

          《我的家鄉在哪里》教案課件教學設計04-20

          在山的那邊 教學設計12-06

          幸福在哪里作文 - 精選作文12-24

          幸福在敲門01-21

          幸福在開花12-19

          《鹽到哪里去了》教案課件教學設計反思04-02

          《圓明園在哭泣》教案課件教學設計04-20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中文字幕大香视频蕉免费 | 亚洲日韩十八禁在线观看 | 日本免费不卡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婷婷丁香五月综合图 | 性欧美俄罗斯在线视频 |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爽爽爽 |